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聯繫邦

指一個主權國家在一定程度上與另一個較大的主權國家有著一種自由的合作夥伴關係的特殊政治關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聯繫邦(英語:associated state)是一種主權國家,在一定程度上與一個較大或較強的主權國家有著自由的合作夥伴關係。這一政治關係又稱自由聯合[1]自由聯合的國家由諸如《自由聯合條約》或《聯繫邦法》規範。較小國家是具有一定程度國家地位的政治領土。通常聯繫邦由其較大的自由聯合國代為負責國防或外交事務。

現存的聯繫邦

更多資訊 聯繫邦, 自由聯繫邦 ...
Remove ads

即將成為的聯繫邦

更多資訊 聯繫邦, 自由聯繫邦 ...

過去的聯繫邦

根據1967年《聯繫邦家法》,聯合王國和六個西印度群島聯繫邦之間存在正式聯繫。這些殖民地是前英國殖民地在加勒比地區:安地卡及巴布達(1967-1981),多米尼克(1967-1978),格瑞那達(1967-1974),聖克里斯多福-尼維斯-安圭拉(1967-1983),聖露西亞(1967-1979)和聖文森及格瑞那丁(1969-1979)。根據這一安排,每個國家都有內部自治,但英國仍負責對外關係和國防。[12]聯合國從未確定這些聯繫邦是否實現了《聯合國憲章》和大會決議所指的充分自治。在聯繫邦地位建立後的幾年內,除前聖克里斯多福-尼維斯-安圭拉聯盟內的安圭拉外,所有六個前聯繫邦都要求並獲得了完全獨立,該聯盟在獨立前與聯繫邦分離,仍然是聯合王國的附屬領土。蘇聯解體前不久,蘇聯自治共和國韃靼斯坦共和國宣布自己為主權國家和國際法主體。韃靼斯坦和最近成立的俄羅斯聯邦於1994年締結了一項條約,其中規定韃靼斯坦與後者"有聯繫"(而不是作為條約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該協議,韃靼斯坦將某些權力(如一些外交關係和國防)授予了俄羅斯。2002年對韃靼斯坦憲法的修改被一些評論員認為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關係,而韃靼斯坦現在基本上就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3][14][15][16][17]

建議的聯繫國

托克勞(紐西蘭的附屬領土)於2006年2月舉行全民投票,以確定是希望繼續作為紐西蘭領土,還是成為第三個與紐西蘭自由聯合的國家(繼庫克群島和紐埃之後)。雖然大多數選民選擇自由聯合,但投票沒有達到批准所需的三分之二門檻。2007年10月在聯合國監督下舉行的重複全民投票也產生了類似的結果,擬議的自由聯合會議以16票之差未通過。[18]根據阿布哈茲和聶斯特河沿岸(自稱受限承認的共和國,脫離前蘇聯的喬治亞和摩爾多瓦的前蘇聯自治共和國)的聲明說,兩國都打算在承認獨立後成為俄羅斯聯邦的聯繫邦。聶斯特河沿岸於2006年9月舉行全民公決,其中脫離摩爾多瓦和與俄羅斯的「未來自由聯合」以97%的微弱優勢獲得通過,儘管全民公決的結果在國際上沒有得到承認。由總督埃迪·卡爾沃領導的關島非合併領土政府目前正在就關島未來的政治地位進行全民投票,自由聯合遵循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和帛琉的模式,作為可能的選擇之一。[19][20]

Remove ads

俄羅斯的聯繫邦

 聶斯特河沿岸
2006年的全民公投,97%的選票支持該地區獨立並在未來加入俄羅斯聯邦,94%的選民反對放棄獨立成為摩爾多瓦的一部分。2014年3月,聶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米哈伊爾·博拉(Mikhail Burla)向俄羅斯國家杜馬(國會下議院)主席謝爾蓋·納雷什金提出了請求,要求加入俄羅斯聯邦。
 南奧塞提亞
俄羅斯於2008年俄格戰爭後首先承認南奧塞提亞並建交。2016年5月30日,南奧塞提亞共和國將在2017年4月就加入俄聯邦的問題舉行全民公投,總統列昂尼德∙季比洛夫與議會主席阿納托利·比比洛夫已於26日簽署了相關聲明。南奧塞提亞的官員表示,他們將允許俄羅斯在當地設立軍事基地,在幾年內,南奧塞提亞將與俄羅斯自治共和國北奧塞提亞合併,成為俄羅斯的一部份。[21]
 阿布哈茲
2008年8月,在南奧塞提亞戰爭爆發之後,阿布哈茲在俄羅斯軍隊的幫助下驅逐了領土上的所有喬治亞軍事力量,完全控制了宣稱的全部領土並再次宣示它的獨立地位。但是這個國家不為聯合國與國際上多數國家承認。[22][23]阿布哈茲與南奧塞提亞不同的是,未來不尋求和俄羅斯聯邦進行政治上的合併,但會維持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
 韃靼斯坦共和國
進入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政局劇烈動盪,聯盟面臨解體,1990年8月30日,韃靼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最高蘇維埃發表主權宣言,改國名為韃靼斯坦共和國,希望脫離蘇聯和俄羅斯獨立,宣布除國防外,其他一切權利歸共和國所有。1991年蘇聯解體後,韃靼境內分離主義勢力膨脹,希望脫離俄羅斯聯邦的勢力於1992年3月21日發動了一場全民公投,結果希望獨立的人占全共和國選民的61.4%。為了制止民族分離運動,時任俄羅斯總統鮑里斯·葉利欽發動車臣戰爭,試圖以武力制止分離運動,俄羅斯聯邦政府與韃靼斯坦共和國政府簽署第一個雙邊分權條約,以條約形式和平劃分利益和權限範圍,制約地方分離主義傾向的過度蔓延。1994年2月15日,俄羅斯聯邦政府與韃靼斯坦共和國簽署了《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與韃靼斯坦國家權力機關之間關於劃分管轄範圍和相互授權的條約》,條約規定,韃靼斯坦共和國作為主權國家與俄羅斯聯邦聯合,可以參加國際關係和對外經濟關係,在稅收、財政等方面享有特權。這個條約給予韃靼斯坦超出俄羅斯憲法規定的權力,實際上韃靼斯坦成為留在俄羅斯聯邦內的具有特殊地位和特權的國家。2017年7月24日,簽訂於1994年的雙邊條約到期。這使得俄羅斯境內最後的一個共和國失去其特殊地位。
Remove ads

其他類似的聯繫邦

更多資訊 聯繫邦/自治地方, 位置 ...
Remove ads

其他可比較的關係

另一種情況是,一個國家對另一個政治單位或政治實體擁有權力。附屬領土就是這方面的一個例子,一個地區有自己的政治制度,而且往往是內部自治,但沒有全面主權。在鬆散的聯合形式中,一些主權國家將一些權力讓給其他國家,通常是在外交和國防方面。

目前讓渡給其他主權國家和地區的政治實體

更多資訊 聯繫國, 自由聯合國 ...
Remove ads

歷史上將權力讓渡給其他主權國家和地區的政治實體

冰島,前身是丹麥王國的一部分,於1918年成為名義上主權國家。它與丹麥王室保持個體結合,並繼續與丹麥保持共同的外交政策,直到1944年冰島從丹麥完全獨立。[43]不丹曾是英屬印度的保護國,在1949年的一項條約中同意允許從英帝國最近成立的印度以相對鬆散的聯繫形式指導其對外關係,這導致不丹有時被描述為「受保護國家」。 [44][45]這種關係在2007年的一項條約中進行了更新,其中要求不丹接受印度外交政策指導的條款被撤銷。[46]

作為現代受保護狀態的微型國家

基於主權和善意保護的自由關係的存在可以看作是微型國家的一個決定性特徵。根據杜米尼斯基(2014年)提出的微型國家的定義:"微型國家是現代受保護國家,即主權國家,它們能夠單方面將主權的某些屬性賦予大國,以換取對其政治和經濟可行性的良性保護,不受地理或人口限制。採用這種方法允許將微狀態與小國和自治或依賴關係分開。被理解為現代保護國家的微國家包括列支敦斯登聖馬利諾摩納哥梵蒂岡城安道爾紐埃庫克群島帛琉之國家。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