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蕪湖市

中國安徽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芜湖市map
Remove ads

蕪湖市普通話:Wúhú Shì,蕪湖縣話:Vúhú Sì),簡稱,古稱鳩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市境西界合肥市,南臨銅陵市池州市,東接宣城市,北依馬鞍山市。地處長江沿江平原,長江自南往北流貫市境,城區位於長江南岸,青弋江與長江匯合處,青弋江東有水陽江,西有漳河匯入。全市總面積6,026平方公里,常住總人口約374萬人,市人民政府駐鳩江區政通路66號。

快速預覽 蕪湖市 蕪, 國家 ...
快速預覽 漢語, 正體字 ...

蕪湖是國家長三角城市群規劃中的Ⅱ型大城市,安徽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核心城市,G60科創走廊、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南京都市圈的重要成員,經濟總量居安徽省第二位。[1]2019年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會議在此舉辦。人口構成主要為漢族,市區通用蕪湖話,部分地區使用吳語等。1877年開僻蕪湖公共租界後,李鴻章操持經營蕪湖經濟,使蕪湖成為「江南四大米市」。

Remove ads

歷史

19世紀以前

春秋時代因這附近一帶的湖泊草叢中鳩鳥眾多,被吳國命名為鳩茲,流經此地的長江一段由此別名鳩江,故址在今蕪湖市東南約四十里的水陽江南岸。此地則有湖泊蕪草叢生,得名蕪湖

戰國時期,周元王四年(前472年),吳國為越國所滅,鳩茲屬越。

時,分全國為三十六,鳩茲屬鄣郡

漢朝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改鄣郡為丹陽郡,領17縣,蕪湖為其中之一,蕪湖縣名始於此。東漢章和元年(87年),齊王劉晃有罪,貶爵為蕪湖侯,改蕪湖縣為蕪湖國。90年,第2代蕪湖侯劉無忌復為齊王,蕪湖復改

三國時,東吳黃武二年(223年),蕪湖縣城由鳩茲遷至今市區東南雞毛山一帶,仍屬丹陽郡。

東晉時,於蕪湖僑立豫州晉哀帝興寧元年(363年),蕪湖改屬宣城郡,為郡治。晉孝武帝寧康二年(374年)僑立本在山西上黨郡以思故土。晉孝武帝太元年間廢僑郡為縣,省陽轂(今繁昌)入蕪湖縣,後又省蕪湖縣入襄垣縣。自此蕪湖縣建置被撤銷,襄垣、上黨兩縣均屬淮南僑郡東晉咸和初年僑置淮南郡丹陽於湖(今當塗縣南19公里處)。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廢原蕪湖(城)為當塗縣唐代因之。

五代南唐昇元年間復置蕪湖縣,屬江寧府,由此歷代沿置不改。

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以蕪湖屬宣州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改隸太平州。由此至民國,蕪湖縣均隸屬太平(代為均為府)。

宋代,蕪湖開始修築城牆,後毀於兵火。

明代,蕪湖重築城垣,1581年(萬曆九年)建成,其規模甚小,周圍739丈,略呈梯形。但是,由於工商業繁盛,街市遠遠超出城牆範圍,沿青弋江兩岸向西延伸,直到長江。「自魚市口至江口寶塔根,號稱十里長街」。蕪湖「聚舟車之多,貨殖之富,衣冠文物之盛,殆與州郡寽,他弗能比也」[2],蕪湖被徽商列為全國16個大城市之一[3]

太平天國戰爭期間,蕪湖城市遭受戰火的嚴重破壞,十里長街化為廢墟。

Remove ads

蕪湖租界

Thumb
十九世紀晚期的中江塔
Thumb
蕪湖古城長虹門(南側),毗鄰青弋江,清代時曾為老城南門入口

1876年,蕪湖公共租界作為通商口岸向英國商人開放,自此外國資本與天主教會傳教士紛至沓來。1877年,李鴻章奏准朝廷,將鎮江米市遷移到蕪湖。數年之後,蕪湖即成為中國四大米市之首,市場集中在縣城以西到長江之間,青弋江北岸,已經毀於戰火的十里長街市區,使這一街區很快得到恢復。此外,在十里長街以北,又陸續開闢了二街(1894年)、大馬路(1902年,今中山路)和二馬路(今新蕪路),成為新的商業街區。而李鴻章家族在蕪湖大量投資房地產李經方稱「諸州莫如鳩」,營建了眾多的各類建築物,對蕪湖城市風貌留下了深刻印記。到1910年,蕪湖市區擴展約2.4平方公里[4]

中華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州、廳而存縣、道,蕪湖縣直屬安徽省。

民國3年至17年(1914年~1928年)設蕪湖道(駐蕪湖),轄皖南地區23縣,蕪湖為首縣甲等。

民國21年(1932年),南京國民政府在省之下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蕪湖縣為安徽省第二專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

民國27年(1938年),日軍侵占蕪湖,撤銷第二專區,改屬第五專區,同年10月25日又改屬第九專區。

民國36年(1941年)8月屬第六專區。

民國34年(1945年)9月,抗戰勝利後屬安徽省皖南行署,並為第六專區駐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

Thumb
1950年代安徽師範大學

1949年4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三十軍八十八師進駐蕪湖。4月27日成立蕪湖軍事管制委員會,直屬南京軍事管制委員會。

1949年5月10日,蕪湖市人民政府成立。5月12日,蕪湖縣人民政府成立。從此蕪湖市、縣分置。5月13日設皖南行政公署(省級建制)駐蕪湖市,轄蕪當、池州、宣城三專區,蕪湖市直屬皖南行署。蕪湖縣屬皖南行署蕪當專區[5]

1950年,撤銷蕪當專區,蕪湖縣直屬皖南行署。

1952年2月4日,蕪湖縣改屬皖南行署蕪湖專區

1952年8月27日,皖南行政公署撤銷,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蕪湖市由皖南行政公署領導改為安徽省人民政府領導,為省直轄市。蕪湖縣屬蕪湖專區,蕪湖專區及蕪湖縣均駐蕪湖市。

1953年12月,蕪湖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撤銷。

1955年4月,蕪湖市人民政府改稱蕪湖市人民委員會。

1956年1月,蕪湖專署、徽州專署合併,稱蕪湖專署,專署駐蕪湖市。11月,中共蕪湖地、市委合署辦公。

1958年6月21日,蕪湖市改屬蕪湖專區領導;11月,蕪湖地、市合署辦公,以蕪湖專署名義出現,直屬安徽省。

1958年2月27日,和縣裕溪口鎮劃入蕪湖市。6月21日蕪湖市改屬蕪湖專區領導,同年11月27日專區和市合併,以蕪湖專區名義出現,直屬安徽省。

1959年3月12日並蕪湖縣入蕪湖市。

1960年1月14日蕪湖市與蕪湖專區分開辦公,市屬省和專區雙重領導。

1961年4月26日,蕪湖市直屬安徽省。同年12月5日復置蕪湖縣,屬蕪湖專區,專區與縣仍駐蕪湖市。

1965年7月19日蕪湖市改屬蕪湖專區。

1967年1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6408部隊來蕪,蕪湖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1968年4月1日撤銷)。

1968年5月1日,蕪湖市革命委員會成立。

1971年3月,蕪湖縣遷駐灣沚鎮。同年3月29日,蕪湖專區改名為蕪湖地區;蕪湖市、蕪湖縣同屬蕪湖地區。

1973年2月25日蕪湖市直屬安徽省,蕪湖市由地轄市改為省轄市。

Thumb
年廣九在1970年代末創辦的『傻子瓜子』,在改革開放初期被鄧小平點名宣傳,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民營經濟甦醒的標誌性事件

1980年1月29日,蕪湖地區改名宣城地區行政公署移駐宣城,蕪湖縣屬蕪湖市。

1983年10月,宣城地區繁昌青陽南陵3縣和九華山管理處劃歸蕪湖市。將當塗的大橋公社劃歸蕪湖市郊區。

1988年8月,青陽縣(含九華山風景區)劃歸池州地區

1990年3月30日,蕪湖市撤銷裕溪口、四褐山、郊區3個市轄區;設立鳩江區,以原裕溪口、四褐山區及郊區的大橋鎮四山鄉、官陡鄉、西江鄉(不含棠橋村、香店村)、鳩江鄉(不含新建村、楊場村)的行政區域為鳩江區的行政區域;將原郊區赭山鄉的高礱村、赭山村和鳩江鄉的新建村、楊場村劃歸鏡湖區管轄;將原郊區赭山鄉的卜家山村、龍橋村、弋磯山村和西江鄉的棠橋村、香店村劃歸新蕪區管轄;將原郊區的馬塘鄉和赭山鄉的鐵橋村、愛國村劃歸馬塘區管轄。同年8月,蕪湖縣瀂港鄉劃歸蕪湖市馬塘區管轄。

2005年9月,國務院批覆安徽省撤銷蕪湖市新蕪區鏡湖區,設立新的蕪湖市鏡湖區。將原新蕪區、鏡湖區的行政區域和鳩江區的荊山街道以及灣里鎮的廣福、蓮塘2個居委會劃歸鏡湖區管轄。馬塘區更名為弋江區,將蕪湖縣火龍崗鎮劃歸弋江區管轄。設立蕪湖市三山區,將繁昌縣的三山、峨橋2鎮劃歸三山區管轄。[6]

2010年1月,經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民政廳批覆同意蕪湖市三山區繁昌縣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將繁昌縣新港鎮的高安、義合、磯山、草山、裕民、白象6個行政村和泥埠社區劃歸三山區管轄,成立高安街道,並委託蕪湖長江大橋綜合經濟開發區管理。

2011年8月,國務院批覆安徽省撤銷地級巢湖市,將無為縣劃歸蕪湖市管轄,和縣沈巷鎮劃歸蕪湖市鳩江區管轄。[7]

2013年3月,經安徽省政府同意,安徽省民政廳批覆同意蕪湖市鳩江區無為縣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將無為縣的二壩鎮湯溝鎮劃歸鳩江區管轄。[8]

2020年7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安徽省撤銷蕪湖市三山區弋江區,設立新的蕪湖市弋江區;撤銷蕪湖縣,設立蕪湖市灣沚區;撤銷繁昌縣,設立蕪湖市繁昌區[9]

Remove ads

地理

Thumb
長江蕪湖段
Thumb
青弋江與長江交匯處,圖中為中江塔和臨江橋

蕪湖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日照時數2000小時左右,年降水量1200毫米,無霜期每年達219-240天。[10] [11]

蕪湖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形呈雙翼狀。地貌類型多樣,平原丘陵皆備,河湖水網密布,青弋江水陽江漳河裕溪河貫穿境內,黑沙湖、竹絲湖、龍窩湖奎湖散布其間。[10]

全市土地面積6026平方公里[12],其中市區面積720平方公里。

更多資訊 蕪湖市氣象數據(平均數據自1981年統計至2010年,極端數據自1952年統計至2010年), 月份 ...


Remove ads

政治

現任領導

更多資訊 機構, 中國共產黨 蕪湖市委員會 ...

行政區劃

蕪湖市現轄5個市轄區、1個,代管1個縣級市

此外,蕪湖市設立以下行政管理區:國家級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蕪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蕪湖綜合保稅區、安徽省江北產業集中區、安徽新蕪經濟開發區、安徽繁昌經濟開發區、安徽南陵經濟開發區、安徽無為經濟開發區(高溝電線電纜產業園)、安徽蕪湖鳩江經濟開發區、安徽蕪湖三山經濟開發區(蕪湖承接產業轉移集中示範園區)。[17]

更多資訊 蕪湖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18] ...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73.1萬人[22],比上年末增加5.9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3.55%,提高0.56個百分點。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3,644,420人。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545,06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99,353人,增長2.8%,年平均增長率為0.28%[23]。其中,男性人口為1,868,742人,占總人口的51.28%;女性人口為1,775,678人,占總人口的48.72%。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5.24。0-14歲的人口為529,760人,占總人口的14.54%;15-59歲的人口為2,375,008人,占總人口的65.17%;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739,652人,占總人口的20.3%,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587,205人,占總人口的16.11%。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2,635,348人,占總人口的72.31%;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009,072人,占總人口的27.69%。

Remove ads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3,624,582人,占99.46%;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9,838人,占0.54%。

經濟

Thumb
蕪湖萬達廣場
  • 歷史上,蕪湖在很長時間內均為長江沿岸重要河港,曾是徽商對外貿易的重要中轉基地。1876年開埠以後,沿江地區英國日本均設有蕪湖公共租界[24],如英國建有太古碼頭。現時蕪湖為長江溯江而上的最後一個深水良港,並且是長江沿岸的第四大港口。長江北(西)岸的裕溪口港為中國國內最大的內河煤港,是安徽兩淮和晉、豫、魯諸省煤炭轉運的集散站,長江南(東)岸的朱家橋碼頭,可停靠萬噸遠洋貨輪。
  • 據2016年統計,蕪湖GDP總量居安徽省第二位,GDP增速在安徽省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一位,人均GDP居安徽省第二位。
  • 工業以輕紡為主,主要產品有羽絨製品、機製版紙、縫紉機、微型電機、顯像管等,傳統名優產品有保溫瓶、床單、皮鞋、豬鬃、工藝品、羽絨服裝、絲綢、桅燈等。近年汽車製造業有了長足發展,奇瑞汽車總部設於該市。重工業有位於市區以南白馬山的海螺集團(原白馬山水泥廠)。
  • 位於該市東部和北部的「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是安徽省第一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電子電器產業和新材料產業是該開發區的三大支柱產業。
  • 農業盛產水稻、小麥、玉米等,為舊時四大米市之首。
  • 礦產有螢石瓷土等。
  • 土特產有三刀(菜刀、剪刀、剃刀)、三畫(鐵畫堆漆畫通草畫)、四魚(鰣魚刀魚鱖魚黃鱔)、大閘蟹等。傻子瓜子亦聞名全國。
  • 位於南陵縣境內的西山岡巒起伏,溶洞星羅棋布,是中國藥用牡丹的重要產地,享有江南牡丹之鄉美譽。
  • 開放於2008年的蕪湖方特歡樂世界是國內最大的第四代主題公園,目前已經成為安徽省內僅次於黃山風景區的第二大旅遊目的地。

交通

鐵路

Thumb
蕪湖站站房夜景
Thumb
蕪湖長江三橋
Thumb
蕪湖港

公路

水上交通

  • 蕪湖港長江沿岸第四大港,安徽省外貿樞紐港。裕溪口港為中國第一座機械化內河煤港,朱家橋外貿碼頭為安徽省第一座外貿碼頭。

航空

市內公共運輸

文化

Thumb
蕪湖市圖書館名人藏書室,安徽文化名人藏館。位於蕪湖鏡湖南側

媒體

電視 成立於1970年代的蕪湖電視台現屬於蕪湖傳媒集團旗下[26],擁有新聞綜合、生活頻道、公共頻道、教育頻道四個頻道。數位電視信號自2006年起逐漸推廣。安徽衛視等六個省級頻道在蕪湖均有落戶。

廣播 蕪湖廣播電視中心旗下擁有新聞、交通、音樂故事三個頻率。蕪湖地區亦可收聽南京合肥的部分頻道的廣播。

報紙 《蕪湖日報》為中共蕪湖市委機關報。蕪湖傳媒集團蕪湖日報社旗下擁有一份都市報《大江晚報》。南京的《揚子晚報》和《現代快報》等在蕪湖亦擁有較大的固定讀者群。

論壇網站 市政府主辦的《市民心聲》網站[27],民間的《蕪湖論壇》。

市井文化

蕪湖雖處安徽省,但蕪湖市區方言蕪湖話老南京話十分相似,通用一些市井俚語等,也保留了一些吳語詞彙和用法。 近郊部分鄉鎮和繁昌縣南陵縣蕪湖縣方言屬吳語宣州片,但在三縣縣城,市區蕪湖話也通行。

其他

  • 蕪湖鐵畫鍛制技藝入選經國務院批准的中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繁昌縣「人字洞」的有關發現表明,在距今200萬~240萬年的早更新世早期,長江流域就已經有古人類的活動了。[28]

教育

Thumb
安徽師範大學赭山校區校門
Thumb
安徽工程大學東南1號門及校區
Thumb
皖南醫學院附設醫院

截止2007年末,擁有普通高等院校11所,專任教師0.42萬人,在校學生11.24萬人,招生3.43萬人,畢業生2.48萬人;普通中學124所,專任教師0.71萬人,在校學生14.34萬人,中等職業學校21所,在校學生2.55萬人;小學272所,專任教師0.75萬人,在校學生13.37萬人;幼兒園309所,在園兒童3.66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100%。

高等院校

中學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

Thumb
鏡湖公園
Thumb
廣濟寺

人文景點

歷史古蹟

  • 位於神山、赤鑄山的戰國干將莫邪淬劍池、試劍石、干將墓等。
  • 位於市區北部長江岸邊的天門山,亦稱東、西梁山,兩山夾江,素有長江鎖鑰之稱。
  • 赭山腳下廣濟寺米芾書《蕪湖縣學記》碑、煙雨墩夫子廟周瑜點將台等名勝古蹟。
  • 蕪湖古城,包括東內街、花街等歷史街巷。內有大清模範監獄,衙署前門,城隍廟,大成殿等歷史古蹟及遺址。
  • 范羅山上的大英領事館、吉和街的天主教堂、濱江公園的老海關大樓。

宗教建築

Thumb
聖雅閣

名人

友好城市

蕪湖與4個國家的4個城市建立起了4對友好城市關係:[30]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