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長江幹線航道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長江幹線航道是指長江幹流自雲南水富至上海長江口這一河段的航道,全長2,838公里,流經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和上海等九個省市。長江是中國內河航運最發達、運輸規模最大和最為繁忙的通航河流,也是貨運量位居全球內河第一的黃金水道[1]。長江幹線航道是長江運輸大通道的核心,也一直是中國內河水運發展與建設的重點。按照航道養護管理的特點,長江幹線航道可分為:湖北宜昌以上的上游航道,宜昌至湖北武漢的中游航道,武漢至長江口的下游航道[a][2]。其中,水富至四川宜賓合江門段30公里由四川省交通運輸廳負責養護管理,宜昌廟河(上游航道里程62.5公里)至中水門(上游航道里程3.5公里)段59公里由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負責養護管理,其餘河段由長江航道局負責養護管理[b][2]。為提升長江幹線航道等級,近年來中國實施了一些列重大航道整治工程,包括在下游重點實施12.5米深水航道延伸至南京工程,在中游重點實施荊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在上游重點實施宜賓-重慶段航道整治工程等[4]。

Remove ads
上游航道
長江幹線上游航道,為宜賓至宜昌段航道[c],又稱川江,屬山區河流航道。其中,宜賓合江門至重慶江津為山區天然航道;江津至重慶涪陵為三峽水庫變動回水區航道;涪陵至三峽大壩為常年庫區航道;三峽大壩至葛洲壩為兩壩間航道[2]。目前,上游航道的主要問題是宜賓至重慶段存在部分急、彎、淺、險的河段,航道的有效尺度較小;三峽水庫變動回水區礁石河段航道條件差,淺灘河段受泥沙淤積影響,消落期航道尺度較小;常年庫區上段汛期礁石礙航明顯,部分淺灘泥沙累積性淤積礙航開始顯現;兩壩間洪水期流速和比降大,流態紊亂,船舶航行條件複雜[4]。上游航道按航道技術等級可分為宜賓-重慶段和重慶-宜昌段[2]。
宜賓-重慶段為宜賓合江門至重慶羊角灘(上游航道里程660.0公里)的河段航道,全長384公里。該河段河床多為卵石,間有基岩,航槽相對穩定[2]。河段有多處礙航險灘,以卵石淺灘礙航為主,航道條件較差,從2005年開始陸續對該段航道實施了整治建設工程,航道等級得到提升。目前航道技術等級為Ⅲ級,枯水期可通航1,000噸級船舶及組成的船隊,正在實施提升至Ⅱ級航道整治工程,預計2020年可基本實現全年通航2,000噸級船舶[6]。2015年航道的最小維護標準尺度為水深2.7米×航寬50米×彎曲半徑560米[4]。
更多資訊 名稱, 照片 ...
名稱 | 照片 | 所處上游里程(公里) | 地理位置 | 水道面積(平方公里) | 概述 | 參考 |
---|---|---|---|---|---|---|
宜賓大橋水道 | ![]() |
1035-1044 | 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 28.7635°N 104.6583°E / 28.7635; 104.6583 (宜賓大橋水道) |
9.4 | 航道彎曲,水流平緩。下段:左岸岸線規則,有暗磧伸出江中較開,枯水期束窄航道;右岸岸線不規則,有石嘴突出;河心有孤礁,枯水期束窄航道,中洪水期流態較壞。中段:建有宜賓長江大橋;右岸有石梁伸入江中甚開,束窄航道,中洪水期流態惡劣。上段:金沙江與岷江交匯於宜賓合江門;左岸有磧伸入江中較開,枯水期束窄航道;右岸岸線規則。 | [7] |
李莊水道 | 1021-1035 | 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 28.7934°N 104.7796°E / 28.7934; 104.7796 (李莊水道) |
12.7 | 航道彎曲,水流平緩。下段:左岸有卵石磧壩與右岸亂石相對,枯水期束窄航道,水深較淺。中段:左岸岸線較規則,建有宜賓港翠柏港區志城作業區[8];右岸中洪水期有流態較亂水域。上段:枯水期會出現彎曲狹窄、流態較壞的航道。 | [9] | |
楊柳磧水道 | 1012-1021 | 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南溪區 28.7946°N 104.8838°E / 28.7946; 104.8838 (楊柳磧水道) |
7.3 | 航道微彎,水流平順。下段:中洪水期會有泡漩強烈水域;中段:左岸楊柳磧伸出江中甚開,枯水期槽窄水淺。上段:左岸岸線不規則;右岸有暗磧伸出江中較開,枯水期束窄航道。 | [10] | |
筲箕背水道 | 1001-1012 | 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南溪區 28.7755°N 104.9478°E / 28.7755; 104.9478 (筲箕背水道) |
10.6 | 航道彎曲,水流平緩。下段:筲箕背是著名淺急險灘,上淺下險,水流急;河心筲箕背卵石磧將航道分為左右兩槽,左槽為枯中水期主航槽;以下左岸鷺鷥磧伸入江心較開,右岸有礁石和石梁。中段:建有南溪長江大橋;右岸有卵石磧壩占據大半個江面。上段:有淺險灘;枯中水期會出現航道條件較差河段。 | [11] | |
銅鼓灘水道 | 993-1001 | 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 28.8387°N 104.9952°E / 28.8387; 104.9952 (銅鼓灘水道) |
9 | 航道彎曲,呈反S型。下段:銅鼓灘曾是著名的枯水淺險灘;左岸有卵石磧壩,其暗磧伸入河心甚開,分河道為左右兩槽,在整治工程中開挖左槽為枯中水期主航槽,並在暗磧上建有順壩;以下為油榨磧淺灘。中段:左岸中洪水期有泡漩、回流強勁水域。上段:航道順直,水流平緩。 | [12] | |
香爐灘水道 | 981-993 | 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江安縣、長寧縣 28.7772°N 105.0339°E / 28.7772; 105.0339 (香爐灘水道) |
17.9 | 航道彎曲,呈反S型。下段:香爐灘是著名的淺險灘 ,河心香爐灘暗磧及以上的卵石磧壩將河道分為左右兩槽,左槽為主航道;有強烈的泡漩橫流水域。中段:古賢壩將河道分為左右兩汊,右汊為通航主航道,岸線較規則。上段:有吊魚嘴淺灘,中洪水期會有泡漩、回流強烈的水域;淺灘以上左岸為中壩,與右岸梳子磧束窄航道。 | [13] | |
江安水道 | 974-981 | 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 28.7286°N 105.0849°E / 28.7286; 105.0849 (江安水道) |
6 | 航道微彎,水流平順。下段:建有江安長江大橋,洪水期橋區航道水流較急。上段:枯水期會出現較窄航道;右岸有長寧河匯入。 | [14] | |
二龍口水道 | 962-974 | 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 28.7033°N 105.1340°E / 28.7033; 105.1340 (二龍口水道) |
10.6 | 航道彎曲,水流平緩。下段:枯水期會出現較窄航道。中段:左右岸有暗磧斜對形成對口淺灘,枯水期槽窄水淺。上段:左右岸有暗磧相對,枯水期航槽彎、窄、水淺;右岸設有宜賓港江安港區二龍口作業區規劃岸線。 | [15] | |
井口水道 | 953-962 | 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 28.7761°N 105.1735°E / 28.7761; 105.1735 (井口水道) |
9.2 | 航道彎曲,岸線極不規則,航道條件複雜。下段:有上急下淺的狹窄淺灘;中洪水期有泡漩強烈、流態紊亂水域。中段:為風簸磧淺險灘,河心風簸磧將河道分為左右兩槽,右槽為主航道。上段:航道彎曲,水深充裕,水流平緩;右岸有磧腦伸入江中甚開,枯水期航道彎窄。 | [16] | |
大渡口水道 | 944-953 | 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江陽區 28.7374°N 105.2465°E / 28.7374; 105.2465 (大渡口水道) |
8.1 | 航道微彎。下段:左岸有趙壩伸出江中較開,枯水期束窄航道。中段:左岸岸線不規則,右岸岸線規則,水流平緩。上段:左岸岸線不規則,右岸為磧,岸線規則。 | [17] | |
納溪水道 | 933-944 | 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江陽區 28.7682°N 105.3550°E / 28.7682; 105.3550 (納溪水道) |
10.3 | 航道順直,水流平緩。下段:右岸為瀘州港納溪港區;右岸有永寧河匯入。中段:建有隆納鐵路大橋和隆納高速公路大橋;左岸有暗磧伸入江中甚開,枯水期束窄航道。上段:右岸為中壩,岸線較規則。 | [18] | |
石棚水道 | 925-933 | 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江陽區 28.8160°N 105.3529°E / 28.8160; 105.3529 (石棚水道) |
7.8 | 航道彎曲。下段:為稱杆磧淺灘,水淺流急。中段:右岸為淺磧和卵石堆,岸線不規則;枯水期會出現較窄航道。上段:右岸岸線極不規則;左岸有掃彎水和泡漩強烈的水域;中洪水期有流態極亂水域。 | [19] | |
火焰磧水道 | 921-925 |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 28.8587°N 105.3853°E / 28.8587; 105.3853 (火焰磧水道) |
4.9 | 航道彎曲。下段:左岸有石嘴微突,右岸岸線較規則。中段:左岸有石嘴突伸出江中較開,右岸火焰磧磧翅伸出較開,而且河心有一暗磧,枯水期航槽彎窄,並伴有泡漩、橫流,航道條件較差。上段:左岸有暗磧伸入河心甚開,與右岸火焰磧腦相對,枯水期航槽較窄。 | [20] | |
瀘州水道 | 910-921 |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龍馬潭區 28.8691°N 105.4561°E / 28.8691; 105.4561 (瀘州水道) |
10.1 | 下段:航道彎曲;左右岸有礁石、暗磧相對,枯水期束窄航槽;左岸有沱江匯入。中段:為瀘州港港區;枯水期會出現較窄航槽;右岸有石梁、礁石分布。上段:航道順直,兩岸岸線較整齊,水流平緩;建有瀘州長江大橋。 | [21] | |
小米灘水道 | 904-910 |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龍馬潭區 28.8881°N 105.4886°E / 28.8881; 105.4886 (小米灘水道) |
7 | 下段:航道彎曲。中段:左岸有石梁、石盤伸入江中甚開,枯水期束窄航道;小米灘為著名的險灘,上淺下險、流速較大,歷史上曾多次對該灘進行工程整治。上段:左岸有石梁、礁石突出江中,岸線極不規則。 | [22] | |
泰安水道 | ![]() |
897-904 |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龍馬潭區 28.8764°N 105.5340°E / 28.8764; 105.5340 (泰安水道) |
6.2 | 航道微彎,水流平緩。左岸有磧壩、邊灘;枯水期會出現較窄航道;上下游分別建有泰安長江大橋和黃艤長江大橋,泰安長江大橋以下左岸建有瀘州港國際貨櫃碼頭。 | [23] |
瓦窯灘水道 | 892.7-897 |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龍馬潭區 28.9187°N 105.5579°E / 28.9187; 105.5579 (瓦窯灘水道) |
5.3 | 航道彎曲。下段:芙蓉壩分河道為左右兩汊,右汊為通航主航道,航道條件複雜。芙蓉壩上口為瓦窯灘枯水險灘,航槽窄,橫流、泡漩、掃彎水強烈。上段:航道寬闊,水深充裕,航道條件較好。 | [24] | |
螃蟹磧水道 | 885-892.7 |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瀘縣 28.9539°N 105.5922°E / 28.9539; 105.5922 (螃蟹磧水道) |
7.9 | 航道微彎。下段:江中建有三道不接岸導流壩;左岸暗磧、零亂礁石伸入江中較開,與右岸螃蟹磧相對,枯水期航槽彎、窄、水淺。上段:右岸岸線規則,水流平緩;左岸有礁石,岸線不規則。 | [25] | |
冰盤磧水道 | 878-885 |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瀘縣 28.9266°N 105.6214°E / 28.9266; 105.6214 (冰盤磧水道) |
5 | 下段:為冰盤磧彎、窄、淺、險河段,左岸有石盤突出江中阻水,右岸冰盤磧伸出江中較開,束窄航道。中段:航道條件較好。上段:航道微彎;兩岸有石盤相對突入江中,形成中洪水期急流灘。 | [26] | |
神背嘴[d]水道 | 871-878 |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合江縣 28.8694°N 105.6361°E / 28.8694; 105.6361 (神背嘴) |
9.8 | 下段:神背嘴灘曾為著名灘險;下游左岸有石嘴突出,其下回流旺盛,全年流態較壞;上游左岸神臂嘴突出江中,航道在該處急彎,中洪水期有大面積回流,江心泡漩強烈;右岸為九條龍等石梁和中壩;稱杆磧分河床為左右兩槽,左槽極為彎曲、狹窄,曾是歷史上枯水主航槽,開挖右槽為全年主航槽。上段:左岸有暗磧伸入江中較開;岸線較規則,水流平緩,航道較寬,航道條件較好。 | [28] | |
叉魚磧水道 | 861-871 |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 28.8695°N 105.7024°E / 28.8695; 105.7024 (叉魚磧水道) |
11.4 | 航道順直,水流平緩。下段:左岸岸線規則,右岸有石梁分布,岸線不規則;左岸有暗磧伸出江中較開,與右岸石梁相對,束窄航槽。上段:叉魚磧磧翅伸出河心較開,枯水期縮窄航道,流速較大。 | [29] | |
上白沙水道 | 850-861 |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 28.9057°N 105.7855°E / 28.9057; 105.7855 (上白沙水道) |
9.2 | 下段:航道較順直;左岸有磧占據大半個江面,有石梁、礁石突出礙航;枯水期會出現較窄航道;有較強掃彎水以及橫流水域;右岸岸線不規則。上段:航道彎曲;左岸岸線較規則,水流平緩,右岸石梁、亂石密布,岸線極不規則、流態壞;左岸有石梁突伸江中甚開,航槽彎窄;右岸有磧翅伸出江中甚開,束窄航槽。 | [30] | |
合江水道 | 839-850 |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 28.8135°N 105.8380°E / 28.8135; 105.8380 (上白沙水道) |
8.3 | 下段:航道彎曲;右岸有石梁伸入江中甚開,束窄航道;右岸有瀘州港合江港區,有赤水河匯入。中段:左岸有石嘴、石梁、亂石零星分布,右岸為磧壩。上段:航道較順直,水流平緩;枯水期會出現較窄航道;建有康博長江大橋。 | [31] | |
蓮石灘水道 | 834.5-839 |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 28.8250°N 105.8906°E / 28.8250; 105.8906 (上白沙水道) |
4.3 | 航道順直。下段:蓮石灘曾為枯水期著名急流灘險,經整治後航道條件得到較大改善,但枯水期該灘流速仍較大。上段:右岸有石盤占據大部分江面,束窄航道,枯中水期該處流速較大,流態較壞。 | [32] | |
榕山水道 | ![]() |
824.2-834.5 |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 28.8646°N 105.9136°E / 28.8646; 105.9136 (榕山水道) |
8.2 | 下段:航道彎曲;右岸岸線較規則;建有波司登長江大橋。中段:左岸岸線規則,右岸岸線不規則;整段水深充裕,自劍口以下水流平緩,中洪水期劍口處橫流較強,流態較壞。上段:航道微彎;右岸有流態較壞水域。 | [33] |
羊石盤水道 | 816-824.2 |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 重慶市江津區 28.9359°N 105.8738°E / 28.9359; 105.8738 (羊石盤水道) |
10.2 | 航道彎曲。下段:有泡水、回流較強水域;左岸有暗磧伸入河心甚開,枯水期束窄航道;趙家中壩將河道分為左右兩汊,左汊為通航主航道。中段:左岸有磧翅伸入江中較開,岸線極不規則;右岸有亂石、石梁突出江中,束窄航道,掃彎水強,流態紊亂。上段:左岸有石梁伸入江中,岸線極不規則;枯水期會出現較窄航道。 | [34] | |
東溪口水道 | 806-816 | 重慶市江津區、永川區 28.9739°N 105.8429°E / 28.9739; 105.8429 (東溪口水道) |
8.7 | 航道彎、窄、淺、險,航道條件異常複雜。下段:稱杆磧將河道分為左右兩槽,右槽航道彎曲,流速大、流態壞,左槽順直。中段:有較窄航槽河段;曾為著名的枯水急流險灘,曾對其進行過多次整治,航道條件得到較大改善。上段:右岸岸線規則,水流平緩;左岸有礁石密布;有水流較亂水域。 | [35] | |
溫中壩水道 | 798-806 | 重慶市江津區、永川區 29.0303°N 105.8746°E / 29.0303; 105.8746 (溫中壩水道) |
7 | 航道彎曲。下段:枯水期會出現槽窄水急航道。中段:溫中壩將河道分為左右兩汊,右汊為通航主航道;右岸有石梁突嘴伸展較開,束窄航槽,水流紊亂;建有永川長江大橋;纜子梁縱臥江中,束窄航槽,中洪水期水域流態極壞。上段:有暗礁。 | [36] | |
大吉腦水道 | 792-798 | 重慶市江津區、永川區 29.0563°N 105.9420°E / 29.0563; 105.9420 (大吉腦水道) |
4.7 | 航道順直。下段:左岸有石梁伸出江中,岸線極不規則;右岸有磧壩。中段:右岸有石梁突出,水流較亂;有洪水急流灘。上段:左岸有暗礁、石嘴伸入江中,岸線不規則,水流較亂;右岸岸線規則,為全年主航道。 | [37] | |
石門水道 | 779-792 | 重慶市江津區 29.0950°N 106.0252°E / 29.0950; 106.0252 (石門水道) |
11 | 下段:航道較順直;左岸有石梁伸入江中,束窄航槽,高水位時水急浪高,流態壞;整段右岸一側流態較好,為全年主航道。上段:航道呈S形;右岸羅彎子磧翅伸出較開,與左岸相對形成彎曲狹窄航道;右岸有礁石密布,岸線不規則,水流紊亂;左岸羊貓磧磧翅伸出較開,與右岸石梁相對,航槽狹窄,伴有較強泡漩、夾堰水;其上洪水期有對口形成,水流較急。 | [38] | |
白沙水道 | 765.5-779 | 重慶市江津區 29.0663°N 106.1256°E / 29.0663; 106.1256 (白沙水道) |
11.2 | 下段:母豬磧將河道分為左右兩槽,右槽不通航,左槽順直,槽內有礙航石梁;右岸有回水沱。中段:江心有一大塊暗磧將河床分為左右兩槽,右槽彎曲,左槽順直,為全年主航槽;左岸有石梁突出,中洪水期流態較壞;左岸有暗磧伸展較開,航槽較窄。上段:水師磧將河道分為左右兩槽,右槽為全年主航道;右岸枯水期有較強橫流水域;水師磧腦暗磧延伸較長並突出江心,槽窄水淺,水流急、亂。 | [39] | |
勝中壩水道 | 759-767.5 | 重慶市江津區 29.1438°N 106.1168°E / 29.1438; 106.1168 (勝中壩水道) |
8.7 | 航道彎曲。下段:航道彎窄。中段:下游左岸有關刀磧磧腦伸出江中甚開,枯水期束窄航道;關刀磧淺灘經整治後航道條件明顯改善;上游左岸岸線規則,右岸岸線不規則。上段:左岸有磧伸出較開;右岸有石盤占據江心,束窄航道,並有急流、泡漩較強的水域。 | [40] | |
油溪水道 | 750-759 | 重慶市江津區 29.1958°N 106.1575°E / 29.1958; 106.1575 (油溪水道) |
7.3 | 航道彎曲。下段:左岸有石嘴突出;右岸有磧伸出江中甚開,磧尾與江心礁石相對,束窄航道。上段:左岸有磧伸出江中甚開,岸線規則但較彎曲,流速較緩;右岸有礁石、突嘴,岸線極不規則,流急水亂;上為燕壩,岸線順直,水流平緩。 | [41] | |
龍門水道 | 742.2-750 | 重慶市江津區 29.2138°N 106.2154°E / 29.2138; 106.2154 (龍門水道) |
8 | 航道彎曲。下段:左岸有暗磧伸出江中甚開,與右岸的磧尾相對峙,形成過渡段淺灘。中段:左岸有磧翅伸出江中甚開,與右岸石梁相對,航槽彎淺。上段:左岸有礁石突出,岸線極不規則;右岸有暗磧伸出河心較開,岸線較為規則。 | [42] | |
蘭家沱水道 | 737-742.2 | 重慶市江津區 29.2407°N 106.2542°E / 29.2407; 106.2542 (蘭家沱水道) |
4 | 下段:左岸有磧翅伸入河心,航道彎曲;右岸五舉沱汛後會出現大面積淤沙。上段:干壩子磧翅伸出江中,航道彎、淺、窄,為著名礙航淺灘;左岸建有重慶港江津港區蘭家沱作業區。 | [43] | |
江津水道 | ![]() |
730-737 | 重慶市江津區 29.2787°N 106.2441°E / 29.2787; 106.2441 (江津水道) |
5.7 | 下段:河心偏左側有枯水期礙航石;右岸有磧翅伸入河心較開,中枯水期航道彎曲、狹窄;建有幾江長江大橋。上段:左岸有磧伸入河心;航道較為順直;建有江津長江大橋,洪水期水流湍急。 | [44] |
苦竹磧水道 | 726-730 | 重慶市江津區、九龍坡區 29.2787°N 106.2441°E / 29.2787; 106.2441 (苦竹磧水道) |
2.7 | 下段:右岸有暗磧伸入河心較開,枯水期航道淺、窄。上段:右岸苦竹磧磧翅伸入河心較開,航道彎曲、狹窄,為著名的礙航淺灘;左岸有枯水期礙航石。 | [45] | |
紅花磧水道 | 720-726 | 重慶市江津區、九龍坡區 29.2557°N 106.3061°E / 29.2557; 106.3061 (紅花磧水道) |
4.7 | 下段:左岸一側紅花磧較長,右岸有石盤伸入河心,航道較為順直;建有外環江津長江大橋。上段:左岸有磧翅伸入河心較開,中枯水期航道彎曲、狹窄;建有鼎山長江大橋。 | [46] | |
占磧子水道 | 713-720 | 重慶市江津區、九龍坡區 29.2788°N 106.3692°E / 29.2788; 106.3692 (占磧子水道) |
8 | 下段:右岸一側有江津珞璜工業園的玖龍碼頭;其上的小中壩有綦江匯入,在汛期常有洪水沖泄而出;大中壩形成江心洲,左槽通航,右槽不通航。上段:航道淺、窄。 | [47] | |
銅罐驛水道 | 708-713 | 重慶市江津區、九龍坡區 29.3050°N 106.3883°E / 29.3050; 106.3883 (銅罐驛水道) |
3.6 | 河心偏左側有中枯水期礙航石。右岸有磧伸入河心較開,磧腦處中枯水期會形成淺、窄航道。上段右岸在建江津港區珞璜作業區,是重慶的鐵路-公路-水路聯運樞紐港之一[48]。 | [49] | |
白沙沱水道 | 703-708 | 重慶市江津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 29.3485°N 106.4244°E / 29.3485; 106.4244 (白沙沱水道) |
2.8 | 下段:建有白沙沱長江大橋和新白沙沱長江大橋。上段:河床陡峭,具有峽谷河段特點;除上游有彎曲河段外其他航道均較為順直;建有地維長江大橋。 | [50] | |
車亭磧水道 | 698-703 | 重慶市江津區、大渡口區、巴南區 29.3632°N 106.4438°E / 29.3632; 106.4438 (車亭磧水道) |
8.3 | 大中壩將河道分為左右兩汊,左汊為通航主航道。航道較窄,水流湍急,左岸岸線不規則。 | [51] | |
漁洞[e]水道 | ![]() |
691-698 | 重慶市大渡口區、巴南區 29.3986°N 106.5090°E / 29.3986; 106.5090 (漁洞水道) |
7.5 | 下段:江心偏右岸一側有石梁順臥,汛期水流湍急,與左岸凸嘴形成彎曲河段;右岸袁家沱一帶汛後有大面積淤沙;航道在釣魚嘴處急彎。上段:建有魚洞長江大橋;中堆中枯水期將河道分為左右兩槽,右槽為通航主航道;中堆磧翅伸入河心較開,與右岸相對峙形成彎曲狹窄航道;右岸建有重慶港主城港區佛耳岩作業區[52]。 | [53] |
烏木樁水道 | 681-691 | 重慶市大渡口區、巴南區 29.42483°N 106.5154°E / 29.42483; 106.5154 (烏木樁水道) |
6.7 | 下段:建有馬桑溪長江大橋;烏木樁暗礁位於河心偏左側,枯水期航道淺、窄。上段:航道較為順直;右岸有中枯水期礙航石。 | [54] | |
胡家灘水道 | 675-681 | 重慶市大渡口區、巴南區、九龍坡區 29.4780°N 106.5253°E / 29.4780; 106.5253 (胡家灘水道) |
4.1 | 下段:左岸有磧翅伸入河心較開,枯水期航道彎、窄;建有李家沱長江大橋。上段:右岸倒鉤磧磧翅伸入河心,河段彎曲;胡家灘暗淺與右岸倒鉤磧相對,枯水期航道淺、窄,水流湍急,為著名的礙航淺灘。 | [55] | |
三角磧水道 | 667-675 | 重慶市巴南區、九龍坡區、南岸區、渝中區 29.5153°N 106.5342°E / 29.5153; 106.5342 (三角磧水道) |
7.5 | 下段:建有鵝公岩長江大橋;左岸有礁淺。上段:三角磧枯水期在中枯水期將航槽一分為二,航槽彎、淺、窄,為著名的礙航淺灘;左岸的九龍坡港曾是重慶最為繁忙的港口之一,現已逐步取消其港口功能[56]。 | [57] | |
豬兒磧水道 | 660-667 | 重慶市南岸區、渝中區 29.5453°N 106.5698°E / 29.5453; 106.5698 (豬兒磧水道) |
5.7 | 下段:左岸豬兒磧與右岸老鸛磧、雞翅膀、豬兒石相對峙,枯水期航槽較彎、淺、窄,水流湍急,為著名的礙航淺灘;建有東水門長江大橋。上段:左側有珊瑚壩;建有石板坡長江大橋及石板坡長江大橋複線橋和菜園壩長江大橋。 | [58] |
關閉
Remove ads
重慶-宜昌段為重慶羊角灘至宜昌的河段航道。該河段過去航道彎窄,灘險眾多,三峽工程蓄水後,大部分灘險消除,航道條件顯著改善[2]。航道技術等級已達到Ⅰ級,目前可通航3,000噸級船舶[4]。2015年重慶-涪陵段航道的最小維護標準尺度為水深3.5米×航寬100米×彎曲半徑800米,涪陵-宜昌段為水深4.5米×航寬150米×彎曲半徑1,000米,葛洲壩大三江航道為水深4.0米×航寬100米×彎曲半徑1,000米[4]。
更多資訊 名稱, 照片 ...
名稱 | 照片 | 所處上游里程(公里) | 地理位置 | 水道面積(平方公里) | 概述 | 參考 |
---|---|---|---|---|---|---|
朝天門水道 | ![]() |
654-660 | 重慶市南岸區、渝中區、江北區 29.5743°N 106.5852°E / 29.5743; 106.5852 (朝天門水道) |
5.4 | 下段:建有朝天門長江大橋和大佛寺長江大橋;右岸有磧與左岸石梁形成狹窄河段。上段:有著名的朝天門客運碼頭;長江與嘉陵江交匯於朝天門沙嘴,兩江交匯水域在漲水期間水流紊亂。 | [59] |
寸灘水道 | 650-654 | 重慶市南岸區、江北區 29.6134°N 106.5980°E / 29.6134; 106.5980 (寸灘水道) |
4.5 | 下段:右岸一側汛後有大面積淤沙水域。中段:原有重點礙航淺灘,近年受三峽水庫蓄水影響,航道條件有所改善;在建寸灘長江大橋;上段:左岸一側為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水深條件較好。 | [60] | |
銅田壩水道 | 646-650 | 重慶市南岸區、江北區 29.5890°N 106.6377°E / 29.5890; 106.6377 (銅田壩水道) |
2.6 | 下段:左岸銅田壩磧翅伸向河心甚開,航槽彎曲。上段:右岸一側汛後有淤沙水域,白沙沱處回流較旺。 | [61] | |
銅鑼峽水道 | 642-646 | 重慶市南岸區、江北區 29.5890°N 106.6377°E / 29.5890; 106.6377 (銅鑼峽水道) |
3.7 | 下段:河床陡峭,具有峽谷河段特點;下峽口處汛期成灘,水流湍急,流態紊亂。上段:上峽口航道彎曲,汛期水勢凌亂,水流湍急。 | [62] | |
廣陽壩水道 | 635-642 | 重慶市南岸區、江北區 29.5755°N 106.7049°E / 29.5755; 106.7049 (廣陽壩水道) |
10.3 | 廣陽島分河道為左右兩汊,左汊為廣陽壩水道,為通航主航道。下段:左岸有磧腦伸入河心甚開,中枯水期航道淺、窄;左岸有凸嘴與右岸福平壩相對,形成彎曲河段。上段:右岸有石梁伸入河心,航道彎曲;右岸一側汛期有流態紊亂水域。 | [63] | |
長葉磧水道 | 631-635 | 重慶市南岸區、江北區 29.6040°N 106.7480°E / 29.6040; 106.7480 (長葉磧水道) |
3.5 | 下段:右岸長葉磧磧翅伸入河心較開,中枯水期航道彎曲、狹窄,尤其河心烏獨磧暗淺與長葉磧磧腦間枯水期航道淺、窄,原為重點礙航淺灘,近年受三峽工程蓄水影響,航道條件得以改善。上段:右岸原有礙航石梁,經整治後航道條件得到改善;航道順直,水流平緩。 | [64] | |
魚嘴大橋水道 | 625-631 | 重慶市南岸區、江北區、巴南區 29.6039°N 106.7935°E / 29.6039; 106.7935 (魚嘴大橋水道) |
6.2 | 下段:右岸石盤淹沒後有滑梁、泡漩、回流等不良流態,明水沱汛後有淤沙;左岸有石盤伸出甚開,洪水期流態較差。上段:右岸雞公嘴與左岸蔣祠沱形成彎曲河段;枯水期會有較窄航槽;建有魚嘴兩江大橋;左岸為重慶港主城港區果園作業區,是重慶港口群的主樞紐港[65]。 | [66] | |
木洞水道 | 618-625 | 重慶市江北區、巴南區 29.5787°N 106.8413°E / 29.5787; 106.8413 (木洞水道) |
9.3 | 下段:航道在羊角背凸嘴處急彎;以下桃花島分河道為左右兩汊,左汊為通航主航道,航道順直;汛後左岸和右岸均有部分水域出現淤沙。上段:中壩分河道為左右兩汊,左汊為通航主航道,河段彎曲。 | [67] | |
爐子梁水道 | 610-618 | 重慶市江北區、巴南區、渝北區 29.6344°N 106.8828°E / 29.6344; 106.8828 (爐子梁水道) |
6.7 | 航道順直。左岸岸線較規則,右岸有石梁和凸嘴,岸線不規則。下段左岸有御臨河匯入。 | [68] | |
洛磧水道 | 595-610 | 重慶市巴南區、渝北區 29.7189°N 106.9465°E / 29.7189; 106.9465 (洛磧水道) |
18 | 下段:航道順直;非汛期航行條件較好,水流平緩;汛期下游會出現紊亂湍急水域。上段:南平壩分河道為左右兩汊,左汊為通航主航道,河段彎曲。 | [69] | |
扇沱水道 | ![]() |
589-595 | 重慶市長壽區 29.7704°N 106.9978°E / 29.7704; 106.9978 (扇沱水道) |
6.9 | 航道微彎,兩岸石梁和石盤伸出較開。非汛期水流平緩,流態良好;汛期會出現不良流態水域。建有渝懷鐵路長壽長江大橋,汛期大橋通航橋孔水流急;大橋以下左岸為朱家壩化工碼頭。下段右岸有重慶鋼鐵集團的碼頭。 | [70] |
長壽水道 | 580-589 | 重慶市長壽區 29.8162°N 107.0695°E / 29.8162; 107.0695 (長壽水道) |
8.3 | 河道彎曲。下段左岸有龍溪河匯入。河心忠水磧分左右槽,右槽王家灘為通航主槽,左槽不通航。非汛期水流平緩,江面寬闊;汛期水位陡漲時,有急流出現。建有長壽長江大橋,汛期大橋通航橋孔水流流速大。 | [71] | |
黃草峽水道 | 573-580 | 重慶市長壽區、涪陵區 29.7744°N 107.1080°E / 29.7744; 107.1080 (黃草峽水道) |
4.8 | 航道較為彎曲,岸形整齊。黃草峽長約3公里,河面狹窄,左岸有磧伸入江心,右岸有石嘴伸出較開,峽谷下口為卡口急流灘。非汛期水流平緩,汛期水位上漲時流速漸增,尤以黃草峽上下口最甚,下口有回流旺盛水域。 | [72] | |
中堆水道 | 567-573 | 重慶市涪陵區 29.7277°N 107.1259°E / 29.7277; 107.1259 (中堆水道) |
5.2 | 航道較為順直。有流態較差的水域,會出現水花、急流、回流、斜流或滑梁等。 | [73] | |
青岩子水道 | 560-567 | 重慶市涪陵區 29.6825°N 107.1716°E / 29.6825; 107.1716 (青岩子水道) |
9.2 | 航道彎曲,岸形較規則。有流態較差的水域,會出現水花、急流、斜流或滑梁等。有暗礁,水花不顯。 | [74] | |
牛屎磧水道 | 555-560 | 重慶市涪陵區 29.6796°N 107.2141°E / 29.6796; 107.2141 (牛屎磧水道) |
7 | 航道彎曲,為川江著名的淤沙河段。左岸岸形較為整齊,汛期燕尾磧一帶有淤沙;右岸牛屎磧伸入江心較開,有石盤分布其間;河心有石梁和石盤。右岸龍頭山處在建重慶港涪陵港區龍頭作業區,是重慶「鐵公水」聯運樞紐港之一[48]。全年水流條件較好。 | [75] | |
剪刀峽水道 | 543-555 | 重慶市涪陵區 29.7070°N 107.2779°E / 29.7070; 107.2779 (剪刀峽水道) |
10.5 | 航道微彎。下段左岸有川東造船廠廠區;瓦窖沱石嘴有斜流,其下回流較強。有礁淺,淹沒水花不顯。建有李渡長江大橋和青草背長江大橋。江中有石梁。 | [76] | |
涪陵水道 | ![]() |
536-543 | 重慶市涪陵區 29.7323°N 107.3643°E / 29.7323; 107.3643 (涪陵水道) |
5.2 | 航道微彎,岸形較規則。下段:右岸烏江口以上有涪陵防洪大提,岸形整齊,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潛於河心偏右;左岸岸形也較為平順,有石梁縱臥江心偏左。上段:貓貓岩上方亂石堆淹沒時流態紊亂;建有涪陵長江大橋;碧筱溪口下為重慶港涪陵港區黃旗作業區。汛期遇洪峰漲水時水流急,非汛期水流平緩。 | [77] |
和尚灘水道 | ![]() |
532-536 | 重慶市涪陵區 29.7189°N 107.4056°E / 29.7189; 107.4056 (和尚灘水道) |
4.8 | 河道較順直。下段岸形不甚規則,上段右岸有烏江匯入。建有石板溝長江大橋。非汛期水流條件較好;汛期和尚灘水流急、流態亂,尤其兩江同時漲水時最甚。烏江發洪水時對這段航道影響更大。 | [78] |
菜子梁水道 | 522-532 | 重慶市涪陵區 29.7779°N 107.4321°E / 29.7779; 107.4321 (菜子梁水道) |
8.4 | 航道較順直,石梁和石盤較多。建有韓家沱長江大橋。非汛期該河段水流平緩,流態良好;汛期水流急,有滑梁水、回流等流態較壞的水域。 | [79] | |
花灘水道 | 518-522 | 重慶市涪陵區 29.8292°N 107.4829°E / 29.8292; 107.4829 (花灘水道) |
4 | 航道彎曲。兩岸岸形不甚規則,石梁和石盤較多。非汛期水流平緩,流態良好;汛期水流急,有滑梁水、泡漩等流態極為紊亂的水域。 | [80] | |
平綏壩水道 | 512-518 | 重慶市涪陵區 29.8691°N 107.4549°E / 29.8691; 107.4549 (平綏壩水道) |
12.8 | 航道彎曲寬闊。左岸岸形較為整齊,右岸岸形不甚規則。平綏壩縱臥江心,分河道為左右兩汊,左汊為通航主航道。汛期主流循河心下,非汛期水流條件較好。 | [81] | |
絲瓜磧水道 | 504-512 | 重慶市涪陵區 29.8818°N 107.5145°E / 29.8818; 107.5145 (絲瓜磧水道) |
13.3 | 上起絲瓜石,下迄南沱鎮。絲瓜磧為川江最長的磧壩,特別是中絲瓜磧以及兔兒壩縱臥江心偏左。右岸土腦子為川江著名的淤沙河段。上段左岸有渠溪河匯入。霧障較多,設有霧情觀察哨。非汛期航道條件較好,水流平緩,航道寬闊,土腦子淤積嚴重。 | [82] | |
半邊峽水道 | 495-504 | 重慶市涪陵區、豐都縣 29.8467°N 107.5767°E / 29.8467; 107.5767 (半邊峽水道) |
6.5 | 上起南沱鎮,下迄灘腦。航道微彎,陳家沱以上航道較順直,以下具有峽谷河段特徵。兩岸岸形不甚規則,礙航石梁較多;川江著名的滑梁灘險頭外梁縱臥江心偏右。霧障較多,設有霧情觀察哨。非汛期航道條件較好;汛期航道條件較為複雜,水流湍急,流態紊亂。 | [83] | |
觀音灘水道 | ![]() |
488-495 | 重慶市豐都縣 29.8519°N 107.6713°E / 29.8519; 107.6713 (觀音灘水道) |
5.2 | 上起灘腦,下迄鷺鷥背。航道條件極為複雜,航道較窄,礁石密布,水流湍急,流態紊亂;觀音灘為川江著名的急流灘險。下段建有豐都長江大橋。 | [84] |
豐都水道 | 480-488 | 重慶市豐都縣 29.8671°N 107.7122°E / 29.8671; 107.7122 (豐都水道) |
11.1 | 上起鷺鷥背,下迄刀鞘溪,為常年庫區航道最上端。下段豐穩壩縱臥江心偏右,分河道為左右兩汊,左汊為主航道,右汊不通航。川江著名的滑梁灘險蠶背梁縱臥江心,分航道為左右兩槽,左槽瓦子浩為上行船舶通航分道,右槽蠶背梁為下行船舶通航分道。左岸有豐都舊城區礙航物;右岸為豐都港區,下段有龍河匯入。霧障較多,設有情觀察哨。非汛期河道較順直寬闊,水流緩慢,流態較好;汛期航道條件複雜,水流湍急,流態紊亂。 | [85] | |
流沙坡水道 | 468-480 | 重慶市豐都縣 29.9221°N 107.7654°E / 29.9221; 107.7654 (流沙坡水道) |
17.1 | 上起刀鞘溪,下迄金剛坡。河道寬闊微彎。左岸岸形規則,岸坡較陡;右岸岸形平順,岸坡平緩;礙航江心州麻壩順臥於河心偏左。非汛期水流緩慢,流態良好;汛期水流較急,但流態良好。 | [86] | |
楠竹壩水道 | 455-468 | 重慶市豐都縣 30.0345°N 107.8594°E / 30.0345; 107.8594 (楠竹壩水道) |
18.9 | 上起金剛坡,下迄磨盤石。兩岸岸形不甚規則,岸坡較平坦,但河道較順直、寬闊。楠竹壩為川江著名的淤沙河段。霧障較多,設有霧情觀察哨。非汛期水流平緩,流態好;汛期水流較急。三峽大壩175米蓄水後,使得該水道風大浪高。 | [87] | |
鳳凰灘水道 | 445-455 | 重慶市豐都縣、忠縣 30.1142°N 107.8873°E / 30.1142; 107.8873 (鳳凰灘水道) |
10.7 | 上起磨盤石,下迄張家嘴。河道較順直。左岸岸形規則,岸坡較陡;右岸岸形不甚規則。霧障較多,設有霧情觀察哨。非汛期水流緩慢,流態良好;汛期水流較急,但流態良好。 | [88] | |
塘土壩水道 | 430-445 | 重慶市忠縣 30.2038°N 107.9692°E / 30.2038; 107.9692 (塘土壩水道) |
23.2 | 上起張家嘴,下迄鄧家沱。河道微彎,河面寬闊。左岸岸形不甚規則;右岸岸形良好,岸坡較陡。塘土壩縱臥江心,水位165米以下時分航道為左右兩槽,左槽為上行船舶通航分道,右槽為下行船舶通航分道。處於塘土壩霧區,霧障較多。非汛期水流平緩,流態較好;汛期下游水流紊亂。 | [89] | |
忠縣水道 | ![]() |
418-430 | 重慶市忠縣 30.2568°N 108.0073°E / 30.2568; 108.0073 (忠縣水道) |
14 | 上起鄧家沱,下迄選溪。河道微彎。下段建有忠縣長江大橋,上段建有忠州長江大橋。霧障較多,設有霧情觀察哨。 | [90] |
復興水道 | 410-418 | 重慶市忠縣 30.3077°N 108.0922°E / 30.3077; 108.0922 (復興水道) |
5 | 上起選溪,下迄復興鎮。河道較彎。上段左岸有戚家河匯入。 | [91] | |
黃花城[f]水道 | 402-410 | 重慶市忠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30.3248°N 108.1175°E / 30.3248; 108.1175 (黃花城水道) |
23 | 上起復興鎮,下迄順溪。河道彎曲,河面寬窄懸殊較大,兩岸岸線不規則,屬霧區河段。下段江心皇華島分河道為左右兩汊,左汊為上行船舶通航分道,右汊為下行船舶通航分道;左汊濫泥灣、關門淺一帶泥沙淤積特別嚴重,曾造成左汊航槽淤死。 | [93][94] | |
折桅子水道 | 392-402 | 重慶市忠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30.3596°N 108.1076°E / 30.3596; 108.1076 (折桅子水道) |
14.8 | 上起順溪,下迄洞子溪。除小段航道較彎曲外,其餘航道較為順直,河面寬闊,兩岸岸線不規則,有典型丘陵寬谷河段特徵,屬霧區河段。坪山壩一帶屬淤積河段,且台地受淹後礙航嚴重。坪山壩以下左岸有汝溪河匯入。 | [95] | |
石寶寨水道 | 382-392 | 重慶市忠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30.4121°N 108.1779°E / 30.4121; 108.1779 (石寶寨水道) |
14.8 | 上起洞子溪,下迄大沙壩。河道連續彎曲,河面寬闊,兩岸岸線不規則。石寶寨以上屬霧區河段。平明灘處有獨礁礙航,右側馮家河、水磨溪溪口匯入處淤積較明顯。 | [96] | |
武陵水道 | 372-382 | 重慶市忠縣、萬州區 30.4636°N 108.2514°E / 30.4636; 108.2514 (武陵水道) |
18.2 | 上起大沙壩,下迄武陵。河道彎直交錯,河面寬闊,水流平緩。兩岸岸線不規則,左側武陵磧一帶平台受淹後礙航水域寬闊,右側有凸嘴。 | [97] | |
瀼渡水道 | 357-372 | 重慶市萬州區 30.5842°N 108.3176°E / 30.5842; 108.3176 (瀼渡水道) |
14.7 | 上起武陵,下迄黃溪溝。除楚子坡至青河溝段航道微彎外,其餘航道都較為順直。河面寬闊,水流平緩。嘉合石至瀼渡段有淤沙,河溪口河段四季多霧。 | [98] | |
狐灘[g]水道 | 342-357 | 重慶市萬州區 30.6983°N 108.3942°E / 30.6983; 108.3942 (狐灘水道) |
18.5 | 上起黃溪溝,下迄關刀磧下。關刀磧至烏沙尾段、橫梁子至雷打石段航道寬闊順直,航行條件較好。右側狐灘一帶有岸嘴突出礙航。 | [99] | |
萬州水道 | ![]() |
327-342 | 重慶市萬州區 30.7617°N 108.4233°E / 30.7617; 108.4233 (萬州水道) |
18.7 | 上起關刀磧下,下迄蜜溪,地處重慶港萬州港區,碼頭眾多。航道微彎,河面寬窄相間,兩岸岸線不規則。下段:左岸有苧溪河匯入,河口有淤積,設有苧溪河警戒區;建有萬州長江二橋,汛期大流量時,流速較大。上段:建有宜萬鐵路萬州長江大橋和萬州長江大橋,汛期兩橋水域流速較大,並伴有泡漩,近岸有回流。 | [100] |
太陽溪水道 | 312-327 | 重慶市萬州區 30.8841°N 108.5114°E / 30.8841; 108.5114 (太陽溪水道) |
19.1 | 上起蜜溪,下迄小周溪。除斧頭磧一帶河段微彎外,其餘航道都較為順直。河面寬闊,水流平緩,流態良好,屬霧區河段。庫區蓄水成庫後,兩岸河床除小部份為石質基岩外,大多為泥質河床,在大周鎮(上游里程約316公里處)有滑坡跡象,曬網壩有礙航台地。 | [101] | |
巴陽峽水道 | 300-312 | 重慶市萬州區、雲陽縣 30.9183°N 108.5900°E / 30.9183; 108.5900 (巴陽峽水道) |
14.1 | 上起小周溪,下迄箭竹溪。除九龍至棧溪溝段以及太陽溪一帶航道微彎外,其餘航道都較為順直。河面寬闊,水流平緩,流態良好,屬山區寬谷河段和巴陽峽霧區河段。庫區蓄水巴陽峽石盤淹沒後,兩岸地質較為鬆軟,在黃柏鄉(上游里程約306公里處)有滑坡跡象。左岸沿岸土包、台地眾多,淹沒後礙航。左右岸各溪口水域淤積較明顯。 | [102] | |
雙江水道 | 289-300 | 重慶市雲陽縣 30.9169°N 108.7014°E / 30.9169; 108.7014 (雙江水道) |
16.6 | 上起箭竹溪,下迄薛家溪。航道彎曲,水流流速較大,屬霧區河段。建有雲陽長江大橋。上段左岸有彭溪河匯入。 | [103] | |
傘把溪[h]水道 | 275-289 | 重慶市雲陽縣 30.9405°N 108.8026°E / 30.9405; 108.8026 (傘把溪水道) |
15.3 | 上起薛家溪,下迄宣盤石。航道微彎,水域寬闊,平均航寬約900米,水流平緩。三壩溪溪口水域泥沙淤積較明顯。 | [104] | |
雞扒子水道 | 265-275 | 重慶市雲陽縣 30.9483°N 108.9174°E / 30.9483; 108.9174 (雞扒子水道) |
9.3 | 上起宣盤石,下迄斑竹溝。航道順直,水域寬闊,航寬約800米,流態較好。左岸雲陽老縣城處有湯溪河匯入,河口下游左岸雞扒子有房基岸嘴和平台。 | [105] | |
故陵水道 | 251-265 | 重慶市雲陽縣 30.9421°N 109.0597°E / 30.9421; 109.0597 (故陵水道) |
11.4 | 上起斑竹溝,下迄梅家溪。河道順直,河面較寬,水流平緩,兩岸岸線較規則。故陵沱有較大回流;莊石漫坪後深入近河心礙航。 | [106] | |
二道溪水道 | 236-251 | 重慶市雲陽縣、奉節縣 30.9639°N 109.1832°E / 30.9639; 109.1832 (二道溪水道) |
13.6 | 上起梅家溪,下迄卡對梁。河道微彎,河面較寬,水流平緩,兩岸岸線不甚規則。黃包穀山坡不穩定,有滑坡體存在。 | [107] | |
安坪水道 | 225-236 | 重慶市奉節縣 30.9644°N 109.3295°E / 30.9644; 109.3295 (安坪水道) |
11.2 | 上起卡對梁,下迄卷洞橋。河道較順直,河面較寬,水流平緩,兩岸岸線不甚規則。 | [108] | |
關刀峽水道 | 216-225 | 重慶市奉節縣 30.9915°N 109.4388°E / 30.9915; 109.4388 (關刀峽水道) |
10.1 | 上起卷洞橋,下迄朱衣河。河道較順直,其中白鹽岩至燕窩背段河面較窄,為著名的關刀峽河段;其餘河道河面寬闊,水流平緩。汛期撈人沱一帶流態變壞。 | [109] | |
奉節水道 | ![]() |
205-216 | 重慶市奉節縣 31.0358°N 109.5377°E / 31.0358; 109.5377 (奉節水道) |
17.6 | 上起朱衣河,下迄銅鑼背。河道較順直,河面寬闊,最寬處約1500米以上,水流平緩,兩岸岸線不甚規則。左岸有梅溪河匯入,其下口設有寶塔坪旅遊碼頭,上口有大面積淺區,老縣城淹沒區基坪漫坪後礙航。左右岸各有台階和護岸平台漫坪後礙航。建有奉節長江大橋。 | [110] |
夔峽水道 | 190-205 | 重慶市奉節縣、巫山縣 31.0024°N 109.6321°E / 31.0024; 109.6321 (夔峽水道) |
15.5 | 上起銅鑼背,下迄貓貓石。貓貓石至大溪河河口段航道微彎,河面較寬。大溪河河口至白帝城段為長江三峽之一的瞿塘峽,又名夔峽,長約8公里;河道彎曲,河面狹窄,兩岸岸壁陡峻;非汛期水流平緩,汛期大流量時,老關嘴以下流速加快,且流態變壞,台子角至馬王角斜流較強;峽內有著名礙航礁石南黑石;乾溝子至困牛石為風箱峽控制河段,設有信號台進行通行指揮。左岸老關嘴上口有草堂河匯入,匯合處有回流。白帝城孤島上游關廟沱處有大面積回流。 | [111] | |
寶子灘水道 | 175-190 | 重慶市巫山縣 31.0358°N 109.7634°E / 31.0358; 109.7634 (寶子灘水道) |
13.3 | 上起貓貓石,下迄上安坪。上安坪至東關嘴段河道順直,東關嘴至新家坪段河道彎曲。河面較寬闊,水流平緩,兩岸岸線不規則。寶子灘山坡不穩定,易垮岩。 | [112] | |
巫山水道 | 160-175 | 重慶市巫山縣 31.0657°N 109.8924°E / 31.0657; 109.8924 (巫山水道) |
16.2 | 上起上安坪,下迄馬坪村。箜望沱至馬坪村段為典型的峽谷河段[i],河道微彎,水流平緩,左岸岸坡陡峭,岸線較規則,右岸岸線不規則;建有巫山長江大橋;左岸屠龍至任家嘴山坡不穩定,易崩塌。箜望沱以上河面展寬,左岸新縣城下口有大寧河匯入,江東寺至癩子灘河面寬闊;舊縣城淹沒區為淺區。 | [113] | |
青石洞水道 | 145-160 | 重慶市巫山縣 31.0204°N 110.0356°E / 31.0204; 110.0356 (青石洞水道) |
8.3 | 上起馬坪村,下迄鯿魚溪。為典型的峽谷河段,河面狹窄,岸線規則。箭穿洞至陽台山段是著名的青石洞彎曲河段,其曲率半徑為960米。陽台山至鯿魚溪段河道順直,兩岸山勢陡峭,水流平緩。右岸有神女溪和抱龍河匯入,神女溪匯入處以下有回流。 | [114] | |
鐵棺峽水道 | 136-145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 31.0326°N 110.1676°E / 31.0326; 110.1676 (鐵棺峽水道) |
5.3 | 上起鐵棺峽,下迄瓦窯溝。瓦窯溝至牛鼻子段:河道順直,河面最小寬度約為300米,兩側岸線不規則;汛期受青魚嘴挑流影響。小溪河至鐵棺峽段:航道微彎,河面狹窄;左岸岸線較規則,金扁擔一帶汛期流速較大,且有泡漩;右岸青龍嘴至省界溝岸線不規則,受黃岩洞、鴨子包挑流影響,牌沱有回流;設有金扁擔通航條件受限制航段。 | [115] | |
楠木園水道 | 125-136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 31.0097°N 110.2780°E / 31.0097; 110.2780 (楠木園水道) |
6.7 | 上起牛鼻子,下迄官渡口。官渡口至等岩段:為峽谷河段,河道微彎狹窄,航道寬度約為300米左右,航道曲率半徑為1,500米左右;火焰石河段通視條件較差,汛期有掃彎水;設有火焰石通航條件受限制航段。白鶴石至楠木園段:河道順直,河面最小寬度約為300米,兩側岸線不規則,但無明顯的礙航物;汛期有挑流。瓦窯溝至牛鼻子段:河道順直,河面最小寬度約為300米,兩側岸線不規則;汛期有挑流。 | [116] | |
巴東水道 | ![]() |
110.5-125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 31.0521°N 110.3535°E / 31.0521; 110.3535 (巴東水道) |
14.3 | 上起官渡口,下迄才灣。才灣至觀音橋段:河道微彎;左岸宋家屋場一帶岸線不規則,黃臘石以上岸線較規則;右岸王家嘴至烏雲洞岸線不規則,頭道角石嘴較突出,汛期三道角挑流,其下有回流。涼水寺至龍堆子段:航道微彎,河面較寬;左岸岸線不規則,右岸有巴東老縣城舊房基坪。銅盆沱至官渡口段:航段微彎,河寬約400-500米;建有巴東長江大橋,汛期橋下流態較壞;左岸有神龍溪匯入,右岸為巴東港區;設有西壤口警戒區。。 | [117] |
牛口水道 | 102-110.5 | 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 31.0385°N 110.4908°E / 31.0385; 110.4908 (牛口水道) |
7.1 | 上起涼水井,下迄墩子沱。墩子沱至新民橋段:河道上段順直,下段微彎,河面寬闊;左岸岸線規則,右岸唐家河石嘴礙航。新民橋至涼水井段:河段微彎,河面寬闊,平均寬度均為600米;左岸地藏廟以下岸線不規則,地藏廟及信號台房基平台礙航,地藏廟以上岸線較規則;右側岸線不規則。 | [118] | |
泄灘水道 | 88-102 | 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 30.9989°N 110.6109°E / 30.9989; 110.6109 (泄灘水道) |
14.1 | 上起謝家河,下迄吳家嘴。吳家嘴至令箭磧段:航道順直,河面較寬;左岸土岩子以上一帶岸線不規則,老房園土坪礙航;右岸金鞍磧至樹坪岸線不規則,有沙鎮溪匯入;設有沙鎮溪警戒區。泄灘至馬口段:河道順直,河面寬闊;左岸洩灘以上岸線不規則;右岸岸線規則。馬口至墩子沱段:河道上段順直,下段微彎,河面寬闊;左岸王保溪以上岸線規則,右岸白水河一帶岸線較規則,兩岸均有石嘴突出。 | [119] | |
歸州水道 | 77-88 | 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 30.9614°N 110.7324°E / 30.9614; 110.7324 (歸州水道) |
14.2 | 上起吳家嘴,下迄兵書寶劍峽。兵書寶劍峽至老鼠石段:航道順直,香溪河河口以上河面寬闊,以下河面狹窄;兩側岸線不規則;左岸有香溪河匯入,右岸有童莊河匯入;設有兵書寶劍峽通航條件受限制河段和香溪河警戒區。小石門至韓家沱段:航道順直,河面寬闊,兩岸岸線不規則。韓家沱至吳家嘴段:河道彎曲,河面放寬,最寬處達1000米;兩岸岸線不規則,秭歸舊城房、台基礙航;左岸有渣溪河匯入。 | [120] | |
青灘水道 | ![]() |
62.5-77 | 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 30.9288°N 110.8178°E / 30.9288; 110.8178 (青灘水道) |
12.7 | 上起郭家壩,下迄廟河。三枝香至柳樹灣河段上段微彎,下段順直,地形複雜,土坪交錯、沱汊交替,岸線不規則,河面自下而上逐步放寬,最窄處寬度約為350米,最寬處約800米左右。左岸朱王石、龍馬溪、青灘滑坡等處太低礙航。右岸有九畹溪匯入,航道在九畹溪河口處急彎。 | [121] |
太平溪水道 | ![]() |
51-62.5 | 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夷陵區 30.8731°N 110.9368°E / 30.8731; 110.9368 (太平溪水道) |
17.2 | 上起廟河,下迄太平溪。水道內有曲溪、蘭陵溪、杉木溪、太平溪、靖江溪、白水溪、端坊溪、柳林溪8條支汊河。三峽工程蓄水後,水位上升,水流改善,支汊河也達到通航條件。下段右岸在建宜昌港秭歸港區茅坪作業區[122]。 | [123] |
三峽船閘水道 | ![]() |
40-51 | 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夷陵區 30.8306°N 111.0371°E / 30.8306; 111.0371 (三峽船閘水道) |
12.9 | 上起太平溪,下至鷹子嘴,包括上游連接段、上游引航道、雙線五級船閘、下游引航道、連接段及上下游口門區。其中上游引航道全長2,113米,底部高程為130米,一般寬度180米,上口門寬220米;下游引航道全長2,708米,底部高程56.5米,一般寬度180米,下口門寬度200米,口門區長530米,連接段長1,125米。上下游引航道右側為滿足通航水流條件布置有隔流堤,上游隔流堤堤身全長2,720米,堤頂高程150米;下游隔流堤全長3,550米,堤頂高程在76.0-78.0米。除了永久船閘,三峽大壩還建有升船機,整體設施包括上游引航道、上閘首、承船廂、下閘首和下游引航道,承船廂可載3000噸級船舶,最大爬升噸位高達1.55萬噸,最大爬升高度113米[124]。大壩下游建有西陵長江大橋。 | [125] |
蓮沱水道 | ![]() |
28-40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30.8540°N 111.1009°E / 30.8540; 111.1009 (蓮沱水道) |
8.2 | 有水田角、喜灘、大沙壩、偏腦等急流灘,汛期內水流不暢、流速急、流態紊亂、船舶航行條件差。 | [126] |
石牌水道 | ![]() |
21-28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點軍區 30.7800°N 111.1557°E / 30.7800; 111.1557 (石牌水道) |
3.4 | 河道峰迴河轉、蜿蜒曲折,石牌彎道半徑僅有400-500米,轉角接近90度,彎道上、下游不能通視;河谷狹窄,河槽窄深。 | [127] |
南津關水道 | 11-21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點軍區、西陵區 30.7713°N 111.2071°E / 30.7713; 111.2071 (南津關水道) |
3.9 | 河道狹窄順直。南津關為長江西陵峽東口,關處兩山對峙的峽口,地勢險要,江面寬僅200-300米,水流湍急,極為險峻。 | [128] | |
葛洲壩大三江水道 | ![]() |
3.5-11 | 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西陵區 30.7375°N 111.2905°E / 30.7375; 111.2905 (葛洲壩大三江水道) |
5.6 | 又稱葛洲壩水利樞紐航道,分大江航道和三江航道。大江航道是利用原天然河道進行部分基礎開挖形成的,為右線航道,建有一號船閘;三江航道是人工開挖的航道,為左線航道,建有二、三號船閘。大江航道上起巷子口,下至卷橋河,全長7.5公里, 其中上游航道3.1公里,最小航寬160米,口門及口門內航寬200米;下游航道長4.4公里,最小航寬140米,設計底高程33.5米。三江航道上起王家溝,下至鎮川門,全長6.5公里,其中上引航道長2.5公里,航道最小底寬180米,口門寬230米,竣工河床底高程在48-55米之間,上引航道中部左側有黃柏河匯入;下引航道全長4公里,最小航寬120米,航道底高程34.5米。下游處建有葛洲壩三江大橋和至喜長江大橋。 | [129] |
關閉
Remove ads
中游航道
長江幹線中游航道,為宜昌至武漢段航道。該段有多個重點淺水道,歷來是長江防洪的重要險段和航道建設、維護的重點與難點。航道技術等級已達到Ⅰ級,目前可通航2,000-5,000噸級內河船舶組成的船隊[4]。2015年宜昌-下臨江坪(中游里程615.0公里)段航道的最小維護標準尺度為水深4.5米×航寬100米×彎曲半徑750米,下臨江坪-城陵磯(中游里程230.0公里)段為水深3.5米×航寬100米×彎曲半徑750米,城陵磯-武漢段為水深3.7米×航寬150米×彎曲半徑1,000米[4]。中游航道按河道特性分為宜昌-枝城(中游里程570.0公里)段、枝城-城陵磯段和城陵磯-武漢段[2]。
宜昌-枝城段是山區河流進入平原河流的過渡段,兩岸有低山、丘陵和階地控制,河道多為順直微彎河型,河岸抗沖能力強,河床穩定,航道條件較好[2]。
更多資訊 名稱, 照片 ...
名稱 | 照片 | 所處中游里程(公里) | 地理位置 | 水道面積(平方公里) | 概述 | 參考 |
---|---|---|---|---|---|---|
宜昌水道 | ![]() |
0-3.5(上游里程) 625-626 |
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西陵區、伍家崗區 30.6833°N 111.2916°E / 30.6833; 111.2916 (宜昌水道) |
3.9 | 屬穩定少變的優良河段,航道條件較好。建有夷陵長江大橋。下段左岸有宜昌港碼頭。 | [130] |
白沙腦水道 | ![]() |
615-625 | 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伍家崗區 30.6312°N 111.3504°E / 30.6312; 111.3504 (白沙腦水道) |
12.9 | 屬穩定少變的優良河段,航道條件較好。胭脂壩將河道分為左右兩汊,左汊為通航主航道;胭脂壩上建有宜萬鐵路宜昌長江大橋。左岸臨江坪處規劃建設宜昌港主城港區臨江坪作業區。 | [131] |
虎牙峽水道 | ![]() |
610-615 | 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伍家崗區、猇亭區、宜都市 30.5843°N 111.3943°E / 30.5843; 111.3943 (虎牙峽水道) |
6.4 | 兩岸多山岩磯石,河床底質為卵石沙,河床岸形穩定少變。下段建有宜昌長江公路大橋。 | [132] |
古老背水道 | 605-610 | 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區、宜都市 30.5389°N 111.4068°E / 30.5389; 111.4068 (古老背水道) |
5.5 | 兩岸多山岩磯石,河床底質為卵石沙,河床岸形穩定少變。枯水期水深足夠,但礁石較多。左岸建有宜昌港主城港區古老背作業區。 | [133] | |
雲池水道 | 597-605 | 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區、宜都市 30.4879°N 111.4395°E / 30.4879; 111.4395 (雲池水道) |
10.4 | 兩岸多山岩磯石,河床底質為卵石沙,河床岸形穩定少變。枯水期水深足夠,但礁石較多。左岸建有宜昌港主城港區雲池作業區。 | [134] | |
宜都水道 | 589-597 |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枝江市 30.4217°N 111.4418°E / 30.4217; 111.4418 (宜都水道) |
10.9 | 原系枯水期淺水道,河床底質為沙、卵石。下段河道彎曲,江心南陽磧分水道為左右兩槽,左槽為通航主航道,右岸有清江匯入。 | [135] | |
白洋水道 | 580.6-589 |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枝江市 30.4133°N 111.5069°E / 30.4133; 111.5069 (白洋水道) |
11.2 | 河道彎曲,河床底質以卵石為主,兩岸多山丘,河勢穩定少變,航行條件較好。下段右岸為塊石駁岸,上段右岸有磧伸入河中較開。左岸建有宜昌港主城港區白洋作業區。 | [136] | |
龍窩水道 | 572-580.6 |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枝江市 30.4133°N 111.5069°E / 30.4133; 111.5069 (龍窩水道) |
10 | 河道微彎,河床底質以卵石為主,兩岸多山丘,河勢穩定少變,航行條件較好。右岸有磧壩伸入河中,下段兩岸均有礁石。 | [137] |
關閉
Remove ads
枝城-城陵磯段,又稱荊江,屬平原河流航道。以藕池口為界分為上、下荊江:上荊江長約175公里,河段內彎道較多,彎道內有江心洲,屬微彎型河段;下荊江長約165公里,屬蜿蜒型河段,河道迂迴曲折。目前該河段大部分嚴重崩岸已通過人工護岸得到控制,總體上河勢已趨穩定,但仍有少數河段崩岸。[2]
更多資訊 名稱, 照片 ...
關閉
Remove ads
城陵磯-武漢段屬平原河流航道,江面較寬,河道較順直,航道較荊江河段穩定,多為寬窄相間的藕節狀分汊河段。窄段河道一般有節點控制,河道單一、穩定;寬段河道內發育有洲灘,形成分汊。[2]
更多資訊 名稱, 照片 ...
關閉
Remove ads
下游航道
長江幹線下游航道,為武漢至長江口航道。該河段洲灘群生,航道多變。武漢至南京段有漢江、鄱陽湖水系以及皖南諸支流匯入,河床寬窄相間,多形成分汊河段;南京至瀏河口(下游里程25.4公里)段江面進一步展寬,特別是出江陰後江面成喇叭形逐漸展寬;江陰以下為潮汐河段,受潮汐影響較大[2]。航道技術等級為Ⅰ級,目前武漢至湖口段276公里可通航5,000噸級海船,湖口至南京段432公里可通航5,000噸級至萬噸級海船,南京至南通段227公里可通航3萬噸級海船;南通至瀏河口段可全天候雙向通航5萬噸級海船[4]。2015年武漢-安慶段航道的最小維護標準尺度為水深4.5米×航寬200米×彎曲半徑1,050米,安慶-蕪湖段為水深6.0米×航寬200米×彎曲半徑1,050米,蕪湖-南京段為水深9.0米×航寬500米×彎曲半徑1,050米,南京-南通段為水深10.2米×航寬500米×彎曲半徑1,050米,南通-長江口段為水深12.5米×航寬500米×彎曲半徑1,050米。目前正在實施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設二期工程,並且12.5米深水航道已於2016年7月5日初步貫通至南京,工程計劃2019年竣工驗收,可實現5萬噸級海船通航至南京[138]。
更多資訊 名稱, 照片 ...
名稱 | 照片 | 所處下游里程(公里) | 地理位置 | 水道面積(平方公里) | 概述 | 參考 |
---|---|---|---|---|---|---|
漢口水道 | ![]() |
1036-1042.7 |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江岸區 30.598619°N 114.320503°E / 30.598619; 114.320503 (漢口水道) |
13.2 | 上起武漢港17碼頭,下迄余家頭,全長約6.7公里。漢口水道河道順直,上窄下寬,河道平面狀態呈喇叭狀,左岸為漢口邊灘,右岸為武昌深槽,水深及航道條件良好。枯水期漢口邊灘伸入江心較開,近年來邊灘淤積展寬,灘緣水深較小,需要增設標誌,標定航道界限。下游航道里程1039公里處建有武漢長江二橋,1042公里處建有武漢長江隧道,1036公里處建有武漢二七長江大橋。 | [139] |
青山夾水道 | 1022-1036 | 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青山區、洪山區、黃陂區 30.652032°N 114.384594°E / 30.652032; 114.384594 (青山夾水道) |
49.7 | 青山夾水道上起余家頭,下迄王家屋,全長約14公里。江中天興洲將河道分為左右兩汊,左汊為沙口水道,已淤積衰退,右汊為青山夾水道,為常年通航主航道。枯水期,受天興洲右緣邊灘淤長的影響,該水道上段航寬相對較窄,同時在青山夾水道右岸武鋼運河口附近常出現淺灘,影響該段航行條件。武漢天興洲大橋橫跨左、右兩汊,位於下游航道里程1029.5公里處。青山夾水道為武漢港作業區之一。 | [140] | |
陽邏水道 | 1004-1022 | |||||
牧鵝洲水道 | 994-1004 | |||||
湖廣水道 | 983-994 | |||||
羅湖洲水道 | 965-983 | |||||
沙洲水道 | 945-965 | |||||
巴河水道 | 935-945 | |||||
戴家洲水道 | 917-935 | |||||
黃石水道 | 903.5-917 | |||||
牯牛沙水道 | 888-903.5 | |||||
蘄春水道 | 872-888 | |||||
擱排磯水道 | 856-872 | |||||
鯉魚山水道 | 844-856 | |||||
武穴水道 | 828.5-844 | |||||
新洲水道 | 815-828.5 | |||||
九江水道 | 793.5-815 | |||||
九江大橋下水水道 | 784.8-793.5 | |||||
張家洲南水道 | 763-784.8 | |||||
湖口水道 | 754-763 | |||||
東北橫水道 | 729.4-754 | |||||
馬當南水道 | 716-729.4 | |||||
馬當阻塞線水道 | 708-716 | |||||
東流直水道 | 700-708 | |||||
東流水道 | 669-700 | |||||
官洲水道 | 643-669 | |||||
安慶水道 | ![]() |
620-643 | 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貴池區 安徽省安慶市大觀區、迎江區 30.496609°N 117.070172°E / 30.496609; 117.070172 (安慶水道) |
91.6 | 長江下游重點淺水道之一。下段:新洲、鵝毛洲、中洲及江心洲等沖淤變化劇烈,並將江流大致分成三汊,汊道條件變化較為劇烈,穩定性較差。上段:左岸有皖河匯入,河口以下為安慶港中心港區皖河口作業區;建有安慶長江大橋,大橋左岸以下有中心港區五里廟作業區。 | [141] |
太子磯水道 | 594-620 | |||||
貴池水道 | 572-594 | |||||
大通水道 | 552.5-572 | |||||
銅陵大橋水道 | 547-552.5 | |||||
土橋水道 | 523-547 | |||||
太陽洲水道 | 506.7-523 | |||||
荻港水道 | 488.7-506.7 | |||||
黑沙洲南水道 | 475.7-488.7 | |||||
白茆水道 | 449-475 | |||||
蕪湖水道 | ![]() |
440-449 | ||||
蕪湖大橋水道 | 436-440 | |||||
西華水道 | 425-436 | |||||
江心洲水道 | 399-425 | |||||
馬鞍山水道 | 390.7-399 | |||||
凡家磯水道 | 370-390.7 | |||||
南京水道 | 347.8-370 | |||||
南京大橋水道 | 341.7-347.8 | |||||
草鞋峽水道 | ![]() |
330-341.7 | ||||
龍潭水道 | 308-330 | |||||
儀徵水道 | 277-308 | |||||
焦山水道 | 257-277 | |||||
丹徒直水道 | 240-257 | |||||
口岸直水道 | ![]() |
200-240 | 147.5 | 口岸直水道位於長江下游揚中河段,上起五峰山,下迄褚港,全長40公里。水流過五峰山後,江面逐漸放寬,到太平洲將江流分為左右兩汊,右汊為太平洲捷水道,是小型船舶航道。左汊為口岸直水道,為主航道。三益橋一帶江心有淺灘,左岸三江營有仙女廟河口,直通高郵。右岸一側為落成洲邊灘形成凸岸,水流較緩。落成洲與太平洲之間的夾江俗稱燈籠套,洪水期可通行小船。 | ||
泰興水道 | 178-200 | |||||
江陰水道 | 153.9-178 | |||||
福姜沙水道 | 125.5-153.9 | |||||
瀏海沙水道 | 110-125.5 | |||||
南通水道 | 92-110 | |||||
通洲沙東水道 | 70-92 | |||||
白茆沙水道 | 37-70 | |||||
瀏河水道 | 25.4-37 | 241.9 | ||||
北支水道 | -10-43 | 236.1 |
關閉
Remove ads
參見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