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鶴崗市

中國黑龍江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鹤岗市
Remove ads

鶴崗市中華人民共和國黑龍江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市境西與伊春市毗鄰,東南隔松花江佳木斯市相望,北隔黑龍江俄羅斯猶太自治州比羅比詹接壤。地處三江平原小興安嶺結合部,地勢西高東低。北、東、南三面被黑龍江松花江環繞,西部有松花江左岸支流梧桐河都魯河,北部有黑龍江右岸支流嘉蔭河。黑龍江省四大煤城之一,市人民政府駐向陽區友誼路1號。

快速預覽 鶴崗市 鶴, 國家 ...
Remove ads

地名由來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擬於鶴立崗設鶴崗縣。[1]

歷史

清朝時期,為湯原縣下轄的鶴立鎮。

1908年,擬於此鎮設置鶴立縣,後因種種原因未遂。

1914年,在此發現炭層,由沈松年等人向政府提出申請,並獲得了採掘權。

1918年,開始開採煤礦,同年譽軍鮑貴卿以及財政廳長,成立鶴崗煤炭礦有限公司,並計劃擴大礦區,鋪設一條從礦山到松花江岸的輕便鐵道。

1929年3月,鶴崗煤礦公司駐礦事務所設街基管理員管理街政事務,從此礦山設治,名興山鎮。

1938年,日軍將興山鎮改治興山街,隸屬湯原縣。

1939年6月,滿洲國實行行政機構改革之際。由湯原、蘿北兩縣析置鶴立縣,隸屬三江省管轄。1944年2月,興山街改稱鶴崗街。

1945年8月,八月風暴行動開始。蘇軍遠東第2方面軍第15集團軍英語15th Army (Soviet Union)部隊在8月11日清晨,對蘿北縣、興山鎮、富錦縣佳木斯市等地發起進攻。當日,已逼近興山鎮的城郊。8月14日,第15集團軍部隊從興山鎮地區向鶴立崗(今湯原縣鶴立鎮)方向進攻[2]:20,22。中共政權隨蘇軍進入後的12月20日,建立興山市,先後隸屬鶴立縣合江省松江省

1947年6月5日,國民政府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其中,鶴立縣為合江省轄縣。故中華民國內政部在次年編輯的《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中,稱「核准由湯原縣析置」。縣治在鶴立崗[3]:193

1949年11月24日,興山市改稱鶴崗市,為松江省轄市。1954年,鶴崗市為黑龍江省轄市。1958年,鶴崗市劃歸合江專區行政公署領導。1966年,鶴崗市改由黑龍江省直轄。

1980年4月24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鶴崗市東風區、躍進區,設立南山區;撤銷鶴崗市群力區、反修區,設立東山區;紅衛區更名為興山區;紅旗區更名為興安區。

1987年11月6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7]177號)將佳木斯市的蘿北縣、綏濱縣劃歸鶴崗市。

Remove ads

地理

鶴崗市座落在小興安嶺與三江平原的緩衝地帶,地勢平坦,適合農作物的生長。

鶴崗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嚴長乾燥,夏季溫暖多雨,秋涼爽。1月平均氣溫−17.2℃,7月平均氣溫21.7℃。全年均溫3.43℃、降水一般在600-650毫米,無霜期為130天,年日照為2700時。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7%。

更多資訊 鶴崗市氣象數據(1971年至2000年), 月份 ...

資源

鶴崗地處黑龍江中游,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其中尤以煤炭石墨黃金最為突出。鶴崗煤田南起新華鎮,北至細鱗河,西為小鶴立河斷裂,東為鴨蛋河斷裂,為南北長42km,東西寬平均6km,面積252km2地塹型內陸山間斷陷盆地。構造運動使向斜盆地的西側抬升剝蝕,煤系地層直接出露地表;東側則深幅沉降,含煤地層深埋至千米以下,從而形成了走向近南北,向東傾斜的單斜構造,傾角15°―35°,成煤放式是白堊系下統的山前衝積平原大面積泥炭沼澤化。[5]已探明的煤炭總儲量達30億噸,工業儲量22.65億噸,可采儲量11億噸。煤種主要為氣煤和1/3焦煤。石墨資源得天獨厚,儲量約達6億噸。黃金儲量豐富,儲量約為30噸。鶴崗市坐擁連片且土質肥沃,是重要的糧食產區,盛產大豆、水稻、玉米、小麥以及馬鈴薯、甜菜、菸草等糧食、經濟作物。森林資源豐富,主要經濟樹種有紅松、魚鱗松楊樹水曲柳黃菠蘿等。

政治

現任領導

更多資訊 機構, 中國共產黨 鶴崗市委員會 ...

行政區劃

鶴崗市下轄6個市轄區、2個

更多資訊 鶴崗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10] ...
Remove ads

人口

2022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94.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6.6萬人[14]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891,271人[15]。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58,665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167,394人,下降15.81%,年平均增長率為-1.71%。其中,男性人口為445,771人,占總人口的50.02%;女性人口為445,500人,占總人口的49.98%。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0.06。0-14歲的人口為77,421人,占總人口的8.69%;15-59歲的人口為597,050人,占總人口的66.99%;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216,800人,占總人口的24.32%,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46,649人,占總人口的16.45%。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736,416人,占總人口的82.63%;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54,855人,占總人口的17.37%。

Remove ads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868,269人,占97.42%;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3,002人,占2.58%。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166,185人,下降16.06%,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29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1,209人,下降4.99%,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29個百分點。其中,滿族人口減少474人,下降4.41%,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14個百分點;朝鮮族人口增加81人,增長1.33%,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12個百分點。

更多資訊 民族名稱, 漢族 ...

人文

各地以鶴崗命名的道路

經濟

鶴崗市以煤及相關產業為經濟支柱,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約70%。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鶴崗分公司的前身鶴崗礦務局,曾是全國第四大礦務局,目前年產原煤和煤製品1200萬噸。同時有以煤炭為基礎的鋼鐵和制磚產業。如今在五號水庫附近有藥廠一家,為三精千鶴藥廠,生產的藥運往省內各地。

財政重整

2021年12月,鶴崗市政府日公佈取消公開招聘政府基層工作人員計劃,原因是財力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要實施「地方政府財政重整」。內地媒體指鶴崗或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首個要「財政重整」的地級市。鶴崗市經濟衰敗的原因包括:(1)人口不斷外流,2013年至2021年,鶴崗市區人口減少達17.12%。(2)房價暴跌,2021年時樓價每平方米只有1000元,是全國平均房價最低的城市之一。出租市場更慘淡,不少業主只要求租客支付暖費與物業管理費。[17]

交通

城市市區面積小,交通線路少,但是除部分尖峰時段的部分地點外,基本不會發生堵車現象。城市有多條公交路線,幾乎覆蓋了城區的大部分。

鐵路

鶴崗作為東北地區重要的煤炭基地,鐵路交通十分便利。目前,主要的鐵路線路有鶴崗鐵路鶴北鐵路兩條。每天都有往返哈爾濱、佳木斯、鶴北等地的客運列車。

公路

鶴崗境內目前擁有通往哈爾濱大連伊春等地的高等級公路,鶴崗至名山口的高等級公路直接與俄羅斯相連。

高速公路

G11 鶴大高速(鶴崗-大連) G1111 鶴哈高速(鶴崗-哈爾濱)

國道

省道

 101省道(哈蘿公路)  204省道(鶴嫩公路)  303省道(鶴伊公路)  312省道(綏嘉公路)

水運

黑龍江航線位於鶴崗北部,在俄羅斯伯力與松花江和烏蘇里江相接,冬季封凍。境內綏濱口岸為國務院批准的水運開放口岸。

公交

更多資訊 線路編碼, 始發站 ...

景點

國家級森林公園

  • 鶴崗國家森林公園
  • 黑龍江三峽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礦山公園

  • 黑龍江鶴崗市國家礦山公園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教育

全市擁有全日制高等學校1所,招生1565人,在校生4500人,畢業生1402人。中等專業學校8所,招生825人,在校生3125人,畢業生1456人。普通中學51所,招生8844人,在校生30903人,畢業生9811人。小學33所,招生4398人,在校生26701人,畢業生5034人。特殊教育學校2所,招生39人,在校生211人。幼兒園133所,在園幼兒10558人。[18]

醫療

全市共有文化館9個(其中市文化館1個、蘿北縣1個、綏濱縣1個、六區文化館6個),備案博物館5個(其中市博物館1個、蘿北縣2個、綏濱縣1個、向陽區博物館1個),劇場影劇院2個。公共圖書館3個(其中市圖書館1個、蘿北縣1個、綏濱縣1個),藏書61.736萬冊。國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藝術劇院線下演出42場,線上展播1場,共計43場,演出觀眾約5萬人次。群眾文藝團體305個,群眾文藝演出897餘場,群眾文藝演出觀眾26.3883萬人次。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1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5%。[18]

高等院校

  • 鶴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中學

  • 鶴崗市第一中學
  • 鶴崗市第二中學
  • 鶴崗市第三中學
  • 鶴崗市第四中學
  • 鶴崗市第五中學
  • 鶴崗市第六中學
  • 鶴崗市第八中學
  • 鶴崗市第十中學(鶴崗市第二中學東山校區)
  • 鶴崗市十二中學(鶴崗市第四中學南山校區)
  • 鶴崗市十三中學
  • 鶴崗市十四中學
  • 鶴崗市十五中學(鶴崗市第二中學天水湖校區)
  • 鶴崗市十七中學
  • 鶴崗市十八中學
  • 鶴崗市十九中學(鶴崗市第四中學五指山校區)
  • 鶴崗市二十一中學
  • 鶴崗市二十二中學
  • 鶴崗市二十四中學
  • 鶴崗市二十五中學
  • 鶴崗市二十六中學
  • 鶴崗市二十七中學
  • 鶴崗市私立育才中學
  • 鶴崗市私立新北方學校


名人

友好城市

國外

國內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