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1年航太活動列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1年航天活动列表
Remove ads

本表記錄了2021年發生的所有重大航太事件。2021年世界航太發射次數達146次(成功135次),打破了1967年英語1967 in spaceflight139次的年度發射次數紀錄[註 1],也是自2018年起連續第4年發射次數超過100次。

快速預覽 軌道發射, 首次 ...
快速預覽
Remove ads

概覽

行星探索

2021年2月9日,阿聯酋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2];2月10日,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3];2月18日,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於火星耶澤羅撞擊坑著陸[4]。5月14日,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搭載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烏托邦平原成功著陸[5]

2021年10月16日,美國發射了露西號探測器,這也是人類首次發射探索木星軌道特洛伊小行星群的太空載具[6]

載人太空飛行

2021年4月29日,中國發射了天宮空間站的核心艙天和號[7],隨後在6月和10月分別發射了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三號兩個乘組[8][9],在5月和9月分別發射了天舟二號天舟三號兩個貨運飛船[10][11]

在2021年,國際太空站執行了聯盟MS-18SpaceX載人2號聯盟MS-19SpaceX載人3號聯盟MS-20五次載人太空飛行任務。其中,聯盟MS-19還運送了俄羅斯導演克里姆·斯彭科與女演員尤利婭·別列希爾德至國際太空站拍攝電影《挑戰》,這也是國際太空站首次有專業演員拍攝電影[12]。在8月8日的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的巴黎八分鐘上,法國航太員托馬斯·佩斯凱在國際太空站用薩克斯管演奏了法國國歌的部分段落。國際太空站於7月26日脫離了已使用20年的碼頭號對接艙,並於7月29日與新發射的科學號實驗艙對接,新的節點艙碼頭號於11月24日與國際太空站對接。

2021年9月15日,美國SpaceX公司通過獵鷹9號運載火箭發射了靈感4號,該飛船到達的585千米高度,也是自雙子星計畫阿波羅計畫以來載人飛行之最[13]

次軌道載人太空飛行

2021年7月11日,維珍銀河公司通過太空載具2號維珍銀河團結號,執行了該公司的首次次軌道載人飛行[14]

2021年7月20日,美國藍色起源公司通過新雪帕德火箭發射了該公司的首次載人飛行[15]。藍色起源在10月13日完成了第二次載人發射英語Blue Origin NS-18,該次發射還搭載了澳大利亞的首名太空旅客克里斯·博斯赫伊曾英語Chris Boshuizen[16]。兩次飛行雖然均越過了卡門線,到達了107千米的高空,但仍常被視為次軌道太空飛行

運載火箭創新

在2021年首飛的運載火箭有美國螢火蟲太空公司的螢火蟲阿爾法[註 2]和韓國的世界號運載火箭[註 2][17]

美國維珍軌道公司的空基運載火箭發射者一號在於2021年1月17日的第二次發射中獲得成功[18]。美國阿斯特拉太空公司的Rocket3運載火箭在經歷數次發射失敗後,在於2021年11月20日的第四次入軌嘗試中終於成功[19]。這兩家公司也分別成為第五個、第六個成功實現火箭入軌發射的民營航太企業[註 3]

其他

在2021年,巴拉圭緬甸摩爾多瓦突尼斯科威特均藉助他國運載火箭實現了自己的首顆人造衛星發射。

軌道發射

更多資訊 發射時間 (UTC), 運載火箭 ...
Remove ads

發射統計

按國家(區域)

Thumb美國: 51中國: 55俄羅斯: 25歐盟: 6伊朗: 2印度: 2韓國: 1日本: 3
  •   美國: 51
  •   中國: 55
  •   俄羅斯: 25
  •   歐盟: 6
  •   伊朗: 2
  •   印度: 2
  •   韓國: 1
  •   日本: 3
更多資訊 國家(區域), 發射數 ...

按火箭

Remove ads

按發射場

10
20
30
40
50
60
中國
法國
印度
伊朗
日本
哈薩克斯坦
紐西蘭
俄羅斯
韓國
美國
Remove ads

按軌道

25
50
75
100
125
150

注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