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武藏野線

位於東京都的一條鐵道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武藏野線
Remove ads

武藏野線(日语:武蔵野線むさしのせん Musashino sen */?)是一條連接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鶴見區鶴見站千葉縣船橋市西船橋站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所屬鐵路線(幹線)。車站編號使用的路線記號為JM

事实速览 武藏野線, 日語原名 ...

支线方面,包括新小平站国立站之间、新秋津站所泽站西武铁道)之间、西浦和站武藏浦和站-(别所信号站)-与野站之间、南流山站北小金站马桥站之间的支线(详情见下文)[2]。全線來說,JR東日本是第一種鐵道事業者日本貨物鐵道(JR貨物)是第二種鐵道事業者。鶴見站(實質為新鶴見信號場日语新鶴見信号場)-府中本町站之間(通稱:武藏野南線)原則上是貨物列車專用,旅客列車只限「Holiday快速鎌倉日语ホリデー快速鎌倉」號等的臨時列車運行[註 1]。可以说,在府中本町站和西船桥站之间,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会共同运行在该线。武藏野号列车下总号列车也利用本线支线往返于大宫站。


Remove ads

概要

武藏野线是日本国有铁道时代修建的一条货运线路,是山手货运线的绕行线路,同时也是东京首都圈的一条可输送旅客的外环线。它也是一条连接了东京都近郊(包括东京多摩地区埼玉县南部和千叶县西部(东葛地区))的通勤线路,并在与 JR线路 和从东京市中心向外辐射的私营铁路线的交汇处设有许多换乘站。 客运服务从府中本町站开始,但府中本町站鹤见站之间的线路仍作为货运专用线运营,为了与客运服务段区分开来,这段线路通常被称为武藏野南线[3]。 武藏野南线的开通减少了山手货运线的货物列车运行数量,从而使埼京线湘南新宿线等新增加的客运系统的列车得以在山手货运线上运行[4]

该线路最初计划做为连接东海道本线方向和东北本线方向的山手货运线路的外绕的货运线路。该线路开通之初主要运营货物列车,但随着沿线住宅区的开发,人口不断增加,在府中本町站和西船桥站之间增加了客运列车,并在此开展客运业务。 该线路最初是作为连接东北和上越地区与东海道地区的山手货运线的分流线路而建设和管理的,因此在西浦和站有一条支线直通与野站方向,而主线则分支至武藏浦和站方向。 正如 “武藏野线 ”这一名称所暗示的,该线路穿过武藏野地区和武藏野高原,连接各个城市,但不经过东京武藏野市

在客运方面,该线路是东京地区的电车特定区间日语電車特定区間的一部分。线路颜色为橘红色(),该颜色也用于旅客引导和运行中车辆的车身颜色。该线路与直通运行的京叶线、在府中本町站连接的南武线以及其西侧的横滨线一起,被指定为 “东京超大环线 ”的一部分[5]

在货运方面,该线路通过短路线连接东海道货运线和东北货运线,也连接了中央本线东北本线常磐线,并从西船桥站通过京叶线连接了千叶货运站,是首都圈铁路货运的大动脉。线路上设有三个货运站,分别是梶谷货物站日语梶ヶ谷貨物ターミナル駅新座货物站日语新座貨物ターミナル駅越谷货物站日语越谷貨物ターミナル駅

Remove ads

线路数据

  • 管轄(事業類別)、路段(營業距離)
    • 東日本旅客鐵道第一種鐵道事業者
      • 鶴見站-西船橋站間 100.6公里
        • 鶴見站-新鶴見信號場間(3.9公里)與東海道本線支線(通稱:品鶴線)重複。定期旅客列車被設定只限府中本町站-西船橋站間(71.8公里)行走
      • 西浦和站-別所信號場日语別所信号場-與野站間 4.9公里
      • 武藏浦和站-別所信號場間
    • 日本貨物鐵道第二種鐵道事業者
      • 鶴見站-西船橋站間(100.6公里)
      • 新秋津站-日本國有鐵道線、西武鐵道株式會社線分界點間(1.6公里):第一種鐵道事業者、第二種鐵道事業者均沒有設定距離(距離為國鐵時代)
      • 新小平站-國立站間(5.0公里):第一種鐵道事業者沒有設定距離
      • 西浦和站-與野站間(4.9公里)
      • 南流山站-北小金站間(2.9公里):第一種鐵道事業者沒有設定距離
      • 南流山站-馬橋站間(3.7公里):第一種鐵道事業者沒有設定距離
  • 軌距:1067毫米
  • 站數(包括西船橋站 支線車站與鶴見站除外):29個
    • 旅客站:26
      • 若只限屬於武藏野線的旅客站,排除屬於南武線的府中本町站、屬於中央本線的西國分寺站、屬於東北本線的武藏浦和站、南浦和站、屬於常磐線的新松戶站、屬於總武本線的西船橋站[6]則為20個。
    • 貨物站:3個
  • 複線路段:除西國分寺站-國立聯絡線間外全線。
  • 電氣化路段:全線(直流電1500V
  • 閉塞方式:複線自動閉塞式
  • 保安裝置:ATS-P(府中本町 - 西船桥[1]ATS-SN(鹤见 - 府中本町[1]
  • 表定速度:55.2公里/小時
  • 最高速度:95公里/小時
  • 運轉指令所日语運転指令所:東京綜合指令室(武藏野指令)
  • 列車運行管理系統日语列車運行管理システム:新鶴見信號場-西船橋站間 東京圈輸送管理系統(ATOS)
  • 車輛基地所在站:東所澤站(整備等於京葉線新習志野站相鄰的京葉車輛中心日语京葉車両センター進行)
  • 大都市近郊區間(實行旅客營業規則日语旅客営業規則):府中本町-西船橋
  • IC乘車卡對應路段:府中本町站-西船橋站間(Suica首都圈地域)

東日本旅客鐵道的支社管轄如下。

Remove ads

歷史

起初武藏野線計畫為替代山手貨物線的「東京外環線」,雖然1927年先引入鐵道敷設法,但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導致計畫凍結。戰後,因為山手貨物線的貨物列車班次增加,由埼玉縣申請,鋪設作為首都外環線其中一部分的所澤市浦和市流山市我孫子市之間的路線,1957年,在鐵道建設審議會上決議建設,並正式命名玉葉線(ぎょくようせん)。1964年,依據日本鐵道建設公團制定,將此線作為D線(大都市交通線,與京葉線湖西線同樣等級)開工。在建設期間,新松戶西船橋稱作小金線(こがねせん)。[7]

1973年4月1日,府中本町 – 新戶松間、與野西浦和間開業,旅客線與貨物線營業開始。開業當初,在貨物列車排班後的空白時段,開行作為回饋居民的旅客列車,白天40分鐘一班、尖峰時刻15 – 20分鐘一班。1970年代後半,貨物列車改以據點間集中運輸,使班表變得更加從容,而伴隨沿線的居民逐年增加,開行了更多旅客列車。1976年,鶴見 – 新鶴見操車場 – 府中本町間的貨物專用線開業。

為了促進站務設備現代化,開業時全部17站中,有12站導入自動票閘,有10站導入自動精算機,與其他路線的轉乘站的4站設置定期券發行機,成為了關東地區鐵道中,開業就全面導入自動票閘的第一個路線。這是因為當時的國鐵當局判斷,作為東京近郊的新線,居民比較少,即使機器故障也能將影響縮至最小,因此適合實驗性導入機器。但隨著開業後沿線人口不斷增加,路線的利用人數增加,導致自動票閘故障事件頻發,還有些乘客從未導入自動票閘的鐵道公司路線轉乘,誤將非磁氣車票投入票閘,導致票閘無法運作。類似的狀況不斷,成為了國鐵及關東各間大手私鐵謹慎考慮導入自動票閘的原因之一。

1978年,新松戶 – 西船橋的延伸路段開業,[8]1988年京葉線第二區間的西船橋 – 市川鹽濱間、南船橋 - 市川鹽濱間、南船橋 – 新木場間開業,武藏野線部分列車開始與京葉線直通運轉。

2018年10月,為了迎接武藏野線全線開業40週年,做為紀念,在2018年11月23日到2019年3月31日左右,在配置於京葉車輛中心的一編成E231系電車的掛上全線開業40週年紀念的方向幕,並運行於武藏野全線。

年表

  • 1952年5月27日:埼玉縣申請,鋪設作為首都圈外環狀線其中一部分的路線。[7]
  • 1955年9月2日:首都外環線建設縣期成同盟成立,路線暫名訂為「玉葉線」。
  • 1957年4月3日:鐵道建設審議會決議建設。[7]
  • 1965年12月17日:於南浦和站舉行動工儀式。[7]
  • 1965年12月17日:小金線(現武藏野線西船橋 - 新松戶區間)工事施行認可。[9]
  • 1973年4月1日:府中本町車站 - 新松戶車站間通車
  • 1976年
    • 3月1日:府中本町車站 - 新鶴見操車場間通車(限通貨物)
    • 9月20日:貨物支線北府中站 - 下河原站間廢止。
  • 1978年10月2日:新松戶車站 - 西船橋車站間通車。[8]
  • 1987年4月1日:國鐵分割民營化,由東日本旅客鐵道繼承,日本貨物鐵道為第二種鐵道事業者。梶谷貨物總站-尻手站、新秋津站-日本國有鐵道線、西武鐵道株式會社線分界點,兩條貨物支線廢止。
  • 1988年12月1日:部分列車開始與京葉線直通運轉。
  • 1996年
    • 10月20日:201系停止使用。
    • 12月1日:所有列車擴充為8節編組。
  • 2005年12月10日:103系停止使用。
  • 2020年10月19日:205系停止使用。[10]
Remove ads

運行形態

Thumb

定期列车中,有各站停车列车、“武藏野号列车”和 “下总号列车”。

少数列车仅在武藏野线内运行,许多列车从西船桥站直通来往京叶线。在旅客引导信息中,京叶线的西船桥站 - 市川盐滨站 - 东京站和西船桥站 - 南船桥站 - 新习志野站 - 海滨幕张站也经常被称为武藏野线。与京叶线直通后也是如此。同时,为了防止误乘京叶线,与京叶线的 10 节车厢列车相比,会强调武藏野线是 8 节车厢的列车运营。

白天时段,列车运行时刻表为每小时 6 班车,往返于东京站和南船桥站之间。 早晨和傍晚,还有往返于新习志野 站和 海滨幕张 站的列车。

因为有部分列车在车站过夜的情况,所以东所泽站和南越谷站早晚间也有始发或终到的列车。自 2015 年 3 月 16 日起,平日上午设定了吉川美南站始发去往西船桥的列车,自 2018 年 3 月 17 日起,平日上午还设定了吉川美南站始发去往东京站的列车[11]

2002 年 12 月 1 日至 2013 年 3 月 15 日期间,日间车次数量有所不同,平日为每小时 5 班,周末和节假日为每小时 6 班,但 2013 年 3 月 16 日的时刻表修订将该线路内平日、周末和节假日的白天时段每小时车次数量统一为 6 班[12]

如果京叶线发生事故或问题,比如遇到暴雨、雷电或强风等交通中断情况,直通列车就会取消,由西船桥站的折返班次取代。京叶线沿海岸线行驶,几乎所有线路都是高架路,因此经常会受到海风的影响而延误或取消班次[13],京叶线的直通班次也曾多次取消,但自 2012 年 10 月京叶线防风设施竣工以来[13],京叶线的交通中断和直通班次取消情况有所减少[註 6]

Remove ads

来往东京站的直通列車

直到 2013 年 3 月 15 日,直通东京站的列车都是快速列车。在京叶线暂定开通新木场站之前,列车会通过葛西临海公园站,这种运营模式一直沿用至今。快速列车只会在京叶线内快速运行,进入本线后则会各站停车。在 2002 年 12 月 1 日修订时刻表之前,京叶线的停靠站在平日和周末节假日有所不同,周末节假日的快速列车被称为 “武藏野之梦(むさしのドリーム)”,但这次修订取消了这一昵称。由于与东京站至苏我站方向的京叶线快速列车的停靠站点不同,因此后来在京叶线内被表示为 “武藏野快速”。

在 2010 年 3 月的修订中,白天时段每小时的列班次数量从 2 班增加到 3 班,[15]此后白天每小时 3 辆,早晚各 3 至 5 班。有些列车会在京叶线的新浦安站葛西临海公园站(周末及节假日)等待特急列车“若潮号”或“细波号”的通过。

随着 2013 年 3 月 16 日时刻表的修订,直通东京站的列车统一为各站停车列车,不再快速运行[16]

Remove ads

武藏野 ‧ 下總號

更多信息 开往大宫, 大宫始发 ...

武藏野號列車下總號列車為經由武藏野線的早晚高峰列車,利用各主要線路間的貨物列車聯絡線,在各主要路線間運行。[17]武藏野號往來於東北本線大宮站至府中本町或中央本線八王子站,下總號則往來於大宮至京葉線,最遠至海濱幕張站。武藏野號平日4班往大宮{上午2班從府中本町發車、晚間2班從八王子發車),3班大宮發車皆到八王子;下總號則每日早上、傍晚、夜間各開出1對。

Remove ads

开往西船桥的列车

自 1988 年新木场站和西船桥站之间的京叶线开通以来,本线路上的大部分列车都与京叶线直通运行,但也有部分早晚的班次仅开往西船桥站。

东海道本线(品鹤线·东海道货物线)直通列车

鹤见站和新鹤见信号场之间的路段是与东海道本线支线(品鹤线)的货运线一侧的重叠路段[註 7]。经由品鹤线和东海道货运线运行的特急“湘南”、往返于新宿的所有“湘南”列车,以及经由相铁·JR直通线相铁新横滨线往返于相铁本线的直通列车都会定期使用该路段。此外,当东海道线川崎站附近的运输中断时,Sunrise特急和东海道线、横须贺线上野东京线湘南新宿线的列车也可能会经过。

貨物列車

武藏野線有許多貨物列車運行,經過東京的貨物列車透過武藏野線連絡東海道本線與東北本線,避免進入東京市中心。武藏野線鶴見 - 府中本町區間(武藏野南線)原則上為貨運專用線,但仍有部分客運列車通過(例如相鐵·JR直通線列車通過鶴見 - 新鶴見信號場日语新鶴見信号場),但不設停靠站。

車站列表

以下列出武藏野線內的停車場(車站信號場)與接續路線、所在地等。

本線

  • (貨):貨物專用站
  • 停車站
    • 各站停車:停靠所有旅客站
    • 「武藏野」「下總」:參見「武藏野」「下總
  • 接續路線:旅客營業區間的東日本旅客鐵道的路線名,除貨物線外均為運行系統上的名稱(與正式路線名不同)。站名若有不同則以⇒顯示站名。
更多信息 車站編號, 中文站名 ...

支線

全部都是貨物支線,但也有旅客列車運行。路線名稱皆為通稱。接續路線均為東日本旅客鐵道路線。

更多信息 中文站名、信號場名, 日文站名、信號場名 ...


廢除路段

()內的數字是起點起計的營業距離

下河原線日语下河原線
北府中站(0.0公里)-(貨)下河原站(3.8公里)
貨物支線
(貨)梶谷貨物總站(0.0公里)-新鶴見信號場(8.8公里)-尻手站(10.3公里)
  • 只限廢除營業距離設定。
貨物支線
新秋津站(0.0公里)-日本國有鐵道線、西武鐵道株式會社線分界點(1.6公里)…所澤站(3.2公里)

廢除操車場、信號場

()內的數字是府中本町站起計的營業距離。

  • 新鶴見操車場日语新鶴見信号場:改為信號場成為新鶴見信號場。
  • 田島信號場:西浦和-南浦和間的西浦和支線合流地點,現在的武藏浦和站。
  • 武藏野操車場日语武蔵野操車場:吉川-新三鄉間(50.3公里)


使用车辆

現役車輛

以下列车为旅客列车。为了与京叶线等其他线路的列车区分开来,车体上缠有橙色和棕色( )的带子。

配属于京叶车辆中心。
山手线引进 E235 系列后,E231系500番台变得多余,因此被转用到中央·总武缓行线,成为了三鹰车辆中心的车辆 [18][19]。 不过,只有 MU22 编成是从松户车辆中心转用的车辆 [20]
2017 年 8 月 19 日,改装中的车辆在秋田综合车辆中心日语秋田総合車両センター举办的秋田铁道土崎(「あきた鉄道フェア in 土崎」)展览会上展出[21],与之前的 E231 系列不同,在中央·总武缓行线上运行时完全为黄色的乘务员门被重新喷漆,侧面条纹延伸至乘务员门。 头车前部的玻璃钢部件在工厂展出时是白色的,但在商业运营时又恢复成原来的银色。
0番台列车于同年 9 月 14 日转入[22],11 月 1 日开始运行[23],之后陆续投入使用,这之后,松户车辆中心所属的车辆被改装为 8 节编组列车,并进行了改装(改造:长野综合车辆中心)[38],直到 2020 年 10 月 6 日
试制编成 900 番台被改装为 8 节编组列车(改造:大宫综合车辆中心)[24],并在 2020 年 7 月 9 日 转入[25]
配属于京叶车辆中心
这些列车原用于中央·总武缓行线,分为两组:一组从京滨东北线转入京叶线,在京叶线引进E233系5000番台后改装为8节编组;另一组直接转入中央·总武缓行线,在中央线和总武线引进E231系500番台后改装为8节编组。
前一组于 2010 年 9 月 17 日至 2011 年 3 月 28 日调入,并于 2010 年 12 月 4 日开始商业运营[26]。 后者于 2018 年 3 月 28 日至 2019 年 6 月 26 日调入[27]

退役車輛

Thumb
205系0番台電力動車組
Thumb
205系5000番台列車(攝於西船橋車站)
  • 103系(高運轉台、低運轉台)電車,已退役
  • 201系 6卡編成,8卡編成化後調回中央線快速
  • 115系 6卡(4M2T)編成(快速武藏野號、節日快速,從中央本線借調)
  • 205系 8卡編成
    • 0番台(6M2T編成)
    • 5000番台(4M4T編成)
5000番台列車大部分是從山手線退役的0番台列車,在武藏野線開始服務前都經過改造,換裝IGBT-VVVF逆變器及新開發的MT74型電動機

武藏野線內的行車速度能夠達到 100km/h,與JR東日本其他的通勤鐵路線相比為比較快的一條(中央線亦為其一)。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