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重号列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重號列車
Remove ads

三重(日语:みえみえ Mie */?)号列车是由东海旅客铁道(JR东海)营运,行走于名古屋站鸟羽站/伊势市站之间的快速列车,途经关西本线伊势线纪势本线参宫线

事实速览 三重, 日语写法 ...
Remove ads

概要

列车途经连接名古屋市伊势市/鸟羽市,途经三重县北部主要城市。在整个路程中,虽然关西本线名古屋站至河原田站之间已经电气化,但是伊势铁道伊势线、纪势本线和参宫线是非电气化日语非電化,因此所有行走“三重”的列车均为柴油列车

此列车作为了名古屋市和以三重县的商业、観光为中心的伊势地区之间的城际之间运送渠道。在明治时代,已经有列车班次行走关西本线和参宫线。在太平洋战争后,近畿日本铁道(近铁)开设特急列车名古屋线山田线鸟羽线上行走,近铁在行走距离、班次密度和速度都较为优胜,使近铁特急成为为地区的主要交通渠道。纵使在1973年,来往关西本线和纪势线之间的新捷径铁线路伊势线(现时:伊势铁道伊势线)启用也好,这个状态仍然持续。

在1987年国铁分割民营化后,JR东海成立。利用换乘新干线作为JR东海的优势,也刺激当地的乘车需求,便开办了快速“三重”。

运行概况

从名古屋站出发的列车时段为早上8时至晚上8时时段,从伊势市站出发的列车时段为早上7时至晚上7时时段。上下行大概毎小时1班列车。以便方便换乘东海道新干线希望”和“”列车。另外在许多星期六与假日,另外加设于早上7时时段从名古屋站出发前往伊势市的“三重51号”班次[1]

在名古屋站至多气站之间,快速“三重”和特急“南纪”均停靠相同的车站。在参宫线内,早上和日间从鸟羽站出发,以及末班车会停靠伊势市站二见浦站鸟羽站。在黄昏和晚间,下行前往伊势市的列车和上行从鸟羽出发的列车会停靠参宫线内所有车站,以辅助线内的普通列车的班次。

在2000年代以后的临时列车中,星期五和假日前会设有于晚上9时时段从名古屋站出发的“三重”91号列车,该列车在2011年春季后再没有开辨[2][3]

在2013年夏季举行神宫式年迁宫的时候。当年开设了“三重”93号和“三重”94号,当中93号为全车指定席。在同年秋季中,上述2班列车由临时急行伊势”(日语:いせ)替代,使用KiHa85系柴油列车行走。“伊势”列车中,全车为指定席,部分车厢更为绿色车厢[4]

Remove ads

停车站

名古屋站 - 桑名站 - 四日市站 - 铃鹿站 - 〈中濑古站〉 - 津站 - 松阪站 - 多气站 - (外城田站) - (田丸站) - (宫川站) - (山田上口站) - 伊势市站 - (五十铃丘站)- 二见浦站 - (松下站) - 鸟羽站

  • 以下为停车站的详细列表。
更多信息 前往鸟羽 (部分前往伊势市), 前往名古屋 ...
  • ●:所有列车停靠
  • △ □:部分上行列车停靠
  • -:通过
  • 51号只于许多星期六和假日开设(临时列车

使用车辆与编成

截至2022年3月12日的编成图
三重
←鸟羽方向
名古屋方向→
1 2
1 2 3 4
  • 全车禁烟
图例
=普通车座位指定席
自=半节车厢为普通车座位指定席
自=普通车自由席

在1993年8月起,所有列车使用来自名古屋车辆区日语名古屋車両区KiHa75型柴油列车。全车只有普通车厢,当初只有2卡编成,1号车厢部分为指定席。

在2007年起,于周末早上和黄昏班次改用4卡编成(1号车为指定席)行走。在2011年3月12日时间表修正中,新制的KiHa25形柴油列车武丰线上开始行走,使原本在武丰线的KiHa75形于“三重”上行走。在该时间表修正起,定期列车均使用4卡编成,直至2014年12月1日后,部分列车改回2卡编成[5]

定期列车4卡化前,在年尾年初时期,为了运送初诣的乘客,以及在繁忙时期均设有4卡编成的班次行走。在这个场合下,1号车厢为指定席[注 2]。在同时举行式年迁宫和F1日本大奖赛当年,更有6卡编成班次行走[6]。现时在举行F1日本大奖赛时,基本上列车以4卡编成行走,为了缓解拥堵,全车为自由席。

由于“三重”实施一人控制,因此通常列车会使用KiHa75形的基本款式。一般列车是来自名古屋车辆区日语名古屋車両区的0、100番台或200、300番台,增并时会使用来自美浓太田车辆区日语美濃太田車両区的KiHa75形(包含来自高山本线太多线一人控制样式的列车)。此外,与美浓太田车辆区内的使用情况相异,“三重”没有3卡编成列车。

在上行“三重”列车开始营业前,当时的KiHa75形会以普通列车身份行走伊势市→多气→鸟羽之间。

在开设“三重”当初是使用来自名古屋车辆区,曾经行走于急行“乘鞍岳”的KiHa58形日语国鉄キハ58系気動車KiHa65形日语国鉄キハ65形気動車,这些车辆在行走“三重”前经过改装。

Remove ads

使用状况

Thumb
名古屋市至伊势市、鸟羽市之间,JR与近铁铁线路的竞争关系

开设“三重”当初,日间和晚上一律只有2卡编成列车运行,当中1卡的座位编号1号至6号,约半节车厢是指定席。

当时使用“青春18车票”、“日本铁路周游券”等,在JR全线自由乘坐的特别企划车票日语特別企画乗車券中。由于列车途经非JR的路段,因此需要另外支付伊势铁道的车费(河原田站至津站之间约510日圆)。另一方面,由JR东海贩卖的“蓝天Free Pass日语青空フリーパス”(日语:青空フリーパス),在2006年3月18日起伊势铁道加入车票的适用范围,因此不需要额外支付车费。

在2005年10月1日起,JR东海开始发售4枚回数券日语回数乗車券“日语:快速みえ得ダネ4回数券”的优惠套票[7]。套票比正常车费平便,而使用期限有1个月。虽然套票名称有“三重”的字眼,但是车票也可适用于乘坐与快速“三重”行走相同线路的列车,包括关西本线、伊势铁道伊势线、纪势本线、参宫线之普通、区间快速和快速列车,若额外购入特急券日语特別急行券,更可乘坐特急“南纪”。另外,由于名古屋至鸟羽之间的营业距离超过200公里(若经伊势铁道为122.5公里),因此购买该区间的普通车票的话,计划车费时不会以名古屋站作为起/终点。在特定都区市内制度下,上述区间的车票上会印上“名古屋市内”,即是乘客可于“名古屋市内”车站任何一站作为起/终点。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KiHa58 5101+KiHa65 5003
快速“三重”
Thumb
KiHa65 5003+KiHa58 5101
快速“三重”

原本参宫线已经是一条连接伊势神宫的铁线路。在战前已经有许多快速列车直通前往东京、名古屋、大阪方向。但是在战后,随着近铁的轨距统一后,乘坐近铁的乘客不需要在伊势中川站换乘列车,使近铁开始开设较多特急班次来往伊势地区和名古屋市。使日本国有铁道(国铁)开始削减优等列车班次。在1966年3月,为了方便乘客换乘东海道新干线,开辨了来往岐阜站/名古屋站至鸟羽站之间的急行“五十铃”(日语:いすず),当时使用KiHa58系日语国鉄キハ58系気動車行走,后来由于使用人次较少,营运约2年半后便取消了[8]。在1972年3月实施时间表修正日语1972年3月15日国鉄ダイヤ改正后,连接名古屋市和伊势市之间的优等列车全部取消,自此参宫线便变成一条只有普通列车行走的本地线日语ローカル線

在“三重”开始运行当初,列车使用了高山本线急行列车升级至特急后余剩的旧式急行柴油列车,这些列车经过改装开始运行。为了与近铁特急、急行作竞争,便把旧式急行形柴油列车作翻新、加大列车马力、提高列车速度、甚至使用了新式柴油列车。

Remove ads

年表

  • 1988年(昭和63年)7月1日:JR东海开办了“Home Liner三重”,使用KiHa82系日语国鉄キハ80系気動車行走,列车行走于名古屋站至伊势市站之间。当中星期六与假日另外设有行走于名古屋站至鸟羽站之间的临时快速“伊势路日语伊勢路 (列車)”列车。
  • 1990年(平成2年)3月10日:快速“三重”开始运行[9]。“Home Liner三重”和“伊势路”取消。
    • 名古屋站至松阪站之间设有8往返班次(最快的班次需时72分钟)。名古屋站至纪伊胜浦站之间设有1往返班次,共有9往返班次。当中以纪伊胜浦站到发的班次中,熊野市站以南为各站停车、新宫站以南为全车自由席。另外,星期六及假日设有2往返班次延长至鸟羽站。所有列车均途经伊势铁道伊势线。
    • 当时松阪站邀请了在松阪市出身的歌手阿部静江日语あべ静江出席快速“三重”出发仪式。
    • 前往名古屋的列车班次中,车内设有贩卖东海道新干线指定席特急券的服务。当乘客需要购买该车票时,车长会透过手提电话联络名古屋的运输营业部,使用MARS终端预订座位,然后车长于车内发售指定席票[9]
  • 1991年(平成3年)3月16日:早上和黄昏增加3往返班次,共有12往返班次。行走于名古屋站至鸟羽站之间有3往返班次,行走于名古屋站至伊势市站之间有3往返班次,行走于名古屋站至松阪站之间有5往返班次,行走于名古屋站至纪伊胜浦站之间有1往返班次[10]。假日另外设有从名古屋前往鸟羽和伊势市前往名古屋各1班的“Nice Hoilday日语ホリデー快速三重”。
    • 在3月16日前数天,KiHa58形和KiHa65形各3架车厢的座位改为躺椅。另外引入最高时速每小时110公里的5000番台车辆。使名古屋站至松阪站之间最快班次所需时间缩短至66分钟。
  • 1992年(平成4年)3月14日:名古屋站至纪伊胜浦站之间的班次升级至特急“南纪”[11]
    • 当年夏天,临时开辨了行走于名古屋站至熊野市站/纪伊胜浦之间的临时快速“新鹿”,在多气站以北串联运输。
  • 1993年(平成5年)8月1日:KiHa75形开始行走“三重”[12]
    • 当时行走于名古屋站至松阪站之间的“三重”班次延长至参宫线内,原本前往伊势市站的班次延长至鸟羽站[12]
    • 于假日行走的“Nice Hoilday三重”加设星期六服务[12]
    • 当时鸟羽站邀请了在曙太郎和长寿孪生姐妹金婆婆与银婆婆出席新型快速“三重”出发仪式。
    • 在引入KiHa75形后,部分区间列车最高时速达到每小时120公里。使名古屋站至松阪站之间(经伊势铁道,85.5公里)的所需时间与使用KiHa85系特急“南纪”几乎相同,大约需时61至62分钟,表定速度日语表定速度为每小时84第里,为当时日本国内最快使用柴油列车的快速列车。
    • 在时间表修正后部分列车还使用KiHa58系、KiHa65形,当时这些车辆前方还有“头牌”。
  • 1994年(平成6年)12月3日:所有定期“三重”班次统一使用KiHa75形[13]
    • 在该时间表修正后,KiHa58系和KiHa65形变为后备车辆。
    • “Nice Hoilday三重”在这次は时间表修正后,把列车名称统一为“三重”。
  • 2007年(平成19年)4月15日:发生三重县中部地震日语三重県中部地震,使伊势铁道不能通行,列车需要绕经龟山站。
  • 2009年(平成21年):原则上在星期五增设从名古屋前往伊势市“三重”91号(直至2011年春季[2][3])。
  • 2011年(平成23年)3月12日:在时间表修正下,有以下变更[14]
    1. 所有列车以4卡编成。
    2. 名古屋站早上8时时段增设“三重1号”。当时只限平日行走,在2013年1月后,星期六、假日于类近时间设有临时“三重91号”[15]
    3. 上行部分班次停靠中濑古站。
    4. “三重52号”(星期六及假日运行)废止。改为毎日运走的“三重2号”,蟹江站和弥富站没有“三重”列车停靠。
  • 2014年(平成26年)12月1日:部分列车改用2卡编成[5]
  • 2015年(平成27年)3月14日:名古屋站早上8时时段出发的“三重1号”改为毎日行走的定期列车。名古屋站于早上7时时段出发的“三重51号”(前往伊势市)变为临时列车,继续只于星期六及日运行[16]
Remove ads

注脚

相关条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