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龙巴士41A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九龙巴士41A线是香港的一条巴士路线,提供特快来往青衣(长安邨)及尖沙咀东的服务。
Remove ads
历史
- 1988年9月1日:投入服务,当时是来往长安及深水埗码头。
- 1990年5月29日:改经青衣大桥。
- 1990年8月1日:增设长安至美孚特别班次。
- 1995年11月5日:延长至尖沙咀东,并增设空调服务,取代244X(青衣码头至尖沙咀码头,1992年6月1日起因应运输署配合舒缓弥敦道沿线地铁挤迫而投入服务,途经青荃桥及西九龙走廊)。同日起,特别班次被编为41S线。
- 2001年6月1日:41S取消服务。
- 2012年3月25日:改为全空调服务[3],是最后一条改为全空调服务的青衣北巴士路线。
- 2014年4月6日:调整班次、长安开出首班车提早5分钟开出,尖沙咀末班车则延长10分钟开出。
- 2014年8月25日:本线更改行车路线,来回程改经青葵公路及连翔道,不经葵青交汇处、美孚、荔枝角、长沙湾及深水埗,并提高全程收费至$8.9[4][5]。
- 2015年3月21日:增设到站时间预报。[6]
服务时间及班次
Remove ads
收费
全程:$10.2
|
使用车辆
由于本线途经专营巴士低排放区,故必须使用达到欧盟四型(2019年12月31日提升至欧盟五型)或以上排放标准的车辆行走。
本线曾一度是青衣岛仅剩三条仍有非空调巴士行走的路线之一(另两条为42及43M)。自从43C线于2012年2月6日改为全空调服务后,本线曾一度成为以青衣岛往来油尖旺区的巴士路线中,唯一一条仍提供非空调巴士服务。可是此纪录已在2012年3月25日因本线转为全线空调服务后结束。
本线使用7辆富豪B9TL 12米(AVBWU)及3辆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8米(3ATENU),均属青衣车厂。
Remove ads
行车路线
青衣(长安邨)开经:担杆山路、担杆山交汇处、枫树窝路、青叶街、青绿街、青敬路、枫树窝路、青衣码头巴士总站、枫树窝路、青衣乡事会路、青衣大桥、葵青路、青葵公路、连翔道、东京街西、通州街、西九龙走廊、太子道西、荔枝角道、弥敦道、梳士巴利道、漆咸道南、畅运道、康泰径、康荣径及康达径。
尖沙咀东开经:科学馆道、畅运道、漆咸道南、梳士巴利道、弥敦道、亚皆老街、樱桃街、深旺道、海辉道、连翔道、青葵公路、葵青路、青衣大桥、青衣乡事会路、青敬路、青绿街、青叶街、枫树窝路、担杆山交汇处及青敬路。

客量
本线服务青衣岛北部及中部居民(长发邨、长安邨、青衣邨、翠怡花园、绿悠雅苑等)来往九龙市区,更是全青衣岛唯一全日直达尖沙咀的路线。自从改为特快线后直达油尖旺区,吸引新的客源乘搭。在地铁(今港铁)东涌线通车前,本线为青衣北部及中部唯一可到达旺角道以南一段的弥敦道之路线,客量不俗;但在东涌线通车后,由于本线班次不及港铁频密,而且大部分服务范围皆接近港铁站,甚至连青衣邨居民皆可沿青衣公园往青衣站乘搭港铁,因此客量有所下降,非繁忙时间客量只属一般。唯一优势是部分路段车费较港铁便宜及无须转乘,再者翠怡花园及青衣码头一带仍然远离港铁站,仍有一定客量支持。虽然本线能够由青衣直达尖沙咀惟本线于青衣的服务范围狭窄,主要服务对象为长安、青衣邨以及邻近青衣站屋苑的居民,山上屋邨如长亨、长宏及长青居民却无法受惠,甚少市民会特地乘车接驳一程转乘本线。因此本线客源主要集中于青衣市中心。
但自从本线于2014年改为特快线,弃经深水埗区后,车程缩短此线变得便利青衣居民,原本部分流失至港铁的客源(尤其于长安邨一带的居民)回流至本线,加上定点班次和预计到站时间系统推出,令乘客容易掌握班次,变相减少候车时间,导致本线经常出现顶闸、甚至难以登车的情况。然而,本线收费较为高昂(本线收费$9.4)及班次较疏令部分居民转搭也是青衣能前往旺角的巴士路线。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