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强热带风暴艾利 (2016年)

2016年的19號颱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強烈熱帶風暴艾利 (2016年)
Remove ads

强热带风暴艾利(英语:Severe Tropical Storm Aere,国际编号:161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222016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Julian)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9个被命名的风暴。此风暴名称由美国提供,是马绍尔语的风暴之意[1][2]。此名为第3次使用,对上两次是分别在2004年和2011年,当中2004年热带风暴艾利曾吹袭台湾并引发严重泥石流灾害。

事实速览 强热带风暴艾利, 路径图 ...
Remove ads

发展过程

踏入2016年10月,热带辐合带仍位处西北太平洋,活跃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的辐合[注 5]使一个低压区在9月29日于密克罗尼西亚北面海域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热带扰动编号99W[10]副热带高压脊西南侧的偏东气流驱使其快速向西偏北移动,以时速约25至30公里靠近吕宋海峡,由于菲律宾以东海域的能量被先前莫兰蒂、马勒卡、鲇鱼和暹芭等风暴耗尽,水温稍低不利发展,令系统强度连续多日徘徊低位,组织也显得散乱[11]。与此同时电脑数值预报的运算结果无论在强度还是路径也摇摆不定,路径不断在穿越台湾、逼近珠江口或朝向海南之间反复改变,强度则既有直逼台风,也有未能加强的预测,而预期南下华南沿岸的东北季风亦导致风暴动向倍添变数[12]。几经挣扎后该低压区在10月4日开始有较明显的对流爆发,日本气象厅在当晚8时把该低压区升为热带低压[13],并在5日凌晨3时发出烈风警报,表示随后1日内会发展成热带风暴。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上午9时15分亦把该低压区升为热带低压[14],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在上午9时半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15][注 6],香港天文台也紧随其后,在上午9时45分表示“位于吕宋以东海域的低压区正逐渐增强,一个热带气旋似乎在形成中”[17];此外台湾中央气象局更罕有地在风暴未命名时已率先在早上8时把该系统升为轻度台风,是继2001年台风玉兔以来首次[18]。因应系统螺旋性渐增,香港天文台在下午6时半把该低压区升为热带低压[1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晚上11时亦作出此项升格,并给予热带气旋编号22W[20][注 7];而日本气象厅在翌日(6日)凌晨2时50分把该热带低压正式升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艾利,给予国际编号“1619”[注 8],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到上午9时半跟随[14]

艾利继续稳定西进,穿越吕宋海峡并移入南海东北部,该区在莫兰蒂活跃期间海水能量未有大量消耗,水温仍维持在摄氏30度,支援艾利的发展;但受到偏强的垂直风切变[注 9]抑制,卫星云图上可见艾利的对流薄弱,组织仍然松散,低层环流中心暴露,系统南面的外围雨带更从中心处松脱,使其环流大幅缩小[22],香港天文台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因而分别延后至下午6时半和晚上11时,当艾利有更强烈对流活动,以及东沙岛浮标实测测得烈风时,才把艾利升为热带风暴[23][24]。各官方部门均预计艾利会在香港东南面300公里内缓慢移动甚至停滞不前,原因是副热带高压脊、带来东北季风的华北高压区,以及中南半岛上空的赤道反气旋将形成鞍形气压场[注 10],引导气流大幅削弱[24]。往后的预报路径亦分成两派,既有出现较明显南向量,直逼海南一带,亦有朝向雷州半岛,误差范围更遍及广东沿岸。10月7日早上艾利一如所料陷入鞍形场而明显减速,至下午再缓缓向北漂移,同时南海东北部垂直风切变减弱,令艾利更有效吸收能量和改善组织,对流云带进一步卷入中心,开始组成中心密集云团[注 11][28],日本气象厅率先在下午2时50分把艾利升为强热带风暴,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也在20分钟后(下午3时10分)紧接把艾利升为强热带风暴[14]。但由于艾利间中爆发的对流只属昙花一现,未能长久维持,加上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派出定翼机往艾利中心收集数据,结果未有测得暴风风力,因此香港天文台最终只把艾利的中心风力评为热带风暴上限,没有把艾利进一步升格。

10月8日艾利向偏东北缓行,午后其强度已经开始回落,中心密集云团有迹象瓦解[29],日本气象厅在晚上8时45分把艾利降为热带风暴,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当晚11时半跟随[14];可是到9日午夜后艾利重新组织[30],中国国家气象中心于凌晨5时再次把艾利升为强热带风暴[14]。当日艾利仍然几乎停留不动,长时间原地打转大量消耗海水能量,较深处的冷水通过对流作用上翻,能量供应逐渐下降,加上东北季风补充再次带来较强劲的垂直风切变,最终艾利无法再进一步发展,转向西南移动之际,深层对流被切离[31],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晚上10时20分把艾利降回热带风暴[14];香港天文台和日本气象厅更先后于10日早上7时45分和上午9时正把艾利降为热带低压[32],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到上午11时亦作出此项降格,并对艾利首度发出最后警报[33],后来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下午5时正亦把艾利降为热带低压。各部门开始预计艾利未能进逼海南一带,只能于海上消散,香港天文台更预料艾利尚未横越香港正南方便减弱为低压区。最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晚上8时20分表示艾利减弱消散,对其停止编号[14],而香港天文台在晚上9时半把艾利降为低压区[34]。11日艾利的中心继续受东北季风摧残,中心附近深层对流尽失,只余下一个彻底暴露且极浅薄的低层环流中心[33],日本气象厅终在翌晨(12日)8时把艾利降为低压区。

可是艾利的生命史尚未告终,随着其残余低压区向西南推进至海南岛以南水域,原先脱离系统并遗留在该处的强烈云带重新卷入艾利的残余系统,修复低层环流中心并重建中心附近之深层对流,且再次接上西南季风,恢复水汽供应,同时该海域的水温亦较高,支援艾利重新发展[35]。日本气象厅到13日凌晨2时把艾利的残余低压区再度升为热带低压,至下午3时15分再次对其发出烈风警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在上午11时对艾利重新发布[35],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紧接在上午11时05分和下午12时半把艾利之残余低压区再度升为热带低压[14][36],然而该两部门一度把重新升格的艾利视为一个全新热带气旋处理,当中香港天文台于事后报告中修正[37]。不过艾利稳步西进,登陆越南中部在即,其发展空间变得有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晚上11时再一次对艾利发出最后警报[38],日本气象厅也在14日午夜12时撤销烈风警报。艾利于凌晨2时登陆越南中部,之后西移深入中南半岛,并受地形摩擦而再度减弱,香港天文台在当晚9时半把艾利降为低压区,而日本气象厅在15日凌晨2时表示艾利减弱消散。

Remove ads

影响

菲律宾

当地发布之最高风暴信号:二号风暴信号

由于艾利高速朝向吕宋海峡,预计将为该区带来不稳定天气,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在10月5日上午11时发出一号风暴信号,当时艾利集结在巴士古之东偏南约465公里。艾利入夜后加强为一热带风暴,当局在晚上11时对巴丹群岛、巴布延群岛发出二号风暴信号,当时艾利移至巴士古之东偏南约175公里。[来源请求]

台湾

Thumb
彭佳屿 11.3 m/s
彭佳屿
11.3 m/s
板桥 -
板桥
鞍部 6.3 m/s
鞍部
6.3 m/s
竹子湖 3.2 m/s
竹子湖
3.2 m/s
淡水 3.8 m/s
淡水
3.8 m/s
基隆 6.2 m/s
基隆
6.2 m/s
台北 7.1 m/s
台北
7.1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5.3 m/s
新竹
5.3 m/s
宜兰 7.3 m/s
宜兰
7.3 m/s
苏澳 8.9 m/s
苏澳
8.9 m/s
花莲 5.4 m/s
花莲
5.4 m/s
成功(新港) 6.6 m/s
成功(新港)
6.6 m/s
台东 5.3 m/s
台东
5.3 m/s
大武 6.1 m/s
大武
6.1 m/s
兰屿 15.4 m/s
兰屿
15.4 m/s
台中 2.6 m/s
台中
2.6 m/s
梧栖 8.4 m/s
梧栖
8.4 m/s
日月潭 5.4 m/s
日月潭
5.4 m/s
阿里山 1.8 m/s
阿里山
1.8 m/s
嘉义 3.6 m/s
嘉义
3.6 m/s
玉山 21.6 m/s
玉山
21.6 m/s
台南 4.3 m/s
台南
4.3 m/s
高雄 4.4 m/s
高雄
4.4 m/s
恒春 8.5 m/s
恒春
8.5 m/s
澎湖 6.8 m/s
澎湖
6.8 m/s
东吉岛 10.6 m/s
东吉岛
10.6 m/s
金门 7.6 m/s
金门
7.6 m/s
马祖 8.2 m/s
马祖
8.2 m/s
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署署属气象测站测得最大持续风力。图例:
无数据
测得5级风或以下
测得6至7级风
测得8至9级风
Thumb
彭佳屿 18.9 m/s
彭佳屿
18.9 m/s
板桥 -
板桥
鞍部 18.1 m/s
鞍部
18.1 m/s
竹子湖 11.5 m/s
竹子湖
11.5 m/s
淡水 12.8 m/s
淡水
12.8 m/s
基隆 12.4 m/s
基隆
12.4 m/s
台北 15.1 m/s
台北
15.1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17.6 m/s
新竹
17.6 m/s
宜兰 12.9 m/s
宜兰
12.9 m/s
苏澳 14 m/s
苏澳
14 m/s
花莲 11.5 m/s
花莲
11.5 m/s
成功(新港) 14.9 m/s
成功(新港)
14.9 m/s
台东 12 m/s
台东
12 m/s
大武 16.4 m/s
大武
16.4 m/s
兰屿 35.2 m/s
兰屿
35.2 m/s
台中 6.1 m/s
台中
6.1 m/s
梧栖 15.6 m/s
梧栖
15.6 m/s
日月潭 14.2 m/s
日月潭
14.2 m/s
阿里山 8.9 m/s
阿里山
8.9 m/s
嘉义 6 m/s
嘉义
6 m/s
玉山 30.6 m/s
玉山
30.6 m/s
台南 7.2 m/s
台南
7.2 m/s
高雄 7.6 m/s
高雄
7.6 m/s
恒春 21.1 m/s
恒春
21.1 m/s
澎湖 15.7 m/s
澎湖
15.7 m/s
东吉岛 15.9 m/s
东吉岛
15.9 m/s
金门 17.5 m/s
金门
17.5 m/s
马祖 20.7 m/s
马祖
20.7 m/s
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署署属气象测站测得最大阵风。图例:
无数据
测得5级风或以下
测得6至7级风
测得8至9级风
测得10至11级风
测得12至15级风
当地发布之台风警报:海上台风警报

艾利在10月5日早上增强为轻度台风,并迅速向吕宋海峡一带移动,研判将为台湾周遭外岛带来强风。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在上午11时半,即艾利位于鹅銮鼻之东偏南约580公里时,对台湾东南部海面、兰屿、绿岛、巴士海峡及东沙发布海上台风警报[注 12]。气象局表示沿海地区会有长浪,另外受艾利的外围雨带影响,花东地区、宜兰、屏东、恒春半岛有大雨。艾利在翌晨(6日)8时最接近台湾本岛,在鹅銮鼻之南偏西约160公里掠过。随着艾利西移远离,气象局于上午11时半表示在下午解除台风警报,最终在下午2时半,即艾利移至东沙以东约230公里时,解除所有台风警报。但艾利东面的雨带不断移入东台湾,导致花莲县台东县仍有超大暴雨发生,再加上当晚11时52分,台东外海发生里氏规模6级的地震[40],引发多处坍方、落石、泥石流、溪水暴涨及洪涝等灾情,其中包括花莲车站台东车站鯉魚山[41][42];翌晨(7日)8时45分,台铁鹿野山里间受雨势影响,路树倒塌压到电车线,造成电车线断电,二小时后才抢修完成,共影响8列次、旅客约1179人[43];此外海端乡雾鹿村长余元龙更在巡视当地灾况时遭土石掩埋不幸殉职[44]。诸多灾情导致花莲县政府台东县政府紧急宣布7日下午停班停课,并成立一级防灾应变中心。[45][46]

隔天(8日)气象局持续对基隆市、南投县、高雄市发布大雨特报,新北市、屏东县、宜兰县发布暴雨特报,花莲县、台东县发布超大暴雨特报,并于全台(除台北市、嘉义市)发布陆上强风特报。[47]当日台铁南回线行驶期间遭逢泥石流,台铁随即成立一级应变小组紧急抢修泥石流所影响的铁路区段[48]。由于连日暴雨,台东县卑南乡富源山区土石含水量饱和,该区从7日至8日期间持续地滑[注 13],4户民宅遭地形撕裂,道路更是从上往下位移30米,直至该日下午因当地灾情严重,住户纷纷撤离[50]。艾利对花东影响趋缓后,东北季风南下,其共伴效应为贡寮区吉林国小带来近2000毫米的惊人累积雨量。

Remove ads

中国大陆

当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因应艾利在10月6日早上移入南海并增强为热带风暴,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上午10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当时艾利集结在香港之东偏南约640公里。国家气象中心特别提到,受南下冷空气影响,艾利的强度和路径变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艾利随后连续4日徘徊南海东北部,于汕头南面200公里外掠过,两度达强热带风暴级数,但因环流紧密细小,最终对广东东部沿岸影响不大,当地间中吹6至7级东北风。随着艾利在10月10日减弱为热带低压,国家气象中心在下午6时解除所有台风预警信号,当时艾利移至香港之东偏南约320公里。[来源请求]

香港

当地发出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一号戒备信号

艾利于10月5日傍晚增强为热带低压,香港天文台在下午6时35分发出“特别天气提示”,指出艾利会在随后一两日穿越南海北部,由于艾利环流紧密细小,因此较接近香港时才会带来显著影响;艾利往后动向存在不确定性,该系统与随后南下的东北季风之互动为关键因素,天文台将密切监察[51]。天文台于10月6日上午10时更新“特别天气提示”,表示当晚考虑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52]。天文台在晚上8时4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53],当时艾利集结在香港之东偏南约420公里[54]。天文台预料艾利的移动速度将会减慢,随后数日其动向存在颇大变数,但在翌晨发出三号信号机会不大[55],后于10月7日早上7时45分表示当日日间发出三号信号机会较低,并提醒市民未来数日离岸及香港以南海域风浪会较大[56]。而艾利当日下午停留不动,加上香港主要吹北风,受山形屏蔽影响,普遍风力不大,仅有几阵狂风骤雨,天文台于下午4时45分表示当晚及翌晨(8日)发出三号信号机会较低[57]。艾利于当晚8时最接近香港,在香港之东偏南约260公里掠过[54]。天文台在10月8日凌晨4时45分表示由于预料艾利会在香港200多公里外徘徊,一号信号可能仍需维持一段时间[58],并排除发出三号信号的机会。随着艾利当日下午改为向东北方向缓慢移动并转趋减弱,天文台在下午4时45分表示会视乎艾利的动向及强度变化,考虑是否需要维持一号信号[59]。艾利继续向偏东北缓行,短期内对香港的威胁不大,加上香港逐渐受东北季风补充影响,天文台在晚上10时45分表示会在短期内考虑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60];但晚上高地持续受强风影响,离岸亦间中吹强风,天文台直至9日凌晨3时45分才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61],当时艾利移至香港之东偏南约330公里。天文台表示,预料艾利在当日与香港保持超过300公里距离,除非艾利明显加强或移近香港,否则天文台将视乎风势决定是否发出强烈季风信号[62]

Remove ads

澳门

当地悬挂之最高热带气旋信号: 一号风球

随着艾利增强为热带风暴并移入南海北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在10月6日下午表示考虑当晚悬挂热带气旋信号[63]气象局在10月7日凌晨12时15分悬挂一号风球,当时艾利集结在澳门之东偏南约470公里。气象局预料日间悬挂较高风球机会不大。后于当日下午4时表示晚间改挂较高风球机会不大。气象局在10月8日先后于凌晨4时及下午4时分别表示日间及当日悬挂较高风球机会不大。气象局在10月9日凌晨4时05分表示一号风球将维持一段时间,后于上午9时45分表示考虑在未来数小时除下所有风球。澳门气象局于下午1时半除下所有风球,当时艾利集结在澳门以东约420公里。[来源请求]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菲律宾

更多信息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 风暴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

台湾

更多信息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台风警报, 上一热带气旋 ...

中国大陆

更多信息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 台风预警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

香港

更多信息 香港天文台 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

澳门

更多信息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热带气旋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