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回线

連接枋寮至臺東的鐵路幹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迴線
Remove ads

南回线,又名南回铁路,位于台湾台东县屏东县,是一条由台湾铁路公司所经营的传统铁路干线,西起枋寮车站,东至台东车站,1992年开始营运,是台铁最晚开通的主要干线,途经之路段多为深山地区,人烟极为稀少。

事实速览 南回线 South Link Line, 概览 ...
更多信息 南回线 ...
南回线行驶于枋寮、台东之间,成为南台湾连接西部与东部的交通要道
Thumb
以一座接一座的隧道与桥梁为运行方式通过中央山脉,形成南回线的一大特色景观
Thumb
防止中华民国国军炮弹击中列车而建的嘉和遮体,南回线成为全台湾唯一有假隧道的铁路,形成一大特色景观
Thumb
南回线拥有全台湾最南端的车站:枋山车站
Thumb
枋野号志站是南回线唯一设有站体而无月台的不停靠车站,却肩负列车交会、遥控中央号志站、监控枋野二号桥的测风仪等多种重要工作
Thumb
南回线为无空调普快车最后的舞台,图为普快车停靠加禄车站

因应中华民国政府“西部高铁,东部快铁”铁路交通政策,南回线铁路电气化工程于2020年12月20日上午7时33分首航[1],于2020年12月23日完工通车。

Remove ads

路线资料

  • 经营管辖:台湾铁路管理局台湾铁路公司
  • 路线距离:(枋寮车站台东车站间)98.2公里
  • 轨距:1,067 毫米(窄轨
  • 车站数:14(含起讫车站、2个号志站
  • 完工时间:1991年10月
  • 通车时间:1991年12月16日(仅通车典礼,履勘未通过,尚无法营运。开行为期9天的试乘列车,后暂停对外营运。)
  • 营运日期:1992年1月12日(履勘通过,正式开始营运。)
  • 双线区间:中央号志站古庄号志站(16.9公里)
  • 电气化铁路区间:全线(交流25KV)
  • 台湾环岛铁路网中最后通车及电气化路线
  • 路线最高点:海拔175米,位于中央隧道
  • 隧道数:36座
    • 加禄=内狮间:嘉和遮体假隧道
    • 内狮=枋山间:内狮、枋电一~二号
    • 枋山=枋野间:枋山一~五号、枋野一号
    • 枋野=中央号志间:枋野二号、枋野三号
    • 中央号志=古庄间:中央(台铁第二长隧道,仅次于北回线新观音隧道)、菩安安朔、古庄一~三号
    • 古庄=大武间:古庄四~七号、大武一号
    • 大武=泷溪间:大武二号、大鸟、加津林、富山、大竹一号
    • 泷溪=金仑间:大竹二~三号、新多良一号(南回铁路电气化新建改线路段,取代泷溪、大竹四号、多良一号等三座隧道)、多良二号、多良二之一号
    • 金仑=太麻里间:金仑、香兰
    • 太麻里=知本间:新吉
  • 平交道数:12座[2]
Remove ads

概述

台湾日治时期就有兴建屏东和台东间横断铁路的计划,但是因施工困难等问题而未付诸实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省政府于1947年、1958年、1963年、1968年及1976年进行勘察测量与纸上选线,所采起讫地点,共有十种方案,最终奉行政院核定以施工较易、工期较短及经费较省的枋山线做为南回线的路线[3]。1977年列入“十二项建设”并进行规划。

1980年设立“南回铁路工程处”并着手动工开始兴建,1984年改以“继续完成南回铁路计划”并入“十四项建设”中,1985年7月卑南(台东)到知本段通车,1987年12月知本到太麻里段通车,1991年12月全线完工通车,自此台湾环岛铁路系统终于完成。南回铁路工程之艰巨更甚于北回铁路,西经枋寮车站,经古庄、大武、泷溪、金仑、太麻里、知本等地,途中穿越查留凡山、巴矢山,终点站为台东(卑南)车站。全线共修筑大、小桥梁158座,隧道35座,总长38,202米,最长的中央隧道长达8,070米,名列台湾最长铁路隧道十余年之久,直至2003年北回线新观音隧道(长10,307米)启用后才退居第二。

Remove ads

历史

  • 1985年7月15日:卑南车站(今台东车站)-知本车站通车,初期用台铁DR2300型柴油客车行驶。
  • 1988年1月1日:知本车站-太麻里车站通车。
  • 1989年7月25日:香兰车站启用。
  • 1991年12月16日:南回铁路全线通车,以“招待民众试乘”名义开行每日一往返台东-高雄间第2051、2054次柴联自强号,卑南站更名为台东新站,后更名为台东车站
  • 1992年1月2日:开始临时营运[4]
  • 1992年10月5日:正式营业[4]。美和车站改名为三和车站
  • 1992年12月16日:南回铁路于枋寮车站举行全线通车典礼,正式通车营业。
  • 1997年2月19日:香兰车站废除。
  • 1997年10月1日:三和车站废除。
  • 2006年7月1日:多良车站裁撤,列车不再停靠该站。
  • 2009年8月8日:发生八八水灾,因金仑太麻里的南太麻里溪铁桥路基流失而暂停行驶。
  • 2009年9月15日:南回线恢复通车,屏东线停驶期间曾协调客运业者接驳从枋寮下车的旅客继续前往高雄、屏东等地[5]
  • 2010年9月19日:因台风凡那比造成太麻里溪铁桥路基流失而暂停行驶[6][7]
  • 2010年9月28日:南回线恢复通车。
  • 2014年11月12日:太麻里溪新桥通车。新桥的建设为避免南回线“年年台风年年断”的情况再度上演而兴建,将跨距从原先廿米增加到四十米,并预留双线空间。
  • 2016年6月28日:启用多卡通刷卡机。
  • 2017年9月23日:配合南回铁路电气化工程,于平日(周一至周四)以及周六晚上封锁路线施工,同时启动五次客运替运(高雄-台东、潮州-台东、潮州-枋寮)。
  • 2019年12月20日:第五次客运替运结束,夜间班次全面恢复。
  • 2020年4月6日-12月15日:再度配合南回铁路电气化工程,于周一至周四以及周六(暑假、国定假日、连续假日(含其前一日)与补上班之周六除外)的21时至翌日6时封锁路线施工,同时使用第六次客运替驶(枋寮-台东,台东-枋寮-屏东-高雄-新左营)[8][9]
  • 2020年5月28日:多良改线段切换通车,新多良一号隧道亦正式取代泷溪、大竹四号及多良一号共三座旧隧道。
  • 2020年10月1日:枋寮至知本段全线送电[10]
  • 2020年12月23日:南回铁路电气化通车,为台湾铁路环岛电气化最后一英里路,台铁普悠玛号推拉式自强号等电气化列车正式投入南回线营运[11]
  • 2021年3月25日:利嘉溪桥改建完工通车。
  • 2022年10月5日:南回线营运30周年,台铁局发行纪念套票供民众典藏[12]

车站一览

(注:车站等级: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甲简、乙简、丙简、简易、招呼、号志)

总结
视角

营运中车站及设施

更多信息 车站名称, 车站代码 ...

Thumb
从金仑站远眺金仑溪桥
Thumb
近看金仑溪桥
因南回线跨越金仑溪是接近出海口位置,使得金仑溪桥成为全线最长的桥梁。
Thumb
枋野二号桥拥有全台湾唯一有架设防风护网与风速仪的铁路桥梁,当风速超过每秒25米就会发出指令要求列车停止。
Thumb
南回线在中央山脉是以中央隧道穿越主棱的正下方,不仅隧道长度在全线是最长,也是全线在海拔位置是最高点。
Thumb
八八水灾冲断的南太麻里溪桥
Remove ads

废止车站及设施

更多信息 车站名称, 编号 ...
Remove ads

中断纪录

莫拉克风灾

  • 2009年八八水灾:铁桥与铁轨路基遭到冲断,于同年9月15日复驶。[14]

凡那比风灾

  • 2010年凡那比台风:太麻里溪桥路基掏空,近100米的桥梁悬挂半空中,台东(卑南)至大武间,暂以公路客运接驳,于同年9月29日复驶。[15]

康芮风灾

  • 2013年8月31日,因为土石流造成枋寮大武间隧道口崩落,302次自强号撞上土石流,造成车厢分离、脱轨事故[16],枋寮大武间路线中断,至同年9月3日复驶[17]。停驶期间铁路局在屏东的枋寮站和台东大武站安排客运接驳车,输运上千人次。因为南回线未全面装设边坡侦测器,导致无法事先预警此次事故,中华民国交通部预计将投资新台币50亿元增设边坡侦测器[18]
Thumb
南回铁路殉职人员纪念碑

未来计划

恒春支线新建计划

相关影视

台铁南回线铁道或列车作为舞台背景的影视作品:

电视剧
纪录片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