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千岁机场

日本北海道的机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千歲機場map
Remove ads

新千岁机场(日语:新千歳空港しんちとせくうこう shin chitose kūkō */?IATA代码CTSICAO代码RJCC)位于日本北海道千岁市苫小牧市交界,是札幌市的主机场,于1988年启用,替代了其于航空自卫队千岁基地日语千歳基地附近建设的旧千岁机场。千岁基地位于新机场主场站的西北方,装备F-15鹰式战斗机日本国政府专用机,和目前的民用机场独立运作,但由多条滑行道联系。

事实速览 新千岁机场新千歳空港 New Chitose Airport, 概览 ...
Thumb
新千岁机场航站内部
Thumb
右下:新千岁机场 (RJCC)
左上:航空自卫队千岁基地 (RJCJ)
Thumb
航空自卫队F-15战斗机降落千岁基地

新千岁机场以其独特的“C”字形半圆构造的航站楼而闻名,由0号至19号登机口的方向分别为供国际航班、全日空集团(包括Air Do)及日航集团使用之服务区域。航站楼一楼是国际线与国内线的入境大厅,二楼则为出境大厅。机场附属的餐厅、商店与各航空公司的贵宾室则设置在更上层的三、四楼。新千岁机场国内线航站的地下层则设有由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所经营的新千岁机场站,有机场专用快车与札幌、旭川等邻近地区的主要城市连结。东部地区降雪量相对较少,是新千岁机场选址的主要原因。

新千岁机场是其中1个24小时运作的日本机场,其他则包含羽田关西名古屋那霸北九州;本机场虽为24小时运作,但航站楼和客运班次仍有开放时间限制,且夜间鲜少班次起降。

Remove ads

历史

前身千岁机场是军民合用机场,1951年恢复民航后,由自卫队飞机和民用飞机共同使用。然而,到了1978年,旅客和货物的数量都增加,来往千岁机场和羽田机场之间的旅客数量成为世界上最高。它已成为北海道的枢纽机场,航线连接大阪、名古屋、福冈等全国主要城市以及北海道其他地区。另一方面,自卫队飞机每年因苏联入侵日本领空而紧急升空多达200次,期间民用飞机被迫在地面或周边空域等待,有时长达30分钟。因此,为了确保飞机安全,及因应航空需求的扩大,决定兴建新的新千岁机场,并于1975年11月20日动工。于1988年7月20日作为开放民用机场部分。

千岁机场启用之前

1916年

  • 千歳村议员渡部荣蔵与千歳村长山田旦以及邮便局长中川种次郎前往位于市区南方的山中沙沢,采购盆栽用的赤松苗木。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低产的火山灰地,并提出了在这片土地上开发飞行场的想法。

1922年

  • 千岁村向交通部长请愿,提议兴建国立飞行场。

1923年

  • 冈田伊太郎作为提案人,国会正式通过并批准了在千歳村ママチ地区设立飞行场的计划这项提议。

1925年

  • 8月,千歳村接受了小樽新闻社提出的旅游业务合作提议。作为回应,小樽新闻社提出可以派遣自有飞机来支援千歳村的飞行场开发计划。
  • 9月下旬,小樽新闻社的记者前往千歳进行实地考察,调查了航空线路下的地形和可能的着陆地点。经过评估,他们认为千歳神社附近和室兰街道沿线的区域都不太适合。于是,渡部荣蔵提议在市区南方的山中沙沢火山灰地区作为飞行场建设的场地。在实地视察后,他们决定在该地约6700坪的范围内进行飞行场的整地和开发工程。
  • 10月中旬,千歳村民自发地投入约2天的劳力,进行了树木清理、土地平整等工作,成功完成了约10公顷范围内飞行场的建设。村民的无偿付出和努力,为飞行场的快速建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 10月22日,小樽新闻社安排了一次旅行活动。为此,小樽新闻社派遣了他们的三菱R2-2型“北海1号机”飞机,由飞行员酒井宪次郎操纵,首次在新建成的千歳村飞行场成功着陆。这标志着千歳村飞行场正式启用,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
Remove ads

千岁飞行场启用后

1934年

  • 9月28日,千歳飞行场第一期工事开始,整备4万5千坪。
  • 10月28日,千歳飞行场举行竣工仪式。

1935年

  • 1月26日,村议会决定招揽陆军飞行队,并确保130町歩的飞行场用地。
  • 3月25日,请愿设置陆军飞行队获得通过。
  • 4月4日,开始第二期工程。
  • 6月6日,第二期工程竣工,扩大到10万3620坪。
  • 8月17日-23日,实施陆军航空特别演习。

1936年

  • 5月10日,开始第三期工程。
  • 6月20日,第三期工程竣工,扩大到17万2千坪,成为北海道最大飞行场。
  • 10月2日-4日,实施陆军特别大演习。
  • 10月5日,日本航空输送的ダグラスDC-2首次客运航班抵达。

1937年

  • 4月,海军航空队决定在千歳设立航空基地。
  • 9月,海军决定在村有地131公顷设立航空基地。
  • 10月18日,海军航空基地开工。

1938年

  • 8月27日,“ニッポン号”世界一周亲善飞行从本航空站出发。
  • 11月5日,千歳海军航空队开始运作。

美军占领

1945年日本投降后,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占领了该基地,主要是在美国陆军航空军和后来的美国空军第5航空队的控制之下。分配给千岁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主要占领单位是:

千岁基地在朝鲜战争期间隶属于美国空军第314航空师英语314th Air Division,由于朝鲜战争爆发,该基地于1951年1月1日编成第6163空军基地联队(6163rd Air Base Wing),基地主要用作从朝鲜作战任务返回的飞机的紧急着陆场,以及技术服务司令部的维修基地。

1951年,在同盟国占领期间,千岁空军基地接受了由日本航空(Japan Airlines)运营的首次定期飞往东京的民用航班。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后,美国空军于1954年9月从韩国金浦空军基地英语Kimpo AB转移了装备F-86军刀战斗机第4战斗机联队英语4th Fighter Wing,该联队是美国空军唯一分配给千岁基地的作战单位,任务为负责北海道本州北部的防空拦截任务,但随着预算的限制,该联队于1957年7月1日失效。

由于第4战斗机联队英语4th Fighter Wing的停用,美国空军将千岁空军基地的部分控制权交还日本航空自卫队,继续驻扎在千岁基地的美国空军单位为第6029支援大队(6029th Support Group[3]) ,并继续支援分配给该基地的美军单位,1957年12月31日,第6029支援大队(6029th Support Group)解散,千岁空军基地全面移交日本控制,但是美国空军一直在该基地维持通信设施,直到1975年6月30日为止。

Remove ads

航空公司与航点

Thumb
新千岁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班。

客运

更多信息 航空公司, 目的地 ...
Remove ads

货运

更多信息 航空公司, 目的地 ...

重大事件

新千岁机场曾发生如下航空事故:

  • 国泰航空与大韩航空客机尾翼碰撞:2024年1月16日晚,大韩航空一架航班号为KE766的A330客机(注册编号:HL7702)计划从札幌飞往仁川时,与国泰航空波音777客机(注册编号;B-HNW)(计划执飞前往香港的CX583航班[4])在新千岁机场相撞,此次事故尚无人员伤亡报告。[5]大韩航空随后发表声明称,该航班在停机位完成除冰作业后由地面服务公司牵引车牵引下的推出过程中,由于地面湿滑以及牵引车操作不当,飞机左侧机翼部位与相邻停机位的一架国泰航空CX583次航班发生剐蹭。机上13名机组成员及276名乘客无人受伤。[6]


请参阅源Wikidata查询.


对外交通

日本北海道新千岁机场的交通网络与铁路及巴士连接,当中包括:机场铁路、机场接驳巴士及都市间巴士等。[7]

铁路

札幌新千岁机场与机场铁路连接,当中乘坐 JR 千岁线的话最快只需要大约33分钟则抵达札幌。

巴士

来往新千岁机场及札幌市中心的机场接驳巴士及都市间巴士一共有10条线路。

相关电视节目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