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潘婷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潘婷婷SBS(英语:Rebecca Pun Ting-ting,1963年1月17日),香港公务员,曾出任创新科技署署长、雇员再培训局行政总监及油尖旺民政事务专员,官至首长级甲级政务官。她在英国的大学取得工学学士法学士学位后,于1987年7月加入香港政府政务主任职系,获派至多个决策局及部门任职,曾于1997年至1999年出任油尖旺民政事务专员和于2006年至2010年借调至雇员再培训局担任行政总监。她在返回政府后任职运输及房屋局副秘书长,负责多项大型基建工程,包括沙田至中环线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港珠澳大桥香港连接路将军澳跨湾连接路等,处理包括沙中线偷工减料问题高铁香港段超支延误问题元朗17亿天桥等争议。她在2019年7月获港府委任为创新科技署署长,负责香港再工业化英语Reindustrialization的政策,并以创新科技协助港府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直至2023年4月任满退休。

事实速览 潘婷婷Rebecca Pun SBS, 创新科技署署长 ...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潘婷婷生于1963年1月17日[1]。她先于英国伯明翰大学修读土木工程,并在1985年取得荣誉工学学士学位,及后再于伦敦大学取得法学士学位[2][3][4]

公务员生涯

早期生涯

潘婷婷在1987年7月加入香港政府后,随即获安排于布政司署铨叙科担任政务主任,协助公务员编制发展计划事宜[3]。在一年后,她于1988年10月获派至屯门政务处出任政务主任[3]。她及后曾在布政司署署任多个不同的高级政务主任职位,包括曾在1991年1月及1994年7月两度被征召往中央政策组辅助布政司工作,以及在1992年11月出任助理文康广播司处理新发展项目[3]。她期后在1994年10月出任助理卫生福利司,负责社会福利政策,因而在1995年4月获确任高级政务主任[3]

油尖旺专员

潘婷婷在确任高级政务主任后,很快就取得再度晋升的机会。她被安排于1997年3月13日接替艾能德出任油尖旺政务专员,并在同日获奉为官守太平绅士[3][5][6][7]。在委任消息公布时,政府发言人首次将专员的图片称作“官方肖像”,一度引来订立新任命发布标准的猜测[7]。在她上任时,佐敦刚于1996年11月发生嘉利大厦大火,为香港历史上伤亡人数最严重的高楼大厦火灾英语Skyscraper fire,故此有土木工程背景的她在任内积极与香港消防处及区内人士合作推广楼宇防火及管理工作[8]。因应香港主权于1997年移交中国,油尖旺政务专员一职随后亦改称为油尖旺民政事务专员。除了防火工作外,她亦统筹区内的大型街灯美化计划,而尖沙咀亦被定为全港的试点进行首期工程[9]。另外,她在任内与多个香港亲共团体维持良好关系,甚至她在卸任多年后仍获邀出席区内组织的聚会[10]。她于1999年3月31日卸任专员一职,而陈美嘉则在同年9月13日接任[3][11]。在卸任时,她亦正式于4月1日升任首长级丙级政务官,并获安排送往哈佛大学研读公共行政学课程,至8月中返港[3]

Remove ads

首长级丙级政务官

Thumb
潘婷婷曾于司法机构政务处任职三年

重返政府总部的潘婷婷在1999年8月获安排于房屋局任职首席助理局长[3],但她甫上任即遇上强热带风暴森姆吹袭香港,继而要处理业主要求政府及香港房屋协会协助维修质素欠佳的夹心阶层住屋屋苑的相关争议[12]。及后,她亦专责管理地产代理监管局的运作,并处理地产代理业界对牌照费用过高的不满[13]。另外,她也负责修订有关业主与承租人权责的法律事宜[14]

不过,潘在房屋局任职不足一年,就在2000年5月被调派至香港司法机构出任助理政务长,负责机构的发展工作[3]。她在任内负责修订多个法院的规则,当中包括区域法院土地审裁处[15][16],更于2001年参与检讨香港终审法院相关法例的工作[17]。 另外,她亦参与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咨询及执行事宜[18][19]。最后,她被指派负责婚姻诉讼附属济助程序改革试验计划,以及出任无律师代表诉讼人资源中心督导委员会秘书,支援设立资源中心的工作,并在2003年4月离任助理政务长[20][21]

在2003年6月,潘被调派至教育统筹局担任首席助理秘书长[22],负责包括毅进计划等的延续教育政策,以及管理香港学术评审局等资历评估工作[23][24]。她在任内负责设立香港资历架构,引入能力标准分类、质素保证机制及资历名册等概念,利用衡量机制以促进及保证各级别教育的学术质素[25][26]。然而,潘从房屋局转辗到教育统筹局任职,却因资历架构被五大地产代理公司反对而再度与地产代理业界交锋[27]。不过,她为了提升地产代理业界的水平,坚持将地产代理的资历纳入架构,并促使代理须持续进修以符合牌照规定[27]。另外,她在任内于香港中文大学修读行政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并在2005年取得学位[28]

Remove ads

借调再培训局

由于雇员再培训局在2006年需进行全面的策略性检讨,而行政总监邝胜仕又于同年1月宣布将于4月1日约满离任,港府因而抽调一名政务官担任该职,潘婷婷因此于同年4月1日起借调再培训局出任行政总监[29][30]。在2006年7月,政府向外佣征收雇员再培训征款用于再培训局的开支遭到司法复核,局方在2007年8月时累积超过32亿港元征款未能使用,潘因而要求在上述期限后允许局方使用款项,并以此预算继续制定策略性检讨方案[31]。虽然她被借调至法定组织,但她仍于2007年4月晋升首长级乙级政务官,并在同年7月1日获委任为官守太平绅士[28][32]

Thumb
2008年时的雇员再培训局实务技能培训及评估中心

及后,再培训局在她任内于2008年1月完成策略性检讨并向公众进行咨询,正式开始重新订立机构的角色及职能的程序[33][34]。同月,港府解封外佣税并放宽再培训局收生资格,主席田北辰在记者会上指再培训局会借此整统整所有公共再培训资源[35] 。不过,潘因田的言论远超当局的职权可能范围,而逐一致电所有出席的记者澄清[35]。立法会于2009年通过再培训局的改革方案,局方及劳工处自此分担培训及就业的工作,而再培训局亦于天水围开设资源中心[36][37][38]。同时,田北辰的主席一职亦由伍达伦取代[39]

策略性检讨后,再培训局收生额大增,潘亦策划为香港少数族裔的需要而提供更多的特别课程[40],另外亦因应最低工资立法改变就业市场而调整课程类别[41]。她最后于2010年7月31日卸任,由再培训局公开招聘的吴家光接替[38]

Remove ads

再返政总

在短暂休息后,潘婷婷在2010年10月1日接替从港府辞任的袁莎妮,出任运输及房屋局副秘书长,负责水陆的公共交通服务政策及管理工作,并出任港铁公司董事会内运房局局长的替任董事[42]。她在上任后随即在同年12月于香港立法会内被航运交通界议员刘健仪促请为的士加入燃油附加费,但她以波动频密为由坚拒开征该费用[43]。另外,就著立法会在2010年反对九龙巴士龙运巴士申请增加远高于2.3%通涨率的6.5%车资,潘就直指九巴按可加可减机制计算下其价格增幅仅为0.9%,最终会议通过没约束力的反对议案[44]

铁路

在任内担任港铁替任董事潘婷婷曾处理多个铁路项目,在2017年7月曾为南港岛线的基建工程向立法会申请2.8亿港元的超支拨款,但姚松炎等多名民主派立法会议员发现潘准备的文件只列明2010年时拨出的开支,除了并没有列明批准后超支拨款可于每年增收16.5%的实质开支预算外,更没有要求可取价值99亿港元的黄竹坑站上盖地皮的港铁公司承担有关开支[45]。潘对泛民的批评严正反击,指有关数字已经完整展示,只是文件格式及表述方法不同[46],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秘书长刘震亦表示或会在日后考虑更改文件表述形式[45]

Thumb
沙田至中环线工程在潘婷婷任职运输及房屋局时发生多个问题

在2017年底,潘在沙田至中环线正式就超支申请拨款前,预先透露位于土瓜湾车站附近的考古发现使到工程滞后11个月,超支数以百亿港元计,承诺会严谨审核开支[47]。不过,及后在2018年6月时,沙中线工程的分判商中科兴业向公众揭发早于2015年7月已向港铁报告红磡站的新月台钢筋有偷工减料的情况,与港铁说法并不一致而引发沙中线偷工减料丑闻[48]。潘在立法会上表示已即时派员实地视察,并要求港铁递交报告,以及为涉事车站安排独立工程检查,更声言如有违法绝不轻饶[48][49]。事件最终须设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而潘亦出席听证及作供厘清运输局在监管上的角色及责任[50][49]

另外,潘亦须负责处理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的工程,因而参与制定香港西九龙站一地两检安排,但潘因未知高铁香港段通车日期而未能公布西九龙站内地口岸区转交内地管辖的开始时间,并受到各界非议[51]。及后,高铁香港段工程临近尾声时却遇上试车出轨使公众日益关注高铁香港段超支延误问题,而运房局局长陈帆、副局长苏伟文及常任秘书长黎以德均缺席2018年6月1日的立法会会议,交由潘代表政府答辩,引起多位议员不满[52][53]。虽然潘指出高铁工程进度符合预期,并强调政府对高铁及沙中线均有充分监察,但对于超支事项却未有回应[49][52][53]。及后,她在立法会会议上表明港府将高铁工程申索额以884亿港元封顶,并对如期通车抱有信心[54]。最终,高铁香港段及西九龙站于2018年9月如期开幕通车,一地两检安排亦同时生效[55]

Remove ads

公路

潘婷婷同亦负责大型公路基建的工程计划,而潘虽然表明港珠澳大桥香港连接路可在2017年底如期竣工,但机场隧道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等工程则被揭发未能如期完成[56][57]。她在立法会上强调主要工程的确如期完工,而非必要工程则会在期后陆续分批完成,重申早在追加拨款时交代故当中并无隐瞒[56][57]

在2017年底,潘向立法会公布元朗北大屿山香港11号干线计划,但不论是民主派建制派均起哄嘲讽计划无理,直指将元朗居民带至大屿山加剧青马大桥负荷不能解决往来香港市区的交通问题,更有质疑当中隐瞒东大屿都会的前期规划[58]。及后,立法会要求潘提交更详尽资料作支持工程的理据,惟她在会前五个小时才交出在1998年撰写的三百多份研究报告,亦坦言内容多已过时[59]。最终,在建制派答允下,11号干线仍得以取得八千多万港元拨款启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60]

Thumb
潘婷婷于2018年6月向香港立法会申请拨款在将军澳兴建跨湾大桥

潘在2018年6月就香港6号干线将军澳跨湾连接路工程向立法会申领超过56亿港元,比2008年估算时的22亿港元预算大幅增加逾1.5倍,但由于九龙东长期交通挤塞使工程迫切故得以通过[61]。然而,同为6号干线的东南九龙T2主干道则被批工程延误,潘则指出原因为须收购茶果岭村土地发展,以及为村民安排搬迁,并将后续工作交由发展局处理[62]

行人系统

曾荫权政府起,港府锐意加强行人网络取代接驳交通改善路面运输状况[63][64]。虽然潘婷婷在运房局中负责处理的全港电梯及行人天桥改善计划获朝野支持,但分散的工程在执行时却娄遇困难[65]。在2018年5月,建在山贝河之上及仅长540米的元朗行人天桥系统因造价高达17亿港元而引起公众哗然,立法会议员朱凯廸更在短时间内于网上收集过千人联署反对,而香港建筑师学会香港规划师学会香港园境师学会香港城市设计学会均曾于2014年抛出替代方案[64]。不过,潘及路政署署长锺锦华均坚持执行项目,并以溶洞环境和排洪设计使工程变得复杂,以及须考虑人力资源安排及地区人士意愿为由要求立法会审议[64]。最终,项目在众多争议声音下得以通过[66]

她在2018年11月更就葵涌邨往来葵兴邨的行人系统工程决定使用《收回土地条例》的条款,首次向基汇资本收回斜坡用作建造设施[67]。动用法例收回私人土地的做法尽管因有滥用公帑及侵吞私产等潜在争议而在立法会上备受质疑,但潘仍与路政署合作推出超过130个行人系统的工程项目,并获批6.5亿港元拨款[65][67]。然而,多个工程计划未得以妥善执行,更有多个项目拖延及被列为非优先事项,潘因而受邵家辉陈恒镔等多个立法会议员批评[63]

她在运房局任内于2014年4月晋升为首长级乙一级政务官[22],亦分别于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完成公共行政学课程[4]。最后,潘在2019年7月14日卸任运房局副秘书长,并由叶李杏怡接任[68]

Remove ads

创科署署长

Thumb
创新科技署在潘婷婷于任内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开发抗菌聚合物涂层

在2019年7月31日,潘婷婷获港府委任为创新科技署署长,接替升任为创新及科技局常任秘书长蔡淑娴[22]。她在上任不久后香港就爆发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她除了透过部门的研发中心研制出隔离检疫电子手环和移动应用程序,以及铜芯抗疫口罩外,亦与香港科技大学开发抗菌聚合物涂层予公共场所使用[69]

疫情同时使香港经济停顿,因此潘在2020年6月从抗疫基金抽拨五亿港出推行遥距营商计划,以资助香港公司发展电子商务[70]。虽然计划原先预计约三千个申请,但最终在五星期申请期内收到超过一万五千个申请[71]。因此,潘亦联同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将计划总开支提升至15亿港元[70][72],但计划因审批进度缓慢和多个项目被大副削减资助额而被申请人及业界严厉批评[71][73]。就此,她向公众解释已因反应热烈而增加三倍人手处理申请,而被削减资助额的计划均涉及抬高成本英语Price gouging的情况[73]。最后,计划拨款额进一步上升至高达17亿港元[69]

再工业化英语Reindustrialization在潘任内亦为港府的主要经济发展方针,她利用创新科技基金为再工业化提供人力资源升级生产线的资助计划,当中由2020年7月开始就升级生产线的资助计划涉及食物生物技术纳米材料等多个行业,而预留拨款额更高达46亿港元[74][75][76]。同时,她亦支持香港科技园公司在各工业邨提供更先进制造业中心,而首个于将军澳工业邨的建设项目亦在2022年落成及出租[77]

在2023年1月已年满60岁的她获港府安排延任创科署署长,直至2023年4月16日起才展开退休前休假[78]。尽管4月14日为潘最后的工作日,由于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及创科署向香港立法会提交的书面答复连番出现问题,结果使她当日仍需亲自出席答辩[79][80]。署长职位在她卸任后悬空,至同年6月由李国彬接任[81]。及后,她藉共36年杰出的公务员服务而在2023年7月1日获港府于香港2023年度授勋及嘉奖名单颁发银紫荆星章[82]

Remove ads

个人生活

潘婷婷已婚,而她的兴趣为钢琴及阅读,亦热衷篮球及乒乓球运动[2]

荣誉

殊勋

头衔

  • 潘婷婷,JP(Rebecca Pun Ting-ting, JP,1997年3月13日-1999年3月31日;2007年7月1日-2023年4月16日)[6][32]
  • 潘婷婷,SBS(Rebecca Pun Ting-ting, SBS,2023年7月1日-)[82]

注脚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