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被爆建筑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被爆建筑物指的是在战争中遭受爆炸袭击而幸存的建筑物废墟,属于战争遗址的一种,特别是指原子弹或氢弹造成的袭击,这种情况下也称为被曝建筑物。此外,其范围也包括被爆的树木和被爆电车等。[1]
被爆树木。
概要
被爆建筑物的存在,源自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原子弹轰炸,这些建筑物曾是日本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包括当时的政府机关、宗教场所、商业建筑、学校和住宅等。在原子弹轰炸中,这些建筑物成为受到爆炸波及的目标之一,从而受到毁坏成为了废墟。其中,广岛市和长崎市是当时受到原子弹攻击的日本城市,原子弹轰炸对这两座城市造成极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战争结束后,因配合都市更新及防止建筑物成为危险场所,政府决定拆除大部分的被爆建筑物进行重建。不过为了纪念原子弹轰炸历史,一些重要的建筑物被保留下来,成为了战史教育的纪念碑,例如广岛和平纪念馆。近年来随着战争空袭的比重增加,命中精度也提高而不再像过去无差别攻击。然而,被爆建筑物然存在于现代的城市中,并因其价值性而成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同等收到关注的也包括被爆树木。
日本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本土遭受了盟军空袭,许多建筑物在此过程中遭到破坏,部分遗迹至今仍作为文化遗产留存。在日本,特别称之为“被爆建筑”范围的战争遗迹,是指1945年8月6日广岛市原子弹爆炸以及同月9日长崎市原子弹爆炸后残存下来的建筑物。[2]
20世纪60年代,由于这些废墟面临倒塌的风险,一些市民希望拆除这些建筑物,或者出于希望重建而不是保存,或是想遗忘过去的想法。但也有市民认为这些建筑物是历史的见证,应该保存下来。其中,最激烈的论争以围绕原爆圆顶屋展开。近年,由于作为历史讲述者的被爆者人数逐年减少,越来越多居民反对拆除这些建筑物。
由于木造建筑物被火灾烧毁或老化而被拆除,保存当时面貌的建筑物也越来越少。此外,也有一些被留下来却无法决定用途的建筑物闲置。另一方面,一些建筑物被改建后仍在使用,有些成为资料馆,有的持续成为商店或工厂等设施。
1990年代初期,随着距离战争结束已经过去50年,广岛市和长崎市政府开始重新评估被爆建筑物的状况,正式列出名单[3]。对于私人拥有的被爆建筑,政府共出资负担3/4,最高3,000万日圆的补助金以利保存。[4]然而,最初广岛市有103个被爆建筑物,长崎市有46个被爆建筑物被列入名单,但到了2015年,即距离被爆70周年之际,广岛市只剩下了17个被爆建筑物,长崎市只剩下了13个被爆建筑物,已有相当多的被爆建筑物被拆除。特别是私人拥有的被爆建筑,除了老旧因素需要拆除之外,还需要耐震补强等高成本费用,因此有很多人支持拆除。由于私人拥有财产权,政府无法强制维持这些建筑物的存在。但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没有被列入名单的被爆遗址值得关注,还有新的被列入名单的被爆建筑被发现。
Remove ads
1993年,广岛市将距离爆心地5公里以内的现存被爆建筑物因应分类而登录于“被爆建筑”、“被爆树木”、“被爆桥梁”的名单上,广岛市对此在保存事业的第1号案例,是将广岛红十字和原爆病院的旧建筑物的部分墙壁切下来,移到位于该院内的广岛港243号线侧的位置,以便行人观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被爆物品,例如广岛电铁的650形电车持续在现役中行驶,以及被爆钢琴。
随着1996年原爆圆顶屋被登录为世界遗产后,周边针对保护被爆建筑物的活动变得积极起来,[5]并对于广岛市中心周围的土地开发和被爆建筑保存产生了巨大影响。建筑物的保存行动与土地利用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广岛市的登录名单中,除了位于当初被爆时不在广岛市内的祇园町内的熊野神社等建筑物外,还包括距离5公里圈内的府中町内的麒麟啤酒广岛工厂的被爆时记录。这些建筑物的被爆记录都被收录在登录台名称中。2015年,广岛市登录新的被爆建筑物名单,包括鹤羽根神社手水舍[6]和本川公共洗手间也被登录在名单上[7]。这些建筑物在爆炸中受到了少许损坏[8][9][8][9]。
1995年,长崎市指定了该市的被爆建筑物名单。[10]这些建筑物具保存当时爆炸和热线的痕迹,能够以视觉的形式传达爆炸时的情况。根据重要性和受害情况,长崎的建筑物被分为A到D四个等级。然而与广岛相比,能够视觉地传达被爆情况的建筑在长崎市中极为有限。这是因为长崎是在广岛之后第二个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城市,爆炸中心位于市中心以外的浦上地区。该地区的石造和混凝土建筑物相对较少。另外,长崎的象征性建筑浦上天主堂,因当事人天主教长崎教区的山口爱次郎主教和长崎市市长田川务的意愿下而被拆除。这些因素导致了激烈的存续争议。[11]市民更倾向于优先考虑复兴和土地开发,而非保存历史。此外,爆炸中心周围是山地,平原地区狭窄,可用土地本身就很少。此外,长崎市和广岛市的反核活动和市财政也有所不同。广岛市是政令指定都市,而长崎市则是中核市。
1988年,距离爆炸中心0.6公里的山里小学校被拆除时,一些被爆者和市民表示遗憾,认为这是“被爆的证人”。然而,长崎市教育委员会在报纸上发表了看法,认为“形式上的东西最终会风化。将其传承于精神层面是更为有效的和平教育”。同年8月,该校舍被拆除,现在只保存了位于长崎原爆资料馆的一部分墙体和后门的门柱。[12]
长崎的保存活动与广岛一样,也是从1992年长崎刑务所浦上刑务支所遗址发现以后开始活跃起来的。
Remove ads
其他
根据广岛型原爆规模计算,被爆建筑物在经历受爆后100小时,在暴露于辐射下是最强烈影响人体的时间点,但回到受爆前的水平值,实际仅需要1年的时间。因此,当前在日本的被爆建筑中,并没有任何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产生影响的程度。[13]
许多人曾误解认为原子弹会产生放射线。实际上,在广岛原爆投下后2天,即1945年8月8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曾发表了一篇文章,援引参与曼哈顿计划的哈罗德·雅各布森的发言称:“在原子弹的威胁下,目标地区将会持续70年没有放射线,这已经在实验中被证明了。”但美国政府为了避免谴责,立即掩盖了此事,罗伯特·奥本海默否认了这一说法,而雅各布森也后来否认了自己的发言。美国因而向日本未投降的政府宣传,“广岛已经成为了75年内不能容忍人畜生存的土地。并且派遣学者进行调查等活动,等同于自杀。”[13][14]
同年8月底结束的战争后,以此为依据,包括《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等各大报纸都相继报导广岛约70年或75年的“生物不毛说”。此外,由于投下后进入市区的被爆者数量众多,一些人仍然认为建筑物对人体有不良影响。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城市所残留的放射性物质,是在原爆投下一个月后由于台风艾达的冲击而被吹走的。
此外,美国的主要核试验场所“比基尼环礁”现在也已经降至可以短时间停留的安全水平。
用砖砌的建筑物是被照射的辐射剂量率的参考标准。这是因为砖块中含有的石英晶体能够记录辐射量,即使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的时间(当伽马射线照射晶体时,会在晶体内留下电子痕迹[15][16])。因此,通过提取这些石英晶体测量(将其加热到500℃恢复原状,并在此过程中,测量其光亮度(发光强度与吸收量成比例),便可以确定曝露的线量大小。[17]
Remove ads
放射线遮蔽能力是指物质能够阻挡或减少射线穿透的能力。参考“被曝”和“放射线障害”。根据广岛递信病院(即广岛白岛病院的前身)院长蜂谷道彦在距离爆心地不到1个月的8月23日至9月19日,检查存活的被爆者的白血球数量,并按距离和防护情况进行了分类(白血球的基准下限值为3300至4000/μl),报告如下:。
从以上的数据中得知,实际上比起室外和木造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及室内的建筑物实际能够减少白血球的数量,因此可以得知这些建筑物对放射线有一定的遮蔽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广岛原爆中,最接近爆心地的存活者是位于距离爆心地170米的RC建筑物地下的一位居民,他活到1982年,享寿84岁。[18]
Remove ads
广岛市现存的被爆建筑物
列表所指的“非木造”指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SRC、RC结构)。
Remove ads
长崎市现存的被爆建筑物
自1998年开始,长崎市根据对该城市的原爆建筑物、桥梁、植物等的调查结果,考虑原爆的痕迹和距离爆心地的远近,该政府对其进行排名并分为A到D的四个等级。截至2018年7月,长崎市政府共有A级29个、B级24个、C级13个、D级57个,共计123个被爆建筑物。本段落则列出具有明显原爆痕迹的A级被爆建筑物。
以下列表是根据长崎市被爆建造物等排名一览表(截至于2012年1月)所编制:
-
山王神社大樟树
另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