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过海隧道巴士110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过海隧道巴士110线是香港一条循环来往筲箕湾及尖沙咀的过海隧道巴士路线,现时由城巴及九巴联合经营,提供筲箕湾、耀东邨、西湾河、太古城及北角来往佐敦及尖沙咀的过海隧道巴士服务,回程更会加经铜锣湾及炮台山。
本线为香港现存唯一常规循环过海巴士线,亦为仅有四条不途经专营巴士低排放区的全日联营过海巴士路线之一[2]。
Remove ads
历史
在中巴及九巴呈交运输署的《八六至八八年度巴士路线发展计划》中,两巴提议开办新路线110,来往太古城及尖沙咀东;惟当局正实行“整体过海隧道运输服务政策”,冻结了过海巴士路线的数目,运输署指拟议路线与渡轮服务重叠,否决建议。[3]
- 1987年8月17日:因油麻地小轮(即香港小轮)尖沙咀东至北角的航线取消,本线开办,来往尖沙咀东(即现时康宏广场的位置)至太古城。
- 1992年1月1日:尖沙咀东巴士总站因物业发展(兴建康宏广场)而关闭,本线总站迁往尖沙咀东(梳士巴利道)。
- 1993年5月23日:太古城巴士总站因物业发展而关闭,本线延长至西湾河码头。
- 1995年6月25日:九巴班次提升为全空调服务。
- 1996年1月22日:本线总站由尖沙咀东迁往佐敦道码头。
- 1996年8月26日:为配合耀东邨一带入伙,本线延长至筲箕湾并途经耀东邨。
- 1998年9月1日:中巴专营权结束,改由新巴及九巴联合经营本线。
- 2000年6月11日:为减少行车时间,本线往筲箕湾方向改经维园道入电气道、渣华道,往九龙方向改经兴发街入维园道及告士打道,不经怡和街及铜锣湾。
- 2003年2月23日:因佐敦道码头巴士总站关闭,本线总站迁往佐敦(汇翔道)巴士总站。
- 2009年12月20日,本线总站由佐敦(汇翔道)迁往九龙站,以配合兴建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西九龙站工程;往筲箕湾方向离开海底隧道后改经告士打道、天桥、告士打道、高士威道、英皇道(兴发街至康山)后返回原有路线,不再经歌顿道、电气道、渣华道及民康街,但本线在红磡海底隧道收费广场分站的停站位置维持不变。自迁往九龙站后,新巴巴士未及更新电子地点牌,故仍然显示为“佐敦(汇翔道)”,只不过新巴只在车头玻璃窗挂上胶牌显示“九龙站”[4]。
- 2013年12月28日:本线改为循环运作,改以筲箕湾为总站,尖沙咀东(么地道)为循环点。同时为配合118线北角段来回程改经东区走廊,往尖沙咀方向改经介乎太古城至民康街及糖水道至维园道一段东区走廊,往筲箕湾方向抵告士打道后改经维园道、歌顿道、电气道、渣华道及民康街至太古城一段东区走廊,以弥补118线提速后的不足[5][6][7]。
- 2014年7月28日:早上由红磡海底隧道收费广场开往北角渣华道(电照街)之特别班次由2班增加至5班,服务时间为08:25至09:15,每10-15分钟一班。
- 2016年5月23日:九巴班次增设到站时间预报。
- 2018年7月27日:新巴班次增设实时抵站时间查询服务。
- 2018年12月23日:星期日及公众假期由筲箕湾开出的班次提早至07:00,新增的班次并以尖沙咀么地道为总站,不会按循环线往筲箕湾。[8]
- 2019年9月1日:试行两项改动,至同年12月31日:[9][10]
- 星期一至五所有常规班次改以循环形式运作;
-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头班车由07:00提早至06:30开出。
- 2020年1月1日:[11]
- 星期一至五全数常规班次采用循环形式运作之安排正式永久实施;
-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头班车时间由06:30改回07:00。
- 2022年2月14日:取消09:15由红磡海底隧道收费广场开往北角渣华道(电照街)之特别班次。[12]
- 2022年6月20日:取消由红磡海底隧道收费广场开往北角渣华道(电照街)之特别班次。[13]
- 2023年7月1日:因应新巴城巴合并,本线改由九巴及城巴联合经营。
- 2025年7月19日: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12:20或之前由筲箕湾开出之班次以试行形式绕经高铁西九龙站上下客区,至2026年1月18日。[14]
Remove ads
服务时间及班次
-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07:00、07:35、08:10、08:40,以及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20:00由筲箕湾开出的班次以尖沙咀东(么地道)为终点,不返回筲箕湾。
Remove ads
收费
全程:$12.2
|
乘搭此线往港岛方向之乘客于登车后150分钟内在海底隧道巴士转乘站转乘以下路线,第二程成人票价便可减收$3.5,小童/长者票价减收$1.8,乘客必须在150分钟内转车。
Remove ads
使用车辆
现时九巴的用车为5辆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ATENU)双层空调巴士,均属荔枝角车厂。
城巴方面共派出6辆双层巴士,主要为: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 10.5米(38XX)、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11.3米40XX、12米55XX)、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11.3米40XX、12米55XX-58XX、12.8米61XX-62XX)、富豪B9TL(11.3米45XX、12米52XX)及富豪B8L 12米(523X)。
行车路线
经:未命名道、南安里、筲箕湾道、新成街、耀兴道、惠亨街、太祥街、筲箕湾道、太古城道、太茂路、太古湾道、东区走廊、民康街、英皇道、糖水道、东区走廊、维园道、告士打道、杜老志道天桥、杜老志道、鸿兴道、红磡海底隧道、康庄道、漆咸道南、加士居道、佐敦道、(汇民道、汇翔道)、广东道、梳士巴利道、尖沙咀东(么地道)巴士总站、么地道、漆咸道南、畅运道、康泰径、康庄道(北行) 掉头处 、康庄道(南行)、红磡海底隧道、告士打道、维园道、歌顿道、电气道、渣华道、民康街、东区走廊、太古湾道、太丰路、太古城道、太茂路、太古湾道、太荣路、太古城道、筲箕湾道、太康街、鲤景道、太安街、成安街、耀兴道、南康街、筲箕湾道、爱秩序街及南安街。
- 注:
-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12:20或之前班次加经括号内之路段。
- 以尖沙咀东(么地道)为终点站班次,祇停斜体字之路段

- 注:
-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12:20或之前班次加经#号之分站。
-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07:00-08:40,及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20:00由筲箕湾开出之班次以尖沙咀东(么地道)为终点站,不经有*号之分站。
Remove ads
客量
由于应港岛居民要求,导致本线不断延长路线,因此本线在港岛区的路线相当迂回,因此特意乘搭本线的乘客甚少,多数是因102、112等线无法上车而乘搭本线来往红隧到红磡站转乘东铁线的乘客。再加上告士打道一带经常塞车,影响行车时间及班次稳定性,因此本线在2000年6月11日起大幅度更改路线,以减少行车时间,不过由于班次较疏落,而且尖沙咀广东道在繁忙时间常常塞车,加上尖沙咀乘客可以乘搭港铁直达或天星小轮经港岛转车来往东区,因此客量一直欠佳,运输署更在2006-07年路线发展计划中建议停驶本线,但受到区议会反对而被搁置。但该线在繁忙时间亦有很多乘客在尖沙咀及尖东等候,客量未至于太差。甚至在晚上会出现顶闸情况。
虽然过海隧道巴士118线一直计划修改为不经北角直达柴湾,以便为其主要服务对象的柴湾地区提供更快捷的过海巴士服务,可是受到已有多条直达巴士路线的北角区反对,于是110线便被修改为118改道后的替代路线。
本路线于2013年12月28日起配合过海隧道巴士118线进行改道,往港岛方向通过海底隧道后,改为取道电气道,以取代118线改道前的部分功能。根据网上巴士讨论区,本线的客量大幅上升,在早上繁忙时间更出现满座情况,九巴更要加开往渣华道近电照街的特别班次,以疏导乘客[18][19]。于2014年1月,九巴更改派富豪奥林比安12米(3AV)代替同款11米巴士(AV)挂牌车,以应付上午繁忙时间海底隧道收费广场前往北角之庞大客量增长,同年1月18日起两部低地台挂牌车更换上载客量较大的Wright车身富豪B9TL(AVBW1/LU3739、AVBW44/MM2801)。可是由于110线班次不足,加上九龙区服务范围只有佐敦及尖沙咀,即使行车速度因改道而加快,大部分在海底隧道站的乘客依然以等候102线及106线为主,只有偶遇110线,或是没有选择的北角内街及耀兴道的乘客才会登车。
Remove ads
参考资料及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