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过海隧道巴士113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过海隧道巴士113线是香港一条来往彩虹及坚尼地城(卑路乍湾)的过海隧道巴士路线,由九巴及城巴联合经营,提供坚尼地城、西营盘、中环、金钟及湾仔(皇后大道东)来往何文田、九龙城、东头邨、黄大仙、钻石山及彩虹邨的过海隧道巴士服务。
Remove ads
历史
- 1976年5月16日:本线开办,港岛区总站设于西环(山市街),由九巴及中巴联合经营。
- 1982年10月8日:往九龙方向在太子道西后,改经九龙塘嘉林边道和东宝庭道才入联合道。
- 1984年:改经原有路线。
- 1988年10月19日:西环总站由山市街迁往荷兰街。
- 1997年4月14日:九巴增派空调巴士行走。
- 1998年9月1日:中巴专营权结束后,改由新巴合营。
- 1999年1月31日:往九龙方向再度改由太子道西转入嘉林边道及东宝庭道,然后才入联合道。
- 1999年8月15日:为配合坚尼地城(卑路乍湾)巴士总站启用而迁往。
- 2000年2月1日:本线改为全空调服务。[1]
- 2016年4月17日:九巴班次增设到站时间预报。
- 2018年7月27日:新巴班次增设实时抵站时间查询服务。
- 2023年7月1日:因应新巴城巴合并,本线改由九巴及城巴联合经营。
服务时间及班次
- 注:有红字班次为九巴派车,其余班次为城巴派车。
Remove ads
收费
全程:$12.9
|
八达通转乘优惠
乘搭此线往港岛方向之乘客于登车后150分钟内在海底隧道巴士转乘站转乘以下路线,第二程成人票价便可减收$3.5,小童/长者票价减收$1.8,乘客必须在150分钟内转车。
Remove ads
使用车辆
现时九巴用车包括5辆富豪B9TL 12米(AVBWU)及3辆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ATENU)双层空调巴士,均属九龙湾车厂。
城巴方面共派出10辆双层巴士,主要为: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 10.4米(38XX)、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11.3米40XX、12米55XX)、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11.3米40XX、12米55XX-58XX)、富豪B9TL(11.3米45XX、12米52XX)及富豪B8L 12米(523X)。
Remove ads
行车路线
彩虹开经:彩虹道、龙翔道、凤舞街、东头村道、联合道、太子道西、窝打老道、培正道、常兴街、公主道、康庄道、红磡海底隧道、坚拿道天桥、坚拿道东、^摩利臣山道、^皇后大道东、金钟道、德辅道中、摩利臣街、干诺道西、德辅道西、坚尼地城海傍、山市街、卑路乍街、加多近街、坚尼地城新海旁及城西道。
坚尼地城(卑路乍湾)开经:城西道、西祥街北、西祥街、卑路乍街、荷兰街、坚弥地城海旁、德辅道西、干诺道西、干诺道中、林士街,德辅道中,金钟道、皇后大道东、摩利臣山道、礼顿道、坚拿道西、坚拿道天桥、红磡海底隧道、康庄道、公主道、民丰径、培正道、窝打老道、太子道西,基堤道、界限街、嘉林边道、东宝庭道、联合道、东头村道、沙田坳道、彩虹道及彩虹通道。

Remove ads
使用状况
此路线开线初期,由于没有铁路竞争,此路线成为黄大仙、九龙城、何文田往来湾仔区及中西区的主要过海路线,亦是当时皇后大道东唯一一条过海隧巴路线,故客量相当高,中巴和九巴以频密班次服务。
地铁于八十年代通车后,黄大仙往来湾仔、中环的车程大幅缩短,沿线人口老化加上启德机场于1998年搬迁,九龙城商业活动减少,此路线客量受到沉重打击,班次不断地被削减。本线部分服务范围路段与104线重叠,但班次亦不及104线频密。[2]
现时此路线是西区唯一一条来往中九龙的全日过海路线,加上途经湾仔皇后大道东、中环主要商业区,以及拥有东头邨[3]、美东邨、九龙城等独市位。不过,由于沿途受到港铁竞争,行车路线又相当迂回,所谓独市位的客量又远不及101服务湾仔道、土瓜湾、太子道东等地高[4][5]港铁西港岛线通车后令不少西区乘客改乘港铁往来九龙,此路线客量更雪上加霜。运输署建议此路线两边总站缩短至黄大仙和中环(港澳码头),以便101X线提供全日服务,但受到区议会反对,令计划搁置。[6]
总括而言,现时此路线除了繁忙时间客量较高外,其余时间客量偏低。另外,自从港铁西港岛线通车后只有极少西区乘客会乘搭此路线过海。
有黄大仙区议员建议此路线延长至慈云山,为慈云山、斧山居民提供全日过海隧巴往来湾仔、中环,并精简途经路段。[7]
Remove ads
参考资料及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