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海軌道交通7號線
2009年开通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上海軌道交通7號線是一條連接中國上海市寶山區美蘭湖站至浦東新區花木路站,是上海地鐵營運的L字型走向地鐵路線,全長44.366公里,共設33座車站,於2009年12月5日通車營運。

Remove ads
概覽
7號線北起寶山區美蘭湖站,南至浦東新區花木路站,分二期發展。首期工程正線起自寶山區祁華路站,位於新國際博覽中心主入口前花木路站。工程正線全長34.388公里,均為地下線。全線設車站28座(全部為地下站),控制中心1處;主變電所2座,陳太路停車場及綜合基地、龍陽路輔助停車場2處機廠。工程總投資為187億元。於2009年12月5日通車試營運[4],2010年2月20日首末班營運時間區間擴展至尖峰時間(05:30到22:31)[5]。祁華路站因周邊道路未建成長期不開放,直至2014年7月22日才開放。後灘站在2010年4月20日啟用[4]。
北延伸段工程建設名義為「羅店中心鎮公共運輸配套工程」,起於祁華路站,終於美蘭湖站。路線全長9.978公里,其中地下線長約7.01公里,高架線長2.518公里,地下至高架敞開段長0.45公里,設5座車站,其中地下站3座,高架站2座,投資31.57億元[6]。其中,顧村公園站、羅南新村站及美蘭湖站3站於2010年12月28日啟用,劉行站、潘廣路站於2011年6月30日啟用。該段路線不在7號線初版規劃中,顧村大型居住區開發建設後增補,並以「配套工程」名義繞過了國家發改委的審批[7]。
7號線的路線標誌色為 Pantone 1505C (C=0 M=69 Y=100 K=0)[8]。
7號線開通後首個工作日(2009年12月7日)下午5時止進站客流8.3萬人次、雙向轉乘客流11萬人次[9]。
Remove ads
7號線的各個裝潢內都有以站名為主要內容的大型牆面(大字壁),背景為橘紅色調的水果圖案。不過,有三處例外:後灘站使用2010年世博會中國館,靜安寺站使用靜安寺、上海大學站使用上海大學圖書館形象。而花木路站則由於空間設計問題(車站大廳層中間是一個鏤空),沒有這種大型牆面。
7號線的轉乘站點設置有如上示。在肇嘉浜路、東安路、耀華路和高科西路等垂直轉乘站點,7號線的月台位於地下三層(B3層),其他路線的月台位於地下二層(B2層),即月台間是呈上下樓層關係,轉乘通過月台間的樓梯實現。值得注意的是,月台上的通道既有樓梯又有電扶梯的,那是通往車站大廳出入口的通道,而轉乘通道只有樓梯沒有扶梯。
靜安寺和常熟路以及鎮坪路的轉乘,需要乘客上至車站大廳走過一段車站大廳間通道到其他路線的車站大廳,然後到達月台,從而實現轉乘。相對來說,上述的垂直轉乘站比較方便。
車輛
7號線列車均採用A型車6節編組,設計時速80 km/h,為VVVF交流傳動,設計壽命30年。
- 塗裝:車身兩邊各有一條橘紅色的飾帶,車頭亦有深綠色飾帶,車頭為黑白兩色。
- 該批所有列車不設閃燈路線圖,但在車廂連接處設有黃色LED顯示螢幕。車頭加設黃色LED顯示螢幕顯示終到站。
- 711、712列車還有上海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會徽(僅限2008年測試)。
- 雖然與09A02、12A01型列車的塗裝不同,但是設備方面完全一樣。
- 塗裝:列車以黑、銀為主色調,車身兩邊各有一條橘紅色色帶,車頭為黑色。
- 該批所有列車設LCD螢幕顯示路線圖,在車廂連接處和車廂中間位置均設有LED顯示螢幕。
- 雖然與09A03型列車的塗裝不同,但是設備方面完全一樣。
車站一覽

- 注1:相對列車運轉方向而言。
- 注2:採用虛擬轉乘。公車卡用戶可在出站30分鐘內轉乘,乘坐距離連續計算;單程票用戶如需轉乘需出站另行購票,乘坐距離不連續計算。
- 注3:龍陽路站為七號線與機場磁浮線的轉乘站,乘坐距離不連續計算,需出站另行購票。
現開行美蘭湖站~花木路站、祁華路~花木路兩種交路,工作日增開上大路~楊高南路交路。若因颱風天需要中止營運露天區間時,全天開行潘廣路-花木路交路。
Remove ads
時刻表
更新時間:2024年3月30日[10]
自2023年4月28日起,7號線逢周末(周五、周六)實施延時營運。
沿革
- 2004年2月26日 工程報建[11]
- 2005年11月24日 正式開工建設
- 2005年12月23日 羅店中心鎮公共運輸配套工程報建[12]
- 2007年6月27日 羅店中心鎮公共運輸配套工程顧村公園站開工
- 2008年10月15日 首列列車抵滬
- 2008年12月6日 全線站名確定[13]
- 2009年5月10日 全線軌道貫通[14]
- 2009年12月5日 首期工程通車(其中後灘站暫不開通)試營運,採用非高峰營運模式
- 2010年2月20日 首末班營運時間區間擴展至尖峰時間(05:30到22:31),早傍晚尖峰時段行車間隔5分鐘,離峰時間6分鐘[5]
- 2010年4月20日 後灘站啟用
- 2010年12月28日 顧村公園站、羅南新村站和美蘭湖站啟用,同時啟動大、小交路營運模式,大交路美蘭湖站至花木路站,小交路為上海大學站至花木路站[15]
- 2011年6月30日 劉行站、潘廣路站投入營運
- 2012年6月6日 由於地區規劃調整,船廠路站已取消,更名為龍華中路站
- 2014年7月22日 祁華路站投入營運,同時小交路終點站由上海大學站改為祁華路站
- 2021年2月12日 至17日 楊高南路站至高科西路站單向隧道臨時中止營運整修,雲台路站至高科西路站中止營運,高科西路站至花木路站之間採用單向雙線營運,行車間隔延長。美蘭湖站與雲台路站開行小交路[16]
爭議
![]() |
2009年12月2日,上海地鐵正式宣布9~16點營運,其用詞為
“ | 記者從今天的發布會上了解到,試營運期間七號線一般是早上9點營運到下午4點。通過三個月的試營運將會根據人流逐步過渡到早上5點到晚上11點。目前,時刻表上清晰標明,從花木路下行的首班車是早上9點首發,末班車是16點。從上海大學出發首班車是9點,下行末班車是17點結束。 | ” |
——東方網新聞報道,實際上海大學末班車也是16點 |
在該新聞隨後所附的調查中,明顯顯示網民對此營運時間的失望,截至2009年12月2日的調查結果,近60%的網民選擇了選項「太過分了,在忽悠我們上班族啊」,只有不到15%的網民選擇了「為了世博會時能營運正常,我可以理解」。
2011年8月13日10點25分左右,地鐵7號線因設備故障,靜安寺站至新村路站區段列車速限運轉,發車班次延長。車輛一直開開停停,速限運轉。許多乘客反映不僅是列車在每一站都要做長時間停留,每站間的通行速度也被大幅減慢。「基本上每站都要開上6、7分鐘,是平時的2倍時間。截至11點56分,上海地鐵營運資訊顯示,7號線恢復正常運轉。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