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京台高速公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高速公路規劃中的縱向主幹線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京-台北高速公路,簡稱京台高速,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編號G3,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高速公路規劃(71118網)中的首都放射線之一,全線大部份為雙向四車道。原稱京福高速公路(G020),起點北京市,終於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途經河北(廊坊、滄州)、山東(德州、濟南、泰安、濟寧、棗莊)、江蘇(徐州)、安徽(淮北、宿州、蚌埠、合肥、銅陵、黃山)、浙江(衢州)、福建(武夷山、南平、建甌,福州),規劃終點為台灣台北市。[1]基於兩岸政治分治現狀,外加福州平潭至台灣島需跨越台灣海峽,兩岸意見難以協調且實施難度大,暫無動工可能性[2]。
Remove ads
建設
目前京台高速公路的北京至平潭段除改線段外均已通車。
北京段
於2016年12月9日南端至河北界端投入運營後全線通車。[3]其中,廊坊段已在2014年12月26日通車[4],亦有 大興機場北線聯絡
京開高速、北京大興國際機場[5]。
河北段
全通。
山東段
全通。
江蘇段
全通。
安徽段
全通。
2005年1月18日通車。
全長116.115公里,雙向四車道,平原微丘區銅陵至楊梅村段約57公里,設計時速100公里;山嶺重丘區楊梅村至湯口段約59公里,設計時速80公里。2004年6月28日開工建設,2007年9月28日建成通車。
全長57.39公里,2004年2月開工建設,2007年9月28日建成通車。
全長22.644公里,採用雙向八車道標準改擴建,整體式路基寬度42公尺,單側分離半幅路基寬度20.75公尺,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原位改擴建大劉郢(樞紐)、蚌埠西、塗山懷遠3處互通式立交,預留秦集互通立交技術條件;原位改擴建禹會服務區1處。淮河特大橋採用左幅分離增建、右幅老橋拆除重建的改擴建方式,主橋採用225公尺簡支下承式鋼箱系杆拱橋方案。2024年1月開工。
全長約107.023公里,設計速度為120公里/小時,採用雙向八車道標準。現狀為雙向四車道,路基寬度27.5公尺,設計速度120公里每小時。全線計劃改擴建蚌埠、西泉街(樞紐)、永康、九梓(樞紐)、雙廟、路口(樞紐)六處互通式立交,其中九梓互通式立交將完全利用,新建武店、蔣集兩處互通式立交,改擴建吳圩服務區並新增草廟服務區。此外,還將新建九梓綜合養護工區(含瀝青拌和站),設置1處路段監控分中心(蚌埠管理中心),與蚌埠匝道收費站合建。預計總投資約93.18億元,計劃於2023年12月開工建設,工期三年。
浙江段
全通。
福建段
規劃中的京台高速通過海底隧道連接兩岸。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張兆民表示「已經進行十年的技術論證,通過對海底相關地質、地貌的掌握,在技術層面上已不成問題」[6]。作為比較,規劃中的渤海煙大海底隧道亦有123公里長。而由於台灣海峽兩岸仍處於分治狀態,因此暫無興建跨越海峽的公路的可能。[7][8][9][10]
公路節點與過境里程
互通樞紐及服務設施列表
中華民國方面反應
由於臺灣海峽中線以東海域歸中華民國管轄,存在政治問題,屬於大陸地區單方面的規劃,而且工程技術困難,因此公路跨越台灣海峽施作的可能性極低。《自由時報》報道稱該高速公路的「台灣段」一度受到不少台灣網友的嘲諷[12][13],中華民國政府亦不承認此規劃[7]。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