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廊坊市
中國河北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廊
廊坊處於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之間,環渤海經濟區腹地。距離北京市區和天津市區40公里和60公里,距離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和天津港70公里和100公里,城市定位是京津冀城鎮群中重要區域中心城市,2014年3月26日頒布《河北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將落實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區生態建設的服務作用,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生態宜居名城。
Remove ads
名稱典故
「廊坊」一詞的來源有兩個說法:一說廊坊原名琅琺,因村有琅琺寺得名。一說北宋丞相呂端為安次人,其父呂植官拜侍郎,在安次縣內的呂植住宅被稱為「侍郎房」,簡稱「郎房」。
京山鐵路設站時,將站名寫為「廊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一寫為「廊坊」。
歷史
廊坊市轄境在春秋戰國時為燕國封疆,秦代屬漁陽郡、廣陽郡、鉅鹿郡,兩漢、三國時屬幽州;唐代屬幽州、薊州、瀛州;宋、遼時屬河北東路、南京道,為雙方爭奪地區;元代屬中書省,明代屬順天府。
清代,廊坊市轄境屬直隸順天府。修築京山鐵路前,廊坊市僅是東安縣境內的一個小村。[1]1897年京山鐵路在廊坊村設「廊房站」[2]。鐵路通車後,廊坊逐漸發展起來,形成了集鎮。[1]1900年6月八國聯軍之役期間,西摩爾率軍乘火車由天津向北京進軍,行至廊房站附近時被義和團和甘軍襲擊。聯軍被迫退回天津租界。[3]此役被稱為廊坊大捷。
中華民國成立後,今廊坊市轄境屬京兆特別區。[4]1914年,為避免與湖南省東安縣重名,廊坊所在的東安縣改名為安次縣。[5]
1949年初,廊坊鎮成立,屬河北省天津專區安次縣。[1][4]1950年,為避水患,安次縣治遷往廊坊鎮,廊坊鎮成為縣級行政中心。[5]1958年,廊坊鎮併入廊坊公社;12月,安次縣撤銷併入武清縣,撤銷天津專區,所屬各縣交由天津市領導。1961年5月,恢復天津專區建制;7月,恢復安次縣建制。 1965年,安次縣復建廊坊鎮。
1967年11月,天津專區改為天津地區。1969年3月,天津地區革命委員會由天津市遷入廊坊鎮(最初天津地區行政公署駐楊柳青鎮的石家大院,現為楊柳青博物館,後公署遷天津市),廊坊由此成為地級行政中心。1973年7月,天津地區將薊縣、寶坻、武清、靜海、寧河等五縣劃歸天津市管轄;1974年1月,天津地區更名為廊坊地區。河北省圍繞在直轄市天津市周邊的「天津專區」或「天津地區」的區劃概念隨之成為歷史。此後,這一地區沿用廊坊的名稱至今。
1981年12月,廊坊鎮升為縣級廊坊市。1983年3月,安次縣撤銷併入廊坊市。1989年,廊坊地區與廊坊市合併,撤銷縣級廊坊市,改設縣級安次區,地市合併後設地級廊坊市。2000年,安次區析出一部,設縣級廣陽區。
Remove ads
地理

Remove ads
廊坊市主要礦產資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氣、地下熱水等。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大城縣。[6]根據2006年河北煤田地質局調查,大城縣煤炭儲量190.1億噸,煤層氣儲量2051.9億立方米[7]。石油、天然氣資源集中在安次區、永清縣、固安縣、霸州市和文安縣,探明石油儲量2億噸,天然氣儲量186億立方米。[6]
政治
|
|
Remove ads
其中三河市、香河縣與大廠縣夾在北京市和天津市之間,並不與廊坊市主體相連,在京津和廊坊常被稱作「北三縣」。北三縣共同構成中國境內面積最大的省間飛地。
此外,廊坊市設立以下經濟管理區:國家級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燕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人口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5,464,087人[16]。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358,83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105,248人,增長25.36%,年平均增長率為2.29%。其中,男性人口為2,791,276人,占總人口的51.08%;女性人口為2,672,811人,占總人口的48.92%。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4.43。0-14歲的人口為1,083,072人,占總人口的19.82%;15-59歲的人口為3,460,521人,占總人口的63.33%;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920,494人,占總人口的16.85%,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638,332人,占總人口的11.68%。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543,106人,占總人口的64.84%;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920,981人,占總人口的35.16%。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5,295,411人,占96.91%;回族人口為68,823人,占1.26%;滿族人口為58,664人,占1.07%;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41,189人,占0.75%。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1,049,237人,增長24.71%,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5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56,011人,增長49.71%,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5個百分點。其中,回族人口增加5,547人,增長8.77%,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19個百分點;滿族人口增加24,352人,增長70.97%,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29個百分點。
交通


教育

- 中國石油管道學院(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學院)
- 廊坊師範學院
- 廊坊職業技術學院
- 河北工業大學廊坊分校
- 中國人民警察大學
-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 華北科技學院
- 防災科技學院
- 燕京理工學院
- 中央美術學院(燕郊)
- 炮兵導彈學院
-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中學
- 廊坊一中
- 廊坊二中(廊坊藝術高中)
- 廊坊三中
- 廊坊四中
- 廊坊五中
- 廊坊六中
- 廊坊七中
- 廊坊八中(廊坊外國語學校)
- 廊坊九中
- 廊坊十中
- 廊坊十二中
- 廊坊十四中(廊坊第一實驗中學)
- 廊坊十五中
- 廊坊十七中(銀河學校)
- 廊坊十八中
- 三河一中
- 三河二中

文化遺產
- 邊關地道遺址:北宋為防禦遼國所建地下軍事防禦體系,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大辛閣石塔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