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萬華區
臺灣臺北市的市轄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萬華區,舊稱「艋舺」,位於臺灣臺北市西部,是於1990年由原龍山區、雙園區大部份區域及城中區、古亭區小部份區域合併而成的行政區。發展歷史較早,境內擁有不少古蹟,也有青少年與國際觀光客喜愛前往的徒步商圈西門町,整體呈現新舊融合之發展景象。位於境內的果菜批發市場,是供應臺北市新鮮食材果菜與肉類的重要運銷中心。
Remove ads
地名考究
「萬華區」是個行政區名,若「萬華」一詞被指為地名,則是專指艋舺這一地區;萬華又稱為艋舺,日治時,因艋舺以台灣話發音(Báng-kah),與佛典中日語發音的「万華〔萬華〕/まんか〔まんくわ〕 Manka ? [註 1]」相似,「艋舺」因此易名為「萬華」,今日台灣人猶稱其為「艋舺」。艋舺原為台灣原住民平埔族凱達格蘭族語「獨木舟」之意,因其為港口,多見獨木舟[1]。艋舺因港商之利,曾經盛極一時,於清治時期,與台南府城、彰化鹿港並列為三大重要城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現則有城市結盟。同屬南島語系的菲律賓語bangka,亦有船之意。
歷史沿革
本區原是凱達格蘭族(巴賽族)的雷里社、沙蔴廚社與里未社的活動範圍。原名艋舺,為凱達格蘭語獨木舟的音譯,因萬華西側為新店溪的港口,先民開發時有很多獨木舟停靠,因而得名。大正9年(1920年),取萬年繁華之意,改稱萬華[2]:102。
- 康熙23年(1684年)劃屬諸羅縣。
- 雍正元年(1723年)改隸新成立的彰化縣。9年(1731年)改隸新成立的淡水廳。
- 光緒元年(1875年)設立臺北府,改隸新成立的淡水縣。11年(1885年)設立福建臺灣省。
- 明治28年(1895年)臺灣進入日治時期,今日萬華區分屬艋舺、下崁、加蚋仔三個街庄,隸屬於臺北縣臺北出張所(艋舺、下崁)與枋橋出張所(加蚋仔)。30年(1897年)劃歸臺北辨務署與新莊辨務署。31年(1898年)新莊辨務署併入三角湧辨務署。33年(1900年)三角湧辨務署改為大嵙崁辨務署。34年(1901年)廢縣置廳,改隸臺北廳大加蚋堡與擺接堡。42年(1909年)改隸艋舺區(艋舺)與古亭村區(下崁、加蚋仔)。
- 大正9年(1920年)廢廳置州,改隸臺北州臺北市。11年(1922年)町名改正,劃為濱町、築地町、壽町、末廣町、西門町、新起町、若竹町、老松町、八甲町、元園町、入船町、有明町、龍山寺町、新富町、綠町、柳町、堀江町、西園町、東園町、馬場町[3]。
- 1945年戰後臺北市改制為省轄市,今日萬華區分屬於龍山區(艋舺大部分)、雙園區(下崁、加蚋仔大部分)、古亭區(加蚋仔馬場町)、城中區(艋舺西門町北部)。
- 1967年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
- 1990年合併龍山、雙園區(廈安里除外)與部分古亭、城中區成立萬華區。
Remove ads
地理位置
萬華區共有36個里,經過幾次行政區重畫後,目前的萬華區南以新店溪與新北市中和區、永和區為界,西以淡水河、新店溪與新北市三重區、板橋區分隔,北邊與大同區 中山區 以忠孝西路二段為界,東邊則以中華路與中正區接壤。
萬華區南北發展主軸為中華路、康定路及萬大路、東西主軸為和平西路。在大眾運輸方面,除了臺鐵萬華車站外,還有台北捷運板南線、松山線的西門站和龍山寺站,以及興建中的萬大線加蚋站,共3座捷運站。
分區發展


萬華區內可以分為幾個小區:
- 北部為艋舺
- 北邊的西門町為購物娛樂、商業、電影藝術文化中心,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也設於西門町內。
- 西邊的艋舺傳統街區為歷史、寺廟街區,其中有二級古蹟艋舺龍山寺、青草巷、剝皮寮、三級古蹟艋舺青山宮、華西街夜市等,外國遊客絡繹不絕。
- 東三水街市場:位於剝皮寮旁的的東三水街市場的歷史悠久,更是當地人每天都會造訪的地方,市場內的蔬菜、水果和肉類皆一應俱全且極為新鮮,也包含各式生活用品及服飾類,可以說是非常繽紛的一座市場。
- 青草巷:緊鄰龍山寺旁的街道便是著名的青草巷,還沒走到路口,一陣青草香便隨之撲鼻而來,有別於以往中藥店販賣乾燥藥材煎藥,青草巷是以販賣新鮮的青草為特點,店家不多,卻有上百種的草藥供顧客選擇,是台灣非常少見的景點。在開墾艋舺時期,流行疾病相當多,而民眾來到龍山寺拜拜祈求健康後便會到青草巷抓幾帖藥草回家煎,因此漸漸在龍山寺附近進形成藥草鋪的市集。
- 中部為下崁
- 南部為加蚋仔
Remove ads
人口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萬華區南機場附近興建了大量眷村,所以中華路二段至萬大路間的外省人比率較高,除此之外多以本省人為主。而南機場夜市至青年公園之間,隨後又新建了大量的國宅,也發展出萬華區特有的國宅文化。
根據臺北市萬華區戶政事務所及臺北市政府民政局統計,2024年底萬華區戶數計有80,322戶,人口計有171,915人[4],其中男性人數為82,979人,女性人數為88,936人,性別比約為93.30,是臺北市性別比最高的行政區[5]。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華江里與騰雲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7,880人與2,835人[4]。萬華區與臺北市其他地區相同,面臨人口老化、少子化問題,2024年底萬華區總人口中,0至14歲人口佔比約為8.52%,15至64歲人口佔比約為66.27%,65歲以上人口佔比約為25.21%,老化指數約為295.84%,是臺北市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行政區[6]。
Remove ads
政治
萬華區公所是臺北市政府在萬華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北市政府。區長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副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8]。

Remove ads
教育
-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城區部)
- 臺北市萬華區福星國民小學
- 台北市萬華區西門國民小學 [11]
- 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
- 臺北市萬華區龍山國民小學
- 台北市萬華區華江國民小學
- 臺北市萬華區大理國民小學
- 台北市萬華區雙園國民小學
- 台北市萬華區新和國民小學 [12]
- 臺北市萬華區西園國民小學
- 台北市萬華區萬大國民小學 [13]
- 臺北市萬華區東園國民小學
- 臺北市天主教私立光仁國民小學[14]
- 臺北市立華江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 臺北市立老松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 臺北市立大理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 臺北市立龍山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 臺北市立福星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 臺北市立雙園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 臺北市立新和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 臺北市立西門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 臺北市立萬大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 臺北市立光仁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 臺北市立東園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 臺北市立西園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 臺北市立南海實驗幼兒園
- 臺北市立萬華幼兒園
- 育仁幼兒園
- 英才幼兒園
- 徳明幼兒園
- 世仁幼兒園
- 大森幼兒園
- 華城幼兒園
- 大理幼兒園
- 慈愛幼兒園
- 育光幼兒園
- 幼佳幼兒園
- 一村幼兒園
- 愛心幼兒園
- 博愛幼兒園
公共設施

- 行政機構
- 警政
- 消防
醫療機構
體育設施
- 萬華運動中心
- 日本伊藤萬游泳學校 (台北艋舺校)
- 青年公園泳池館
文物展示館
媒體總部
- 中國時報
- 龍祥時代電影台
- 民本廣播公司
交通


台1線:忠孝橋、忠孝西路
台3線:華江橋、和平西路、中華路
- 中興橋:通往新北市三重區的橋梁。
- 萬板大橋:通往新北市板橋區的橋梁。
- 華翠大橋:通往新北市板橋區的橋梁。
- 華江橋:通往新北市板橋區的橋梁。
- 光復橋:通往新北市板橋區的橋梁。
- 華中橋:通往新北市中和區的橋梁。
- 艋舺大道:位於萬華區的中間地帶,原為縱貫鐵路,鐵路地下化後與中華路、板橋縣民大道連成一線。
- 中華路一、二段:萬華東邊的主要道路,與中正區的區界,為台三線一段,日治時期稱「三線路」。
- 環河南路一、二段:萬華西邊的主要道路,瀕臨淡水河、新店溪。
- 和平西路三段:通往板橋、古亭的道路,為台三線一段,與華江橋聯結。
- 忠孝西路二段:通往三重、台北東區的道路,與大同區的區界。
- 西園路:貫穿南北萬華的西邊道路,也是通往埔墘、新北市板橋區的道路,為縣道114線的台北市路段,與光復橋聯結。
- 萬大路/康定路:是貫穿萬華的主要道路,也是通往新北市中和區的道路,與華中橋聯結。
- 西藏路:通往板橋、中正區的道路,與萬板大橋聯結。
- 成都路:西門通往三重、新莊的道路,為縣道104號的台北市路段。
- 昆明街:為單向道路(往北),貫穿艋舺,來往舊龍山區與西門町之間。
- 西寧南路:為單向道路(往南),貫穿艋舺,來往舊龍山區與西門町之間。
- 貴陽街二段:為單向道路(往東),可通往西門、博愛特區,是艋舺歷史最古老的街道。
- 桂林路:路底水門可行至華江橋往板橋的機車道和淡水河堤外機車專用道。
- 廣州街:許多商家林立,往東可至小南門。
- 東園街:為加蚋仔重要道路,曾是東園町與西園町分界。
- 青年路:相鄰青年公園,於中華路二段484巷和南海路相連接。
- 聯營1 華江站 - 松仁路
- 聯營18 萬華 - 麟光新村
- 新北249 華夏科大 - 台北車站
- 聯營252 石壁坑 - 台北車站
- 聯營253 景美女中 - 台北車站
- 聯營568 華江站 - 捷運麟光站
- 聯營670 華夏科大 - 台北車站
- 聯營671 景美女中 - 台北車站
- 聯營673 東園 - 大鵬新村(實際上發車點為華江站)
- 聯營907 萬華 - 汐止(實際上發車點為華江站)
- 聯營藍28 東園 - 興隆站(實際上發車點為華江站)
- 聯營藍29 東園 - 萬華運動中心(實際上發車點為華江站,返程車會繞駛峨嵋街口(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與青年公園)
- 聯營棕22 景美 - 青年公園
- 聯營9 萬華 - 社子國小
- 聯營12 東園 - 民生社區
- 聯營20 永春高中 - 青年公園
- 聯營38 環南市場 - 吳興街(尖峰的起點站為東園,返程車的終點站為環南市場,之後空車開回東園)
- 聯營38(副線) 東園公園-捷運龍山寺站(實際上發車點為東園,返程車會繞駛環南市場與雙園國中)
- 聯營49 東園 - 建國北路
- 聯營260 東園 - 陽明山
- 聯營262 德霖科大-民生社區
- 聯營262區間車 中和-民生社區
- 聯營270 中華路 - 凌雲五村
- 聯營重慶幹線 (原601) 東園 - 天母
- 新北201 圓通寺 - 龍山寺
- 聯營205 東園 - 中華科大
- 新北231 德霖科大 - 西門
- 聯營234 板橋 - 西門
- 新北242 中和 - 中華路
- 新北243 中和 - 西門
- 新北245 德霖科大 - 台大醫院
- 新北264 板橋 - 蘆洲
- 聯營307 板橋 - 撫遠街
- 聯營310 板橋 - 士林
- 聯營604 板橋 - 民生社區
- 新北624 新店 - 西門
- 聯營630 東園 - 東湖
- 聯營651 板橋 - 臺北市政府
- 新北656 德霖科大 - 台大醫院
- 新北658 板橋 - 西門
- 新北667 板橋 - 臺北車站
- 新北701 迴龍 - 西門
- 新北705 三峽 - 西門
- 新北706 三峽 - 西門
- 新北965 板橋 - 金瓜石
- 新北內科通勤專車21(原956) 板橋 - 內科
- 聯營212 舊莊 - 青年公園 (行經南港路)
- 聯營212(直行忠孝東路) 舊莊 - 青年公園
- 聯營212(夜間公車) 舊莊 - 青年公園
- 聯營257 新莊高中 -聯合醫院忠孝院區
- 聯營62 東園 - 三重
- 聯營204(包含204區間車) 東園 - 麥帥新城
- 聯營235 新莊 - 國父紀念館
- 聯營307 板橋 - 撫遠街
- 聯營621 二重 - 捷運永春站
- 聯營662 三重 - 國父紀念館
- 聯營663 新莊 - 國父紀念館
- 新北藍2 新莊 - 捷運西門站
- 聯營221 蘆洲 - 臺北車站
- 聯營232 蘆洲 - 捷運善導寺站
- 聯營忠孝幹線(原232副) 蘆洲 - 松山車站
- 聯營232快速公車 蘆洲 - 松山車站
- 聯營265 土城 - 行政院(經中央路)
- 聯營265(區間車) 板橋 - 行政院
- 聯營265(夜間) 土城 - 行政院(行經板橋車站)
- 聯營513 輔仁大學 - 捷運台大醫院站
- 新北635 迴龍 - 臺北
- 新北637 泰山 - 臺北
- 新北640 五股 - 捷運台大醫院站
- 新北783 五股 - 西門
- 新北835 新北產業園區 - 捷運台大醫院站
- 新北985(萬大樹林線先導公車) 捷運輔大站 - 捷運龍山寺站
- 聯營202 中和 - 國父紀念館(實際上起點站為新店及人中學)
- 聯營202(副線) 錦繡 - 國父紀念館
- 聯營660 深坑 - 圓環
- 新北797 五股 - 市政府
- 聯營1503 五股 - 動物園
- 聯營206 天母 - 中華路
- 聯營246 普濟堂 - 果菜市場
- 聯營250 永和 - 後港里
- 聯營中山幹線 (原220) 天母 - 青年公園
- 聯營218 新北投 - 萬華
- 聯營218直 新北投 - 萬華
- 聯營223 關渡 - 青年公園
- 聯營265 土城 - 行政院(經明德路)
- 聯營265(區間車) 板橋 - 行政院
- 聯營265(夜間)土城 - 行政院
- 聯營302 關渡宮 - 萬華
- 聯營304(重慶北路) 304重慶線 故宮 - 中和(行經重慶北路)
- 聯營304(承德路) 304承德線 故宮 - 中和(行經承德路)
宗教信仰
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艋舺青山宮與西門町天后宮(原艋舺新興宮)合稱「艋舺四大廟」。
- 艋舺福德宮:艋舺最早的的土地祠,創立於1720年左右,因拓寬西昌街而遷至長沙公園。
- 艋舺地藏庵:主祀地藏王菩薩,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西昌街,為艋舺龍山寺之從屬寺廟,興建於1760年。
- 艋舺晉德宮:主祀助順將軍,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西門町,現為中華民國直轄市市定三級古蹟,建於1862年。
- 艋舺集義宮:主祀朱、池、李三府千歲,置有配偶神三夫人媽。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249號,創建於1900年。
- 艋舺龍津宮:主祀順正大王,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長沙街2段184號,創建於1825年。
- 艋舺金義宮:主祀蕭府太傅,位於臺北市萬華區梧州街2巷6號。
- 啟天宮:又名料館媽祖廟,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興建於清朝同治年間。
- 廣照宮:主祀飛天大聖,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壽德里長泰街54號。
- 艋舺真武殿:主祀玄天上帝,位於西昌街38及40號,興建於1912年。
- 代天府北行宮:主祀五府千歲,位於臺灣臺北市和平西路。
- 台北東隆宮:主祀溫府千歲,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
- 北天宮:主祀關聖帝君,位於臺灣臺北市桂林路。
- 聖安宮 (萬華區):主祀天上聖母,位於臺灣臺北市西園路。
- 艋舺平安寶塔:主祀托塔天王,位於臺灣臺北市貴陽街二段114巷。
觀光旅遊
- 凱達大飯店Caesar Metro,2017開幕[37]
- 大型公園
- 社區公園
萬華區為台北市最早發展的區域,在西側擁有大量古蹟。




臺北江夏黃種德堂大宗祠與燕山黃大宗祠
購物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