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咸陽市
中國陝西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咸陽市,簡稱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陝西省中部,渭河沿岸。市境東北接延安市,東達銅川市、渭南市,南鄰西安市,西界寶雞市,西北毗甘肅省平涼市,北靠甘肅省慶陽市。地處關中平原中部與黃土高原過渡帶。北為陝北高原,南為關中盆地。黃河最大支流渭河自西向東橫貫南部邊緣,涇河自西北向東南斜貫全境。全市總面積10,3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7.6萬人(不包含劃轉西咸新區部分)[1],市人民政府駐秦都區渭陽中路6號。
咸陽是中國著名古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王朝——秦朝的都城所在地,在周朝、西漢和唐朝均為京畿重地。有兩千多年的建城史的咸陽,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衛生城市;2004年,被評為首屆中國魅力城市;2005年當選中國十佳宜居地級市。2014年被授予國家園林城市。[2]
咸陽市位於關中-天水經濟區核心區域,是國家發改委確定的西安(咸陽)大都市的兩大組成部分之一。中國第七個國家級新區、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西咸新區的大部分(包括秦漢新城、灃西新城、空港新城和涇河新城的全部以及灃東新城的部分區域)均位於咸陽市境內;中國目前唯一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於1997年在咸陽市楊陵區成立。
Remove ads
歷史
據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解釋:「山南曰『陽』,水北也稱『陽』」。而咸陽正是地處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陽,「咸」即為「皆」之意,故名「咸陽」。另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土的陶文,商鞅在此曾置「咸亭」、「陽里」,秦孝公將兩名合一,為「咸陽」。
咸陽因歷史悠久及原因,文物遺址眾多,被人們稱為「天然歷史博物館」。它的歷史可以上溯到4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曾是11個王朝的京畿屬地,歷史文物方跡遍布全市。
前350年,秦孝公由櫟陽遷都咸陽,在此營築翼闕及宮殿。秦始皇仿建六國宮殿,使咸陽城成為規模恢宏的帝都。後置扶風郡。西漢建立(前206年)之時,咸陽先後改名為新城和渭城。在今咸陽原上,因西漢五陵置有陵邑,故有「五陵原」之稱。西晉析置始平郡。前秦置咸陽郡。北魏,並咸陽縣於涇陽縣。隋朝併入京兆郡。唐朝重置咸陽縣,建咸陽城。武則天因其母楊氏的順陵在咸陽北原,曾改咸陽縣為「赤縣」。唐神龍元年(705年),升為次畿。五代、宋、金皆稱「咸陽」。元朝初時,一度將咸陽併入興平,不久又恢復咸陽縣制。明洪武四年(1371年),將縣城遷到渭水驛,即現在「秦都區」所在地。明、清均稱「咸陽」,屬西安府管轄。
中華民國時期,咸陽縣先是歸關中道管轄,不久廢道直屬陝西省政府。1937年後,屬咸陽第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5月18日,解放軍進駐咸陽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咸陽分區,初轄咸陽、興平、武功、長安、戶縣、周至六縣[3]。1950年,根據陝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後發布的區域劃分命令,咸陽專區轄咸陽、三原、涇陽、淳化、栒邑、醴泉、興平、盩厔、鄠縣、耀縣、銅川、富平、高陵13縣。1952年,設縣級咸陽市。1953年1月,咸陽分區撤銷;下轄咸陽市、咸陽縣、鄠縣、銅川由省政府直轄,其他郊縣分劃渭南、寶雞專署。
1958年,咸陽市、縣合併,成立新的咸陽市(縣級市)。1961年10月,復設咸陽專區;下轄咸陽市(縣級市)和三原、涇陽、淳化、栒邑、長武、邠縣、醴泉、永壽、乾縣、興平、盩厔、鄠縣、高陵13縣。1966年6月,咸陽市(縣級市)劃歸西安市管轄;至1971年,重新劃歸咸陽地區。
1983年10月5日,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咸陽地區改為咸陽市(省轄市),原咸陽市(縣級市)改為秦都區,周至、戶縣、高陵劃歸西安市,原屬寶雞市的武功縣和楊陵區劃歸新設的咸陽市(省轄市)。1984年5月,咸陽地區改為省轄市後,原縣級市更名「秦都區」。
2006年9月16日,隨著西安、咸陽本地電話網併網,咸陽市原有的電話區號0910改為與西安市相同的029[4]。2007年7月,所屬楊陵區劃歸國家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管轄。但由於農業高新區的特殊性,國家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並未被民政部列為行政區域,其下轄的縣級楊陵區在名義上仍為咸陽市市轄區。
Remove ads
地理
咸陽市地處陝西省關中盆地的中部,地勢北高南低,呈階梯狀,高差明顯,界限清晰,黃土高原、平原居主導地位。全市最高點位於東北部的石門山峰海拔1826公尺,最低處在東南部的三原縣大程鎮清河出境地,海拔366公尺。北部是黃土高原南緣的一部分,大體以涇河為界,西南部是黃土丘陵溝壑區,東北部是殘原黃土溝壑和土石低中山,南部為渭河盆地,屬關中平原的一部分,地勢平坦,水土流失輕。盆地又可分為涇渭沖積平原和黃土台原,從北向南呈階梯狀分布。
境內水資源主要由河川徑流和地下水組成。河流水系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渭河幹流從南緣流過,在市境匯入的主要支流有漆水河、新河、灃河、涇河、石川河,其中涇河最大,形成了涇河、渭河兩大水系。地下水資源南富北貧,由於連續乾旱,地表水供給不足,地下水開採過度,致使有的河流和池塘乾涸,地下水位持續下降。過境客水較多,但利用難度較大。地表水與地下水分布極不平衡。
Remove ads
政治
Remove ads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16.90萬人 [18]。比上年末減少4.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40.18萬人,鄉村常住人口176.72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7.6%,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5.98‰。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4,729,469人[19](包含西咸新區咸陽部分,不含楊陵區,下同)。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894,829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165,360人,下降3.38%,年平均增長率為-0.34%。其中,男性人口為2,013,505人,占總人口的42.57%;女性人口為2,715,964人,占總人口的57.4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74.14。0-14歲的人口為690,291人,占總人口的14.6%;15-59歲的人口為2,418,081人,占總人口的51.13%;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851,470人,占總人口的18%,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600,094人,占總人口的12.69%。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2,195,159人,占總人口的46.41%;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534,310人,占總人口的53.59%。
Remove ads
經濟
咸陽是陝西省工業中心之一,以紡織、電子為中心,兼有電力、建材、橡膠、機械等工業部門。棉織、毛紡、化纖產品暢銷國內外。咸陽是陝西省重要的糧棉產區,向國家提供的糧、肉、蛋、菜人均數量居全省之冠。著名的企業有:彩虹集團(中國最大的顯象管生產企業)、西北橡膠總廠(中國大型綜合工業橡膠和軍用橡膠製品廠,品牌「雙西」,始建於1959年),陝西棉紡織系統工廠(包括西北國棉一廠(現已破產)[20]、二廠、七廠和八廠)。
咸陽又以自己的工業特色被譽稱為「紡織電子城」。紡織工業成龍配套,從棉紡、毛紡到化纖,從紗、布、針織到印染,從紡織大機到器材、配件製造,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紡織工業體系。電子工業由只生產軍品,發展到「軍民結合」,由只生產元部件,發展到組裝整機。聞名全國的陝西彩色顯像管總廠就設在這裡。
交通
福銀高速、
咸旬高速、
連霍高速、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專用高速公路、西安繞城高速公路、
312國道
-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是西北最大的國際航空港,國內外航線有40多條。
- 咸陽市公共運輸系統較為發達,市內擁有公交線路30餘條,大多實行一元通票制,不僅可通達市內大部分區域,同時更有多條公交線路與省城西安無縫對接,成為國內城際公交互通的先行者。參見咸陽公交線路。
2023年9月,據交通運輸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數據速報,咸陽城市軌道交通客流強度為0.63(僅統計西安1號線3期),客流量位列53個城市客流榜第52位。[21]
文旅
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帝國秦的首都,又是漢、唐等十餘個王朝的京畿重地,是聞名世界的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悠久的歷史給咸陽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古遺址眾多,內涵豐富;古墓葬分布廣泛,最為集中。古建築主要有旬邑泰塔、彬縣開元寺塔、涇陽崇文塔、三原城隍廟等。石刻主要有彬縣大佛寺石窟等。據統計,全市有各類文物點5313處,其中古遺址1037處,古墓葬1135處,古建築247處。
咸陽市旅遊資源豐富,著名景點星羅棋布,是陝西省乃至中國的文物大市。咸陽號稱周朝、秦朝、漢朝、唐朝文物寶庫,擁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處、國家一級博物館1座、國家森林公園1處,另有古邰國、秦咸陽宮、鄭國渠等重要古代遺址9處,規模宏大的漢唐帝王陵群21處,千佛塔、秦、漢兵馬俑、漢茂陵、咸陽博物館、漢陽陵等。東漢斷代史家班固、投筆從戎再通西域的班超、曹大家班昭兄妹(皆為班彪之子、扶風安陵人)的故郷在今日咸陽。
咸陽市區境內的亦有以北平街為主要入口之一的明清老城遺址區,老城內存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咸陽文廟、安國寺、聖母宮等古建築和咸陽市內唯一的明城牆遺址鳳凰台。
咸陽湖,是西北地區水域面積最大的人工湖,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咸陽古渡遺址就坐落在咸陽湖畔。東起渭城區古渡公園,西至秦都區咸通南路;南鄰咸陽湖南苑廣場,並於西咸新區的主幹道——世紀大道相接,北抵咸陽市區最大的廣場——統一廣場。 統一廣場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咸陽站的起點。
-
咸陽市境內的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
茂陵博物館
宗教
明代以前,境內漢族多信佛教或道教,回族信仰伊斯蘭教。明末清初,天主教傳入境內。1840年鴉片戰爭後,天主教和基督新教遍及各縣,相繼成為境內信徒較多、影響較大的宗教。
語言
咸陽市方言大部分屬北方官話區中原官話關中片,而楊陵區五泉、武功縣游鳳部分村莊、彬縣永樂、長武巨家、路家等地屬中原官話秦隴片。
教研
咸陽市內教育科研資源豐富,是陝西省內僅次於省會西安的科教大市,咸陽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之多全國地級市中也實屬罕見。咸陽市擁有1所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1所全國重點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陝西科技大學和其他多所高等學校。咸陽市轄多所省級知名中學。同時,咸陽市是西北地區重要的軍工科研基地之一,多家兵工集團坐落在咸陽。
- 咸陽中學
- 渭城中學
- 彩虹中學
- 咸陽市實驗中學
- 育才中學
- 咸陽道北中學
- 咸陽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 西北工業大學啟迪中學
- 周陵中學
- 秦都中學
- 陝西科技大學附中
- 清華附中秦漢中學
- 咸陽市高新一中
- 咸陽百靈中學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202研究所(西北機電研究院)
- 核工業203研究院
- 西北橡膠研究院
- 陝西機械研究院
- 陝西農業機械研究院
- 陝西中醫研究院
- 陝西紡織器材研究院
對外交流
自1984年建市以來,咸陽市已同5個國家的7個城市建立了友好關係。[22]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