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境内的4F级飞机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IATA代碼:TSN;ICAO代碼:ZBTJ,簡稱天津機場、濱海機場),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市東麗區,是中國大陸國內幹線機場、國際定期航班機和國家一類航空口岸,同時天津機場是中國主要國際貨運機場之一和第四個具有雙跑道的大型機場,也是天津航空與奧凱航空的樞紐機場,有天津地鐵2號線通達機場交通中心。
由於距離北京首都機場較近,天津機場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發展受到制約[4]。在濱海新區發展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後,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和貨運吞吐量均高速增長。2008年5月、2014年8月,天津機場的運營國際航班的T1航站樓和運營國內航班的T2新航站樓先後投入使用。2017年12月15日,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2000萬人次[5]。
目前,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正在推進第三期擴建工程,擬興建第三航站樓並延長東跑道,同時,京津城際鐵路、京濱城際鐵路和天津地鐵Z2線也將引入天津機場第三航站樓[6]。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的前身是始建於1939年的天津張貴莊機場。
1920年,天津在英租界佟樓賽馬場建立了最早的機場——天津跑馬廳機場。
1939年11月,日軍在天津市區東部張貴莊附近朱莊子以南,強占民地14,719.85畝,強迫百姓修建軍用機場。1942年,天津張貴莊機場建成,是中國近代最早的民用航空運輸機場之一。機場呈圓形,兩條跑道交叉呈十字型。主跑道為混凝土道面,磁向340/160,長1120米、寬80米、厚12厘米。1945年抗戰勝結束後,國民黨空軍接收天津張貴莊機場。
1947年1月,在國民政府交通部民航局成立後,國民政府空軍司令部將張貴莊機場永久性撥給民航局使用,同時呈請行政院指定廣州、天津、昆明和上海4處為國際民航飛機入境機場,這些機場分別作為華南、華北、西南和華中地區的國際民航中心,另外交通部民航局直轄空運隊準備以此機場為基地,作華北空運業務中心。
1947年10月17日,天津張貴莊機場改為民用機場,正式名稱為「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天津航空站」。
1948年,國共內戰時期,被圍困在天津城區的國軍利用天津城防線內的第六區英商佟樓賽馬場闢建臨時機場,以依託其空軍補給糧食和彈藥及疏運人員。[來源請求]
Remove ads


1949年1月15日天津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張貴莊機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事管制。1950年2月6日,機場正式移交中央軍委民航局管理使用。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在天津設中國航空公司,對張貴莊機場進行改造,作為中國民航的基地。
1950年8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天津張貴莊機場首次開闢了「天津-北京-漢口-重慶、天津-北京-漢口-廣州」兩條民用航線,史稱「八一通航」[7]。
1952年7月17日,根據政務院、中央軍委《關於整編民用航空的決定》的原則,中國第一個國營民航運輸企業——中國人民航空公司在天津機場成立。1955年6月,中國民用航空局在天津成立航空訓練大隊,駐地在天津張貴莊機場,負責民航飛行、機務和通信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天津機場同時擔負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專業飛行和技術人才培養的任務,被譽為「新中國民航的搖籃」。
1956年4月,天津航空站併入航空訓練大隊。1974年,天津機場被確定為首都機場的備降機場。
1979年1月23日,民航天津機場舉行開航儀式,中共天津市委第一書記陳偉達為機場開航剪彩,波音707型客機進行了試航。當時天津機場的主要跑道3,200米,寬50米;客機坪長240米,寬240米[8]。1989年2月28日,時任天津市市長李瑞環主持審定了天津機場改造工程總體規劃方案。5月17日,天津機場歷史上的第四次擴建工程開工,包括航站樓、貨運庫、市內售票處等14個項目,共4.7萬多平方米。1990年8月27日,機場改造工程竣工。同年11月9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引進中國的首架波音747-200F貨機和天津航空貨運中心落成的剪彩儀式,在天津機場舉行。


1995年10月,經國家口岸委批准,天津機場升格為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同年12月更名為「天津濱海國際機場」。
2002年11月,中國民用航空總局下發《關於組建中國首都機場集團有關問題的批覆》和相關組建方案,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與北京首都機場、中國民航機場建設總公司等聯合組建中國首都機場集團公司。12月,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正式參與組建新的首都機場集團公司[9]。
2008年5月,天津機場新建11.6萬平方米的第一航站樓和4萬平方米貨庫投入使用,為空中巴士A320天津總裝公司配套的第二跑道也同期建成。天津機場客貨運航班的正常起降運營全部由第一跑道承擔,第二跑道主要擔負飛行訓練和空客天津總裝公司的試飛[10]。至此,天津機場的硬體設施達到大型樞紐機場規模,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飛機起降20萬架次需求。而1990年代初投入運營的舊航站樓將專門用於承接公務機業務。
2011年5月31日,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也是天津機場歷史上的第六次改擴建工程開工,將興建第二航站樓。天津機場二期航站樓工程主要包括:24.8萬平米T2航站樓,40個停機位的站坪及有3條快速出口滑行道等滑行道、南側機場大道、消防設施、燈光及附屬配套等,工程總投資約57億元。同年12月1日,連結天津地鐵2號線、京津城際鐵路等軌道交通的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交通中心工程開工。
2014年7月28日,天津機場已試點GBAS衛星導航著陸系統[11]。8月,天津機場的T2航站樓落成啟用,該工程獲得「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2015年4月20日,國務院批准《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支持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增加國際客貨運航班,建設航空物流中心[12]。同年4月28日,天津機場設立北京營銷中心,在首都機場T3航站樓出發大廳設立天津機場諮詢服務櫃檯,並開通天津機場至四惠客運站、八王墳長途客運站的省際長途客運班線[13]。5月27日,受京津城際鐵路天津機場引入線的施工的影響,天津機場東跑道暫時關閉同年至8月31日[14]。9月29日,天津機場公務機樓投入運營[15]。10月15日,天津機場第二跑道正式啟用[16]。同年12月14日,由於石家莊正定機場受霧霾影響能見度低,原定從萊比錫飛往石家莊的安托諾夫安-225運輸機備降天津濱海機場,這使得天津機場成為中國第二個起降過安-225的機場[17]。
2016年3月,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被國際機場協會評為2015年度「年旅客吞吐量500-1500萬級最佳機場第二名」和「亞太區最佳機場第三名」[18]。6月,經民航總局運輸司核准,幸福航空將基地機場變更為天津濱海國際機場[19]。
2017年9月20日,空中巴士天津A330寬體機完成和交付中心建成啟用[20],該中心計劃於2020年下半年開始空中巴士A350的客艙安裝、噴漆等工作[21]。2017年12月15日,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萬[5]。
2019年,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啟動第三期擴建工程前期程序,擬於2020至2023年新建40萬平方米的T3航站樓及配套設施。7月,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第三期擴建工程開始招標。

2020年3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緩和後,在防控境外輸入型病例時,為緩解北京防疫壓力,進入北京的部分國際航班將分流至天津機場[22]。同年4月12日晚,由於波蘭銅業集團運輸醫療物資的需要,安-225再次造訪天津機場[23][24],此後法國、德國等國也開始租用安-225赴津運輸物資。
4月13日,中國民航局和天津市政府聯合批覆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項目立項,預計總投資175.7億元,項目包括興建T3航站樓、擬建設二跑道向北延長400米、二跑道西側平滑向北延伸889米、新建等長的二平滑並向南延伸連接南側貨運機坪,以及在T3航站樓東側與二平滑之間增設一段機坪滑行道。7月17日,天津機場三期改擴建項目基本完成可研報告編制,天津機場已和天津市發改委成立了天津機場三期改擴建項目專班推動工程進度。
2021年3月22日至24日,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會召開。12月,三期改擴建工程獲得正式批覆,總投資188.62億元,按照年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飛機起降40萬架次設計,新建41萬平方米T3航站樓、76個機位的站坪,將東跑道及其第一平行滑行道向北延長400米;新建6萬平方米綜合換乘中心和10萬平方米停車設施;配套建設機務維修等生產生活輔助設施。12月31日,專案管理指揮部成立,預計2022年開工,相關的兩條高鐵和四條地鐵線路將先期開工。
Remove ads
機場指標信息


- 海拔高度3米
- 坐標:北緯39度07分,東經117度20分
- 跑道1:3600x60米,瀝青
- 跑道2:3200x45米,水泥混凝土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的T1、T2及規劃中的T3航站樓均由英國建築師、KPF倫敦公司創始人李·波利薩諾(英語:Lee Polisano)主創設計,新航站樓外觀設計靈感源於天津民間傳統的風箏造型[25]。
- T1航站樓:2008年4月28日零時開始使用,接替老航站樓用於客流運輸。T1航站樓採用指廊式布局設計,主體建築面積11.6萬平方米,建築物最大高度43米,單層面積5萬平方米,總面積達到25萬平米,旅客吞吐能力1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至60萬噸;設有60個值機櫃檯,6台自助值機設備,17條安檢通道,19個登機橋,在高峰小時可保障旅客2209人次。
- T2航站樓:位於現狀T1航站樓的東側,占地8.25萬平方米,呈工字形,建築總長度為652米,寬度395米,總建築面積約24.8萬平方米,分為主樓和指廊兩部分,地上2層,局部4層,最高43.5米,主樓地下2層。航站樓內新增3個值機島、72個值機櫃檯,30條安檢通道,7組行李提取轉盤,29條登機橋,年旅客吞吐能力為2400萬人次,並有兩條連廊與T1航站樓相通。T2航站樓投入使用後將主要用於國內航線,T1航站樓用於國際航線[26][27][28]。
- T3航站樓:2019年,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啟動第三期擴建工程前期程序,擬於2020至2023年新建40萬平方米的T3航站樓及配套設施。
Remove ads
2021年2月,天津市印發《關於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實施意見》,提出推進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擴容,新建T3航站樓及衛星廳,延長東一跑道,新建東二跑道,實現「三航站樓、三跑道」運行,打造區域樞紐機場。
北京終端管制中心負責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的進離場、進近管制服務[29]。
- ATIS:126.4MHz
- 塔台管制1:118.2MHz
- 塔台管制2:118.875MHz
- 地面管制1:121.95MHz
- 地面管制2:121.8MHz
- 機坪管制:128.85MHz
統計數據
![]() |
請參閱源Wikidata查詢.
Remove ads
航點









交通

天津地鐵2號線的終點站為位於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交通中心的濱海國際機場站。從北京南站乘坐京津城際鐵路在天津站換乘地鐵2號線到達天津機場全程僅需約1個小時。另外建設中的天津地鐵Z2線將在本站設站,規劃中的京濱城際鐵路也將引入天津濱海國際機場[6]。
天津機場在北京南站等地設立了異地候機樓,天津航空等航空公司在天津機場提供空鐵聯運服務,可報銷北京-天津的京津城際鐵路二等座車票[13]。
天津機場擁有天津站、濱海站、濱海新區、靜海區、北京南站、滄州、黃驊、唐山、秦皇島、保定、白溝、霸州、勝芳、德州、錦州等14座城市候機樓(廳),遍及京津冀魯遼五省市,2016年底異地候機樓將達到20座[32]。
距離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最近的大型機場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直線距離為85公里。
事件
2005年8月8日,總投資近30億元的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開工,是天津機場歷史上第五次改擴建工程。2006年夏,天津美術學院綜合繪畫系主任曲健雄接受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委託,為T1航站樓創作主題雕塑。2008年4月7日,時任天津市副市長熊建平在視察即將投入使用的天津濱海國際機場T1航站樓時,因個人好惡原因而勒令限期拆除斥資200萬、耗時2年的雕塑《飛翔》而引發大量批評的爭議性事件[33]。
2024年9月11日晚上七時許,因有無人機闖入影響飛航安全,天津濱海機場暫停起降航班,大量航班延誤或取消,亦有不少航班在機場上空盤旋後被迫至臨近機場備降[34]。翌日清晨6時10分,機場航班開始恢復起降[35]。但12日晚上七點半開始,機場再出現大量無人機,致航班無法起降[36],直至22時左右才逐漸開始恢復起降。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