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奧運站
港鐵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奧運站(英語:Olympic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大角咀櫻桃街、西九龍公路與連翔道交界,屬於港鐵東涌綫的鐵路車站,於1998年6月22日啟用。
Remove ads
車站構造
U2 | 大廳 | A2、B上層、C3、C4、C5、D3、E出口、 | |||||||||||||||||||||
G | 地面 | A1、B下層、C1、C2、D1、D2出口 | |||||||||||||||||||||
月台 |
|
現時奧運站大廳內設有不同類型的商店、自助服務設施[2]以及香港郵政郵箱等[3][4]。

大廳全景圖(2017年12月)
奧運站設有兩個側式月台,所有月台均已裝設全高式月台門。
現時奧運站設有12個出入口,而所有出入口均以人行天橋連接鄰近車站的建築物。
Remove ads
利用狀況
奧運站上蓋物業發展計劃分三期發展,分別為第一期的滙豐中心、中銀中心、奧海城一期、維港灣,第二期的奧海城二期、柏景灣、帝柏海灣以及第三期的君滙港。在奧運站啟用初期,除大同新邨及富多來新邨等屋苑的居民外,因車站周邊上蓋物業大部分尚未落成,因此車站使用量稀少。直至啟用數年後,隨著上述上蓋物業及其他區內住宅[註 3]陸續落成,人流亦開始隨之上升。除鄰近居民外,使用車站的乘客還包括在滙豐中心、中銀中心或鄰近車站的工貿建築物上班的人士。
接駁交通及車站優惠
Remove ads
歷史
奧運站原址是前大角咀碼頭,也是東涌綫首個落成的車站。原來計劃命名為大角咀站,臨近落成時的1996年7月初,前地鐵公司曾一度表示正考慮以車站附近的櫻桃街命名為櫻桃站,以反映車站位處大角咀舊區之外的新發展區[6]。
然而於同年8月2日,滑浪風帆運動員李麗珊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為香港奪得首枚奧運金牌,而隨後舉行的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兩位香港運動員張耀祥與趙仲粦亦為香港取得金牌,地鐵公司遂與香港業餘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今港協暨奧委會)達成協議,於同年12月16日將車站命名為奧運站,以表揚香港運動員的輝煌成就,以月台牆壁上也印有各種運動員比賽中的圖案。
為配合大角嘴櫻桃街重建計畫海桃灣及其基座商場西九匯的落成,港鐵在2009年於奧運站連接大廳及C出口的人行天橋近滙豐中心一座的位置增設一個出入口連接西九匯的人行天橋,工程於2009年7月完成後則於同年8月開放使用[原創研究?],並被編名為C5出口。
2013年10月20日,取代磁帶車票的新智能車票率先於奧運站售票機售賣,故奧運站成為港鐵系統中首個發售新車票的車站。
奧運站是首個安裝液晶顯示器式乘客資訊顯示螢幕的車站。有關系統已於2013年11月23日啟用,用以顯示未來四班列車抵達時間、天氣、溫度以及乘客資訊;而舊有的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系統則被拆除。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