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富錦市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代管的县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富錦市中國黑龍江省東北部,是佳木斯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位於松花江下游南岸的三江平原上。是松花江下游沿岸重要的內河港口和農墾基地。市人民政府駐富錦鎮中央大街416號。

快速預覽 富錦市, 國家 ...
Remove ads

歷史

明朝永樂七年(1409年)以忽兒海衛分置富提希衛(又稱弗提衛、弗提斤城、烏都乞、弗踢奚城、福題希屯等)[2][3],另《中國歷史地圖集》暫定玄城衛於富錦[4]

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屬三姓協領轄、雍正十年屬三姓副都統轄。光緒八年(1882年)於嘎爾當置富克錦協領,赫哲語意為「高崗、江邊崗地」,屬三姓副都統轄。三十四年(1908年)置巡司,屬臨江州。宣統元年(1909年)改為富錦縣[5]

Thumb
1947年起,富錦縣屬合江省管轄

中華民國初年,富錦縣屬吉林省依蘭道滿洲國時期,屬吉林省三江省

1945年8月,八月風暴行動開始。蘇軍遠東第2方面軍第15集團軍英語15th Army (Soviet Union)部隊在8月11日清晨,對蘿北縣、興山鎮(今鶴崗市主城區)、富錦縣、佳木斯市等地發起進攻。8月12日,第15集團軍第171坦克旅進入富錦縣縣城。8月13日至14日,消滅烏爾古力山、二龍山屯的富錦要塞日軍[6]:21。中共政權隨後進入當地控制局勢,12月7日成立富錦縣民主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改稱富錦縣人民政府)[5]。時屬合江省。1946年,中共政權劃出集賢縣(含今友誼縣)。

1947年6月5日,國民政府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其中,富錦縣為合江省轄縣。中華民國內政部在次年編輯的《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中,縣域面積5875.11平方公里,人口225000人[7]:192。1945年8月12日富錦解放,是年12月7日成立富錦縣民主政府。[8]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富錦縣劃回黑龍江省。1988年8月30日,經中國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被列為省轄計劃、財政單列縣級市[5]。隸屬於佳木斯市

Remove ads

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富錦市常住人口為414090人。[9]

地理

富錦地處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的南岸,地形主要為沖積平原,的儲量較大。境內沼澤星羅棋布,有七星河、三環湖等濕地保護區。全市年平均氣溫3.2℃,降水量518毫米。

更多資訊 富錦市氣象數據(1981年至2010年), 月份 ...

行政區劃

富錦市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11個[12]

城東街道、​城西街道、​富錦鎮、​長安鎮、​硯山鎮、​頭林鎮、​興隆崗鎮、​宏勝鎮、​向陽川鎮、​二龍山鎮、​上街基鎮、​錦山鎮、​大榆樹鎮、​石砬山林場、​東風崗林場、​太東林場、​工農林場、​富錦市國營原種場、​富錦市國營果樹示範場、​富錦市科研所、​建三江分局局直、​七星農場、​大興農場、​創業農場、​種豬場和​種畜場。

經濟

農業

這裡的土壤均為黑土,土質肥沃、農業發達,主產大豆小麥水稻玉米甜菜等糧食以及等禽畜,是黑龍江省重要的農墾基地,建有多座大型農場。 2020年1月2日,富錦市入選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13]

工業

工業有機械製造、糧油加工、建材等門類。

交通

富錦港是松花江下游的天然深水良港,且連接福前鐵路,目前以承擔與俄羅斯的貿易運輸為主。

民族

漢族為主,有蒙古、回、藏、苗、滿族、赫哲、維吾爾、錫伯 、達斡爾、朝鮮等19個少數民族。

物產

礦產有石灰石花崗岩陶土江砂河卵石等。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