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縣級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县级市
Remove ads

縣級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行政級別與「」相同,亦是其中一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所指的「不設(市轄)區的市[註 1],縣級市沒有地方立法權。理論上,除了由自治州[註 2]地區管轄的縣級市外[註 3],縣級市應由省級行政區直接管轄。但實際上,現時各省、自治區的縣級市除省直轄縣級市(俗謂副地級市)外,通常由省級人民政府委託地級市代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的縣級市,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實行獨有的「師市合一」行政體制,由兵團直接管理,行使行政職能。截至2023年4月,全國共設立397個縣級市,其中316個由各省地級市代管。

快速預覽 縣級市, 分類 ...

儘管縣級市行政地位上與市轄區自治縣縣級行政區平級,但縣級市自主權較隸屬於市的市轄區更大,由於設立縣級市要滿足人口、經濟、基建等各種指標,縣級市較一般的縣相比城市化進程更快、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經濟發展水平更為先進。

Remove ads

歷史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各省劃為若干專區,專區管轄的市稱為「專轄市」,其行政地位與縣相同。1970年專區改稱地區,「專轄市」改稱「地轄市」。「縣級市」稱謂則由「地轄市」改稱而來。

縣級市的歷史始於1982年的地區體制改革。1982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於省、市、自治區黨政機關機構改革若干問題的通知》,提出「改革地區體制」;1983年起,實行地、市合併,市領導縣的體制,把新興工礦區或城鎮改為市,各地紛紛開展「撤銷縣的建制,設立縣級市」的試點。1986年,國務院批轉民政部《關於調整設市標準和市領導縣條件的報告》,首度為「撤縣建市」設立量化標準,明確「總人口五十萬以下的縣,縣人民政府駐地所在鎮的非農業人口十萬以上、常住人口中農業人口不超過40%、年國民生產總值三億元以上,可以設市撤縣。設市撤縣後,原由縣管轄的鄉、鎮由市管轄。[1]」 1993年,國務院批轉民政部《關於調整設市標準的報告》,從人口、經濟、財政收入、公共基礎設施等方面為縣級市的設立提供了更為細緻的指標要求。至此,縣級市設立正式進入井噴期。截至1998年底,全國縣級市數量達437個,其中近350個為「縣改市」而來[2]

由於各地盲目跟風「撤縣建市」引發的負面效應。1997年3月,國務院在批准海南東方湖北漢川設立縣級市後,正式凍結「撤縣設市」審批,此後,因部分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或改為市轄區,全國縣級市數量開始呈現逐步減少狀態。直至2010年9月,國務院批准雲南省撤銷蒙自縣,設立縣級蒙自市,開始恢復零星的「撤縣建市」審批,且多為出於加快少數民族或邊境地區發展需要。

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完善設市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對具備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2016年,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將具備條件的縣和特大鎮有序設置為市」[3]。在政策支持下,2017年4月,國務院解凍「撤縣設市」審批,河北平泉等六縣獲批設立縣級市[4],2018年,在各地積極申報下,全國有12縣獲批「縣改市」。

Remove ads

縣級市與「不設區的市」的區別

法律上所稱之「不設區的市」,也包括幾個不設區的地級市,這些市的人大代表屬於直接選舉,但在行政區劃列表上屬於地級市。

目前這類地級市有4個:廣東省東莞市中山市海南省儋州市甘肅省嘉峪關市

分類

縣級市為省、自治區所設地方行政單位,一般可分為:

  • 省直管縣級市,維持行政區劃、幹部管理體制不變,由省級行政區直接管理其大部分事務。
  • 省直管財政縣級市,維持行政區劃、幹部管理體制不變,由省級行政區直接管理其財政體制,擴大其經濟管理權限。

各省、自治區縣級市列表

更多資訊 省級行政區, 數量 ...
Remove ads

詳情列表

更多資訊 縣級市名稱, 上級行政區 ...
Remove ads

1982年地市改革後曾設置的縣級市

更多資訊 縣級市名稱, 上級行政區 ...
Remove ads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