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州地鐵1號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福州地鐵1號線,又稱福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標識色為「幸福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福州市的一條都市軌道運輸路線,也是福建省第一個都市軌道運輸計畫,其中1號線一期南段(三叉街 - 福州火車南站)已於2016年5月18日開通營運,一期北段(象峰 - 上藤)已於2017年1月6日開通營運,二期路線(安平 - 三江口)於2020年12月27日開通營運[1][2]。
Remove ads
簡介
福州建設地鐵的總體規劃於1995年制定。2008年5月9日至5月14日期間,福州地鐵的建設計劃通過了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評估;2008年6月6日,通過環保部的評估。2009年6月,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通過了福州地鐵的近期規劃,即修建地鐵1號線和2號線的規劃。
根據規劃,福州地鐵1號線位於城市中央發展主軸,是福州市軌道交通骨架網的核心路線,為福州市區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1號線全長約30公里,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為象峰站至福州火車南站站,共21個站,長度約為24.89公里;二期工程為福州火車南站站至三江口站,共4站,長度約4.921公里。[3]

車站
Remove ads
營運
1號線共分兩期建設,其中1號線一期分段開通:
1號線的營運時間為每天的06:30–23:50。[5]
自2021年9月1日起,1號線實施如下首末班車時刻表:
Remove ads
1號線現時開行象峰至三江口單一交路。
自2023年8月23日起,1號線工作日高峰期內07:30–08:30、17:45–18:45時段的行車間隔為4分30秒;工作日高峰期內的其他時段(07:00–07:30、08:30–09:00、17:00–17:45、18:45–19:00)的行車間隔為5分鐘;工作日離峰期(06:30–07:00、09:00–17:00、19:00–22:00)及休息日離峰期(06:30–22:00)的行車間隔為6分50秒;工作日及休息日低峰期(22:00–23:00)的行車間隔為10分鐘。[6]
- 福州地鐵1號線票價依據的是2016年3月29日公布的福州地鐵票價標準:
- 根據測算,各方向(三江口/象峰)出發,各票價區間為:

福州地鐵1號線採用由中車唐山機車車輛設計、泉州中車唐車軌道車輛有限公司所生產的6B型地鐵車輛福龍B2。
在2014年的6.18海峽計畫成果交易會上,北車泉州展出了福州地鐵1號線的模型;2015年1月21日,此款車型開始了在環鐵的試驗;2015年4月18日,北車泉州邀請媒體於台投張坂廠區試乘此款列車,同時開始進入測試期。
- 外觀:白色車身配以紅色飄帶,車窗、車頭等處為黑色。
- 最高時速:80 km/h
- 車輛編成:6節編組(Tc+Mp+M+M+Mp+Tc)
- 製造年代:2014年—2015年
- 列車數量: 28列168輛
- 電機傳動方式:VVVF交流傳動
- 牽引系統:中車時代電氣旋轉電機
- 設計壽命:30年
福州地鐵1號線以「福滿閩都」作為路線主題,目前已設計5座特色車站,數列主題列車,大部分車站立柱上均設有「福」字標記。[7]
羅漢山站
羅漢山站車站吊頂採用茉莉花造型設計,意為展示福州市花茉莉花的形象。[8]
福州火車站站
福州火車站站吊頂設計利用直線型雙排LED燈具及周邊流暢的線條造型表現速度感。車站已預留藝術牆空間。[9]
屏山站

屏山站出入口以「漢闕」為基礎設計而成,外牆也以仿製的萬歲瓦當來點綴裝飾,體現漢文化元素。D出入口通道邊設有占地約110平方米的方形空間作為文物展示館用於展示2013年屏山站的考古成果。
屏山站設有浮雕藝術牆,名稱為《屏山古韻》,長14米,寬2.85米,採用青石製作。藝術牆展現了屏山站周邊的八個重要景點,而畫面中象徵吉祥的流雲,氣韻生動,代表著對福州安寧祥和的美好祈願。[9]
南門兜站
南門兜站以「城市格局」為立意設計,利用多層次包裹的鋁合金造型吊頂展現了時空變幻中的城市發展。[9]車站已預留藝術牆空間。
達道站

達道站吊頂添入以榕樹為基礎的福州地鐵LOGO標誌,造型呼應地鐵企業文化,融入榕樹形態,將文化與時尚融合。
達道站設有浮雕藝術牆,名稱為《地鐵風采》,長14米,寬2.85米,採用紫銅製作。藝術牆畫面融合了福州的地質特點、1號線工程難點和盾構機功能結構。通過現代抽象裝飾綜合手法的運用、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科技感展現了作為民生工程福州地鐵的宏偉。[9]
上藤站
上藤站吊頂以斜式屋檐為基礎設計而成,意為展示福州倉山區煙臺山近代建築群文化。
黃山站
黃山站吊頂以鳳凰造型為基礎設計而成,意為展示黃山地名的由來。
福州火車南站站
福州火車南站站吊頂以藍色為空間主題色,利用舒展的線條造型體現海納百川的福州城市精神。
福州火車南站站設有漆畫藝術牆,名稱為《五虎雄姿》,長14米,寬2米。藝術牆採用漆畫髹飾技藝製作。漆畫運用獨特的髹飾展示了閩江口日出與沿岸五虎山一帶瑰麗、壯美的景色,亦展現了福州深厚的漆文化底蘊。[9]
Remove ads
因應2022年10月-11月福州市疫情防控需要,2022年10月29日,1號線全天行車間隔調整為10分鐘,部分車站首班車時刻有微調[10]。10月30日,1號線全天行車間隔調整為15分鐘、營運服務時間調整為06:30-22:00[11]。11月2日,1號線上藤、三叉街、白湖亭、葫蘆陣、黃山、排下、城門、三角埕、臚雷、安平、梁厝等11個車站暫停營運服務、下洋站暫停與6號線轉乘[12]。11月24日,1號線全線車站恢復正常營運[13]。
因受疫情影響,2022年12月28日,1號線行車間隔調整為10分鐘,其中高峰期(07:00-09:00、17:00-19:00)將根據客流情況適當加開列車,行車間隔約為6至10分鐘[14]。2023年1月4日,1號線高峰期(07:00-09:00、17:00-19:00)行車間隔為6分50秒,離峰期行車間隔為10分鐘[15]。1月7日,1號線全線恢復正常行車間隔[16]。
Remove ads
轉乘車站
1號線在規劃與建設時,為使未來形成線網營運方便,設置與預留了轉乘站。
建設進程
- 2009年12月26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試驗段動工,並在試驗段的白湖亭站舉辦了動工儀式,另有茶亭站與福州火車南站站已於先前開始了車站結構預留施工[17]
- 地鐵茶亭站在2006至2009年改造茶亭街(八一七中路)時,地下空間工程充分考慮了與地鐵1號線茶亭站的結合,在群眾路口設實驗段車站大廳,已經初步完工,但在地鐵建成前,該地下空間還只是個過街的地下道。據悉,1號線在茶亭街長約500米,地下空間隧道高16米、寬21米。
- 福州火車南站的地鐵站車站大廳層、月台層已挖完,並結合火車南站西站房建設,澆築了基本框架結構。根據規劃,福州火車南站地下將興建島式帶有折返線的兩層地鐵車站,與福州中心城區軌道交通連接。其中,地下一層為地鐵1號線車站大廳層,地下二層為地鐵1號線月台層。
- 2011年1月17日,省發改委正式批覆《福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一期)初步設計》[18]
- 2011年4月26日,地鐵1號一期工程正式動工[18]
- 2012年12月,在屏山站工地無意發現閩越國王城的宮殿遺址而再度延遲。屏山站一帶的地鐵工程暫停施工,由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對該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19]直到2014年6月13日才重新開挖。[20]
- 2014年7月31日,一期工程開始鋪軌[21]
- 2015年1月30日,南門兜站主體結構封頂[22]
- 2015年2月7日,新店機廠運用庫開發平台初具雛形[23]
- 2015年2月中旬,達道站至上藤站區間的閩江過江隧道開工[24]
- 2015年6月28日,南段下行線實現"短軌通"[25]
- 2015年7月28日,地鐵1號線首輛列車抵榕[26]
- 2015年9月10日,南段全線實現"長軌通"[27]
- 2015年10月中旬,1號線所有站點全部封頂[28]
- 2015年12月下旬,達道站至上藤站區間過江段下行線順利穿越閩江,為上行線的穿江打下基礎[29]
- 2015年12月30日,地鐵1號線南段開始空載試運轉[30]
- 2016年5月6日,達道站至上藤站區間過江段上行線順利穿越閩江,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全線隧道貫通[31]
- 2016年5月13日,地鐵1號線南段開始為期3天的試乘活動[32]
- 2016年5月18日,地鐵1號線南段開始試營運[33]
- 2016年7月24日,北段全線實現"短軌通"[34]
- 2016年8月3日,北段全線實現"長軌通",至此,福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實現全線軌通[35]
- 2016年9月22日15時,北段全線電車線開始送電,隨後上行線完成了熱滑實驗[36]
- 2016年9月23日5時,北段全線電車線一次性送電成功,至此,福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實現全線電通[37]
- 2016年9月28日,地鐵1號線北段開始空載試運轉[38]
- 2016年12月25日,地鐵1號線北段開始為期10天的試乘活動[39]
- 2017年1月3日,福州市委、市政府批准地鐵1號線一期全線1月6日正式開通試營運[40]
福州地鐵排下站
- 2015年12月30日,福州地鐵1號線二期開工[41]
- 2019年8月,1號線二期所有車站主體結構實現封頂[42]
- 2019年10月25日,1號線二期全線洞通[43]
- 2020年12月27日,1號線二期開通營運
KML is from Wikidata
事件
2016年1月,部分消息透露福州地鐵將採用漢語拼音翻譯,引發關注討論,有網友認為應將漢語拼音標註更改為英文標註。關於站名翻譯標註事宜,福州市城市地鐵有限責任公司也多次在福州12345便民呼叫中心網站上進行了回復。據了解,根據《福建省地名管理辦法》143號令相關規定,台、站、港、場、公路、鐵路、橋梁、隧道等具有地名意義的交通運輸設施名稱,屬於「地名」的範疇,公共場所與公共設施的地名標識應當使用標準地名,而中國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按國家公布的《漢語拼音方案》和《中國地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執行。地鐵公司方面在回覆中表示,福州地鐵各站的站名標識經福州市民政局地名辦指導修改,並批准同意軌道交通工程各站點標識的站名翻譯標註統一採用漢語拼音,並通過了專家的評審。5月13日,福州地鐵開放1號線南段試乘,譯名再度引起熱議,相關記者前日就此事再次採訪了福州市城市地鐵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再次表示,地鐵站名的拼音標註,是按照國家地名管理有關規定設置的。
針對這場因為拼音標註引起的爭議,有網友建議,雖然地鐵公司的說法讓人「無法駁斥」,但部分工作可以做得更好,比如「Fuzhouhuochenanzhan」是需要斷字的拼音,究竟是「che nan」還是「chen an」,連串字母標註容易引發誤解,應考慮留下間隔。針對國內地鐵站名標註出現的漢語拼音標註和「英文+漢語拼音」標註兩種形式,有網友希望國家相關部門能出台標準,統一標註方式,避免引發爭議。
2016年5月17日,地鐵公司對乘客集中反映的一些問題立即著手調整,計劃將原來的漢語拼音標註調整為更符合使用習慣的英文標註;5月21日,福州地鐵相關工作人員解釋稱:「現在市民的英文水平已大幅度提高,考慮到市民此前建議,現已陸續在更換路面及地鐵車廂內的相應標誌」[44] [45] [46]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