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一基隆河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臺灣鐵路管理局第一基隆河橋是中華民國(臺灣)基隆河上的一座鐵路橋梁,屬宜蘭線鐵路,位於基隆市暖暖區暖暖車站與新北市瑞芳區四腳亭車站之間,現役的第二代橋梁於1984年在舊橋(第一代橋)原址重建。
Remove ads
沿革與設計
宜蘭線鐵路於台灣日治時期1917年動工興建,工程分別從路線的南(蘇澳)、北(八堵)兩端向中間施築,北端八堵—暖暖—四腳亭路段工程包含本橋在內,於該年11月開工,澤井組承包。1919年4月,八堵~四腳亭間竣工[2][註 1]。,本橋於同年5月15日隨著該區間通車而啟用[4]。
第一代第一基隆河橋通車時為單線橋梁,跨度60呎上承式鋼鈑梁6孔[2][註 1],橋台與橋墩建材以紅磚為主、粗石為輔,橋墩呈橢圓形。
第一代橋於中華民國時期1980年代停用拆除,目前殘存少數橋墩、基礎與橋台遺跡。
宜蘭線通車50餘年後,受1970年代末期北迴線即將全線通車營運、及東線鐵路預計於1982年由762mm軌距拓寬為1,067mm軌距等之影響,宜蘭線將從原本的支線升級為連接台灣東、西部的重要幹線,路線容量需求將大幅增加,預估原單線鐵路將不敷使用[5],於是,臺灣鐵路管理局自1980年代起辦理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實施全線雙軌化(已完成雙線路段者除外)[6],其中新的雙線第一基隆河橋建於舊橋原位置,採半半施工法重建,1984年完工[7],並在隔年(1985年)7月1日連同八堵~四腳亭區間雙軌化通車而完整啟用[4]。
宜蘭線電氣化工程自1991年7月1日開工。2000年5月2日,包含本橋在內的八堵~羅東間率先完工,5月3日正式通車[8],該工程包括更換每公尺50公斤鋼軌及預力混凝土枕木。
2001年9月17日,納莉颱風挾帶豪雨來襲,重創宜蘭線八堵~福隆路段,故此期間台北至福隆間,暫以基隆客運接駁,直到9月29日宜蘭線才恢復全線暢通[9][10]。
橋梁週邊
- 暖暖自行車道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