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強烈颱風樺加沙對澳門的影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颱風樺加沙(英語:Typhoon Ragasa)是2025年太平洋颱風季中侵襲澳門的最強風暴。樺加沙導致澳門氣象局繼同年7月的颱風薇帕後,再次發出十號熱帶氣旋信號,也是繼氣象局1952年正式成立之後,首次需要在一年內發出兩次最高級別的熱帶氣旋信號

快速預覽 颱風樺加沙, 十分鐘平均風速 ...
Remove ads

氣象數據

Thumb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 34.9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
34.9
大炮台山 69.5
大炮台山
69.5
外港碼頭 58
外港碼頭
58
污水處理廠 48.6
污水處理廠
48.6
海事博物館 46.8
海事博物館
46.8
友誼大橋 北峰 100.4
友誼大橋
北峰
100.4
友誼大橋 南峰 109.4
友誼大橋
南峰
109.4
嘉樂庇 總督大橋 124.2
嘉樂庇
總督大橋
124.2
西灣大橋 122.4
西灣大橋
122.4
澳門大橋北 128.5
澳門大橋北
128.5
澳門大橋南 130.3
澳門大橋南
130.3
大潭山 82.8
大潭山
82.8
東亞運站 43.2
東亞運站
43.2
九澳 83.9
九澳
83.9
路環分站 38.9
路環分站
38.9
澳門大學 85
澳門大學
85
澳門氣象局氣象站測得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單位為公里每小時(km/h)。圖例:
代表沒有數據
代表測得清勁以下風力
代表測得清勁至強勁風力
代表測得疾勁至烈風風力
代表測得狂風至暴風風力
代表測得颶風風力
備註:此乃臨時數據,只經過有限度的數據檢驗。
Thumb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 -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
大炮台山 -
大炮台山
外港碼頭 -
外港碼頭
污水處理廠 -
污水處理廠
海事博物館 -
海事博物館
友誼大橋 北峰 -
友誼大橋
北峰
友誼大橋 南峰 -
友誼大橋
南峰
嘉樂庇 總督大橋 -
嘉樂庇
總督大橋
西灣大橋 -
西灣大橋
澳門大橋北 -
澳門大橋北
澳門大橋南 -
澳門大橋南
大潭山 -
大潭山
東亞運站 -
東亞運站
九澳 -
九澳
路環分站 -
路環分站
澳門大學 -
澳門大學
澳門氣象局氣象站測得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單位為公里每小時(km/h)。圖例:
代表沒有數據
Thumb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 73.1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
73.1
大炮台山 112.3
大炮台山
112.3
外港碼頭 99.4
外港碼頭
99.4
污水處理廠 91.1
污水處理廠
91.1
海事博物館 87.8
海事博物館
87.8
友誼大橋 北峰 136.1
友誼大橋
北峰
136.1
友誼大橋 南峰 141.5
友誼大橋
南峰
141.5
嘉樂庇 總督大橋 160.2
嘉樂庇
總督大橋
160.2
西灣大橋 154.1
西灣大橋
154.1
澳門大橋北 157.7
澳門大橋北
157.7
澳門大橋南 164.2
澳門大橋南
164.2
大潭山 127.1
大潭山
127.1
東亞運站 99.4
東亞運站
99.4
九澳 115.6
九澳
115.6
路環分站 95
路環分站
95
澳門大學 134.3
澳門大學
134.3
澳門氣象局氣象站測得最高陣風風速,單位為公里每小時(km/h)。圖例:
代表沒有數據
代表測得疾勁至烈風風力
代表測得狂風至暴風風力
代表測得颶風風力
Thumb
內港 1.51
內港
1.51
內港北 1.45
內港北
1.45
永樂戲院 0.19
永樂戲院
0.19
光復街 -
光復街
青洲區 -
青洲區
林茂塘 -
林茂塘
司打口 1.14
司打口
1.14
黑橋街 -
黑橋街
聖方濟各 1.11
聖方濟各
1.11
下環街 0.62
下環街
0.62
康公廟 1.24
康公廟
1.24
花地瑪 -
花地瑪
柯維納 -
柯維納
沙維斯街 -
沙維斯街
益隆 0.05
益隆
0.05
松樹尾 -
松樹尾
石排灣 -
石排灣
媽閣 1.32
媽閣
1.32
青洲塘 0.01
青洲塘
0.01
友誼橋 -
友誼橋
菜園路 0.07
菜園路
0.07
澳門氣象局路面水位監測站測得最高水位,單位為米(m)。圖例:
代表沒有數據
代表測得水位高於路面0.5公尺以下
代表測得水位高於路面0.5至1公尺
代表測得水位高於路面1至1.5公尺
代表測得水位高於路面1.5至2.5公尺
  • 當地懸掛之最高熱帶氣旋信號: 十號風球
  • 當地發出之最高風暴潮警告:紅色風暴潮警告
  • 最接近當地時間:2025年9月24日上午11時
  • 最接近當地位置:澳門氣象局總部之南南西約90公里(正面侵襲;破風暴中心距離澳門氣象局總部最遠之十號風球紀錄)
Remove ads

數值紀錄

更多資訊 項目, 數值 ...

影響過程

超前嚴防、威脅增加

澳門氣象局在9月17日上午11時半發出一則特別推送,表示位於西北太平洋上的熱帶擾動有機會發展成一股環流廣闊以及強度高的熱帶氣旋,並且會在下週初(22至23日)進入南海。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該熱帶氣旋路徑及強度仍然有較大分歧,氣象局呼籲市民密切留意氣象局發出的最新天氣資訊,在適時做好預防措施[1]

樺加沙在菲律賓海增強成為熱帶風暴後,氣象局於9月19日下午3時半罕有地發佈一則熱帶氣旋信息,明確表明樺加沙未來會持續增強並且向西北西移動,不排除會在24日以強颱風以上級別逼近澳門100公里範圍;當時樺加沙仍然位於澳門東南東1,950公里。氣象局亦預料澳門下週天氣非常惡劣,有頻密的大驟雨和雷暴,風勢受到東北季風的共同影響下增強,而低窪地區可能因明顯的風暴潮而發生嚴重的淹水。氣象局呼籲市民提前做好防颱防淹水措施[2]。氣象局於20日下午3時再度更新熱帶氣旋信息以及調高「七天天氣預報」的預測,表示樺加沙24日會相當接近澳門,風力達到烈風暴風程度,而且如果增水和天文大潮潮位時間重疊,可能再次出現2017年超強颱風天鴿和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的嚴重的風暴潮淹水[3]

隨著樺加沙在快速增強成為超強颱風,氣象局在21日下午12時表示樺加沙會在22日下午至晚間進入澳門800公里範圍[4],更在晚上6時表示會在22日下午發出一號風球。氣象局亦再次調高「七天天氣預報」,預測24日風力可能間歇達到颶風程度及有長時間的狂風豪雨及雷暴[5]。因樺加沙可能出現「天鴿」和「山竹」嚴謹的情況,民防行動中心呼籲民提前做好防颱防災準備,提前儲備足夠的飲用水和食品[6]

Remove ads

逐漸靠近、嚴陣以待

受到樺加沙的外圍下沉氣流,22日當日澳門天氣酷熱,各區氣象站測得33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其中路環市區氣象站測得當日最高33.8度[7]。上午9時,市政署表示已加派工作人員檢查渠網、樹木、下水道以及拆卸節日燈飾[8]。上午10時,行政長官岑浩輝政府五大司政範疇在民防行動中心進行會議,其中岑浩輝表示樺加沙會即將成為2017年超強颱風天鴿後最強的颱風[9],政府部門已經啟動應急機制應對樺加沙所帶來的威脅[10]。氣象局於22日上午11時20分表示樺加沙即將進入澳門800公里範圍,因此會在下午3時發出一號風球,而在23日凌晨至清晨改發三號風球的可能性為高,23日下午至晚間改發八號風球的可能性為高[11][12];而這也是氣象局首次在沒有發出任何熱帶氣旋警告時便宣布改發八號風球的可能性。氣象局也再次警告樺加沙極有可能以超強颱風級別靠近澳門,會對澳門造成嚴重的威脅,呼籲市民切勿鬆懈[13][14]。下午12時,在經過與各個政府行政部門商討後,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表示已協調各司範疇以及社團組成相關風災後支援隊,將會協助災後清潔以及救災工作[15][16]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表示颱風期間山頂醫院離島急診站會維持有限度服務[17][18],而且會在適時公佈停課及復課安排[19][20]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宣佈由於颱風會對澳門造成較大影響,會在發出八號風球後陸續關閉所有娛樂場,員工們必須在關閉前2小時內離開[21][22]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也宣佈由於樺加沙的強度以及周邊狀況,發出八號風球時澳門大橋會與其餘三條跨海大橋一同關閉[23]。同時,如果低窪地區因風暴潮而出現高於一米的淹水,會在適當的時候拉閘斷電[24][25];而環境保護局已與電力公司商議後,適時分配流動發電車來保障電力供應[26][27]海事及水務局已與澳門自來水公司完成颱風應對準備,保障供水安排[28]

氣象局於下午3時發出一號風球,並宣布會在23日凌晨至清晨改發三號風球,亦宣佈會在23日日間發出橙色風暴潮警告,而當時樺加沙位於澳門東南東約900公里,成為自2021年熱帶風暴圓規後氣象局第二次對800公里外的熱帶氣旋發出一號風球[29]。下午5時半,氣象局三度調高「七天天氣預報」,預計澳門24日風力會達到暴風及颶風水平;同時,氣象局宣佈會在23日凌晨4時至清晨6時改發三號風球,在下午4時至晚上7時改發八號風球的可能性為高。同時,因24日可能出現比澳門海圖基準面高2公尺的風暴潮,因此會在23日下午1時發出橙色風暴潮警告信號,而在23日下午至晚間改發紅色風暴潮警告的可能性為較高;這也是氣象局史無前例地需要跳過一個或多個風暴潮警告信號而改發更嚴重的風暴潮警告信號[30][31][32]。晚上11時,氣象局宣佈會在清晨5時改發三號風球,而在24日凌晨改發九號風球的可能性為較高,其餘警告信號可能性維持[33][34]

氣象局於23日清晨5時發出三號風球,當時樺加沙位於澳門南南東約620公里。同時,氣象局宣佈會在下午5時改發八號風球,在24日凌晨改發九號風球的可能性為高,在24日清晨改發十號風球的可能性為較高[35]。氣象局於下午1時直接發出橙色風暴潮信號,並且預料低窪地區會在24日上午6時至晚上6時發生淹水,最高水位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2時,水位達到1至1.5公尺。因為橙色風暴潮警告比八號風球提前發出,民防行動中心宣布澳門於下午1時進入即時預防狀態[36],同時疏散撤離低窪地區居民[37],開放17間避險中心、4個集合點和4個緊急停留點[38]。因即將發出八號風球,兩間巴士公司於下午4時30分陸續發出末班車[39];為了疏導位於亞馬喇前地的乘客,澳巴臨時開設2AS路線接載乘客[40]

Remove ads

改發更高信號、打破36年記錄

氣象局於下午5時發出八號西北風球,預計會在晚間維持,當時樺加沙位於澳門南南東約370公里,也成為2000年以來發出八號風球距離第三遠的熱帶氣旋。同時,所有賭場自2023年超強颱風蘇拉再次關閉[41]。除此以外,氣象局也宣佈會在晚上6時發出紅色風暴潮警告,也表示會在凌晨0時至2時改發九號風球,凌晨4時至清晨6時改發十號風球[42]。晚上6時,氣象局改發紅色風暴潮警告,並表示低窪地區可能發生1.5公尺至2.5公尺的淹水,改發黑色風暴潮警告的可能性中等[43][44]。隨即,民防行動中心於晚上6時正開放西灣大橋下層通道,於6時30分封閉四條跨海大橋以及蓮花大橋[45]。在改發八號風球後的數小時,因風向主要是受到地形影響的西北風,澳門風力一步步上升,其中澳門大橋及友誼大橋氣象站均率先開始測得強風,友誼大橋曾測得每小時92.5公里的陣風[46]。晚上11時,氣象局八號西北風球將在24日凌晨2時前維持,而在24日凌晨2時至4時發出九號風球的可能性高,24日凌晨4時至上午7時發出十號風球可能性高[47]。凌晨2時,氣象局表示會在凌晨4時改發九號風球,亦是繼1989年颱風白蘭黛颱風戈登後,氣象局36年後再次於同年內兩度發出九號風球[48]。在發出九號風球前,四條跨海大橋的風力開始漸進地增強,澳門大橋南氣象站率先測得每小時64.8公里的烈風風力,陣風達到每小時113.4公里[49]

Remove ads

風力水位顯著增強、創下一年內二次十號風球的記錄、局部地區停電

凌晨4時,氣象局改發九號風球,當時樺加沙位於澳門東南約150公里,並且宣佈會在清晨5時30分改發十號風球[50][51][52]。隨即,民防行動中心宣佈關閉西灣大橋下層行車道[53][54]。在改發九號風球後,澳門天氣急速轉壞[55],主導的風向也從西北轉向北至東北風,各區的氣象站普遍風力達到強風,而四條跨海大橋均測得烈風,16個氣象站有7個氣象站的陣風破百,而澳門大橋及大潭山陣風更達到颶風水平[56][57]。清晨5時30分,氣象局改發十號風球,預計會維持一段時間,當時樺加沙位於澳門東南約140公里,改發黑色風暴潮警告的可能性為中等;改發十號風球亦代表這是氣象局1952年正式成立之後,首次需要在一年內發出兩次最高級別的熱帶氣旋信號[58][59][60]。上午6時起,氣象局表示內港水位準備上升[61][62][63][64][65]。在改發十號風球後,澳門氣象站風速進一步增強,澳門大橋北以及友誼大橋南氣象站率先測得暴風,澳門大橋更在上午8時測得每小時132.1公里的陣風[66][67]。上午9時,氣象局表示內港監測站的水位逐漸上升,於上午9時20分測得0.11公尺的淹水[68][69],因此,澳電表示為了保障公眾安全及保護供電設施,會在上午10時15分開始暫停低窪地區的電力,包括內港、司打口媽閣下環沙梨頭的電力供應[70][71][72][73][74][75],有約1萬6千戶受影響[76]。上午9時50分,氣象局於澳門大橋南氣象站測得每小時124.9公里的颶風風力[77]。上午10時,氣象局表示內港的水位現在以倍速上升,內港監測站已測得約0.6公尺以上的淹水[78][79]。同時,內港附近的區域開始陸續淹水[80][81][82]。上午10時30分,氣象局及環境保護局表示內港水位已經達到1公尺至1.5公尺[83]。受到淹水影響,澳門市面上非常狼藉[84],內港和路環淪為「澤國」[85][86][87][88][89]。受到停電原因,澳門電訊表示遠端機房已經配備後備電源,會為受停電影響的區域提供基本通訊服務[90][91]。上午11時,氣象局調低黑色風暴潮警告的可能性為較低至中等,並且表示澳門即將會轉吹東南風,原本不當風的位置可能因此變得當風,呼籲市民留在室內安全地方而且遠離門窗[92][93][94]。下午12時,氣象局表示有6個水位監測站測得超過1公尺的水位高度[95]

樺加沙於上午11時最接近澳門,在澳門氣象局總部之南南西約90公里掠過。隨著水位逐步下降,氣象局在下午3時改發藍色風暴潮警告[96]。隨著樺加沙西移遠離,氣象局在下午4時改發八號東南風球。氣象局在晚上7時取消所有風暴潮警告。澳門氣象局於同日晚上11時改發三號風球,並預計維持一段時間。樺加沙逐漸遠離澳門,因此氣象局於9月25日早上6時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97]

Remove ads

影響

Thumb
​颱風樺加沙侵襲澳門期間,黑沙環新街的行道樹被強風吹倒

大批澳門居民、外地僱員或留學生得知「樺加沙」逐漸逼近作出超前部署,9月21日至23日期間到超市「撲水」、「撲糧」,多間超市樽裝水已經被搶購一空,部份超市內的杯麵亦被搶購,市面氣氛緊張[98]市政署表示已聯同南光集團南粵集團啟動鮮活食品保供應急預案,保持鮮活食品供應穩定[99]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已提前準備並與主要供應商及零售業界會面,並聯同澳門消費者委員會加強巡查,全力保障民生物資供應穩定及存量充足,呼籲居民無需憂慮颱風對貨品供應的影響[100]

海上客運方面,澳門往返深圳機場碼頭中山客運口岸的海上客運航線於21日至25日停航,而往返蛇口郵輪中心從21日開始陸續停航,直至25日[101][102]內港往返珠海灣仔口岸於22日晚上6時起停航[103][104]澳門海上遊所有航班暫停服務;噴射飛航氹仔往返香港上環暫停服務,而澳門外港往返香港上環維持有限度服務直至23日下午2時20分開始停航[105];金光飛航氹仔往返香港上環23日從下午1時開始停航[106]。所有航線從23日下午1時暫停營運[107][108]

航空交通方面,澳門國際機場宣佈23日至24日有206個航班將會取消、15個航班延誤、6個更改時間[109]

陸路出入境口岸方面,經粵港澳三地協商一致,港珠澳大橋主橋將會在9月23日下午3時正封閉,港珠澳大橋澳門邊檢大樓同時會暫停辦理通關手續[110][111];來往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香港國際機場海天中轉大樓客車因此停止服務[112]。23日下午4時,因應澳門氣象局即將在下午5時改發八號風球,經澳珠兩地口岸管理部門協商一致,自晚上7時起,關閘青茂口岸跨境工業區邊檢大樓將會暫停通關服務[113]。同時,經澳兩地有關部門一致認同,會由23日晚上7時起臨時關閉橫琴口岸,橫琴口岸客車通道將會保持運作直至發出更高風球信號[114]。凌晨3時,因澳門即將發出九號風球,橫琴口岸會在凌晨4時全面暫停通關服務[115]

受到嚴重的風暴潮以及淹水影響,澳門半島的沙梨頭北街/俾若翰街、巴素打爾古街、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比厘喇馬忌士街、沙梨頭海邊街、新馬路營地大街火船頭街河邊新街近聖瑪沙利羅、李加祿街下環街友誼大馬路外港碼頭提督馬路/大興街;離島區路環譚公廟前地、路環碼頭前地、路環十月初五馬路採取封閉措施[116][117];連接路氹和澳門大學橫琴校區的河底隧道也封閉[118][119][120]

停課安排方面,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於22日下午4時宣佈表示因颱風關係,澳門所有高等以及非高等院校,包括幼稚園以及特殊教育23日至24日停課兩天[121][122]

民防行動中心透過高點及低窪地區警報系統發出風暴潮警告,前線人員透過「低窪地區排查及撤離系統」,向低窪地區居民進行呼籲和疏散撤離,行動約於23日下午5時完成,期間成功撤離了9,070戶,合計3,236人。為配合疏散撤離行動,社工局17間避險中心及4個緊急疏散停留點全面對外開放,期間共有705人次入住。 有78戶共230人拒絶撤離均暫無風險 ;颱風期間共測得259宗事故報告,主要涉及處理有墮下風險的物件147宗、塌樹及其他倒塌物71宗、地盤設施倒塌6宗、火警23宗(當中大部分為電箱冒煙)、被困11宗。期間共測得8宗因颱風而受傷的個案,其中1人重傷,需留院治療,沒有生命危險,另外7人受輕傷。[123][124]

Remove ads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記錄

澳門

更多資訊 地球物理氣象局 熱帶氣旋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