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依託泊苷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依托泊苷[1][2](INN:etoposide,VP-16)又名鬼臼乙叉苷、足葉乙苷,商品名有Vepesid、Eposin、Etopophos,是一種廣泛應用的拓撲異構酶抑制劑類化療藥物。依托泊苷是鬼臼毒素(一種大量存在於鬼臼,尤其是盾葉鬼臼中的物質)的人工合成衍生物,用於治療多種癌症,包括睪丸癌、肺癌、淋巴瘤、白血病、神經母細胞瘤和卵巢癌[3],也用於治療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球增生症[4] 。
使用後的副作用相當常見,包括血球減少症、嘔吐、食慾不振、腹瀉、掉髮和發燒。[3]嚴重的副作用有過敏反應和低血壓。[3][5]個體於懷孕期間使用很可能會傷害胎兒。[3]依托泊苷屬於拓撲異構酶抑制劑類藥物。[3]據信依托泊苷的作用機制是干擾II型拓撲異構酶的正常功能,當依托泊苷造成癌細胞DNA大量斷裂且無法修復時,就會觸發細胞內的死亡機制,例如細胞凋亡,而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和擴散的目的。[3]
依托泊苷於1983年在美國獲准用於醫療用途。[3]它已列入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之中。[6]
Remove ads
醫療用途
依托泊苷被用來治療多種癌症,包括肺癌、睪丸癌、卡波西肉瘤、尤文氏肉瘤、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和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等。它常與其他化療藥物組合用於聯合化療,如與博來黴素和潑尼松組成的BEP聯合療法(用於睪丸癌的一線治療)。它還被用於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預處理。[7]
給藥
靜脈注射必須緩慢進行(30~60分鐘),因為依托泊苷會降低血壓,醫生通常會不時觀察病人血壓並據此調節給藥速率。[8]醫生還應定期檢查病人周圍血象和肝腎功能,並建議病人多喝水(1.5~3升每天)以預防腫瘤溶解症候群引起的膀胱和腎損害。[9]
副作用
作用機理
依托泊苷能與DNA和II型拓撲異構酶(拓撲異構酶的一種,用於輔助DNA的展開)形成三元複合物,使得II型拓撲異構酶的複合物在DNA鏈斷裂之後穩定化(令斷裂的反應向右進行),並且進而阻礙DNA連接酶的工作,導致DNA的破壞。[12] 癌細胞的細胞分裂比普通細胞更頻繁,因此更依賴這種酶,且對DNA的破壞更敏感。因此,這導致DNA複製發生錯誤並引起癌細胞的凋亡。[7][13]
作為化療藥物,依托泊苷本身可能使病人患新的癌症。 2%至12%使用依托泊苷的病人會因此藥的副作用而患白血病。因這種藥物致癌導致的白血病死亡率極高。[14]
化學

依托泊苷是一種半合成的化合物,源自於盾葉鬼臼(或稱美國曼陀羅草)的根莖中所含的鬼臼毒素。更具體地說,它是鬼臼毒素與D-葡萄糖衍生物形成的醣苷。其化學結構與另一種抗癌藥物替尼泊苷相似,兩者僅在一個化學基團上有所不同:依托泊苷帶有一個甲基,而替尼泊苷則帶有一個噻吩基(thienyl)。[15]這兩種化合物的開發目的都是為製造毒性較低的鬼臼毒素衍生物。[16]
依托泊苷為白色至黃棕色的結晶性粉末,可溶於有機溶劑。[16]
歷史
鬼臼作為中藥使用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早在東漢時期,《神農本草經》就已有記載。然而,由於毒性劇烈(《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下品"),一直以來它的應用受到限制。[17]
在1950年,科學家開始合成一系列的鬼臼毒素衍生物,並發現其中一種名為4'-去甲氧基表鬼臼毒素苯亞甲基糖苷(DEPBG)的物質最為有效(相對於它的毒性來說)。隨後他們又研製出兩種有著更強抗癌活性的DEPBG衍生物,分別是在1966年被合成依托泊苷和1967年被合成的替尼泊苷。依托泊苷在在1983年由FDA批准上市。[7]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