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

意音文字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漢字
Remove ads

漢字hon3 zi6,係漢族文字[11],喺粵語又稱中文字zung1 man4 zi6唐字tong4 zi6,係源於中國並流行於東亞語素文字。現時係漢語族大部分語言(包括粵語同埋普通話)嘅主要書寫系統。喺日文,漢字同假名喺書寫規範並用。韓文越南文亦有用漢字標注漢語借詞嘅傳統,但係現代日常就好少用。

  呢版講嘅係漢字總括,想搵啲分支,可以睇吓傳統字簡化字新字體舊字體朝鮮漢字儒字
Quick facts 漢字 ...
Thumb
  淨係用繁體/正體字嘅地區(台灣香港澳門)。
  正式用簡體字,亦都會用繁體字嘅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
  淨係用簡體字嘅地區(中國大陸)。
  漢字同其他書寫系統喺同一個語言中並用嘅地區(日本南韓)。
  用過漢字嘅地區(越南北韓蒙古)。
Remove ads

叫法

古人直稱之為「文」或「字」。「漢字」、「唐字」、「中文字」等名,因為要同外文字區別,先至冠名。歷史上亦叫過「國字」,但係呢個詞語而家有第啲意思。

「唐字」喺早期粵洋交往嘅時代多啲人用,主要用喺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教粵人講英文嘅教材[12][13],或者教洋人學粵語嘅教材[14][15]

廿世紀頭,香港嘅報紙,漢字出現喺告白裏頭。

今時今日嘅粵語粵文社群主要用同中文、日文通用嘅「漢字」。「中文字」就多數喺非學術場合講,用嚟同喺省港澳地區亦常用嘅「英文字」(正式名稱係「拉丁字母」)區分。

歷史

漢字由石器時代記示演化而來,傳說係黃帝右史官倉頡所造,但唔能夠作準。現時考古發現,有規模用字,最早係甲骨文,刻於甲骨之上,同占卜評語。後亦有金文刻、鑄於銅器之上;石鼓文,刻於之上。其他布帛,因易腐易敗,唔易流傳。因竹簡流行,各地有大篆,書寫各異。秦國李斯,一統各異,是為小篆。到漢時,張流行,篆書而變隸書。魏時出楷書。楷書又分出行書草書。及後書寫,多以楷行草。而楷書視為標準。

如今漢字流行於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門台灣等地。

書體

漢字書體有甲骨文小篆大篆金文楷書行書草書等。

寫法

Thumb
香港一間茶餐廳午餐餐牌上面嘅日常手寫字。喺度,Template:Zhc 用緊做非正式嘅簡寫,嚟代替 Template:Zhc,省略咗後者嘅 (「食」)部首。

最早有證據嘅漢字係刻喺骨頭度,或者用尖筆喺陶泥模具度劃出嚟,啲模具係用嚟鑄造 禮器青銅器 嘅。漢字亦都有刻喺石頭上面嘅,又或者用墨水寫喺絲綢、木頭同埋竹簡上面。紙嘅發明 用嚟做書寫媒介,係喺公元1世紀發生嘅,傳統上歸功於 蔡倫[16] 有好多唔同嘅風格,或者叫「書體」,可以用嚟寫漢字,包括好似篆書同埋隸書呢啲歷史形式。喺成個漢字文化圈用嘅大多數風格都係起源於中國,雖然佢哋可能會展現地區性嘅差異。喺中國境外創造嘅風格往往只係喺本地使用:呢啲包括日文嘅江戶文字同埋越南文嘅 lệnh thư 書法。[17]

書法

内文:中國書法
Thumb
宋代詩人 米芾 嘅多種風格中國書法

書法傳統上係中國文人要掌握嘅 四藝 之一,畀人認為係表達思想同埋教誨嘅藝術方式。中國書法通常用 毛筆 嚟寫字。唔需要嚴格規整,而且字體可以強調,嚟引發各種美學效果。[18] 傳統嘅書法美學理想通常同東亞本土嘅更廣泛哲學概念聯繫埋一齊。例如,美學可以用 陰陽 嘅框架嚟概念化,書法家喺任何數量嘅相互加強嘅二元性之間取得平衡——例如快同慢嘅筆劃之間嘅二元性、墨水重同輕嘅應用之間、用對稱或者唔對稱形式寫嘅字之間,以及代表具體或者抽象概念嘅字之間。[19]

印刷同埋字體

想知多啲:東亞印刷史東亞排版
Thumb
監獄體 嘅樣本,一種無襯線字體

木刻印刷 係喺公元6世紀至9世紀之間喺中國發明嘅,[20] 之後 畢昇 喺11世紀發明咗 活字印刷[21]明朝 (1368–1644) 同埋 清朝 (1644–1912) 期間,印刷嘅使用越來越普及,導致字形嘅相當標準化,呢個為20世紀後期嘅文字改革預示咗方向。呢種印刷 正字法,以1716年嘅《康熙字典》為例,後來被稱為「Template:Tlit」(「舊字形狀」)。[22] 印刷嘅漢字可能會用唔同嘅 字體[23] 其中有四個廣泛使用嘅類別:[24]

宋體或者明體字體——「宋體」通常用於簡化字體,而「明體」用於其他字體——大致對應於西方嘅 襯線字體 風格。宋體字體大致喺歷史悠久嘅中國印刷傳統之內;呢個風格嘅兩個名稱都係指喺漢字文化圈印刷業嘅鼎盛時期。雖然喺 宋朝 (960–1279) 期間嘅字體通常似某個書法家嘅楷書風格,但係大多數現代宋體字體都係為咗通用目的而設計,並且強調佢哋設計嘅中立性。

黑體 字體喺日文叫做「ゴシック体」。無襯線筆劃被呈現為粗細均勻嘅簡單線條。

「楷體」字體模仿手寫楷書。

仿宋體 字體,喺日本叫做「宋體」,對應於西方範式中嘅半 手寫風格

電腦應用

内文:中文資訊科技

喺電腦普及之前,早期嘅機電通訊設備,好似 電報 同埋 打字機,最初係設計嚟畀字母表用嘅,通常係通過好似 摩斯碼 同埋 ASCII 呢啲字母 文字編碼 嘅方式。為咗一個使用數千個唔同字符嘅書寫系統去改編呢啲技術,並唔係一件容易嘅事。[25][26]

輸入法

想知多啲:中文輸入法日文輸入法
Thumb
中文輸入法顯示基於拼音拼寫嘅候選字

漢字主要係通過標準鍵盤喺電腦上面輸入嘅。好多輸入法(IME)都係語音嘅,打字員根據好似 拼音 或者 注音符號(適用於普通話)、粵拼(適用於粵語)或者 平文式羅馬字(適用於日文)嘅方案嚟輸入字符。例如,香港可以用拼音 xiang1gang3 或者用粵拼 hoeng1gong2 嚟輸入。[27]

字符輸入法亦都可以基於字形,使用字符嘅形狀同埋現有嘅手寫規則,嚟為每個字符分配唯一嘅編碼,可能會提高打字速度。流行嘅字形輸入法包括大陸嘅 五筆,以及台灣同埋香港嘅 倉頡——以神話中嘅文字發明者命名。[27] 通常,根據可預測嘅規則,會省略唔必要嘅部分。例如,Template:Zhc 使用倉頡輸入法編碼為 NGMWM,呢個對應於部件 弓土一田一[28]

上下文約束可以用嚟改善候選字符嘅選擇。當忽略 聲調 嘅時候,知道 同埋 直刀 都會轉錄為 zhidao;系統可以根據上下文嚟優先顯示邊個候選字。[29]

編碼同埋交換

内文:中文字符編碼
睇埋:漢字統一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雖然喺普及之前就已經引入咗漢字嘅特殊文字編碼,「統一碼」係全球主要嘅文字編碼。[30] 根據 統一碼聯盟 嘅理念,每個唔同嘅字形都會喺標準中分配一個數字,但係指定佢嘅外觀或者使用嘅特定 異體字 係由渲染文本嘅引擎嚟決定嘅選擇。[A] 統一碼嘅 基本多文種平面 (BMP) 代表咗標準嘅 216 個最小碼位。喺呢啲碼位入面,20992 個(或者 32%)分配咗畀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呢個名稱包含咗 漢字 體系中每個系統使用嘅字符。截至 Template:Unicode version 版本,喺2024年發佈,統一碼總共定義咗 98682 個漢字。[B]

Remove ads

造字

查實有史以來,不停有新字,各地因事物有異,音有異,時有異,而造字

日本和字,韓國有韓字,廣東有粵字等。

字體差異

漢字種類繁多,一個字都有唔同寫法。

例如:「廣」字

  • 正:廣
  • 簡:广
  • 日:
  • 韓:

減筆字

所謂減筆字,民間古而有之,減筆字係筆劃較簡嘅異體字,一般求快而用,所以古時不登大雅之堂。減筆字多以俗為主,亦有行內之字,重有啲係訛字,習非成是。舊時公文,堅持正字,減筆字並唔入流。

而官方嘅減筆字,中國、日本都有。中國大陸官稱為簡化漢字,而民間多叫做簡體字

標記讀音

睇埋:標音

日常書寫漢字嗰陣,可能有必要同佢哋標返讀音。例如以下嘅粵語句子

「呢啲唔係真soeng2)。」
「呢啲唔係真soeng3)。」

呢隻漢字喺粵語入面有最少兩個讀音(soeng2soeng3),而視乎讀者點讀可以出到好唔同嘅意思(真嘅定係真相?)。標咗音就清楚好多。

睇埋

    1. 術簡介,統一碼聯盟,2019年8月22號,喺2024年5月11號搵到
    2. Lunde, Ken; Cook, Richard編 (2024年7月31號),準附件 #38:統一碼漢字數據庫 (Unihan)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