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喺經濟學上,錢(粵拼:cin2*4)可以指好多嘢,只要樣嘢响某個經濟體內普遍可以攞嚟支付貨品服務以及還債,嗰樣嘢就算係錢。錢係一樣源於貿易嘅需要而有嘅發明[1],喺一個經濟體裏面扮演咗多種重要功能[2][3]:
- 交易媒介:交易唔使吓吓都齋靠唔方便嘅以物易物;
- 價值量度:幫手為每樣貨品服務俾個數,表示嗰樣嘢嘅價值,所以一樣嘢要攞嚟做錢,佢必需要容易量化;
- 儲起價值:幫手儲起經濟價值,等人可以做長遠嘅經濟考慮,所以一樣嘢要攞嚟做錢,佢實要有返咁上下襟擺;
- 延期支付嘅標準:用嚟為債標價值,等人可以客觀噉量度「呢個呢個人爭咗幾多錢」,並且令借錢可行,借錢喺現代經濟體入面不可或缺。

一個經濟體嘅貨幣供應包含佢內部嘅通貨(包括銀紙同銀仔)嘅總量,仲可以加埋活期存款(喺各種銀行戶口入面嘅錢)。一個政府要點管理自己個經濟體嘅貨幣供應,係財政政策上嘅重要課題,例如亂咁印銀紙會搞到貨幣供應多得滯令錢價值下降,造成通脹,而通脹嘅情況會搞到啲人對隻錢失去信心,後果可以好大鑊[4][5][6]。
Remove ads
概論
四大功能
喺經濟學史上,英國經濟學家威廉·斯坦利·傑文斯[e 1]係首個正式分析錢嘅四大功能嘅人,佢提出咗交易媒介、價值量度、儲起價值同埋延期支付嘅標準四個概念[7][8][9]。喺現代經濟理論當中,錢一般會抽象化成具有以下功能嘅物件:
- 交易媒介[e 2]:錢普遍有價值,所以每個人手上攞住若干量嘅錢,就有得各自噉用自己嘅錢嚟同其他人換嘢;相比之下,好多貨品服務都係冇普遍價值嘅,例如一個鎚仔對做建築工程嘅人嚟講有用,但對一個廚師嚟講就未必咁有用,所以喺一個冇錢嘅經濟體當中,一個手上攞住一柞鎚仔嘅人,有得同建築工人同建築工程師做交易,但想要同廚師做交易就難啲[2]。
- 價值量度[e 3]:錢普遍可以攞嚟換嘢,所以可以攞嚟量度貨品服務嘅市場價值,每樣貨品服務都可以俾個數字佢,明確噉表達佢值幾多錢;相比之下,喺一個以物易物經濟當中,要量度一樣貨品服務嘅價值,就要用「呢件嘢值 3 個鎚仔」或者「呢件嘢值 30 粒釘」等嘅方法量度-好撈絞[10]。
- 儲起價值[e 4]:錢可以輕易噉儲起,然後隔一段時間之後提取返出嚟-令人可以做投資等長遠經濟考慮;相比之下,有好多物品都唔啱用嚟儲起價值,例如生果同牛奶等嘅食物同飲品噉,雖然有價值,但因為佢哋唔擺得耐,所以做唔到長遠噉用嚟儲起經濟價值[2]。
- 延期支付嘅標準[e 5]:錢普遍有價值,可以攞嚟做延期支付-兩個經濟個體可以講明「家陣呢個人借咗幾多幾多錢,會喺某段時間內還錢」;錢嘅存在令到借貸嘅活動變得容易,而喺現代社會當中,借貸令到人有得(例如)問銀行借錢搞生意,事業有成之後還錢俾銀行,令到好多唔借錢就唔夠本錢搞生意嘅人有得搞生意-變相幫助咗長遠嘅經濟增長[11]。
|
重要特徵

為咗有效噉做各種錢嘅功能,一樣攞嚟做錢嘅嘢需要有以下特質[12][13]:
- 不分[e 6]:一個單位嘅錢同另外都係一個單位嘅錢冇分別,即係話所有一文都係一樣嘅,所以兩文都係一樣嘅而且價值等同兩個一文... 如此類推;
- 耐久[e 7]:要有返咁上下襟擺(唔易腐壞),令一個持有錢嘅人會有信心佢啲錢過咗(例如)十年之後都仲會喺度,所以銀仔同銀紙比牛奶更加啱用嚟做錢;
- 易攜[e 8]:要容易攞上身隨身攜帶,等啲人有得輕易噉身上帶一筆錢出街買嘢,方便個經濟體內部嘅交易,所以銀仔同銀紙比起金條(金條重好多)更加啱用嚟做日常用嘅錢;
- 易認[e 9]:價值要容易量化,容易用數字表達某某人「有幾多錢」,做會計嘅工作唔會太撈絞;
- 保值[e 10]:錢嘅價值源自人對佢嘅信心,所以錢嘅價值唔可以大上大落,即係話用嚟做錢嘅物件嘅供應要易控制,好似銀紙同銀仔噉,要整銀紙同銀仔要相當嘅技術(而且現代嘅銀紙同銀仔有大量防偽特性),所以基本上除非中央銀行印銀紙,否則個經濟體內嘅貨幣供應好難有明顯改變,而供應穩定就表示價值會穩定;相比之下,貝殼並唔適合攞嚟做錢,因為啲人隨手喺沙灘就會執到一大堆,而且政府同央行難以控制貝殼嘅供應。
以一個銀仔為例,銀仔係一種好啱用嚟做錢嘅物件:銀仔近乎個個都係一個板嘅(不分);好似銀同銅等常用嚟整銀仔嘅物料好襟擺(耐久);銀仔細細粒噉,普通人可以輕易帶一大柞喺身(易攜);銀仔易數,每個銀仔都有個數字喺上面表達佢值幾多錢(易認);而且要控制銀仔嘅供應相對容易-整銀仔需要高技術,普通人想整假銀仔好難,要大量整假銀仔更難,所以差唔多係得中央銀行能夠控制經濟體內嘅銀仔數量(保值)[12]。
Remove ads
歷史演進
内文:錢嘅歷史
以物易物
内文:以物易物
早期嘅人類社會有用開以物易物,但並唔用以物易物為主導嘅[14]:早期人類社會冇錢呢家嘢,而以物易物似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超過 100,000 年,不過交易就主要以禮物經濟以及債等嘅方式嚟運作嘅[15]-當時嘅社會多數以細部落為主,啲人彼此之間相熟,所以好多時肯冇條件噉將有價值嘅嘢送俾同族嘅人,彼此之間有無形嘅合作關係;而以物易物嘅做法就主要用於陌生人同可能嘅敵人(即係未必信得過嘅人)[16][17]。
錢嘅出現
喺錢嘅歷史當中,最早期嘅錢係商品貨幣。公元前 3000 年,米索不達米亞文明就有喺度用「相當於幾多粒大麥嘅重量」做度重量嘅指標,並且用呢啲指標做交易[18]。同期嘅美洲、亞洲、同非洲就興用貝殼做錢(有講法話,現今漢字當中同錢有關嘅字好多都從貝部,就係呢個原因[19])。根據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公元前 484 至 425 年),利底亞(位於現今土耳其西半橛嘅一個古國)嘅人係世上首次使用金幣同銀幣嘅[20],而據現代史學家估計,利底亞人係喺公元 650 至 600 年嗰陣開始整呢啲銀仔嘅[21]。
|

商品貨幣嘅使用又造就咗法定貨幣,尤其係銀紙:喺遠古社會,商人興用金同銀做交易基準;貴金屬有少少似商品貨幣(本身或多或少有啲價值,例如可以攞去熔咗佢,做有經濟價值嘅嘢),但又有少少似法定貨幣(尤其係金幣同銀幣等嘅銀仔);商人同銀行好多時會發單俾存戶,俾佢哋用張單換取商品貨幣-例如個商人想借錢搞生意,於是開張有法律效力嘅單俾銀行,應承會喺某段時間內還相當於若干金銀嘅價值。呢種做法慢慢令到人習慣咗用「由某啲有公信力嘅組織發嘅紙」嚟做交易-最後引致咗銀紙喺中世紀嘅誕生[22]:
宋朝(公元 960 至 1279 年)係人類史上最早用銀紙嘅經濟體。喺唐朝(公元 618 至 907 年)尾橛同宋朝時期,漢人發覺有需要搵啲冇銀仔咁重嘅物件做錢,再加埋印刷技術上嘅創新,就引起咗銀紙呢樣發明,令商人做起貿易上嚟輕鬆啲。喺 10 世紀,宋朝政府開始印銀紙(交子),並且將呢啲銀紙發俾鹽商業入面嘅商人,仲俾某幾個組織獨攬發行銀紙嘅大權,俾人民同時用銀紙以及商品貨幣做交易。而喺 12 世紀,宋朝政府索性吸收埋呢啲組織,自己發行銀紙,不過呢個時期嘅銀紙好多時係地區性嘅(一個省用嘅銀紙去到第個省就用唔到),而要去到成 13 世紀,先有一個全國流通嘅銀紙-達致咗同現代銀紙相似嘅使用同組織方法[22][23]。
歐洲要去到 17 世紀先開始有銀紙呢回事:歐洲人由宋朝同元朝嗰度聽過銀紙呢家嘢[24],但要去到 1661 年,瑞典開始使用銀紙,先令歐洲人開始有咗「用紙造錢」嘅技術;瑞典有豐富嘅銅礦,所以銅喺瑞典好平,要令人對銅銀仔嘅價值有信心,就焗住要整大嚿啲嘅銀仔,但噉做又搞到帶銀仔出街撈絞好多-令瑞典人零舍有意慾發明輕便啲嘅錢[25]。瑞典開始用銀紙之後,歐洲諸國開始發覺銀紙嘅好處,例如係幫手減少運送金銀嘅需要,降低流失金銀嘅風險,又幫手令到借金銀容易啲(因為有咗銀紙,實質金銀唔使離開借錢人嘅金庫,令借錢呢家嘢對借錢人嚟講風險細啲);於是自從嗰陣開始,歐洲人就開始大幅全面噉採用銀紙。而到咗今日,世界各大經濟體當中都有銀紙流通[26]。
金銀使用
睇埋:複本位制
喺 15 至 16 世紀,金同銀呢兩種貴金屬一般都俾人當係法償(有法定支付能力嘅貨幣),政府會接受用金銀交稅、並且好多仲規定埋金銀之間嘅兑換比(金銀複本位制[e 11])。但喺 19 世紀,金同銀之間嘅供應量大升,而且比例變得唔穩定,於是世界各地政府開始以「值幾多金」同「值幾多銀」做基準衡量一種錢嘅價值,並且印銀紙,用銀紙嚟支付各種嘅政府開支(例如係出糧俾軍人等)[27]。
廿世紀係一個劣幣驅逐良幣[e 12]嘅時期。到咗 1900 年,工業化嘅國家多數都採用咗以金衡量價值嘅準則(金本位[e 13]),並且用銀幣以及銀紙嚟做流通交易媒介。世界各地嘅私有銀行同政府跟從劣幣驅逐良幣嘅原則:好似金同銀呢啲有價值嘅錢變成攞嚟儲,而銀紙等冇價值嘅錢攞嚟交易。呢個進程由廿世紀初開始,慢慢散佈到全世界,而喺廿世紀後期,各大經濟體冚唪唥都採取咗以法定貨幣為交易媒介嘅做法-直接用金銀呢啲貴金屬做日常交易經已好少見[28]。
Remove ads
貨幣供應

内文:貨幣供應
貨幣供應[e 14]大致上係指一個經濟體內部嘅錢嘅總量:喺經濟學上,錢包含所有可以用嚟做上述嗰柞錢功能嘅物件-包括咗銀紙、銀仔、銀行入面嘅活期存款、以至存在於電子空間嘅數碼貨幣(例子可以睇位元幣)呀噉。因為理想嘅錢係一啲易數嘅嘢,所以雖然呢啲物件喺物料上咁唔同,但做經濟分析嘅人可以用同一個單位計呢啲物件嘅價值(例:一張 10 文銀紙價值上等同 10 個一文銀,雖然銀紙同銀仔喺物理上好唔一樣)。一個經濟體嘅貨幣供應包含佢內部可以用嚟買貨品服務嘅錢嘅總數[29]。
現代貨幣理論
内文:現代貨幣理論
根據現代貨幣理論[e 15],貨幣供應嘅上落係經濟活動嘅主要帶動因素,所以主宰住貨幣相關政策嘅中央銀行能夠做經濟上嘅調控-佢哋能夠合法噉(例如)通過印銀紙同控制利率等嘅手段嚟刺激一個經濟體嘅經濟增長,而且喺經濟衰退嗰時,央行仲可以用同樣嘅方法幫手刺激經濟[30]。現代貨幣理論建基於以下呢條式[31]:
- ;當中
- 係貨幣供應,
- 係速度([e 16]定義為「每年經濟體內使錢率」),
- 係貨品服務嘅價格,
- 係貨品服務總量。
假設 係恆定嘅,央行可以透過調節 嚟左右 同 [31]。
值得一提嘅係,上述條式當中嗰個 可以有多個方法量度,分做 、、、同 等多種:(又有叫 )係最基礎嗰種貨幣供應, 喺 之上再加啲嘢,而 又係 之上再加啲嘢... 如此類推。對於呢幾種貨幣供應點定義,唔同國家地區有少少差異,不過一般嚟講, 會包括市場流通度[e 17]最高嗰啲錢,例如係流通緊嘅銀仔同銀紙呀噉,而 同 會包括一啲市場流通度比較低嘅錢,例如一啲長期嘅銀行存款(好多時冇得即時變做現金攞去使)[32][33]。
|
貨幣管理方法

貨幣創造[e 18]係指創造錢,提升經濟體內貨幣供應嘅過程。是但搵個經濟體,間央行嘅經濟分析師會監察住個經濟體內嘅貨幣供應-佢哋會靠各種方法,例如睇存款紀錄同物價等,估計個經濟體內有幾多錢流動緊,計出 、、、同 分別大致上係幾多;再評估吓有冇需要增加貨幣供應,而如果要,貨幣供應應該升幾多[34][35]。
喺決定咗要提升貨幣供應之後,央行就要郁手做。喺廿一世紀嘅經濟體入面,貨幣創造主要有兩種方法:
- 法定貨幣():指央行直接了當噉生產若干量嘅高流通度嘅錢(現金)-即係郁手印銀紙同整銀仔,然後(例如)央行會用呢啲錢買政府債券,政府跟手會用呢啲錢出人工俾公務員,於是呢啲錢就流入咗經濟體當中[34];
- 銀行貨幣( / ):另一方面,私營銀行可以增加借錢俾經濟體內嘅人,等佢哋(簡單啲講)將借返嚟嘅錢好似個經濟體當中有額外錢噉嚟使。呢啲錢嘅流通度比較低-銀行通常都唔能夠即時將呢啲錢即時變嗮做現金[34][36]。
喺廿一世紀嘅經濟體裏面,銀行一般都會用部份準備金[e 19]嘅做法;即係話,銀行喺得到啲人想儲入佢哋度嘅錢之後,會留起一部份-以現金同市場流動度高嘅資產嘅型式-做儲備,等人用得到活期存款;跟手佢哋會將冇攞嚟做儲備嗰啲借出去,噉做會有一定風險-假如發生擠提(好多人突然走去提款)嘅情況,銀行可能會唔夠錢俾啲客;但另一方面,噉做又會增加錢嘅供應量,對刺激經濟嚟講至關重要-人搞生意往往要使好多錢,唔借錢搞唔起,所以部份準備金嘅做法間接令個經濟體當中多咗好多投資,而投資正正係經濟增長必需嘅一環(睇埋本地生產總值)。亦都因為呢個緣故,喺現代嘅經濟體入面,廣義嘅錢總供應量[e 20]基本上實會大過央行印銀紙同整銀仔所造出嘅錢供應量(貨幣基數)[37]。
貨幣政策
内文:貨幣政策
睇埋:央行
貨幣政策[e 21]係指控制貨幣供應嘅權威-正路係政府同央行-所作嘅政策。政府同央行可以管理好多嘢,例如係印銀紙增加貨幣供應,又或者加減利率等等。佢哋會用呢啲手法,嘗試盡可能噉令個經濟體嘅經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38]。
喺經濟學上,貨幣政策係一個好緊要嘅課題。好似係通脹等嘅現象可以對民生造成巨大嘅衝擊。一個好經典嘅例子係津巴布韋元[e 22][39]:津巴布韋元曾經係非洲南部國家津巴布韋嘅貨幣,但係因為政府管理不善,搞到津巴布韋國內由 1990 年代尾開始就有極嚴重嘅通脹,啲錢變到愈嚟愈冇價值,而啲貨品同服務嘅價錢係噉升,搞到政府要係噉印大啲面額嘅銀紙,打後仲出咗驚世嘅面額 100 萬億文嘅銀紙。最後喺 2009 年 4 月,津巴布韋政府索性停用津巴布韋元改用美元做貨幣,單嘢先至收到科。自從嗰陣之後,津巴布韋元喺經濟學界間唔中就俾人攞嚟做「失敗貨幣」嘅例子[39]。
|
喺制定貨幣政策嗰時,政府同央行有好多工具可以用,包括[37][40]:
- 利率[e 23]:當央行提高利率嗰陣,啲人問央行借錢就要俾多啲利息,於是就會少咗人借錢,少咗人借錢就會造成貨幣供應下降(睇返上面部份準備金),反之亦然。
- 用自己資產買賣錢;
- 提升或者降低政府借貸;
- 提升或者降低政府開支(政府用由央行得到嘅錢出糧俾公務員係錢進入市場嘅一個重要途徑);
- 操控滙率;
- 提升或者降低部份準備金當中嘅最低儲備率[e 24];
- 調控或者禁止私營貨幣;
- 調控對出口或者進口嘅稅。
貨幣政策本嚟係同採礦業息息相關嘅:喺古代,金同銀廣泛噉俾人攞嚟做錢,所以要提升貨幣供應,往往要靠採礦業開採多啲金銀先得;當金銀供應量突然飆升-例如喺哥倫布發現咗新大陸(搵到好多金礦),或者係 19 世紀中嘅加州淘金潮[e 25]事件,都引致通脹嘅情況-金同銀多咗,因而變得冇價值,搞到物價飆升;另一方面,如果採礦業開採金銀嘅速度唔夠快,追唔上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會令社會多咗貨品服務流通),會造成通縮-金同銀唔夠用,所以物價跌。後者呢類通縮情況就算喺(有銀紙嘅)18 同 19 世紀都仲好常見,因為呢個時期唔指用金做錢,仲興用金嚟支持銀紙[41]。到咗廿世紀,各大經濟體系變成建基於法定貨幣,計呢啲錢嘅價值唔使吓吓都掕埋黃金價值,所以現代嘅貨幣政策開始同採礦業脫離[42]。
Remove ads
類型
睇埋:錢幣學
按本身價值
睇埋:金本位
用嚟做錢嘅嘢可以按「本身有冇價值」分做兩大種:商品貨幣同法定貨幣[2][12]。
商品貨幣

内文:商品貨幣
商品貨幣[e 26]係指一啲本身有價值、攞嚟做錢嘅物件[43]。例如一個經濟體可以用粟米粒乾(好襟擺)嚟做錢買賣,粟米粒乾本身有價值(食得),可以用嚟滿足人嘅慾望,所以如果用嚟做錢會係一種商品貨幣。喺人類史上,有好多物件都試過俾人用嚟做商品貨幣,例如係貴金屬(金銀等)、貝殼、米粒、鹽、酒精、煙仔、大麻草、糖、同大麥等嘅稀缺資源都有喺某啲時期或者地方俾人攞過嚟做錢,而且亦有案例喺某啲情況有多過一種商品貨幣同時俾人用嚟做錢[44]。要留意嘅係,呢條界有陣時係有啲含糊嘅,例如金幣噉,一個金幣好多時並冇標明個價值(個金幣上冇任何數字表示佢值幾多錢),而個金幣嘅價值由佢嘅金含量話事,喺呢個情況下,呢款金幣偏向有少少似商品貨幣[45]。
商品貨幣嘅使用查實就同以物易物經濟好相似,商品貨幣起碼能夠充份噉擔當交易媒介同價值量度(等所有貨品服務有個共同嘅價值量度單位)嘅功能,不過佢哋喺做儲起價值功能嗰時就未必咁理想,而且好多時亦有供應量難控制嘅問題[44][46]。
法定貨幣
内文:法定貨幣
法定貨幣[e 27]係一啲本身毫無價值嘅嘢,例如銀紙噉,銀紙唔食得、唔飲得、基本上唔可以攞嚟滿足任何慾望,而且亦都冇保證佢可以攞嚟換啲有價值嘅嘢(想像人類社會冧,啲法定貨幣即刻冇嗮用)。一款法定貨幣之所以可以攞嚟做錢-俾人當成有價值-係因為有個有公信力嘅組織(好似係政府)宣佈要用呢樣嘢做錢,令到「唔接受用呢樣嘢俾錢」變成唔合法。「有個有公信力嘅組織」呢一點好緊要:因為個政府有公信力,啲人至有信心如果經濟冧起上嚟,佢哋可以攞住啲錢去搵政府,換返啲有價值嘅嘢,等自己有保障。廿一世紀世界各大經濟體用嘅通貨冚唪唥都屬法定貨幣[47][48]。
以物理型式存在嘅法定貨幣(銀仔同銀紙呀噉)可以受損,但可以換。呢個係法定貨幣相對於商品貨幣嘅一個優勢:世界多地都有法律講明「一件法定貨幣受損嗰時要點更換」,所以一個人手上嘅法定貨幣如果崩咗或者點,佢大可以攞去銀行嗰度換過啲新、面額相同嘅法定貨幣,例如美國政府就肯喺「張銀紙冇咗嘅部份少過一半」或者「有證據表明張銀紙係俾人整爛嘅」嗰時更換一張美元銀紙;而相比之下,一件商品貨幣整爛咗要換就難啲[49]。
再廣義上啲,代表性貨幣[e 28]泛指一啲本身毫無價值嘅錢,例如係古代嘅人買嘢可能會俾一張借據(而賣家因為某啲原因信佢張借據),等賣家事後攞住張借據去換返經濟價值。法定貨幣可以話係代表性貨幣嘅一種,特別指有官方法律效力嘅代表性貨幣[50]。
按物理性質
除此之外,用嚟做錢嘅嘢又可以按物理性質分類,例如法定貨幣可以分做用紙整嘅銀紙同用金屬造嘅銀仔等等。
銀仔
内文:銀仔
銀仔[e 29]喺經濟學定義係細小、平、又偏圓形嘅一嚿金屬或者塑膠,用嚟做錢。初時嘅銀仔多數都係用金同銀等嘅貴金屬整嘅,目的在於令到用嚟做錢嘅貴金屬重量有個易數嘅單位。但到咗今日,世界各大經濟體都有用銅等非貴金屬整嘅銀仔,而各經濟體都會用各種方式(自己掘或者進口)取得金屬,並且用呢啲金屬整一啲重量一致嘅銀仔。銀仔可以偽造,但喺人類史初期幫手創造一個錢嘅單位,令價值量度做起上嚟更容易,間接令銀行成為可能。打後阿基米德原理[e 30]嘅發現令測試銀仔嘅重量同金屬純度更加容易,又令整假銀仔更難,促進咗銀仔嘅使用[51]。
喺會用銀仔嘅經濟體當中,個銀仔用乜金屬造往往同佢面額有關:金最值錢,所以有金嘅銀仔最大面額,其次係銀,再落係銅。金幣往往俾人用嚟做大面額嘅交易,例如係政府消費等等;銀幣通常俾人用嚟做中等大細嘅交易,會俾人用嚟數稅、合同、同債嘅價值;而銅幣就係俾人攞嚟做日常生活嘅交易。呢個系統喺遠古印度經已存在,而中世紀嘅歐洲一路都用,連現代嘅經濟體都會用呢套「用物料分銀仔價值」嘅系統[51][52]。
銀紙
内文:銀紙
銀紙[e 31]係由銀行發行、用紙整嘅錢。一張銀紙上面通常會有個數字(面額)表示張紙值幾多錢(易數),可以攞嚟俾錢。喺要提升貨幣供應嗰時,央行會用機械大規模噉印銀紙出嚟。同銀仔相比,銀紙有好有唔好,例如係[53]:
- 因為造料嘅關係,銀紙比較易爛,但同時又比較輕便易攜。
- 銀紙本身毫無價值-而銀仔因為用有價值嘅金屬造,所以就算啲人對隻貨幣失去信心,手上有大柞銀仔嘅人都可以(例如)熔咗啲銀仔佢,再用所得嘅金屬得到經濟價值(銀仔一定程度上算商品貨幣);發行貨幣嘅組織可以任意噉印銀紙,所以政府梗會鍾意儲住柞金銀,等自己「手上有幾多價值」有個保障。
- 銀紙本身冇價值,比較容易造成經濟泡沫[e 32],而當人對銀紙失去信心,開始要求「硬」啲嘅錢(例如銀仔)嗰時,就可能會造成「硬錢」供不應求,可以搞冧個經濟;事實係,喺銀紙使用早期,歐洲同美國嘅經濟專家都係因為呢個原因而對銀紙抱懷疑態度[26]。
等等。
活期存款

内文: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e 33]係指無需任何事先通知,存款戶可隨時存取同轉讓嘅一種銀行存款:想像有個消費者,佢想買嘢,但手上唔夠現金;於是佢俾一啲有公信力嘅物件俾個賣家(例如一張寫明咗交易金額嘅支票),等個賣家相信「攞住呢件物件可以換取佢賣咗嗰件嘢值嘅錢」-呢啲錢就係所謂嘅活期存款。一般嚟講,銀行喺法律上有義務,喺一俾人要求佢將活期存款嘅錢交出嚟嗰陣乖乖地照辦。喺廿一世紀嘅經濟體當中,活期存款提款可以透過個人、支票同提款機等嘅途徑嚟做。呢種錢並唔係物理上存在嘅-佢哋只係銀行戶口入面嘅數字[54]。
一個經濟體嘅總錢供應量等如貨幣基數(銀仔同銀紙嘅總量)加埋商業銀行當中嘅活期存款嘅量,所以銀行用嘅部份準備金嘅方法-將存款當中嘅一部份變成現金借出去-可以提升錢嘅總供應量,間接刺激啲人消費同投資。而喺廿一世紀嘅經濟體當中,呢個過程創造咗大量嘅錢,好似係美國噉,2010 年 12 月嘅美國廣義錢供應量()有成 88,534 億美元,當中得嗰 9,157 億(佔咗 嘅 10% 左右)係物理上存在嘅銀仔同銀紙[55]。
數碼貨幣
内文:數碼貨幣
睇埋:加密電子貨幣
數碼貨幣[e 34]係指淨係存在於電子空間嘅錢,例子有位元幣[e 35]。數碼貨幣係喺廿世紀後半橛,隨住資訊科技嘅發達而新興嘅:到咗 1990 年,美國央行同商業銀行之間傳嘅錢冚唪唥都係以電子型式存在嘅,而到咗 2000 年,多數存在喺銀行數據庫嘅錢都係屬數碼錢[56],而喺 2012 年,20 至 58% 嘅交易都係用電子錢做嘅(呢個數字可以隨地區而有異)[57]。
數碼貨幣原則上會好方便,但有好多人都唔多接受到呢樣嘢,例如有好多專家都指出,數碼貨幣風險極高-廿一世紀初嘅數據顯示,數碼貨幣波動性高,價值容易大上大落,所以好多經濟專家對「數碼貨幣扮唔扮演到儲起價值嘅功能」抱懷疑態度[58]。
假幣
内文:假幣
假幣[e 36]係指犯罪份子喺冇政府同央行許可下整嘅偽造錢,現今世界各大通貨(包括港幣、人民幣、歐羅同美元等)都有人同佢哋整假幣[59]。整假幣係一種欺詐,而且俾人亂咁增加貨幣供應會擾亂經濟-造成通脹、持有錢嘅人喪失購買力、以及令人對隻錢失去信心呀噉[60]。所以世界各地嘅政府冚唪唥都會將整假幣定性為一種犯罪,例如係澳洲噉,喺 2019 年嘅澳洲,整假幣俾人拉到最高可以判坐 14 年監,係一種相當重嘅罪[61][62]。
喺人類文明史上,人一路有整假幣同對抗假幣:喺銀紙出現打前,啲人成日會用金屬純度唔夠高嘅銀仔做假幣(相比之下,堅嘅銀仔會用純度高嘅金屬造),打後阿基米德原理嘅發現令「判定一件物件嘅金屬純度」變得簡單,幫咗手對抗假銀仔[51];喺銀紙出現後,整假幣嘅人就開始變成嘗試用打印機,印啲似真銀紙嘅銀紙出嚟-廿一世紀嘅銀紙往往會有一啲內置高技術(央行以外嘅人難模仿)嘅防偽特徵,而且影到銀紙喺入面嘅相多數會濛咗或者少咗忽[63][64]。
|
Remove ads
睇埋
文獻
英文文獻:
- Greco, T. H. (2001). Money: Understanding and Creating Alternatives to Legal Tender, White River Junction, Vt: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 Hartman, M. (October 30, 2017). "How Much Money Is There in the World?". I've Always Wondered... (story series). Marketplace. American Public Media. Retrieved October 31, 2017.
- Keen, S. (February 2015). "What Is Money and How Is It Created?" Uses arguments from Graziani, Augusto (1989), The Theory of the Monetary Circuit, Thames Papers in Political Economy, Spring: pp. 1-26.
- Lanchester, J. (August, 2019). "The Invention of Money: How the heresies of two bankers became the basis of our modern economy", The New Yorker, pp. 28-31.
Remove ads
詞彙
喺粵語當中,
- 錢本身:粵港地區日常會用嘅嗌法仲有金
錢 同埋錢銀 等;星加坡、馬來西亞同越南等地就有粵籍人士會稱錢為鐳 [65];古代漢人就有稱之為泉幣[註 1];此外,粵語日常口語亦可以借英文 money 稱錢為 man1 ni4(用粵拼寫)。 - 錢嘅單位:廿一世紀初粵港地區嘅粵語多數情況下會用 man1(同音漢字:蚊)一詞嚟做錢嘅單位,呢個詞可以寫作文,俗寫作蚊,例如一百蚊、三千
文 、五萬文 呀噉;除此之外仲有一種比較生僻嘅寫法,會寫做緡[66];喺馬來西亞等地,粵語群體常用溝 嚟做錢嘅單位,例如一百溝、二百溝呀噉。
外語詞彙:
- William Stanley Jevons
- medium of exchange
- unit of account
- store of value
- standard of deferred payment
- interchangeability
- durability
- portability
- cognizability
- stability of value
- bimetallism
- 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
- gold standard
- money supply
- modern monetary theory
- velocity
- liquidity;指一件物件有幾易可以攞嚟換第啲物件
- money creation
- fractional reserve
- broad money supply
- monetary policy
- Zimbabwean dollar
- interest rate
- California Gold Rush
- commodity money
- fiat money
- representative money
- coins,近似 kon1 si2
- Archimedes' principle
- banknote
- bubble;指一件物品嘅價錢遠超佢本身價值
- demand deposit
- digital money
- bitcoin,近似 bit1 kon1
- counterfeit money
Remove ads
來源
註釋
拎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