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编号M7,也可称为宝山线。7号线北起宝山区美兰湖站,南至浦东新区花木路站,分二期发展。一期由祁华路站至花木路站,全程长35千米,共设有28个车站搭2个车辆段(当中1个为共用)。全部为地下车站,工程总投资为187亿人民币[1],并设陈太路停车场及搭2号线共用个龙阳路车辆段,一期勒2009年12月5号通车试运营[2],2010年2月20号首末班运营时间区间扩展至高峰时间(05:30到22:31)[3]。罗店中心镇公共交通配套工程为7号线北延伸线,起于祁华路站,终于美兰湖站。线路全长9.978km,其中地下线长约7.010km,高架线长2.518km,地下至高架敞开段长0.450km,设5座车站,其中地下站3座,高架站2座。7号线开通后首个工作日(2009年12月7号)夜快点5时止进站客流8.3万人次、双向换乘客流11万人次[4]。客流量最高峰出现在2010年7月6号,达到53.14万人。祁华路站因工程关系长期弗开放,直至2014年7月22号才开放。后滩站在2010年4月20号启用。[5]7号线的通车对方便上海市区西部和浦东新区市民的出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期由祁华路站向北延伸至美兰湖站,其中顾村公园、罗南新村及美兰湖3站勒2010年12月28号启用,刘行、潘广路勒2011年6月30号启用。
Remove ads
线路数据
- 营运里程:44.35km
- 站数:33
- 轨距:1435mm
- 动力电源:1500V直流(架空电线方式)
- 复线区间:全线
- 电气化区间:全线
- 地面区间:锦秋路停车场—祁华路西,龙阳路东—龙阳路车辆段
- 地下区间:罗南新村西南—花木路
- 高架区间:美兰湖—罗南新村西南
换乘车站
车站装潢
7号线个各个装潢内侪有以站名为主要内容个大型墙面(大字壁),背景为橘红色调个水果图案。不过,有三处例外:后滩站使用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静安寺站使用静安寺、上海大学站使用上海大学图书馆形象。而花木路站咾由于空间设计问题(站厅层中间是一个镂空),呒没这种大型墙面。
车辆
AC09A型电动客车
- 制造商:长春长客-庞巴迪轨道车辆
- 涂装:车身两边各有一条橘红色个饰带。车头亦有深绿色饰带。
- 设计时速:80km/h
- 车辆编成:6节编组(Tc+Mp+M+M+Mp+Tc)
- 车厢:长23.54米,宽3米,每车厢限定310人
- 制造年代:2008年-2010年
-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 车辆总数:42列(编号0701-0742)
- 该批所有列车弗设闪灯路线图,但在车厢连接处设有黄色LED显示屏。车头加设黄色LED显示屏显示终到站。
- 昵称:芬达、橙坂田
- 备注:
- 711、712列车还有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会徽(仅限2008年调试)。
- 虽然7号线、9号线搭12号线个涂装弗同,但是设备方面完全一样,告咾编号是AC09,其中,7号线搭9号线编号是AC09A,12号线编号是AC09B。
- Mp—带受电弓个动车
- M —弗带受电弓的动车
- Tc—带驾驶室拖车
换乘设计
7号线个换乘站点设置有如上示。在肇嘉浜路、东安路、耀华路搭高科西路等垂直换乘站点,7号线个站台勒地下三层(B3层),其他线路个站台位于地下二层(B2层),即站台间是呈上下楼层关系,换乘通过站台间个楼梯实现。要注意,站台浪个通道既有得楼梯又有得自动扶梯,伊个是通往站厅出入口个通道,而换乘通道只有楼梯呒没扶梯。
静安寺搭常熟路以及镇坪路个换乘,需要乘客上至站厅走过一段站厅间通道到其他线路个站厅,然后到达站台,从而实现换乘。相对来话,垂直换乘站比较方便。
争议
试运营辰光
2009年12月2号,上海地铁正式宣布9~16点运营。
在该新闻随后所附个调查当中,明显显示网民对此运营辰光个失望,截至2009年12月2号个调查结果,近60%个网民选择仔选项“忒过分了,赛过寻我伲上班族开心咾”,只有弗到15%个网民选择了“为仔世博会辰光能运营正常,我可以理解”。
换乘通道长度
7号线与2号线在静安寺站个换乘通道比较长,引起仔一些乘客个抱怨。
车厢颜色
有一些乘客指出,车厢内座椅个颜色——橘红色忒过鲜艳,搭特殊人士座位个绿色对比也忒过强烈,致使在较空情况下头乘坐会引发视力弗适。
设备故障
2011年8月13号10点25分左右,地铁7号线因设备故障,静安寺站至新村路站区段列车限速运行,发车班次延长。车辆一径开开停停,限速运行。交关乘客反映弗罢是列车在每一站侪要做蛮长辰光个停留,每站间个通行速度也大幅减慢。“基本浪每站侪要开上6、7分钟,是平时个2倍辰光。”截至11点56分,上海地铁运营信息显示,7号线恢复正常运行。
Remove ads
沿革
- 2005年11月24号,7号线正式开工建设。
- 2008年10月15号,7号线首列列车抵沪。
- 2008年12月6号,7号线全线站名确定。[6]
- 2009年5月10号,7号线全线轨道贯通[7]
- 2009年12月5号,7号线一期通车(其中后滩站暂弗开通)试运营,采用非高峰运营模式。
- 2010年2月20号,7号线首末班运营时间区间扩展至高峰时间(05:30到22:31),早晏高峰时段行车间隔5分钟,平峰时段6分钟。[8]
- 2010年4月20号,后滩站启用。
- 2010年12月28号,顾村公园站、罗南新村站和美兰湖站启用,同时启动大、小交路运营模式,大交路美兰湖站至花木路站,小交路为上海大学站至花木路站。[9]
- 2011年6月30号,刘行站、潘广路站投入运营。
- 2012年6月6号,由于地区规划调整,船厂路站取消脱,目前已运营个轨道交通7号线“船厂路站”更名辰光“龙华中路站”(搭轨道交通12号线换乘)。
- 2014年7月22号,祁华路站投入运营,同时7号线小交路终点站由上海大学站改成功祁华路站。
Remove ads
首末班车表
- 注1:相对列车运行方向而言。
- 注2:龙阳路站为七号线搭机场磁悬浮线个转乘站,乘坐磁悬浮里程弗连续计算,需出站另行购票。
Remove ads
发车间隔
- 注1:小交路车行驶区段为花木路至祁华路
- 注2:大交路车行驶区段为花木路至美兰湖[10]
未来换乘站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