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巴590A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巴590A线是香港岛一条已停驶的巴士路线,循环来往海怡半岛至金钟(东),途经黄竹坑、香港仔隧道及湾仔。
历史
本线前身为第一代590线,来往海怡半岛及中环(交易广场),在1992年3月1日由中巴开办,以配合海怡半岛第一期入伙。在开办时已是与同时往返海怡半岛的中巴592、595线一样是全空调巴士服务,而590线收费为$4.5。本线除了服务海怡半岛外,也同时充当90线的空调服务,并同时与城巴非专利路线90R作竞争。而第一代590线途经湾仔、金钟及中环,路线跟现时590A线的海怡半岛至金钟段及重组前M590线在590A线收车后的路线相似。
城巴于1993年9月1日接办了90线,以略高一点于中巴非空调巴士收费,提供全空调服务,令第一代590车费显得昂贵,而鸭脷洲邨客量开始下跌,但因海怡半岛居民甚多,故仍有一定的乘客。
新巴于接办以后,90线及第一代590线的收费相差已经很大,新巴为与城巴竞争,所以便在平日早上至傍晚分拆第一代590线,成为本线及M590线。当时,本线只于平日早上至黄昏傍服务,来往海怡半岛及金钟(东)。而平日晚间及假日全日,M590线则按照第一代590线的行车方式,不经告士打道,取代590A平日早上至黄昏路段。
新巴打算以较低的收费跟90线作竞争,中巴开办初期,车费为$4.5;在新巴接办后,车费已增至$6.2;在1999年10月10日,第一代590线重组后,590A线收$5.8及M590线收$6.1。其后新巴加价,590A线加至$6.1,M590线加至$6.5,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巴在2008年6月8日除30X外全线加价,590A线再加至$6.5,M590线再加至$6.9,两线收费已加至第一代590线的水平之上。而90线方面,城巴在1993年9月1日接办后,只收$3.4,比590线相差$2.4,后来加至$4.7直到现在。现时90线与590A线的收费相差$1.8并和M590线的收费相差$2.2,令590A线的客量大减。
为进一步改善服务及重新定位鸭脷洲来往湾仔、金钟及中环的巴士服务,于《2010-11年南区路线发展计划》中,建议M590线改为每天所有班次依平日日间特快路线行走(即途经坚拿道天桥、告士打道,不停轩尼诗道及金钟),并改称590线,成为第2代590线;本路线则提升至每天早上至凌晨提供服务,分流海怡半岛来往湾仔、金钟及中环的乘客。建议获南区区议会通过,已于2010年5月30日起实施。[1]
南港岛线于2016年12月通车后,由于海怡半岛靠近港铁站,不少居民会选择港铁而非巴士服务,因此相关巴士路线载客率在铁路通车后跌幅相当明显,此路线乘客量更急跌六成[2],因此新巴于2017年6月26日起永久停办590A线[3]。
Remove ads
服务时间及班次
- 特别班次(海怡半岛 → 金钟(东))
- 星期一至五:07:45、08:45
-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不设服务
590A线详细班次
Remove ads
收费
全程:$6.5
- 过香港仔隧道后往金钟:$4.1
- 过香港仔隧道后往海怡半岛:$4.1
|
Remove ads
使用车辆
本线停驶前主要使用丹尼士三叉戟三型(11XX、12XX、14XX、30XX,已退役)、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40XX、55XX)和富豪超级奥林比安(50XX,已退役)及Enviro400 Euro V(38**)巴士行走。
行车路线
经:怡南路、海怡路、鸭脷洲桥道、黄竹坑道、香港仔隧道、黄泥涌道、摩理臣山道、天乐里、轩尼诗道、杜老志道、告士打道、夏悫道、红棉路支路、金钟道、添马街、德立街、金钟(东)巴士总站、乐礼街、金钟道、轩尼诗道、分域街、庄士敦道、湾仔道、摩理臣山道、黄泥涌道、香港仔隧道、黄竹坑道、鸭脷洲桥道、海怡路、怡南路、海怡路、利南道及怡南路。
- 逢跑马地赛马赛事结束前一小时至结束后一小时期间,本线改经坚拿道西、坚拿道天桥、维园道、天桥、告士打道、坚拿道天桥返回香港仔隧道原有路线。

- 当跑马地马场进行赛事期间,将不停有 * 号之车站。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