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松江南京站

台北捷運的轉乘車站,當地地名「朱厝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松江南京站map
Remove ads

25.052003°N 121.533042°E / 25.052003; 121.533042

事实速览 松江南京站Songjiang Nanjing Station, 位置 ...
事实速览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汉字 ...

松江南京站位于台湾台北市中山区,为台北捷运中和新芦线新庄线)与松山新店线松山线)会让的捷运车站

Remove ads

车站概要

车站位于松江路南京东路口,为台北捷运以交叉路口命名之唯一东西向道路不在前端之特例,中和新芦线车站位于松江路下方,松山新店线车站位于南京东路下方。车站编号方面,中和新芦线为O08,松山新店线为G15

本站为台北捷运首座岛式侧式站台并存的全地下十字交岔节点转乘站(无须至大厅即可进行站台间上下楼转乘[1]:4-23,同高雄捷运美丽岛站),转乘里程之近仅次于同台换乘站,B1穿堂层分为东西两侧进站付费大区,但东侧大区因出入口连通状况被切分成南北两个独立进站付费区,分别抵达松山新店线两侧站台,并于中和新芦线岛式站台才相通。也因此旅客在东侧搭乘松山新店线前须遵循行车方向选择站台动线乘车;而西侧大区则跟一般进站付费区一样有连通南北两侧站台。

由于本站是台湾捷运路网中,第二个有岛式与侧式并存的地下捷运车站,在松山线通车前,曾有一段时间先行开放供民众参观并熟悉动向(列车不提供载客)。松山线车站通车后,中和新芦线列车抵达本站时,除广播转乘信息以外,会以车内广播提醒旅客“依转乘指标前往正确站台乘车”以避免走错站台。

除了前述进站动线外,中和新芦线岛式站台层位于北端(芦洲/回龙方向第一节车厢)的自动扶梯可抵达往新店方向的站台,南端(南势角方向第一节车厢)可抵达松山方向站台,地上也有醒目的方向提示与“在终点站标示上画上禁止符号”,是北捷第一个采用该类型标志的车站。

Remove ads

车站构造

本站为地下会让车站,设有8座出入口。

Thumb
中和新芦线站台
Thumb
穿堂层
Thumb
地下二楼通道层
Thumb
松山新店线站台

车站楼层

地面 出入口 出入口
地下
一楼
穿堂层 站厅、询问处、自动售票机验票闸门
洗手间
地下
二楼
通道层 自动扶梯阶梯往穿堂层及绿线站台
侧式站台,右侧开门
三站台  松山新店线松山方向(G16 南京复兴站
四站台   松山新店线新店台电大楼方向(G14 中山站
侧式站台,右侧开门
地下
三楼
转换层 自动扶梯阶梯往穿堂层及橙线站台
地下
四楼
一站台 中和新芦线回龙芦洲方向(O09 行天宫站
岛式站台,左侧开门
二站台   中和新芦线南势角方向(O07 忠孝新生站

车站出口

松江路:出口7、8位于车站北端,出口2、3、4位于车站南端,无障碍电梯位于出口2和出口8。

南京东路:出口1位于车站西侧,出口5、6位于车站东侧,无障碍电梯位于出口1。

其中出口1、2、3和出口8与联合开发大楼共构。

更多信息 出入口, 图片 ...

历史

  • 2003年6月1日:开工。[4]
  • 2010年11月3日:新庄线松江南京站(地下4楼)随着自新庄线“大桥头忠孝新生”与芦洲线“芦洲大桥头”段正式通车而启用[5](p. 230)。松山线站台及出口1、5、6仍不开放。
  • 2012年1月5日:新庄线新北市段“辅大大桥头”正式通车,新增“辅大忠孝新生”营运模式[5](p. 230)
  • 2014年6月12日:松山线系统稳定性调试开始。
  • 2014年8月3日:松山线系统稳定性调试结束。
  • 2014年10月5日:松山线车站随着松山线进行初勘。
  • 2014年10月31日:松山线车站随着松山线进行履勘。
  • 2014年11月8日:本站于当日早上10时起至通车典礼前,松山新店线区域开放民众参观熟悉动线,惟站台不提供载客。
  • 2014年11月15日:松山线松江南京站(地下2楼)及出口1、5、6随着松山线正式通车而启用[5](p. 230)[6]
  • 2023年6月22日:本站出口2为配合联开共构大楼工程于即日起暂时封闭,预计于2023年8月重新开放。[7]
Remove ads

利用状况

根据2024年12月资料,本站每日旅运量约为75,649[3],在台北捷运各站中排行第10名。

更多信息 年, 年间 ...
Remove ads

车站周边

公交车信息

除捷运站外,车站周边有“捷运松江南京站”公交车站牌,有多条公交车线路行经。

更多信息 编号, 经营业者 ...
Remove ads

参见

脚注

注释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