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乐民新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樂民新村
Remove ads

乐民新村(英语:Lok Man Sun Chuen),旧称乐民邨,原名靠背垄廉租屋邨(英语:Kau Pui Lung Estate),是香港房屋协会第一个自资兴建的甲类出租屋邨,位于九龙靠背垄靠背垄道120-160号及老龙坑高山道91及111号[1],建于1970年代初,由司徒惠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分三期兴建,于1970年到1974年分期完成入伙,共有9幢楼宇,占地面积411,615.36 sq ft(38,240.318 m2)。

事实速览 乐民新村 Lok Man Sun Chuen, 概要 ...
Thumb
乐民新村乐善楼及乐邻楼
Thumb
乐民新村乐基楼
Thumb
乐爱楼对出的广场
Thumb
乐善楼对出前身为儿童游乐场,近年改建为健身区
Thumb
苗圃及儿童游乐场
Remove ads

简介

乐民新村得名于战后建于其部分原址的石山乐民村徙置区[2],1964年清拆[3][4]。乐民新村是房协首个自资兴建的屋邨,皆因当时政府已没有对房协提供财政支持。1967年,政府拨交一幅位于靠背垄道鹤园角石矿场[5]原址地皮予房协兴建廉租屋,故此早期该村又名靠背垄廉租屋邨(Kau Pui Lung Estate) 。共有9座大厦(A-I座),分三期兴建:第一期即是F及G座,于1971年落成;第二期即A-E座,于1970年中落成;第三期是H及I座,于1973年至1974年落成。本来预算中第一期是比第二期的大厦早入伙,但是因为G座地盘平整时间稍为耽误,故此是第二期先行落成。

第三期两座大厦的土地是在1969年由政府再拨地予房协作为当时兴建中的乐民新村扩建部分。两座大厦是用了当时最新的“机械代建筑法”兴建、即是预制组件。在1974年4月20日为庆祝房协第十四个廉租屋邨(即乐民新村)全部落成,房协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开村仪式,由当年的署理布政司祈廉桐主持[6]

乐民新村是第一个安装食水加压系统的房协出租屋邨,令居民得到更稳定的食水供应[1]

自2007年起,房协更换大厦的升降机,可以直达各楼层、同时改善水压及照明系统、提升电力装置及加强保安设施等。到2010年,因应老人居民增多,耗资3,200万港元建造新的升降机大楼及连接F座的行人天桥,并加建有盖通道,大楼在2014年启用。[7][8]

Remove ads

屋邨资料

乐民新村是香港房屋协会辖下屋邨,共有9座楼宇,由1970年到1974年分三期落成,其中第三期的两座大厦(乐智楼及乐爱楼)是用当时最新的“预制组件”兴建。

楼宇

更多信息 楼宇名称(座号)[6], 门牌号码[注 1] ...

出租单位面积及编配标凖

单位款式 编配标凖 室内楼面面积
年长者单位 1-2人 18.4 m2(198 sq ft)
小型单位 1-3人 26.5至29.5 m2(285至318 sq ft)
中型单位 4-6人 32.6至37 m2(351至398 sq ft)
大型单位 6人或以上 42.5至56.5 m2(457至608 sq ft)
男女床位宿舍单位 4-6人 44.1至50.1 m2(475至539 sq ft)

设施

Thumb
乐善楼地铺

名人住客

公共交通

更多信息 交通路线列表 ...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