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石排湾 (香港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石排湾(英语:Shek Pai Wan)位于香港岛,属于香港南区的一部分,原指香港仔一个现在已消失的海湾。

历史

明朝,东莞南部及新安县(包括沥源及沙螺湾[1])出产的香木皆从陆路运到尖沙咀,再用舢舨运到石排湾,然后船运至外地[2]。
苏格兰商人德格拉斯.立毕(Douglas Lapraik)与英国人林蒙(John Lamont)于1855年在香港仔建船坞[3]。
演变
相传清朝时,常有石矿工人运巨石至此湾岸边,以待收货的船来转运往各地建屋宇,居民常见此湾有排排巨石,便称此地为石排湾[4]。
石排湾一带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至 1567 年)为贮存莞香木之地,有大船定期驶经此处,将莞香运往广州[5]。
“香港”原指英国人1841年港岛南面登岸时的香港仔和石排湾一带,事缘当年一名叫“阿群”的渔民,带领赤柱上岸的英军,到港岛北部。英军询问该处地名,阿群以水上人蜑音回答“香港”。故此香港成为整个香港岛的名字,意思有所扩大[6]。
此后,英国政府把港岛、九龙和新界合称“香港”[7]。
1967年,徙置事务署于香港仔半山区兴建“石排湾徙置区”,其后因应公共房屋政策转变于1973年改由香港房屋委员会管理,并命名为石排湾邨,石排湾一名便逐渐缩窄范围,转变成香港仔半山区的地名。
Remove ads
著名地点
交通
- 香港仔水塘道
- 渔光道

Remove ads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