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州南站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高速铁路车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廣州南站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壁街道,是一個大型現代化鐵路客運站,於2010年1月30日開通。
廣州南站目前是京廣高速鐵路、廣深港高速鐵路、貴廣客運專線、南廣鐵路和廣珠城際鐵路的交匯點,為廣州鐵路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乘客亦可換乘地鐵、城際鐵路、巴士、的士等多種交通工具,是廣州市重要的交通樞紐。車站距離廣州市中心約17公里、佛山市禪城區直線距離約10公里、番禺區約8公里。現為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直屬車站,2024年累計到發旅客超1.7億人次,日均到發近47萬人次,是全國客流量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4]。
Remove ads
歷史
隨着經濟快速發展,廣州鐵路樞紐的客貨運量持續增長,樞紐中心車站廣州站長期超負荷運作,而其被城市建成區包圍,擴建條件受限,無法滿足未來客流需求;加上國家規劃將京廣客運專線等新線引入廣州樞紐,鐵道部亦提出中國鐵路「跨越式發展」的規劃,並將廣州建成全國四大客運中心,因而建設新客運車站被提上議程[5][6][7]。
1992年,鐵道部下達廣州鐵路樞紐總圖規劃任務書,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院後於1994年完成總圖編制。該版規劃在南海市裏水鎮新建里水站作為京廣客運專線的終點站,並與廣州站和廣州東站並列為樞紐三個主要客運站[8]。1997年,鐵道部批覆《廣州鐵路樞紐總圖規劃》,原里水站取消,改在東北聯絡線[註 1]白雲區內設立嘉禾站作為主客站[9]。
2000年,番禺撤市設區,廣州開始實施城市發展「南拓」戰略。次年,鐵路部門根據廣州規劃變動對廣州樞紐規劃進行調整,當中將新建主客站由嘉禾改為番禺,並將京廣高鐵延伸至該站,作為與廣深港高鐵的交匯站[10]。而根據廣州市2002年的規劃,番禺站定位僅為疏解西向和南向客流的車站;廣州站仍作為全市中心車站,當局計劃投資9.3億人民幣對其改造[11][12]。
廣州新客站的設計單位鐵四院最初提出瀝滘、大石和市橋三種選址方案,但各自存在投資成本過高、用地規劃受限、距離市區較遠等問題;鐵四院隨後提出鍾村石壁方案,因該地地勢開闊平坦、易被發展,得到專家認可[13][14]。2003年11月,鐵道部、廣東省、廣州市達成共識,初步選定在番禺石壁建設廣州新客站[15];而原計劃改造廣州站的方案則被擱置[7]。
Remove ads
2004年8月,廣州鐵路樞紐新廣州客運站及相關工程獲國務院正式批准立項建設[10]。同年12月30日,新廣州站工程奠基[16]。
2007年3月23日,車站主體工程正式動工[17];而車站南北咽喉區則因規劃變動、徵地拆遷等問題臨時停工,延至2008年3月復工[18]。2008年12月,車站開始鋼結構吊裝施工[19]。
2009年12月,武廣場通過安全評估,隨後完成聯調,滿足運營條件[20]。
武廣客專開通前夕,本站定名廣州南站。2009年12月26日,京廣高速鐵路武廣段正式開通,惟本站仍未完工,所有武廣高鐵列車需以廣州北站為終點[21]。
2010年1月30日即該年春運首日,廣州南站正式啟用[22]。初期僅開通京廣場1-7道[23],8-19道於9月10日開通[20]。2011年1月7日,廣珠城際首段開通,本站廣珠場20-28道同步啟用[24][25]。
車站結構
廣州南站的總建築面積為37萬平方米,整體建築包括主站房、無柱雨棚、高架車場(站台)、停車場等,總投資130億元人民幣。車站總用鋼量達7.9萬噸,約為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鋼結構的1.7倍,另外工程又使用混凝土150萬立方米。
廣州南站站房建築面積約為168000平方米(僅計算候車大廳和售票大廳等鐵路客運設施),車站建築總高度為50多米,中部有一個64米的大跨拱形結構。目前站房採用線上高架候車結構,並在東西兩側設置站前高架落客平台。站房功能上有着特殊性,大跨度、大視角是廣州南站最主要的空間設計要求,雄偉壯觀的廣州南站建築外形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芭蕉葉」為設計意境,體現出它不僅是一個超大體量的鐵路樞紐站,而且建築結構本身很有藝術性。鋼結構工程是廣州南站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南站的候車廳、屋頂及無站台柱雨棚均為大跨度預應力索拱索殼、三向張弦拱等新型剛結構體系。[27]而車站屋頂安裝了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為電能後,直接為車站供電。
Remove ads
廣州南站目前主體結構共5層,包括地上四層至地下一層。
車站出發層位於地上三層,為高架旅客候車廳,高架候車大廳面積達71722平方米,自東向西分別為京廣、廣深港高鐵(A2-A19、B2-B19),貴廣、南廣高鐵(A11-A27、B11-B27),廣珠城際、江湛線(A20-A27、B20-B27)的檢票口[28]。在候車廳南北兩側上方設有14694平方米的商業層。車站地上二層設站台層。
廣州南站在地面層為出站大廳,設有2號、3號售票處、鐵路到達口、地鐵進出站、停車場等設施。2018年2月起,位於到達西北處、面積為2000平方米的廣珠城際列車專用候車室(臨近地鐵廣州南站L、C出口)啟用,供搭乘廣珠城際「C」字頭列車旅客使用[29]。2020年12月起,地面層再次開始改造工程:到達通道南側區域將被改造為中轉候車室[30][31],2021年1月完工[32]。2024年1月,車站東側的詹天佑廣場開放[33]。
另外,地下一層及地下二層是地鐵車站。
地上四層 | 食肆、吸煙區 | |
地上三層 | 高架候車層 | 高架層列車入站口、安檢口 |
地上二層 | 高架站台層 | |
地面 | 中轉換乘候車區 | 中轉換乘列車檢票口 |
地面層 | 高架層列車出站口、接駁巴士、客運站、出租車上客區 | |
地下一層 | 停車場 | 北一停車場、北二停車場、南一停車場、南二停車場 |
地鐵車站 |
Remove ads


廣州南站目前在地上二層設置站場,分為京廣場(1-19道)和廣珠場(20-28道)兩個獨立站場,設15站台28線(含4條正線),包括13個島式站台和2個側式站台。其中京廣場有京廣客運專線、廣深港客運專線經過,北咽喉銜接廣州北站、貴廣及南廣鐵路鹽步線路所,南咽喉銜接慶盛站、廣珠城際聯絡線、廣州動車段廣州動車基地;廣珠場主要有廣珠城際鐵路經過,北咽喉銜接南貴廣鹽步線路所、廣珠動車所,南咽喉銜接碧江站[34]。
運用狀況
目前,廣州南站主要停靠、到發經由京廣、廣深港高鐵,貴廣、南廣鐵路以及廣珠城際鐵路的G字頭/D字頭列車,以及廣珠城際鐵路區間的C字頭列車。
廣州南站經停車次長期位列中國大陸各鐵路車站首位[35]。截至2025年7月1日全國鐵路季度調圖,廣州南站計劃開行營業列車495對[36]。
廣州南站自開通以來,客流量便逐年增長。在2019年,車站日均到發量為51.94萬人次;而該站的設計最高運能為每日50萬人次,意味着車站已處於超負荷運作之中[37]。車站發送旅客的最高紀錄為2021年10月1日的46.6萬人次[38],到達旅客的最高紀錄則為2023年10月6日的45.4萬人次[39]。2023年,廣州白雲站啟用,分流了部分長途客流,本站客運壓力稍有舒緩[40]。2024年全年,廣州南站日均到發量約47萬人次[4]。
-
成都局CRH3A擔當的D1801次列車停靠
Remove ads
交通配套
地鐵廣州南站站台
廣州南站設有配套的地鐵車站,於2010年9月25日投入使用。目前2號線、7號線、22號線和佛山地鐵2號線停靠本站。其中,佛山2號線車站建於廣州南站西廣場下方,廣州2、7號線車站設於站房下方,廣州22號線車站設於東廣場下方。
珠三角城際的廣肇城際和廣惠城際於廣州南站東側設有地下車站,名為番禺站[41]。
除了城市軌道交通外,廣州南站在西側設有的士站、公交車總站,東側則設有長途客運車站。為了緩解車站周邊出租車使用道路蓄車等候、影響通行的問題,廣州南站於2019年10月18日啟用出租車蓄車區。所有進入蓄車區的出租車需接到智能調度指令,按提示進入出租車場候客,其餘路段或未接到智能調度指令的出租車禁止上客。同時,車站附近的石山大道南恢復10車道雙向通行。另外,車站地下一層設有8個停車場,共約4,100個停車位,而P10、P11、P12、P13、P14停車場則在建設中,建成後廣州南站將會提供6,540個停車位[42]。
陸路交通方面,東新高速公路在車站附近設有新客站立交連接漢溪大道,以方便通過駕車前往廣州市區[43],未來亦會有東曉南路高架南延及海珠灣隧道連接車站,建成後通過該段駕車前往廣州市區的車程有望縮短至15分鐘[44]。同時車站西北側有海怡大橋連接至佛山地區[45],位於佛山禪城旅客亦可經由三龍灣大道(原魁奇路東延線)與番海大橋前往本站[46]。
事件
在2016年春運期間,由於廣州火車站客流密集,廣鐵集團決定啟動「普鐵換乘高鐵」的措施。其措施為:部分在廣州火車站乘坐普速列車的乘客,可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免費乘坐地鐵專列到廣州南站換乘高鐵,無需加價換票[47]。
2024年2月6日,據上游新聞報道,在廣州南站售票處有「黃牛」稱可以先上車後補票,旅客僅需向黃牛支付200元的「手續費」即可闖閘進入站台[48]。2月7日,廣州南站表示,已聯合鐵路公安成立專項工作組,對相關違規行為進行處理。[49]
未來發展
本條目或章節是關於正在建設或詳細規劃中的公共運輸計畫。 |
廣州南站在京廣場北端預留了兩個北咽喉出口,用於修建荔南聯絡線,從而將到達廣州南站的高速列車接入到廣州站及廣州白雲站[50]。該聯絡線於2023年9月27日正式開工建設[51]。
注釋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