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
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西日耳曼語言,起源於英國英格蘭地區的語言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馮聖捷被當的其中一科:英語(英語:English)直譯為英國語[4][5]、英吉利語、英格蘭語或英倫語,是發展於西歐英格蘭地區的一支西日耳曼語言,是目前唯一具有全球通用語和世界語言地位的語言[6][7],也是多數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官方語言。英語是全球使用最廣泛的日耳曼語(至少70%的日耳曼語使用者是在說英語),也是使用范圍最廣的印歐語言。
英語 | |
---|---|
English | |
發音 | /ˈɪŋɡlɪʃ/[1] |
區域 | 起源於北歐和中歐 現今遍布全球(見「地理分布」一節) |
母語使用人數 | 3.6億-4億 (2006)[2] 第二語言使用者:4億; 作為外語使用者:6億-7億[2] |
語系 | |
早期形式 | |
文字 | |
英文手勢碼 (多種系統) | |
官方地位 | |
作為官方語言 | |
語言代碼 | |
ISO 639-1 | en |
ISO 639-2 | eng |
ISO 639-3 | eng |
Glottolog | stan1293 [3] |
語言瞭望站 | 52-ABA |
![]() 以英語為官方語言和母語 以英語為官方語言但非母語 | |
「English」一詞源於公元5世紀開始遷居大不列顛島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魯人(Angles)之名,而「Angles」由日德蘭半島東南岸瀕鄰波羅的海的盎格里亞半島(Anglia)的名稱衍生,在古日耳曼語中意思是「彎鈎」或「狹窄」。低地蘇格蘭語是與英語最相似的語言,而同屬盎格魯-弗里斯蘭語組的弗里西亞語是不列顛群島外與英語親緣最近的語言。英語詞彙在中世紀早期受到北日耳曼語中古諾斯語的大量影響,在中世紀中後期受到羅曼語族尤其是法語(諾曼語)和一些教會拉丁語的影響[8]。
英語是世界上母語人口第三多的語言(僅次於漢語和西班牙語[9]),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有將近六十個國家(英語國家)使用英語做為唯一的官方語言或主要官方語言之一。它是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五國的通用語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亞的部分地區被廣泛使用[10]。英語也是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聯合國、歐盟和許多其他國際組織的官方語言之一或唯一官方語言。
英語的祖語是誕生於日德蘭半島和萊茵河流域的北海日耳曼語,作為獨立語支有1400多年的發展史。公元5世紀,盎格魯-撒克遜人趁西羅馬滅亡渡海入侵不列顛行省並征服當地原住民布立吞人,他們的各種盎格魯-弗里西語方言(稱作盎格魯-撒克遜語或古英語)取代海島凱爾特語成為大不列顛島上的主流語言。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時期,因為七國先後基督教化,古英語受到少量教會拉丁語的影響。在維京時代因為丹麥法區建立,古英語受到古諾斯語的影響很深,並開始向着更分析化的方向發展。之後的中古英語始於11世紀後期的諾曼征服,這一時期英語受到諾曼法語的影響[11]。15世紀初,倫敦對印刷機的采用、《欽定版聖經》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標志近代英語的開端[12]。通過大英帝國對全球的影響,現代英語在17世紀至20世紀中葉傳播到世界各地。通過各種印刷和電子媒體,隨着美國取得全球超級大國地位,英語已經成為國際對話中居領導地位的世界語言。它還是許多地區和行業(如科學、導航、法律等)的通用語[13]。
作為一種屈折語,英語相比其他很多語言屈折變化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語序來表達複雜的時態、體和語氣,以及被動語態、疑問和一些否定,是一種相對簡化的綜合語。英語的各種口音和方言在發音和音位方面雖然有顯著差異,而且有時它們的詞彙、語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說英語的人能基本無礙地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