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成都東站
四川省成都市最大铁路火车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成都東站又稱成都東客站,規劃初名為新成都站,位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是成都鐵路局成都車站管轄的特等客運站,前身為成昆鐵路沙河堡站。成都東站是成都市最大的鐵路客運車站,是中西部最大的鐵路客運站之一,是集鐵路、軌道、客運、公車等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高速鐵路網的重要樞紐站點,目前主要辦理遂成鐵路、西成客運專線、成貴客運專線和成渝客運專線的客運列車到發作業,也辦理部分寶成鐵路、成昆鐵路、成渝鐵路的客運列車到發、通過作業[3][4]。
Remove ads
歷史
成都東站的前身為沙河堡站,1966年隨成昆鐵路成峨段建成投用,當時設有正線1條、到發線1條。1971年車站增建5條股道,至1989年設有1條正線、4條到發線、2座客運站台、3條成都無縫鋼管廠存車線和2條牽出線[5]:185。成昆鐵路電氣化後,車站規模有所調整。截至2007年,車站設有1條正線、3條到發線和1條貨物線[6],上下行區間均為單線半自動閉塞[7];同年成都北編組站建成投用,修建編組站至本站的聯絡線[8],使得進出編組站的貨運列車在成花線通車前能直通成昆鐵路。
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審議通過《中長期鐵路規劃》,《規劃》提出,沿南京-武漢-重慶-成都建設運行時速200公里以上的客運專用鐵路,並將成都劃定為全國六大重點鐵路樞紐之一,提出「調整編組站,改造客運站,建設機車車輛檢修基地」的發展要求。[9]次年,四川省與時鐵道部簽訂《加快四川省鐵路建設紀要》,計劃耗資16億元人民幣建設成都樞紐工程。最初成都市計劃對成都南站擴能改造以代替設施老舊且超負荷運轉的成都站,成都東站改造為大型集裝箱編組站;[10]然而天府立交預留空間不足導致成都南站無法擴建為超大型車站。隨着達成線改造動工、成渝客專建設的敲定,成都市轉而尋求另建新鐵路客站作為全市樞紐客運車站。在成都市政府和鐵二院協商下,初步敲定在成都東部原沙河堡站位置建設新客站。2006年8月10日,鐵道部和成都市政府達成「關於加快成都市新客站鐵路項目建設會議紀要」,確定新成都站將先於成綿樂客運專線開始施工建設。[11]
Remove ads
- 2007年12月29日,作為成都新客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部分的成都地鐵2號線沙河堡站開工建設。[14]
- 2008年12月29日,成都東站與成綿樂客運專線同步正式開工。[15]
- 2009年6月,成都地鐵7號線成都東客站開工。
- 2010年2月6日,成都地鐵7號線成都東客站封頂。[16]
- 2010年4月15日,成都東客站西站房地面層封頂並轉入地上鋼架結構建造;同時東站房主體結構基本完成。[17]
- 2010年6月30日,成都東站站房鋼結構全面封頂。車站轉入裝修與設備安裝調試階段。[18]
- 2010年9月30日,成都東站完成外部立面裝飾工程,展開內部裝飾及設備調試工作。[19]
- 2010年12月27日,成都東站進入聯調聯試階段,達成場使用CRH1A型動車組列車投入接觸網測試。[20]
- 2011年5月8日,成都東站開通運營,達成場正式啟用。
- 2012年9月,成都地鐵2號線成都東客站開通運營。
- 2014年7月1日,隨着宜萬鐵路改造完成,滬漢蓉快速鐵路開行動車組。成都東站開行經滬漢蓉至武漢、上海及經京廣高鐵前往鄭州等地的動車組或高速動車組列車。[21][22]
- 2014年12月20日,成綿樂客運專線開通運營。成都東站高速場啟用。[23]
- 2014年10月14日至2015年1月7日,成都東站東西廣場地下換乘樞紐進行了封閉式優化改造。改造後,原本東西廣場均有的外車停車、的士港灣站、公車樞紐站被重新整合。公車場站全部集中到東廣場,的士、外車停放以及機場大巴站被集中到西廣場。[24][25]

- 2015年1月1日,成都東經滬漢蓉、京廣高鐵往北京西的G字頭高速動車組列車開始開行;[26]5月20日,成都東與廣州南間開行高速動車組列車,成都往北上廣三城自此已全部開行動車組列車。[27]
- 2015年12月26日,成渝客運專線開通,成都東站成渝站台區投入使用。[28]
- 2017年11月28日,成都東站出站層實現地鐵國鐵安檢單向互認。成都東站國鐵出站旅客換乘地鐵不用再接受安檢。[29]
- 2017年12月6日,西成客運專線西江段開通運營。成都東站開行多列往華北、華東、東北各城市動車組。[30]同日,成都地鐵7號線開通運營並於2號線在成都東站實現換乘。
- 2019年6月15日、12月16日,成貴客運專線樂宜段、宜貴段先後開通,成都東站大量開行往宜賓、貴陽、昆明及廣州方向動車組。[31]
- 2020年1月8日,成都東站位於B1、B26站台的新便捷換乘通道投入使用,同時成都東站便捷換乘客流組織變動,不再允許乘客直接從站台逆向上樓到候車層。[32]
- 2020年12月24日,伴隨成渝高速鐵路達速350km/h運營,成都東站在地下一層設置成渝城際候車室,使用成渝高鐵計次票、定期票,以及商務座、「鐵路暢行」四星及以上會員的乘客可經次此候車室快捷驗票候車。[33]
Remove ads
車站結構
- 成都東站站房結構
-
成都東站立面的青銅人面立柱是其外觀的最大特色
-
成都東站西廣場進站後,需要通過扶梯上至候車大廳
-
成都東站候車大廳,屋頂的天窗靈感來自太陽神鳥
-
成都東站站台,本站站台均採用高站台與無站台柱鋼結構雨棚
-
成都東站南側高架送站通道
-
成都東站地下一層的地鐵站廳
成都東站總佔地約68公頃,車站站房面積10.8萬平方米,站房總高度40.9米,東西總長度445米,南北屋蓋寬度204米(不含站台雨棚),設計近期日旅客發送量20.7萬人次,遠期37.6萬人次。站房主體建築分為5層(局部6層),包括2F高架候車層及東、南、北進站層,1F站台層及西進站層,B1F出站層及B2F、B3F兩層地鐵站台層,整體採用線上高架候車式超大型鐵路站房設計。因地形條件影響,成都東站西站房與站台層相平,為線側平式站房設計;而東站房高出站台層,為線側上式設計。[34]
成都東站的設計理念為「蜀漢風韻」,設計靈感來自成都平原歷史中的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以及三國蜀漢文化。車站的東西立面以蜀漢建築中山門、門闕形式為靈感來源,並採用了形似竹編的立面設計來呼應川西竹編工藝。位於東西立面的四支青銅色立柱為全站視覺焦點。這四支立柱以三星堆文化的青銅人面像作為造型原型,極具力量感,同時作為車站屋蓋的主要支撐起到重要結構作用。站房屋頂借鑑了川西民居大出檐的風格,外挑達到27米,也為進站旅客提供了遮陽避雨空間,並改善車站內光熱條件。屋頂上沿南北方向開有多組弧形條帶狀天窗,造型靈感來自金沙文化中太陽神鳥的羽翼與火焰。天窗圍合成的屋頂體量同時形成竹葉形態,流露出成都平原的田園文化。[34]
成都東站採用「上進下出」的旅客動線設計。車站四面均設進站口,在南北側有橫跨站場的外車高架送站通道。站內2樓為一體化的高架候車大廳,東西軸線為候車大廳主要動線通道,往兩側分別布置驗票口、候車座椅、商業及服務用房。站內局部設3樓商業夾層,為旅客提供購物、餐飲服務。車站驗票口與站台一一對應,均採用自動化閘機驗票,旅客從2層候車大廳驗票後下至1層站台層乘車。到達旅客從1層下到地下一層出站,地下一層為鐵路出站層、換乘中心及地鐵站廳層,可垂直換乘地鐵,或水平前往東西廣場地下層換乘城市公車、長途客運巴士、的士等。[35]
成都東站地下及站台層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候車大廳層、站台雨棚與屋蓋採用鋼結構。候車大廳層採用H型鋼焊接成3米高平面桁架框架梁,並以21*21.5米柱網組成鋼構框架。屋蓋層南北跨度達到204米,採用空間管桁架結構來減輕自重加大強度。車站的四組臉譜型立柱為巨型鋼結構,頂部跨度達到42米,作為屋頂的主要支撐構建。車站整體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36]
成都東站外表皮大面積使用了玻璃幕牆,在中國大陸鐵路客運站尚屬首次。車站選用通透率75.5%的LOW-E鋼化中空玻璃構建單索單向夾具柔性玻璃幕牆,具備良好的透光、隔熱性能與簡潔通透的視覺效果。車站屋頂天花、東西兩側「竹編」立面則採用鋁板材質減輕重量。在建築的立柱和基座則採用了質感粗糙的石材貼面,避免車站的現代材質給人以疏離感。[37]
成都東站站場規模14座站台、26個站台面、26條股道。站場布置採用兩場式布局,西側為滬漢蓉-達成場、東側為西成、成貴、成渝混用的高速場。達成場佔據1-5站台及附屬1-9股道;高速場佔據6-14站台及附屬10-26股道。在站台功能劃分方面,車站高速場由東向西站台依次擔任北京方向動車組乘降、成貴動車組乘降、重慶上海方向動車組乘降工作;滬漢蓉-達成場則由東向西依次擔任成都樞紐環線列車、達成線列車的乘降工作。[38]
站場北端接入成都動車運用所,並在北端設置高速場北京方向反發聯絡線、南端設置高速場重慶方向反發聯絡線來實現成都東往北京、重慶方向的列車在不切割正線情況下辦理始發終到及入庫作業,提高樞紐運行效率。成渝、西成及成貴客專在站場通過咽喉道岔實現聯絡。[38]
成都東站所有站台均採用無站台柱雨棚與高站台設計,旅客列車無需藉助梯級即可實現旅客乘降。無柱雨棚使用空間鋼管桁架結構,單側南北方向跨度105米、東西方向跨度305米,總面積70800平方米。[39]站台與候車層、出站層之間通過步梯、自動扶梯與無障礙垂直電梯相聯繫。
Remove ads
列車目的地
2017年,隨着西成高鐵、渝貴鐵路等新高鐵線路相繼開通,成都東站開始開行大量動車組,普速列車逐漸被高速動車組取代[40]。截至2018年4月調圖,成都東站共開行列車300多對。
配套交通

成都東站的配套交通設施主要以南北兩個廣場為中心分布,可以換乘的士、公車、地鐵、公路客運等多種交通工具往來市區、郊區和其他城市。
成都東站地下一層為國鐵出站層、綜合交通換乘集散層與地鐵站廳層。地鐵2號線、7號線成都東客站站廳位於靠西廣場一側。地下二層是成都地鐵2號線站台,已於2012年9月開通,地下三層為成都地鐵7號線站台,已於2017年12月開通。2017年11月29日,成都東站將整個地下一層劃為安檢禁區,實現國鐵轉地鐵單向免安檢。除了成都東客站以外,2號線成渝立交站也可到達東廣場。
成都東站東廣場地下原有成都公車成都東客站(東廣場)站和的士站。為了防止旅客被繞暈,2015年1月8日,成都東站完成功能調整,東廣場只負責成都公車的換乘工作。 停靠公車路線:K12路、4路、40路、47路、71路、101路、147路、136路、137路、91路、G38路、504路、857路、夜間1路、夜間2路、夜間6路。[41]
成都東站西廣場地下原有成都公車成都東客站西廣場站和的士站,另外外車停車場也在西廣場地下,並與中環路錦繡大道下穿隧道相連。按照功能調整的要求,西廣場只提供的士、機場大巴和外車服務,增設旅遊大巴換乘。[41]
成都東站汽車客運站位於成都東站東廣場南側,車站包括地上三層和地下兩層,分別是3F商業及辦公區,2F重點旅客候車區,1F進站、售票、候車及出站區,-1F大巴到達站台以及-2F外車停放區。成都東站汽車客運站自2011年9月30日啟用,並陸續啟用了進站安檢,電子客票和實名制乘車。[42]2018年3月31日,成都城北客運中心班車全部遷入成都東站汽車客運站,後者始發班線達到173條,並承擔了成都全部25條超長汽車客運班線的到發業務。[43]
意義
成都東站建成時為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鐵路客站和綜合交通樞紐,同時也取代了成都站成為成都鐵路樞紐的最核心客運車站。成都東站作為成都幾乎所有高鐵線路的停靠站與中國高速鐵路網重要樞紐車站,開行列車通達全國大部分地區。2018年,成都東站客流量即突破1億人次,至2021年,成都東站日均客流量達到15萬人次,在2021年5月1日更達到29萬人次的日發送旅客量峰值。[44]成都東站同時也帶動成都市成華區臨站產業區域「東客站樞紐經濟發展區」的快速發展。該區域通過近10年的建設,基本形成完善的商住產業一體化地帶,2018年地區零售額即達100億元人民幣。[45]
問題與批評
成都東站由於屬中國第三代鐵路客運站的早期產物,在交通換乘規劃上欠周到。車站2樓外車送站通道由於偏狹小,導致常態化壅塞。出站層前往地面和公車站台的扶梯過少,地鐵轉國鐵也必須先出站到一樓廣場再進站,旅客動線壅塞。[35]

由於成都東站採用驗票口居中式布局且在2樓布置商業用房,導致每對驗票口之間間距僅23米,驗票隊伍極易堵塞中間通道。成都東站後續採取蛇形欄杆繞行的方法來錯開驗票隊伍以留出通道。
成都東站為引導客流,布置有大量鐵馬,在進站口、安檢、驗票等處形成繞行。過多的繞行路段導致成都東站飽受詬病,有鐵路愛好者因此戲稱其為「欄杆東站」。此外,成都東站出站層出站口不全部開放、南北進站口開放不規律也是造成繞行的一大原因。[46]
未來發展
成都東站未來還將接入成渝中線高速鐵路、成自高速鐵路、川青鐵路及成達萬高速鐵路。此外,成都市將成都東站劃定為成都首批16個TOD城市站點之一,將對其進行改造以更好實現站城一體化。[47]
臨近車站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