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海文化

上海文化以江浙一帶的吳越文化為基礎,自19世紀中葉以來,在西方影響的影響下,形成了獨特的「東西交匯」海派文化。[1]來自中國各地和世界其他地區的移民使上海成為不同文化的大熔爐。例如上海街頭出現了中國第一輛能上街行駛的汽車、第一條火車軌道和現代下水道。上海也湧現出魯迅茅盾鄭念施蟄存邵洵美葉靈鳳張愛玲等作家。法國作家安德烈·馬爾羅的小說《人的命運》就是以上海為背景。另外有不少賽博朋克作品以上海為背景[2]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霓虹燈招牌映襯下的延安高架路之類的建築頻頻出現在以上海為背景的賽博朋克作品中[3]

Thumb
豫園,遠處高樓為上海中心大廈

語言

更多資訊 在上海通行的語言 (2013)[4] ...
在上海通行的語言 (2013)[4]
語言 % 百分比
普通話
97.0%
上海話
81.4%
英語
47.5%
漢語方言
29.7%
其他外語
7.8%
Survey sampling英語Survey sampling根據≥13歲的上海當地居民調研的結果
關閉

上海的地方話上海話,是吳語太湖片的一種方言。它與普通話明顯不同,現代標準漢語吳語之間有很大差異。[5]現代上海話以吳語太湖片其他方言為基礎,例如蘇州話寧波話松江區等地的本地閒話。[6][6]

上海的本地閒話僅在郊區使用。[7]19世紀末,上海闲话開始出現,並迅速取代蘇州話成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主流方言。當時上海的居民大多是來自江浙兩省的移民,所以上海話可以視為蘇南話和寧波話的混血兒。1949年以後,由於中國共產黨大力推廣普通話,上海人也說起了普通話。[6]自1990年代以來,許多吳語地區以外的移民來到上海讀書和工作。他們基本上不會說也不會學習上海話,因此普通話逐漸成為了上海的通用語。由於普通話和英語更受青睞,上海話地位開始下降,年輕的上海人開始不怎麼說上海話,有的甚至說不來。在此背景下有人開始倡導保衛上海話[8][9]

美食

Thumb
小籠包

上海當地的菜餚有本幫菜本幫菜有個特色是菜品裡面放了很多糖以及醬油。[10]另一個特點是不少海鮮和淡水生物成為了本幫菜的原料。以下是上海的招牌食物:

  • 小籠包——一種用薄皮做成的包子,裡面塞滿了豬肉或蟹肉碎,除此之外裡面還有湯汁。
  • 生煎饅頭——一種包子,是上海的特產。它由發酵或半發酵的麵團製成,裡面最常見的餡料是豬肉。[11]
  • 崇明老毛蟹——中華絨螯蟹的一種。上海人食用清蒸後的螃蟹時通常以醬油以及生薑末為佐料。另外人們還會將蟹肉與豬油混合製成蟹粉作為小籠包的餡料。[12]
Thumb
清蒸後的大閘蟹

建築

Thumb
錦江國際集團旗下的都城飯店

上海境內有各種建築風格的建築物。外灘位於黃浦江畔,擁有一排20世紀早期建成的建築,其中有新古典主義建築滙豐銀行大樓裝飾風藝術風格的沙遜大廈

(現為和平飯店的一部分)。原上海租界地區境內的建築也保存完好。[16]上海還有許多當代建築,例如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東方藝術中心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老城廂境內也仍然保留了一些傳統建築,如豫園上海城隍廟以及上海文廟[17]

由於1920和1930年代的建築熱潮,上海出現了許多藝術裝飾[16]當時在上海生活工作的建築師中最出名的可能就是鄔達克,他是匈牙利裔斯洛伐克人,1918年至1947年間居住在上海。[18]他設計的建築有國際飯店大光明電影院百樂門舞廳[19]巴馬丹拿則參與設計了和平飯店、都城飯店上海大廈[20]鴻達洋行參與設計了光陸大樓[21][22]

石庫門

Thumb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典型的上海法租界內的石庫門建築

一種獨特的上海建築是石庫門住宅,它通常是兩層或三層的灰色磚房。[23]石庫門是西方建築與中國傳統江南建築相互融合的產物。[23]許多石庫門住宅都彼此相連,上海石庫門住宅區中的小路被稱為弄堂。石庫門建築就分佈於弄堂兩側。[24]

蘇聯新古典主義

上海還有一些蘇聯時代的新古典主義建築以及史達林式建築。這些建築大多建於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後至1960年代後期中蘇交惡之前。在此期間大批蘇聯專家、蘇聯建築師來到中國幫助中國建設。上海展覽中心就是一個蘇聯新古典主義建築。[25]

摩天大樓

Thumb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左)和金茂大廈(右)

浦東開發開放後,上海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內建造了許多摩天大樓[26]其中有421米(1,381英尺)高的金茂大廈、492米(1,614英尺)高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632米(2,073英尺)高的上海中心大廈,它是中國第一高樓,世界第二高樓[27]上海中心大廈於2015年竣工,共128層。[28][29]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高468米(1,535英尺)。[30]此外上海的摩天大樓還有北外灘上海白玉蘭廣場黃浦區上海世茂國際廣場靜安區會德豐國際廣場

博物館

Thumb
中華藝術宮,位於浦東新區

上海還有不少博物館。[31][32][33][34]上海博物館館藏大量中國青銅器中華藝術宮前身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中國館,是亞洲最大的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前身是一個發電站。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別是以自然歷史和科學為主題的科普館。此外上海還有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摩西會堂上海郵政總局等歷史遺跡。此外上海還有很多藝術畫廊,例如上海外灘美術館以及位於M50創意園田子坊的畫廊。上海還有上海海洋水族館以及長風海洋世界

視覺藝術

Thumb
任熊的《十萬圖》之萬竿煙雨

松江府畫家顧正誼開創了松江畫派[35]它是明清時期松江府境內出現的畫派。[36]它以董其昌為代表。[37]該畫派被認為受到吳門畫派的影響。[38]

19世紀中葉,海派文藝開始發展,海派文藝不再傳承中國水墨畫所強調的意象,而是通過鮮艷的色彩呈現繪畫的主題。繪畫主題經常為花鳥等事物。[39]1847年,西班牙傳教士范廷佐西方藝術引入上海。1864年土山灣孤兒院內成立了上海第一家西方畫室。[40]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張大千劉海粟徐悲鴻豐子愷顏文樑等眾多藝術家落戶上海,上海逐漸成為中國的藝術中心。攝影木雕雕塑漫畫中國漫畫)、連環畫等各種藝術形式在上海蓬勃發展。當時張樂平在上海發表了《三毛流浪記》。[41]

如今上海的藝術文化設施有中華藝術宮[42]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則在當代藝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43]上海雙年展於1996年首次舉辦,現已成為中外藝術交流的重要場所。[44]

表演藝術

Thumb
梅蘭芳天蟾逸夫舞台表演京劇《抗金兵》

19世紀後期,觀看傳統戲曲是當時大眾娛樂的主要方式。20世紀初,上海出現了用上海話表演的獨角戲滑稽戲,這些表演吸收了傳統戲劇的元素。此外許多表演在上海大世界舉行。[45]

1920年代,評彈蘇州市傳至上海。[46]據說1930年代上海商業廣播電台每天播放103個評彈節目。與此同時,上海也形成了以周信芳蓋叫天為首的海派京劇,所以吸引了許多像梅蘭芳這樣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來到上海。[47]與此同時,來自嵊縣的一個小劇團也開始在上海推廣越劇[48]地方民歌與現代戲曲碰撞,形成了上海地方劇種——滬劇[49]截至2012年,上海知名戲曲劇團包括上海京劇院上海崑劇團上海越劇院上海滬劇院[50]

19世紀後期,戲劇開始出現在上海的教會學校。那時人們主要用英語表演戲劇。1899年上演的《官場醜史》是當時上海出現的較早的本土戲劇。[51]1907年,根據《湯姆叔叔的小屋》改編的戲劇在蘭心大戲院上演。[52]新文化運動之後,學生和知識分子開始通過戲劇表演表達自身的觀點。

許多有影響力的音樂劇和歌劇在上海上演,例如《悲慘世界》、《[53]賈科莫·普契尼的《波希米亞人》。[54]很多話劇和舞台劇也以上海為背景,例如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的上海灘賴聲川導演的暗戀桃花源等。[55]

上海音樂學院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海歌劇院上海戲劇學院是上海四大戲劇培訓機構。上海著名的劇院包括上海大劇院東方藝術中心和上海人民藝術劇院。

電影

Thumb
1934年的南京大戲院(現上海音樂廳

上海是中國大陸電影[56]和戲劇的發源地。中國第一部短片《難夫難妻》(1913)、中國第一部虛構故事片《孤兒救祖記》(1923)均在上海拍攝。這兩部電影影響很大,奠定了上海中國電影中心的地位。1930年代初期,上海電影業繼續蓬勃發展,誕生了胡蝶阮玲玉周璇金焰趙丹等影星。另一位電影明星江青後來成為毛澤東夫人。中國抗日戰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導致不少上海電影製作人和演員遷往他處,他們為香港電影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57]出生於上海的王家衛執導的電影花樣年華就以流離至香港上海人為背景[58]

時尚

Thumb
在這則1930年代的上海肥皂廣告中,兩名穿著上海風格旗袍的女子在打高爾夫球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旗袍在上海女子之間開始興起。旗袍源自滿族旗袍。當時上海女子穿著的旗袍沒有袖子。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旗袍就開始銷聲匿跡了。

自2001年以來,上海舉辦了自己的時裝周,稱為上海時裝周,於每年的四月和十月舉行。4月的上海時裝周也是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的一部分。上海時裝周主會場位於上海復興公園,開閉幕式位於上海國際時尚中心[59]上海時裝周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支持的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活動。[60][61]

LGBT

上海一度有一個蓬勃發展的LGBT社區,當地有同志酒吧和LGBTQIA+機構。復旦大學於2005年成為中國大陸第一所開設LGBT研究課程的大學。[62]上海驕傲節於2009年首次舉辦,是中國大陸首個大規模LGBT活動,於每年6月在上海舉行。[63]

運動

Thumb
F1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中國大獎賽上海站

上海是多支足球隊的主場,其中就包括兩支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球隊,分別為上海申花足球俱樂部上海海港足球俱樂部,另一支職業足球隊上海申鑫足球俱樂部一度在中國足球協會甲級聯賽角逐。上海久事大鯊魚籃球俱樂部則在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角逐。上海曾經還有一支冰球隊中國龍隊和一支參加中國棒球職業聯賽的棒球隊上海金鷹隊

上海板球俱樂部是一家位於上海的板球俱樂部。上海最早有記錄的板球比賽發生在1858年4月22日的虹口,前身是1863年成立的上海拍球總會,1948年間中斷運營。期間上海拍球總會加各種國際比賽。由於板球在中國其他地區幾乎不怎麼開展,上海拍球總會實際上可以視為事實上的中國國家板球隊。1994年,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成立上海板球俱樂部,現已發展到300多名會員。[64]

Thumb
姚明出生於上海

上海也湧現出了一些職業運動員,例如籃球運動員姚明110米跨欄運動員劉翔桌球運動員王勵勤羽毛球運動員王儀涵、自行車運動員鐘天使

Thumb
正在舉辦上海大師賽上海旗忠森林體育城網球中心

上海是多項國際體育賽事的舉辦地。自2004年以來,一年一度的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中國大獎賽在上海舉辦。比賽每年在上汽國際賽車場舉行。[65]2010年,上海也成為德國房車大師賽的主辦城市,該賽事在浦東的街道賽道上進行。2012年開始,上海開始舉辦世界耐力錦標賽。該市還舉辦過上海大師賽BMW大師賽滙豐冠軍賽以及上海浪琴環球馬術冠軍賽 [66]國家冰球聯盟(NHL)冰球表演賽[67]NBA海外賽英雄聯盟2020賽季全球總決賽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