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央線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路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央線(日語:中央線/ちゅうおうせん Chūō sen */?)是一條連接大阪府大阪市此花區的夢洲站和東大阪市的長田站的地下鐵線。正式名稱為高速電氣軌道第4號線,在鐵道要覽中以中央線(4號線)記載。路線代表的英文字母為「C」。於1961年(昭和36年)12月11日開通營運。路線代表色為綠色。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
Remove ads
路線資料
- 管轄、路線距離(實際距離):全長 21.1公里(與營業距離(車費計算距離)相同)
- 軌距:1435毫米
- 站數:14個(包括起終點站)
- 複線路段:全線
- 電氣化路段:全線電氣化(直流 750 V、第三軌供電)
- 地面路段:大阪港站-九條站間
- 閉塞方式:自動閉塞式
- 保安裝置:WS-ATC
- 最高速度:95公里/小時(夢洲-大阪港間);70公里/小時(大阪港-長田間)
- 最大編組輛數:6輛(1984年-)
- 月台最大對應編組輛數:8輛
- 車內導覽裝置設置率:100%
- 混雜率(往宇宙廣場方向):132.1%(2012年度:森之宮站→谷町四丁目站間)[1]
- 混雜率(往長田、學研奈良登美丘方向):86.2%(2012年度:本町站→堺筋本町站間)[1]
Remove ads
運作形態
全部列車為各站停車。長田站到近鐵京阪奈線的學研奈良登美丘站實施相互直通運轉。行車間隔在早晨尖峰時段最短為3分20秒,白天時段為7分30秒(每小時8班列車),其中有一半的列車會在京阪奈線的生駒站折返。此外,早晚尖峰時段設有以機廠所在的森之宮站為起訖站的區間列車,以及少量在清晨和夜間於長田站至夢洲站之間線內折返的列車。自2025年1月19日夢洲站延伸通車後,幾乎所有列車均運轉至夢洲站,僅有深夜的一班上行列車和清晨的一班下行列車以宇宙廣場站為起訖站。
車輛
自社車輛
- 大阪地下鐵400系電聯車(2023 -)
- 大阪市交通局30000A系電車(2022年 -)
-
大阪地下鐵400系電聯車
-
大阪市交通局30000系電聯車
他社車輛
- 近鐵7020系電聯車(2004年 -)
- 近鐵7000系電聯車(1986年 -)
-
近鐵7020系電聯車
-
近鐵7000系電聯車
歷史
- 1961年12月11日:4號線大阪港至弁天町段開業(3.1公里)。使用1節編組列車。
- 1964年10月31日:4號線弁天町至本町(臨時站)段開業(3.7公里),改為使用2節編組列車。
- 1967年9月30日:4號線谷町四丁目至森之宮段開業(1.3公里),改用自動列車運轉裝置。
- 1968年7月29日:4號線森之宮至深江橋段開業(2.3公里)。
- 1969年:
- 7月1日:本町站完工,4號線本町站開業。
- 12月6日:改稱「中央線」。本町至谷町四丁目段開業(1.7公里)。
- 1984年:
- 11月5日:開始使用6節編組列車,同時30系列車開始投入服務[2]。
- 12月24日:30系列車全部投入服務。
- 1985年4月5日:中央線深江橋至長田開業(3.2公里)。
- 1986年:
- 1991年6月11日:24系電車開始營運。
- 1993年12月31日:開始實施除夕夜終日營運。
- 1997年12月18日:大阪港交通系統科技港線開業(大阪港至宇宙廣場,2.4公里),目前中央線營運路段全通。
- 2005年7月1日:大阪港交通系統科技港線編入中央線,大阪港交通系統擔任第三種鐵道事業者,大阪市營地下鐵為第二種鐵道事業者。
- 2006年3月27日:近鐵京阪奈生延伸至學研奈良登美之丘,相互直通運転區間一併延長。
- 2018年4月1日:大阪市營地下鐵民營化,移交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
- 2022年7月22日:30000A系電車開始營運[3]。
- 2023年6月25日:400系電聯車投入營運。
- 2024年:2月29日起所有20系電聯車退出營運。同年為保障萬國博覽會期間列車安全運轉,開始在各站安裝半高式月台門並預計於萬博開業前安裝完畢(已完成)
- 2025年:
Remove ads
車站列表
所有車站都位於日本大阪府。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