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京瀋客運專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京瀋客運專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條連接北京市與遼寧省瀋陽市的高速鐵路,是京哈客運專線的一部分,與哈大客運專線構成了瀋陽及中國東北地區進關內的第二條快速鐵路通道。線路起於瀋陽站,經新民、阜新、朝陽、承德進入北京,線路全長696千米,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線於2021年1月22日開通運營[1]。
Remove ads
概況





京瀋客運專線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連接環渤海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兩個經濟區域,全線縱貫北京、河北的承德、遼寧的朝陽、阜新、錦州[注 1]、瀋陽三省六市。作為中國「四縱四橫」客運專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前身是承德市提出的京承快速鐵路、遼寧省提出的沈朝客運專線,是原鐵道部2009年開展的第一個重點踏勘項目。它是國家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充分考慮把阜新、朝陽、承德等城市從經濟發展二線納入一線的客觀需要,與此同時該線路緩解了現有秦瀋客運專線的運載力問題和戰略壓力。
本項目投資估算總額1245億元,其中工程投資1203億元,動車組購置費42億元。其中項目資本金為總投資的50%計622.5億元,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出資365.5億元,使用鐵路建設基金和企業自有資金;北京市、河北省、遼寧省負責境內段徵地拆遷工作及費用(計約257億元),由地方政府採用財政性資金等出資;資本金以外的50%使用銀行貸款[2]。
項目業主單位共兩個:
Remove ads
智能高鐵試驗
2018年3月份以來,中國鐵路總公司在京瀋高鐵遼寧段全面啟動「高速鐵路智能關鍵技術綜合試驗」,推進中國智能高鐵建設,試驗一直持續到2018年9月底。這是中國首次進行智能高鐵試驗,時速350公里「復興號」長編組動車組,就是試驗的主要內容之一。本次試驗成果將應用於京張高鐵、京雄城際等智能鐵路的建設,同時可以使高速鐵路運營更加安全高效、綠色環保、便捷舒適[3][4]。
試驗包括時速350公里「復興號」長編組動車組試驗、智能高鐵調度集中系統CTC功能試驗等27項內容,是對智能高速鐵路的列車編組、牽引控制系統、調度指揮系統、通訊信息系統和安全保障系統的一次綜合集成試驗[3]。
車站
全程共設置20座車站,其中北京設4站(北京朝陽[5](原星火站)、順義西、懷柔南、密雲),承德市設5站(興隆縣西、安匠、承德南、承德縣北、平泉北)[6],遼寧設11個車站(牛河梁、喀左、奈林皋、遼寧朝陽、北票、烏蘭木圖、阜新、黑山北、新民北、瀋陽西、瀋陽)[7]。
歷史
2009年2月,國家發改委批覆了新建京瀋客運專線項目書,當時預計2009年底開始建設,總工期4年,2013年底建成通車[8]。(一說2009年10月30日國家發改委批覆了新建京瀋客運專線項目書,2010年上半年開始建設,2013年或2014年建成通車)[9]。
2009年3月28日[10]和2010年12月5日,京瀋客運專線進行了兩次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示,第二次環評還公布了線路走向和站點[11]。後因鐵道部內部問題,該項目被擱置[12]。
項目被擱置2年後,2012年11月19日,第三次環評信息公示[13]。因計劃在北京市區使用原京包鐵路舊線路,同年12月9日,有部分居住在北京市朝陽區的居民擔心高鐵建成後會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以及擔心自己的房價因此下跌[13][14],而舉行了在北京罕見的抗議活動,這次抗議得到了北京相關部門的默許,並未像其它類似活動那樣受到阻擾,此類抗議活動以及北京政府部門的冷淡態度致使京瀋客運專線開工一再延後[15]。
抗議活動過後,2013年初,京瀋客專項目建議書重新獲得批覆,同時開展開工前測評工作[16]。8月5日,有關部門共同公布了京瀋客專北京段爭議部分最新線路方案:線路起點改為星火站(今北京朝陽站),北京站通過既有京哈鐵路和東星聯絡線相連接[6][17][18]。11月14日,第四次環評信息(最終版)對外公示[19];12月,改線後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2]。
Remove ads
2014年3月5日,遼寧段控制工程三棱山隧道開工,拉開了京瀋客運專線建設的序幕[20];同月29日,河北段正式開工建設[21]。
2015年4月7日,全線首座隧道馬杖子隧道順利貫通[22]。8月,承沈段進入架梁施工階段[23]。10月10日,中國首座採用頂推法建設的鋼箱拱橋,位於瀋陽市境內的蒲河特大橋順利合龍[24]。12月30日,北京段正式開工[25]。
2016年2月25日,京冀段首根樁柱成功開鑽,京瀋高鐵全面進入建設階段[26]。7月6日,全線最長特大橋興隆店特大橋架梁工程全部完成[24];同月10日,全線唯一一座明挖隧洞扣莫明洞成功貫通[27]。9月17日,遼寧段正式開始鋪軌[28]。
2017年1月10日,京瀋高鐵全線最長隧道,長達13205米的遼西隧道成功貫通[29]。2月16日,全線高風險隧道暨控制性工程之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和阜新市境內的三棱山隧道成功貫通[30]。3月14日,遼寧段架梁工程全部完成[31];同月20日,遼寧段39座隧道全部洞通[32]。9月8日,京瀋高鐵瀋陽樞紐改造跨秦瀋客運專線工程成功完成[33];同月28日,遼寧段鋪軌完成[34]。11月2日,河北段開始鋪軌[35]。
2018年3月1日,京瀋高鐵瀋陽至遼寧朝陽段開始聯調聯試[36];同月,河北段鋪軌工程全部完成[37]。7月20日,遼寧段剩餘部分開始聯調聯試[38]。8月28日,北京市首座高鐵盾構隧道,全長8公里的望京隧道成功貫通[39]。10月20日,遼寧段開始試運行[40]。11月2日,河北段(承德南至平泉北間)進行聯調聯試[41]。12月,河北段(承德南至平泉北間)開始試運行[42]。
2019年6月28日,京瀋高鐵星火樞紐撥線改造工程完成[43]。11月12日,星火樞紐擴能改造工程全部完成[44]。次月12日,全長12.243公里的梨花頂隧道貫通,標誌著全線隧道全部洞通[45]。
2020年5月30日,京瀋高鐵始發站星火站(北京朝陽站)主體結構成功封頂[46]。8月26日,京瀋高鐵未開通段架梁任務全部完成[47]。9月5日,京冀段進入鋪軌施工階段,並於同月25日完成鋪軌[48]。10月21日,京冀段開始進行聯調聯試[49]。12月11日,進入試運行階段[50]。
Remove ads
京瀋高鐵承沈段於2018年12月29日開通運營,初期開行6對高速動車組列車,主要集中在阜新、朝陽和凌源方向。2019年1月5日列車運行圖調整後,全線開行15對列車,主要目的地包括哈爾濱西、長春西、大連北、通遼[7]。
2021年1月22日,全線開通運營,初期開行12對進京高速動車組列車,其中哈爾濱西始發4對,長春西始發2對,瀋陽北始發2對,吉林、通遼、赤峰、鞍山西各始發1對[1]。項目開通初期限速300km/h,京瀋高速動車組列車自瀋陽(北)至北京朝陽站最快運行2小時44分[1],而先前走行秦瀋客運專線的京瀋高鐵服務最快運行時間為瀋陽北至北京南3小時45分,承德、朝陽、赤峰、通遼進京時間得到了大幅縮短。
2021年4月29日,D4367/4368次臨時旅客列車成為京瀋高鐵首班經由東星線前往北京站的載客列車[51]。
2021年6月25日,G902/903、G907/908、G915/916次列車延長至北京站始發終到,由此京瀋高鐵首次有圖定列車在北京站到發[52],同日,CR400BF-GZ型智能動車組開始在本線運行,擔當往返於北京至哈爾濱、瀋陽、吉林等地的高速動車組列車[53]。
2022年10月11日,石家莊(邯鄲)至承德的直達高鐵列車正式開通運營,這是北京地下直徑線首次運營高速列車,也是北京鐵路樞紐首次開行跨樞紐高速列車,京廣高速鐵路和本線在北京鐵路樞紐正式實現貫通運行[54]。
2024年12月25日,CR400BF-GS技術提升型高寒智能動車組率先於本線投入使用,首個更換的車次為北京局集團開往齊齊哈爾方向的G901/908次列車。隨後自2025年1月1日起,瀋陽局集團擔當的北京至瀋陽間G920/925次、G990/995次列車也完成更換[55]。
2025年7月1日起,本線最高運營時速提高到350km/h,京瀋間一站直達列車用時縮短到2小時29分鐘左右,共開行提質達標大站快車28對[56]。
Remove ads
注釋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