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京地鐵8號線
北京地鐵路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京地鐵8號線連接中國北京市昌平區朱辛莊站至大興區瀛海站,是北京地鐵的一條南北走向地鐵路線,全長49.5公里,共設34座車站(其中大紅門站暫緩開通),一期工程於2008年7月19日開通營運,來往森林公園南門站至北土城站,貫穿奧林匹克公園,8號線也稱作奧運支線,是2008年北京奧運的配套設施之一[3]。8號線的標識色為 Pantone 3278C [4]。
Remove ads
歷史

2001年,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大大推動了北京地鐵建設的進程。2002年,奧林匹克公園設計方案向全球公開徵集,評委在55個設計方案中[5]選出了3個優秀方案。這三個方案都對北京的中軸線進行了延伸和一些處理[6],當選設計也不例外。
緊迫的工期讓規劃方曾經考慮利用已經建成的13號線或工期較快的5號線建設「奧運支線」。但由於中軸線下已有規劃8號線[7],為了不破壞線網的完整性,規劃方最終決定採用8號線規劃建設奧運支線[8]。
2005年5月,8號線一期工程開工。工程採用BT(Build-Transfer,即建設-轉讓)模式,建設方國有企業「中鐵總公司投資聯合體」建設路線,完成後由營運方回購[9]。由於位於大興土木的奧林匹克公園內,8號線並未採用1號線復八線區間、5號線和10號線所採用的暗挖盾構法,而是大部分採用與1號線1期區間和2號線相同的明挖回填法施工,為工程降低了難度[10]。
2008年7月19日,8號線一期同10號線、機場線一起開通,當時8號綫暫時借用萬柳機廠調度10號綫列車。這兌現了申辦奧運會時的一項承諾:坐地鐵從機場到奧運村[8]。雖然名為「開通」,但直至帕運會結束,都僅對持奧林匹克身份註冊卡的人員和持當日門票的觀眾開放。帕運會結束後8號線封閉[11]。2008年國慶節長假期間,奧林匹克公園開放遊覽,8號線對持有當日奧林匹克公園參觀券的乘客開放[12]。2008年10月9日起,8號線正式對公眾開放營運,而此前一直封閉的奧體中心站也同時向公眾開放[13]。
Remove ads
在8號線一期開通之前的2007年12月,8號線二期就已經開工。二期工程全長15.8公里,分南北兩段,北段自一期北端終點森林公園南門站向北延伸,到達回龍觀地區,由北至南分別為回龍觀東大街站、霍營站、育新站、西小口站、永泰莊站和林萃橋站;南段自北土城站起,基本沿著中軸線向南到中國美術館附近——為了避開北京皇城和故宮[14],在什剎海站以南,路線由中軸線向東平移,到三期的前門站返回中軸線。這條路線連接回龍觀和西三旗等居住區和後海、鐘鼓樓、奧林匹克公園等商業休閒區[7][15]。
為了儘快緩解擁堵,8號線二期北段(森林公園南門站至回龍觀東大街站)從2012年底提前至2011年開通[16]。由於8號線一期(奧運支線)採用的是10號線的號誌系統,而二期工程使用了不同的號誌系統,因此從2011年10月15日起,一期暫時中止營運,以便與二期進行系統聯調[17]。2011年12月31日二期北段開通試營運,一期也同時恢復營運,同時8號綫專屬列車和平西府機廠投入運作,不再使用10號綫列車和萬柳機廠。
南段北土城站至鼓樓大街站已於2012年12月30日通車[18](安德里北街站於2015年12月26日開通),剩餘的鼓樓大街站至南鑼鼓巷站於2013年12月28日通車,(中國美術館站於2018年12月30日跟隨8號線三期南段及四期同步開通)[19]。
在二期工程的基礎上,作為昌平線的配套工程,8號線繼續北延至朱辛莊站轉乘昌平線,以分擔昌平線的客流,緩解昌平線另一座轉乘站——13號線西二旗站的壓力[20]。這段北延線長6.29公里,設3座車站,計劃投資24億元,於2013年12月28日建成通車[21]。

8號線三期原為遠期規劃,不在2015年規劃之內。但由於北京道路交通擁堵嚴重,作為2010年北京市交通擁堵治理措施的一部分,8號線三期被加入到2015年調整版規劃之中[22],並於2011年4月2日開始環境影響評價公示[23]。8號線三期北起中國美術館站與二期相連接,向南經王府井大街、前門東大街、南中軸路最終到達大興區五福堂站,全長17.3公里,全部為地下線,設14座車站[24]。
在三期工程的基礎上,8號線將繼續南延[25]。8號線四期工程[26][27](原稱三期南延線)北起五福堂與三期相連接,向東南沿京福路(104國道)到達大興區德茂站和瀛海站,全長3.4公里,地下段長約988.6公尺,過渡段長約347.3公尺,高架段長約2062.4公尺,設2座車站,和1座機廠。
2017年6月26日至7月3日,北京地鐵8號線三期天橋站~永定門外站左線盾構在富水砂卵石地層成功下穿北京地鐵14號線永定門外站特級風險源。[28]
8號線三期分為南北兩段開通,珠市口站以南的區段(大紅門站暫緩開通)於2018年12月30日開通。而北段由於路線經過王府井、前門等區域,沿線有大量文物、古建,以及大量既有管線和現有的地鐵1、2號線、國鐵地下直徑線隧道,因此2018年無法通車,8號線暫時只能在南北兩段分段運行[29][30][31][32]。
截至2020年6月,8號線三期隧道盾構已成功下穿地鐵2號線和國鐵地下直徑線[33],剩餘段隧道區間工程也已於2020年12月11日全線貫通,2021年6月開始鋪軌[34]。
2021年10月9日及10月16日,為開展既有區段和新建區段號誌系統貫通測試升級工作,8號線南北兩段提前收車,其中北段朱辛莊站末班車提前至19:30,中國美術館站末班車提前至20:25;南段瀛海站末班車提前至20:20,珠市口站末班車提前至20:55[35]。
2021年12月,8號線既有區段車站開始更換貫通版路線圖。8號線剩餘段(金魚胡同站—前門站)2021年12月31日首班車起開通試營運[36]。
2022年4月30日,因有報道稱某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患者曾途徑前門站轉乘通道,前門站暫時封閉,8號線與2號線列車通過不停車,暫時不能轉乘,至5月4日恢復營運。
2022年5月12日,因疫情影響,永泰莊站暫時封閉,列車通過不停車。
2022年5月21日,因疫情影響,木樨園、海戶屯、大紅門南、和義、東高地、火箭萬源站暫時封閉,列車通過不停車。
2022年5月23日,根據首都嚴格疫情防控機制要求,朱辛莊站、霍營站暫時封閉所有出入口,乘客可以正常轉乘昌平線或13號線。
2022年5月30日,根據疫情防控要求,育新站、西小口站暫時封閉,列車通過不停車。
2022年6月1日,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回龍觀大街站、平西府站暫時封閉,列車通過不停車。
2022年6月7日,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朱辛莊、平西府、西小口、永泰莊站恢復營運。
2022年6月9日,根據疫情防控要求,木樨園、海戶屯、大紅門南、和義、東高地、火箭萬源站恢復營運。
2022年6月10日,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回龍觀東大街、霍營、育新站恢復營運。
2023年4月30日,8號線創下貫通以來的客流量最高紀錄,當日客流量達81.52萬人次[37]。
Remove ads
未來發展
8號線計劃從瀛海站繼續向南延伸至中日創新合作示範區,並與S6線轉乘。[40]
車站
一期的4座車站中,北土城站可以與10號線轉乘、奧林匹克公園站可以與15號線轉乘。4座車站都進行了專門的室內設計:北土城站的8號線部分為青花瓷設計[41],奧體中心站採用了運動主題的設計元素[42],奧林匹克公園站的天花板加入了「泡泡」的設計[43],森林公園南門站整體是森林的設計[44]。
除北土城站外,其他3座車站均在奧運中心區內。奧體中心站東側為奧體中心,西側為中華民族園。奧林匹克公園站位於奧林匹克公園中央地帶,為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國家體育館、國家會議中心等設施提供服務。森林公園南門站位於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門外。
二期北段及北延段的9座車站中,霍營站可以與13號線轉乘、朱辛莊站可以與昌平線轉乘。除朱辛莊站為高架車站之外,其他8座地下車站天花板均採用類似馬賽克拼接的裝飾風格,天花板中部設置燈帶,取中軸線的寓意。這8座車站的風格相同,但是燈帶和天花板的色調每站並不相同,一座車站使用一種顏色[45]。
二期南段的6座車站中,安華橋站可以與12號線轉乘、鼓樓大街站可以與2號線轉乘、南鑼鼓巷站可以與6號線轉乘[46][47]。鼓樓大街站仿照鼓的圓形燈飾,與車站所在地鼓樓的地域特色相呼應。什剎海站的裝修風格貼近北京傳統古建風格,設計上以北京傳統市井的灰色調和青磚的肌理為背景。南鑼鼓巷站位於北京市保存最完整的四合院區,因此站內設計風格突出展現了老北京民居特色與風俗文化,車站裝飾仿照四合院的灰磚、檁條、磚雕等元素。
三期南段及四期的15座車站中,王府井站可以與1號線轉乘、前門站可以與2號線轉乘、珠市口站可以與7號線轉乘、永定門外站可以與14號線轉乘。
Remove ads
車輛

二期北段開通後,採用南車四方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生產的SFM12型列車,每節車廂共4對車門,為電動內藏門,停放於平西府機廠[51]。除了在夏季有空調裝置為乘客提供涼風,在冬季,座椅下有電取暖裝置提供取暖,列車車窗能打開20度的角,保證室內的空氣與外部對流。
二期北段開通前,8號線作為「奧運支線」借用10號線的DKZ15型列車;由於當時的8號線奧運支線開通時不設有機廠或停車場,因此列車是通過8號線和10號線的安貞門-奧體中心之間聯絡線到達8號線營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