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京地鐵3號線

2015年开通的南京地铁南北向干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京地铁3号线
Remove ads

南京地鐵3號線南京地鐵的一條南北向主幹線,北起浦口區林場站,南至江寧區秣周東路站,全長44.87公里,設29座車站。3號線下穿長江,連接南京站南京南站林場站3座鐵路車站,可與1號線2號線S1號線S8號線等多條地鐵路線轉乘。3號線於2010年開工,於2015年4月1日開通營運。根據規劃,3號線未來將向南延伸兩站至秣陵站,向北延伸四站至規劃中的琥珀泉站[2]南京地鐵3號線路線標識色為 Pantone 347C

快速預覽 南京地鐵3號線, 概覽 ...
Remove ads

設計施工

南京地鐵三號線總體設計及單項設計招標於2010年1月上旬完成,開工儀式於2010年1月10日舉行,標誌著三號線已經開始實質性的勘測設計工作。三號線工程分為一期二期、三期和北延,一期為林場站南京南站,二期為南京南站到秣周東路站,兩期工程同時建設。三期工程路線起自既有 3 號線秣周東路站(不含),沿雙龍大道向南敷設,止於秣陵街道站,路線全程約 3.3 公里。三期工程共設置兩座地下站,分別為和風路站、秣陵街道站。北延工程自林場站延伸至南京北站。

南京地鐵3號線計劃採用A型車6輛編組。全線設主變電所2座,分別位於上元門站雨花門站附近。濱江路站主變電所預留遠期為7號線供電的條件;雨花門主變電所預留遠期為8號線供電的條件。在泰馮路站南京站設聯絡線分別連接11號線及9號線。根據3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3號線建設總工期為5年,當時計劃於2015年5月建成通車。

2011年3月,3號線大行宮站施工時將站點範圍內49株法國梧桐截枝移走,沿線共計劃將約1000株樹木截枝移走,這引起部分市民不滿。南京市政府表示全部暫停移樹,徵集民意進行最佳化設計。

Remove ads

列車

Thumb
中車南京浦鎮車輛基地內進行測試的3號線增購車
Thumb
南京地鐵3號線列車內的電子路線圖

南京地鐵3號線列車由南京南車浦鎮城軌車輛、新譽集團、龐巴迪運輸瑞典有限公司聯合體合作生產,其中南京南車浦鎮負責整車製造,新譽集團及龐巴迪運輸瑞典有限公司聯合體提供車輛牽引、輔助和控制系統設備車身,官方暱稱為"寶石綠""小青龍",由於車燈下方有一抹綠色仿佛微笑,也因此被稱為「笑臉車」。[3]

列車型號為浦鎮PM055型,列車初期共採購46列,每列6輛(4動2拖)A型車編組,為鋁合金全焊接鼓形車體,內部空間將比1號線和2號線的A型車更大。同時列車控制系統增加了以太網,測試人員和檢修人員可以更方便地獲得牽引、輔助和控制系統的數據;相比1、2號線列車,3號線列車也對空調系統進行了升級,頭燈照明改用氙氣燈並在車輪上增加降噪環,提高了列車安全性、乘客舒適度。

3號線列車合約總價21.45億元。首列車於2013年3月交付。[4][5]

為提高早高峰運能,縮短行車間隔,2021年南京地鐵計劃增購12列3號線列車,首列車已於2021年5月開始載客營運。預計到2022年上半年,3號線增購12列車將全部到位並投入營運。增購的3號線列車較老款車增加了LCU(可程式邏輯控制單元)與車輛弓網檢測系統,同時列車內飾有部分變化。[6]

更多資訊 型號名, 製造商 ...
Remove ads

路線站點

3號線北起長江北岸浦口區京滬鐵路林場站,經隧道過江後,連通江南的鼓樓區玄武區秦淮區雨花台區江寧區,終點站為秣周東路站,未來將南延兩站至秣陵站。根據江北新區軌道交通規劃路線圖[7],北段將北延一站至規劃中的新南京北站。

Thumb
更多資訊 南京地鐵3號線車站列表[8], 站名[註 1] ...
Remove ads

車站特色

Thumb
大行宮站金陵十二釵文化牆
Thumb
夫子廟站的大觀園猜燈謎文化牆

南京地鐵3號線全線29座車站中,有9座車站的文化牆設計源自與南京有關的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中的經典場景。[9]

  • 五塘廣場站的主題為「太虛幻境」,表現了「天仙福地太虛境」故事。
  • 南京站的主題為「元春省親」,借表現元春省親的盛大場面,契合南京站「回家」的主題。
  • 大行宮站靠近江寧織造博物館,文化牆主題為「金陵十二釵」。這十二位人物造型相似妝容類同,一旁亦無提示,使得藝術牆在3號線車站大廳開通後成為了南京市民圍觀猜謎的焦點:市民表示這些人像「越看越糊塗」,部分紅學家也表示畫中人物難以分辨。[10]
  • 常府街站的主題為「品茗」,表現了寶玉見寶釵、妙玉品茗、黛玉飲酒、寶善敬酒、晴雯撕扇等故事。
  • 夫子廟站的主題為「除夕夜宴」,表現了紅樓夢中群芳夜宴壽怡紅和除夕夜宴猜燈謎的場景。
  • 武定門站的主題為「眠芍」,長卷式的表現了薛寶釵林黛玉談《牡丹亭》和《西廂記》、劉姥姥進大觀園、湘雲眠芍等故事。
  • 雨花門站的主題為「黛玉葬花」,表現了黛玉葬花、寶玉顧盼、寶釵撲蝶的故事,反映了三者微妙的關係。
  • 卡子門站的主題為「大觀園」,以西方寫實的風格表現了大觀園盛景,二側石材浮雕表現了金陵十二釵與花相。
  • 九龍湖站的主題為「詩社」,採用刺繡、彩雕藝術玻璃製作,表現了紅樓夢中海棠詩社的場景。[11]
Remove ads

大事記

Thumb
南京地鐵3號線列車即將離開大行宮站
  • 2005年12月31日,《南京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04-2015)》通過國務院審批,3號線正式立項[12],該建設規劃的起點站為林場,終點站南京南站。[13]
  • 2010年1月10日,3號線(試驗段)開工儀式在南京南站舉行。
  • 2010年5月25日,《南京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國家發改委專家評審。[14]
  • 2010年6月,3號線初勘報告通過評審。[15]
  • 2010年10月1日,3號線車站土建工程在浦珠路站首先開工。
  • 2010年12月17日,《南京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調整(2004-2015)》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3號線的建設規劃自南京南站向南延伸8.8km至吉印大道站。[16][17]
  • 2010年12月18日,「地鐵三號線過江隧道工程」舉行開工儀式。
  • 2011年10月2日,3號線首台盾構在明發廣場站至繞城公路區間始發。[18]
  • 2011年11月4日,3號線二期工程節能評估報告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查。[19]
  • 2012年3月27日,高新路站主體結構封頂,這是3號線首個主體結構封頂的車站。[20]
  • 2012年4月3日,3號線盾構穿越九龍湖。
  • 2012年4月11日,3號線江北段隧道洞通。[21]
  • 2012年5月14日,明發廣場至南京南站盾構隧道貫通,這是3號線首個雙線貫通的盾構區間。[22]
  • 2012年7月16日,3號線過江盾構從長江北岸始發。盾構機為直徑11.57公尺的泥水氣壓式盾構機。[23]
  • 2012年12月,過江盾構恢復掘進,此前因刀盤密封問題,僅掘進55公尺後被迫暫停。
  • 2013年7月,過江盾構被迫計劃外換刀,於11月恢復掘進。
  • 2014年7月18日,過江盾構完成。[24]
  • 2014年8月28日,隧道全線貫通,江寧、江北區域的已通軌道、電力,進入設備測試階段。[25]
  • 2014年10月30日,右線短軌通;11月14日,右線長軌通。
  • 2014年11月20日,全線短軌通。
  • 2014年11月29日,列車上線熱滑(大明路站至新莊站)。
  • 2014年11月30日,全線軌通。
  • 2014年12月3日,夫子廟站地面工地吊機側翻,行人2死2傷。[26]
  • 2014年12月25日,全線電通。
  • 2014年12月31日,全線開始不載客試運轉。
  • 2015年4月1日,全線(上元門站除外)開通營運。開通初期行車間隔最短9分鐘。
  • 2015年8月7日,3號線工作日早尖峰時段(7點20分到8點10分),江北發往市區方向的地鐵列車增加3列車上線運行,行車間隔由5分20秒縮短至3分55秒;工作日平峰時段增加2趟列車上線運行,行車間隔由7分55秒縮短至7分鐘。[27]
  • 2015年8月22日,3號線周末平峰時段增加2趟列車上線運行,行車間隔由7分55秒縮短至7分鐘。[28]
  • 2015年10月18日,上元門站開通[29]。工作日早高峰江北往市區方向增加上線列車,行車間隔由3分55秒縮短至3分35秒。
  • 2021年8月3日,受疫情防控影響,8月3日起3號線營運區段調整為林場站至南京南站,宏運大道站至秣周東路站臨時關閉。[30]8月20日起,3號線恢復全線營運[31]。2022年3月16日起,由於南京市再次出現本土疫情,3號線營運區間再次調整為林場站至南京南站,南京南站至秣周東路站區間中止營運。至3月30日恢復正常。
  • 2023年9月10日,三期工程實現雙線隧道全面貫通。[32]
  • 2024年11月26日,三期全線長軌貫通。[33]
Remove ads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