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成渝話

西南官话成渝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南官話成渝片主要分布於四川盆地東北部、攀西地區、陝西南部及湖北西部。成渝話的主要特點包括古入聲字整體派入陽平、大多無tʂ組聲母(捲舌聲母)、無鼻音韻母[-m]與[-ŋ]等。同時四川省重慶市境內的成渝片方言還具有部分中古全濁仄聲字讀送氣清聲母、「畝某謀茂」組字讀[moŋ]、聲調高度相似等特徵,內部一致性非常高[1][2]。成渝話以成都話重慶話為代表,使用人口約9000萬,是《中國語言地圖集》的漢語分區方法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片。

快速預覽 成渝話, 母語國家和地區 ...

分布

Thumb
成渝片的分布區域如圖所示

成渝話主要分布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四川省重慶市所轄的75個縣市,四川省西南部攀西地區的7個縣市,陝西省南部的9個縣,湖北省西部的19個縣市,湖南省西北部3個縣市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使用成渝話的縣市如下[2]

成都市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金堂縣德陽市旌陽區廣漢市綿竹市中江縣綿陽市涪城區遊仙區江油市三台縣平武縣安縣梓潼縣北川羌族自治縣廣元市利州區元壩區朝天區青川縣旺蒼縣劍閣縣蒼溪縣遂寧市船山區安居區蓬溪縣大英縣南充市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閬中市營山縣蓬安縣儀隴縣南部縣廣安市廣安區華鎣市岳池縣鄰水縣武勝縣達州市通川區萬源市達縣渠縣宣漢縣開江縣大竹縣巴中市巴州區南江縣平昌縣通江縣資陽市雁江區簡陽市安岳縣樂至縣內江市資中縣攀枝花市東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會理縣鹽源縣德昌縣

渝中區大渡口區沙坪垻區九龍坡區江北區南岸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長壽區萬盛區永川區合川區潼南縣榮昌縣璧山縣大足區銅梁縣萬州區梁平縣開縣忠縣城口縣奉節縣雲陽縣巫溪縣巫山縣涪陵區南川區墊江縣武隆縣豐都縣黔江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漢中市佛坪縣鎮巴縣留壩縣安康市鎮坪縣嵐皋縣紫陽縣石泉縣寧陝縣漢陰縣

宜昌市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夷陵區宜都市當陽市枝江市秭歸縣遠安縣興山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荊門市東寶區掇刀區荊州市江陵縣松滋市西北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利川市建始縣來鳳縣巴東縣宣恩縣咸豐縣

張家界市永定區武陵源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永順縣

Remove ads

音韻

聲調

成渝話的調類總共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類,古入聲字整體派入陽平。調值與其它四川話方言(岷江仁富雅棉)高度一致,陰平一般為高平或半高平(55或44),陽平一般為低降(21或31),上聲一般為高降或全降(53或51),去聲一般為低升、中升或降升(13、24或213)。部分方言代表點的音調調值如下表所示[3]

更多資訊 方言點, 陰平 ...

聲母

絕大多數地區的成渝話沒有tʂ組聲母(捲舌聲母),僅有大巴山麓的巴中一帶和攀西地區(攀枝花城區除外)有捲舌聲母,念捲舌聲母的字與仁富小片相近,且不與普通話相同[4]。另外,巫溪奉節兩縣沒有聲母[f],小部分成都話與重慶話中聲母為[f]的字都歸入[x]母[3],如「回」與「肥」同音念[xuei]、「飯」與「換」同音念[xuan][3]

除上述少數縣市外,成渝話的聲母僅有兩種情況:一是與成都話相同擁有21個聲母,包括綿陽南充資陽黔江等地;二是與重慶話相同擁有20個聲母,較成都話少聲母[ȵ],所有在成都話中聲母為[ȵ]的字(如:研[ȵian]、宜[ȵi]),聲母都歸併入[n](如:研[nian]、宜[ni]),包括廣安達州萬州廣元等地[3]

韻母

成渝話內部韻母有兩種最常見的情況,一是與成都話相同擁有36個韻母,包括綿陽南充廣元等地;二是與重慶話相同擁有37個韻母,包括廣安達州萬州等地,較成都話多出了一個韻母[yu],在成都話中部分韻母為[yo]的通攝入聲字(如:欲[yo] 俗[ɕyo])韻母念為[yu](如:欲[yu] 俗[ɕyu])。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60年代後老派成都話的[an]、[ian]、[uan]、[yan]韻母的鼻音尾在年輕人中逐漸消失,發音變得接近[æ]、[iæ]、[uæ]、[yæ],但這一現象並沒有出現在其它成渝片方言中[5]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