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汕頭市

中國廣東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汕头市map
Remove ads

汕頭市,簡稱,別稱鮀城,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下轄的地級市國務院以《立法法》確立的經濟特區、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粵東中心城市和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位於廣東省東部,市境西鄰揭陽市,北接潮州市,東隔台灣海峽台灣相望,南濱南海、地處蓮花山脈東南麓,韓江三角洲平原,韓江榕江練江的入海口,東部為廣東省最大島嶼南澳島、市政府駐躍進路28號。

快速預覽 汕頭市 汕, 國家 ...
快速預覽 正體字, 簡化字 ...
Remove ads

歷史

宋朝時,汕頭是揭陽縣鮀江都的一個漁村。元代在今光華一帶已有較大漁村,稱為「廈嶺」。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後,屬潮州府新設立的澄海縣明神宗萬曆三年(1575年),汕頭被稱為「沙汕坪」。康熙八年(1669年)改鮀浦水寨為汕頭汛,汕頭之稱開始見諸史冊。因市區原處韓江三角洲之沙堤上,潮汕話稱沙脊為「汕」,故名汕頭。[3]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在這裡築炮台,此地改稱「沙汕頭」(沙汕頭炮台),雍正乾隆期間,逐漸被簡稱為「汕頭」。[4]乾隆二十一年,清政府在媽嶼島設立「常關」。[5]

Thumb
潮汕鐵路汕頭站
Thumb
1870年代的汕頭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即咸豐八年(1858年),《天津條約》修定,劃潮州為通商口岸。由於潮州城區民眾的強烈反抗,使得外國人主動放棄在潮州城區貿易,改而選擇了相對安全的汕頭為通商口岸,進行貿易。咸豐九年十二月初九(1860年1月1日),潮海關在媽嶼島成立,美國駐華公使華若翰之弟華為士被任命為潮海關第一任稅務司,而俞恩益被清政府戶部任命為潮海關第一任海關監督,汕頭正式開埠[6],成為全國第三個、全省第二個設海關的口岸。[7]恩格斯在其著作《俄國在遠東的成功》一書中認為汕頭是五個通商口岸之外唯一有一點商業意義的口岸[8][9]。自此,汕頭開始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相對安全的環境,逐漸超越了潮州城區,成為了粵東的經濟中心。1906年11月16日,連接汕頭潮州潮汕鐵路通車,這是中國第一條商辦鐵路。鐵路控制福建西南及廣東東部出海要衝,營業額甚為可觀,日均貨運量約為100噸以上,收入幾乎可以和日本東海道的鐵路相等,是中國營業狀況最好鐵路之一。

1918年2月13日發生規模為7.5的汕頭大地震,是廣東省有歷史記載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地震,華人城鎮房屋幾乎全部倒塌,駐汕各國領事和洋商耶同罹巨劫,其中法國、荷蘭領事館倒塌,而英國、日本和美國領事館也受損嚴重,最終造成1000人死亡。震後汕頭民眾和海外華僑開始城市重建,1921年汕頭成立市政廳,與澄海分治,但仍隸屬潮循道管理。1922年8月2日,颱風登陸汕頭,並給汕頭地區帶來嚴重破壞,這也是20世紀中國最嚴重的一次颱風災害[10],造成約6萬到10萬人死亡,史稱1922年汕頭颱風[11]

1925年9月,在廣州國民政府東征軍第一次東征中被打敗的廣東軍閥陳炯明殘部,乘東征軍主力回師廣州之機發動叛亂,占領汕頭,廣州國民政府為徹底消滅廣東省的軍閥勢力,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由總指揮蔣中正、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等人率領東征軍進行第二次東征,並於11月4日收復汕頭。1927年9月,八一南昌起義部隊從福建入粵,接連攻克潮州和汕頭,起義軍在進占潮汕七天期間,曾經在汕頭等地建立革命政權,史稱潮汕七日紅

1930年汕頭正式設市,成為中國首批設市的城市之一。汕頭老市區是以小公園為中心,周邊的安平路國平路等街路呈類似法國巴黎凱旋門附近以扇形放射狀分布,加上兩側的「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鎮邦,東部的舊「鹽埕頭」、北邊的紅亭、南側的「汕頭港」,形成了當時的繁華商業區、居民區。1933年,汕頭港出入口船舶共計4478艘次,噸位6324468噸,占當年全國沿海港口貨運量的8.76%。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僅次於上海、廣州,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是粵東、閩西南、贛東南的交通樞紐、進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12]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軍對中國大陸實施經濟封鎖。1938年10月廣州淪陷,汕頭成為華南地區最後一個對外聯繫的口岸,大批海外抗日物資均由汕頭港轉運中國內地。為切斷中國的補給通路,1939年6月21日端午節凌晨,侵華日軍突襲汕頭,潮汕戰役爆發,當時守衛潮汕的國民革命軍僅有一個獨立旅和兩個保安團,雖然駐守官兵在吳奇偉和華振中將軍的指揮下奮起迎擊,但由於日軍數量占優,汕頭於當日下午失陷[13],開始長達6年的日據時期。1945年8月15日,日軍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8日,潮汕受降長官、抗日戰爭第七戰區12集團軍副總司令徐景唐接受日軍南支那派遣軍23軍參謀長富田直亮的侵汕日軍投降書,汕頭光復[14]

1949年10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第二、第四支隊擊敗守衛汕頭的國軍,汕頭市區同潮陽縣、澄海縣易主。1950年2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1軍控制南澳島,汕頭全境解放。

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頭市人民政府。1958年,設立汕頭專區,潮汕地區的行政、文化中心向汕頭轉移。1969年7月28日,強颱風維奧娜登陸汕頭,是汕頭自1949年之後強度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波及面最廣、危害性最大的一次颱風,史稱「七·二八風災」,當時在汕頭西郊牛田洋圍墾造田的470名官兵和83名大學生在護堤時悲壯捐軀[15]

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在汕頭龍湖片區試辦經濟特區,汕頭的經濟建設進入新的階段。1983年7月13日,中共廣東省委撤銷汕頭地區建制,實行地市合併,市領導縣的體制。汕頭市管轄揭陽饒平澄海潮陽南澳普寧惠來揭西海豐陸豐潮州市等10縣1市以及安平、同平、公園、金砂、達濠、郊區6個市轄區和一個經濟特區。[4]同年9月1日起,海豐、陸豐兩縣劃歸惠陽地區管轄。1984年11月及1991年11月,汕頭經濟特區兩度擴容,先後將廣澳、金園、升平等地納入特區。

1991年,汕頭調整行政區域,潮州、揭陽分設地級市[16],市區調整為龍湖、金園、升平、達濠4個市轄區。1993年10月及1994年4月,潮陽縣、澄海縣相繼撤縣設市。1994年5月,潮陽河浦鎮劃入汕頭市,設河浦區。[4]

汕頭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初期發展較快,但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停滯。2000年,汕頭市大量企業被揭發勾結黑社會團伙偷稅漏稅,被稱為「共和國第一稅案」[17]。此後汕頭市企業的形象受到嚴重打擊,商業活動受到限制,導致了汕頭長時間的經濟發展遲緩[18]。同年發生的導致包括兩名廣東省紀委幹部在內的五人死亡的迎賓館火災也被懷疑與此事有關[19]

2011年5月1日,汕頭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汕頭全市。2017年,汕頭被確定為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20],汕頭計劃於2035完成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21]

Remove ads

地理

汕頭市處潮汕平原,僅西北部有小片丘陵。全市最高峰是位於南澳島的大尖山,海拔587米,大陸上的最高峰是位於澄海區的蓮花山,其他主要山峰有桑浦山小北山大南山等。汕頭位於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出海口。榕江紅蓮池河鮀濟河等橫貫市區,榕江口有媽嶼島德州嶼等島嶼。

自然資源

氣候

汕頭市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1月平均氣溫13.8℃,極端最低氣溫2.3℃(1991年12月29日)。7月平均氣溫28.3℃,極端最高氣溫41.8℃(1981年7月27日)。年平均氣溫21.5℃。年均降水量1631.4毫米。[22]

更多資訊 1981−2010年間汕頭市的平均氣象數據, 月份 ...
Remove ads

政治

現任領導

更多資訊 機構, 中國共產黨汕頭市委員會 ...

行政區劃

汕頭市現轄6個市轄區、1個,其中金平區龍湖區濠江區三區為中心城區。

更多資訊 汕頭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29] ...
Remove ads

人口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5,502,031人[33]。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5,389,32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12,703人,增長2.09%,年平均增長率為0.21%。其中,男性人口為2,776,205人,占總人口的50.46%;女性人口為2,725,826人,占總人口的49.54%。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1.85。0-14歲的人口為1,226,029人,占總人口的22.28%;15-59歲的人口為3,422,367人,占總人口的62.2%;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853,635人,占總人口的15.51%,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587,052人,占總人口的10.67%。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890,169人,占總人口的70.7%;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611,862人,占總人口的29.3%。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5,421,147人,占98.53%;各少數民族人口為80,884人,占1.47%。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52,430人,增長0.98%,占總人口比例下降1.09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60,273人,增長292.43%,占總人口比例增加1.09個百分點。

人文

Thumb
汕頭市人口密度分布

語言

全境通行潮州話中的汕頭話,內部有一些口音,差異不小。

文化

地方方言潮汕話潮劇潮樂潮汕小吃工夫茶等享譽海內外。

文化藝術場館

汕頭潮劇文化中心 汕頭藝都大劇院

相關影視作品

文博場館

  • 國家一級圖書館
    • 汕頭市圖書館
    • 汕頭市澄海區圖書館
  • 官方文博館:
  • 民間文博館:潮南的劉明通博物館是國內首個民間博物館,澄海的塔山風景區有中國大陸首個民間文革博物館

交通

對外交通

Thumb
汕頭火車站
Thumb
外砂機場

鐵路

廣梅汕鐵路全長480公里,1991年1月動工,1995年7月鋪通,9月27日投入貨運,12月28日投入客運。汕頭站為廣梅汕鐵路的終點站。

廈深鐵路於2013年12月28日建成通車,途經中間站潮陽站位於潮陽區穀饒鎮。2018年12月31日,廈深高鐵汕頭聯絡線正式開通運營。2019年1月5日開始,每天開通13.5對往返廣州東、廣州南和深圳北動車。

梅汕高鐵(梅州西站——潮汕站),汕汕鐵路(汕頭南——汕頭),疏港鐵路在建。

公路

高速公路有G15 深汕高速G15 汕汾高速G78 汕昆高速,以及在建的G35 汕湛高速等。公路有廣汕( 324國道)、汕揭( 206國道)、官汕、潮汕幹線等,通廣州梅州廈門市。規劃建設中的有 228國道潮汕環線高速公路、揭東至南澳 539國道

航空

汕頭外砂機場位於汕頭市龍湖區外砂鎮,隨著2011年12月15日,潮汕機場投入運營而正式結束民航運輸業務,轉為純軍用機場。外砂機場最後一趟民航航班於2011年12月14日22時左右飛往南京,從15日起,外砂機場的民航業務轉場潮汕機場[34][35]

港口

Thumb
汕頭港夜景

汕頭港位於廣東省東部沿海,是中國沿海5個港口群中的主要港口之一,擁有5000噸級以上泊位38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6個。與世界58個國家和地區的272個港口有貨運往來,擔負著粵東、閩西南、贛南地區對外貿易進出貨物的運輸。

汕頭不僅是粵東的中心城市,而且是「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也是粵東、贛東南、閩西南的商品集散地,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也是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僅187海里、台灣高雄僅160海里。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汕頭是大陸對台開放的港口之一。汕頭已於2008年1月18日開通汕頭高雄貨運直航。2008年5月6日開通汕頭台灣客運直航。

汽車站

  • 汽車客運中心站,位於龍湖區泰山路,是目前汕頭市規模最大,設備最完善的汽車站。
    Thumb
    汕頭汽車客運中心站
  • 汕頭汽車總站,位於金平區潮汕路,至今有六十年的歷史,由汕頭市唯一的國有客運企業汕頭汽車客運總公司經營。
  • 岐山客運站,位於金平區岐山,臨近主幹道金鳳路及206國道,2007年建成,主要方便市區西北部的居民出行。
  • 中旅客運站,位於金平區汕樟路,主要經營省內及周邊縣市路線,規模較小,但大大方便了周邊的居民出行。已於2023年5月16日起停運。
  • 礐石汽車客運站,位於濠江區礐石海旁路。
  • 潮陽汽車站,位於潮陽區棉西路。
  • 峽山汽車站,位於潮南區峽山街道。
  • 澄海汽車站,位於澄海區中山北路。

另外,在一些鄉鎮也設有規模較小的汽車站。

市區交通

地方鐵路

橋梁隧道

Thumb
海灣大橋
  • 汕頭海灣大橋,位於汕頭市龍湖區東部出入口媽嶼島海域,南接深汕高速公路,北聯汕汾高速公路,是全國第一座大跨度現代化懸索橋,全長2500米,歷時4年建成。
  • 礐石大橋,位於汕頭市金平區西部出入口,是繼海灣大橋後又一座連接汕頭市南北城區的大型橋梁。大橋為鋼筋混凝土斜拉橋,全長3500米,比海灣大橋長1000米,橋寬30米,雙向6車道,主橋兩側設觀光人行道,主跨通航淨高38米。
  • 南澳大橋,位於汕頭市澄海區萊蕪圍,全長11.08公里,2009年1月開始建設,於2015年1月1日通車。[38]
  • 汕頭海灣隧道,2015年2月2日開工,於2022年9月28日開通。

公共運輸

汕頭市中心城區目前有六十條公車線路,分別由汕頭市公交總公司、冠忠巴士(已停運)、深展巴士、南翔巴士、南辰公交公司經營,每天來往中心城區南北兩岸,票價多在1~2元,部分線路較長的公車實行分段收費,可使用公交一卡通和鮀城通,運營時間最晚至24:00。

另外,潮陽區潮南區澄海區有各自的公共汽車線路。

雲軌
Thumb
已爛尾的汕頭雲軌學林路站

汕頭雲軌為汕頭市建設運營的比亞迪雲軌試驗線試驗以及旅遊軌道交通項目。汕頭比亞迪雲軌試驗線於2016年9月28日開工,後因無法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而停工至今。[39]

輪渡

  • 廣場碼頭(中心城區北區)——礐石碼頭(中心城區南區)
  • 西堤碼頭(中心城區北區)——礐石碼頭(中心城區南區)
  • 萊蕪渡口澄海)——長山尾渡口南澳

汕頭海灣大橋礐石大橋未建成之前,汕頭市民主要靠乘坐輪渡來往中心城區南北兩岸,現比較少人乘坐廣場、西堤碼頭到南區的輪渡。

的士

汕頭市計程車(的士)車身主要為橙色,部分品牌企業計程車有自己的車身顏色,如汕運為淺綠色,南翔為深綠色,達聯為藍色等。汕頭中心城區1000多輛的士曾經於2009年11月20日停運罷工[40][41]。2009年7月1日開始調整的士起步價與公里運費,起步價從原來的3公里9元(一類車)、8元(二類車),統一為2公里5元,運價調整為每公里2.4元(每250米0.6元);等候費(包括塞車、乘客要求等候等)4分鐘內不收費,超過4分鐘每分鐘收費0.3元;單程超過20公里,每公里運價加收30%的空駛費;晚上11時至翌日早上6時按運價加收20%計價;過橋、渡口、收費公路由乘客付費(年票制除外);10公里收費大約24元,夜間大約29元。[42]目前汕頭計程車普遍存在不打表的不良情況,特別是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交通管理部門也對此情況進行過治理,但效果仍不明顯。

經濟

廣東省政府定位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粵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海峽西岸經濟區五大龍頭城市之一,是粵東贛南閩南一帶的重要交通樞紐、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城市建成區面積達212平方公里,居廣東前列。

市內有程控電話3萬多門,本地固定電話網用戶號碼於2008年5月18日零時起升至8位[43]。可直撥158個國家(地區)和國內580多個城市。

2014年9月20日,中國國務院批覆了汕頭市關於在經濟特區內設立「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的申請。 2018年汕頭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512.05億元,較上年度增長6.9%。[44] 工業主要有輕紡機械電子塑料手工業,產品有潮繡木雕貝雕彩瓷工藝品超音波電子儀器罐頭抽紗玩具感光材料

農業

農業有糧食、蔬菜、禽畜、水產、果茶、花卉六個產業,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基地。

教育

高等教育

汕頭市現有大學4所,其中本科大學2所,專科大學2所。

成人教育

  • 成人高等學校:汕頭開放大學

普通高中

汕頭市現有普通高中85所,其中包括汕頭市金山中學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汕頭市第一中學等10所著名高中。

特殊教育

  • 汕頭市聾啞學校
  • 汕頭存心特殊教育學校
  • 澄海啟智學校

職業教育

現有中等職業技術學校22所,高校內設中專部1個。其中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所、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4所、市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所、省級實訓中心2個。

醫療

三甲醫院:

  • 汕頭市中心醫院
  •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 汕頭國際眼科中心
  • 中山大學附屬汕頭醫院

主要市級醫院還有

  • 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
  • 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
  • 汕頭市第三人民醫院
  • 汕頭市第四人民醫院
  • 汕頭市中醫院
  • 汕頭市婦產醫院
  • 汕頭市龍湖區第二人民醫院
  • 汕頭市南澳縣人民醫院
  • 汕頭市金園區人民醫院
  • 汕頭市潮陽區人民醫院

體育

體育學校

  • 汕頭市體育運動學校
  • 汕頭跳水學校
  • 汕頭桌球學校

體育場館

  • 汕頭海濱體育場
  • 汕頭游泳跳水館
  • 汕頭正大體育館
  • 汕頭潮汕體育館
  • 國家跳水隊汕頭訓練基地

建築

  • 電視塔:位於中心城區西部,高212米,1989年12月28日建成,在當時國內電視塔第一高。
  • 小公園騎樓區:為現今中國大陸最大的騎樓區[45],周邊的安平路、升平路、國平路等騎樓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狀分布,加上兩側的舊街坊「四永一升平」,東部的舊「鹽埕頭」、北面的紅亭、南面的「汕頭港」,形成了具有20世紀30年代建築 特色的繁華商業區、居民區。周邊有南生公司等一批民國時期建築,見證了汕頭這座百年商埠的歷史。
  • 北回歸線標誌塔:位於汕頭市西郊206國道2343公里處北測,1986年建成,高13.6米,底寬30米。以「北」字形狀支架支撐一個直徑5米的地球儀。每年夏至日,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可看到陽光從地球儀中間的小孔,映在地面上的圓影,幾分鐘後事過境遷。自此日光逐漸南遷。地面上將無形的北回歸線畫為有形。你可以腳跨回歸線,一腳在溫帶,一腳在熱帶。

城市榮譽

旅遊

Thumb
樟林古港
Thumb
存心善堂側門門神
Thumb
青雲岩 韋馱像
Thumb
鄭皇達信公園
Thumb
潮陽文光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友好城市

相關

1990年4月10日,國際小行星協會發出公告,宣布紫金山天文台在1980年11月11日發現的小行星3139正式永久命名為汕頭星(3139 Shantou)[48]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