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貴陽市

中國貴州省省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贵阳市map
Remove ads

26°34′23″N 106°42′22″E

Thumb
貴陽新城區
快速預覽 貴陽市 筑, 國家 ...

貴陽市,簡稱,別稱世界林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省會,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1],市境西南接安順市,西北接畢節市,北臨遵義市,東毗黔南州。地處雲貴高原東部,黔中山原丘陵區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分水嶺地帶。烏江流經市境北緣,主要河流還有南明河清水河)、洋水河潮底河貓跳河等。全市總面積8,043平方公里,2023年貴陽市常住人口640.29萬,市人民政府駐觀山湖區。貴陽是全省政治經濟文教交通旅遊服務中心,西部地區溝通珠三角長三角的交通通信樞紐和物流集散地,生態旅遊休閒度假旅遊城市。

Remove ads

歷史

春秋戰國

春秋以前,貴州為荊州西南裔。屬於「荊楚」或「南蠻」之一部。春秋時期屬於牂牁國之轄地,其政治中心叫夜郎邑(今長順縣廣順鎮金竹屯)。春秋末期,牂牁北部領土,仍以夜郎邑為中心,定國號為「夜郎」。戰國時期歸屬南夷夜郎國。 西漢以前,夜郎國名無文獻可考。夜郎之名第一次問世,大約是在戰國時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一前262年)派「將軍莊躍溯沉水,出且蘭(今貴州福泉市),以伐夜郎王」,「且蘭既克,夜郎又降」。[2] 這時,人們方知西南有一夜郎國。夜郎國的歷史,大致起於戰國,至西漢成帝和平年間,前後約300年。之後古夜郎國神秘消失。 據《後漢書》記載「有竹王者興於遁水,有一女子浣於水溪,有三節大竹流入女子足,推之不肯去。聞有兒聲,取持歸,破之,得一男兒。長養有才武,遂雄長夷狄,以竹為氏。」這是來自民間的傳說,生動地反映了夜郎的建國經過。夜郎在西漢後期逐漸建立政權。而「竹崇拜」則成為夜郎的一種標誌。「貴州長順縣廣順鎮」 為古夜郎文明中心的說法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廣順鎮,坐落在天馬山下,左有美女山,右有郎山、夜合山。當地人代代相傳說,夜郎國時的金竹夜郎王府就坐落在這裡。當地老百姓稱那裡的古城池為夜郎王府、竹王府等。「竹」字與「夜郎」的同時存在,也證明了夜郎國「竹崇拜」的猜測。在那裡仍可看到殘牆斷壁舊址。古城池面積為2平方公里,有4個出口,內有兩道城牆,用土石築成。近代,人們在郎山西側山下墾荒時,還曾挖出金劍、方印、青銅匙等多種文物,也挖出過多處古夜郎的墳墓。

Remove ads

漢晉

漢朝時期由牂牁郡所轄。公元前122年,漢武帝派王然於、呂越人等出使滇國和夜郎。滇王向使者詢問漢之疆域曰:「漢孰與我大?」漢使到了夜郎,夜郎王也問了同樣的話,這便是成語「夜郎自大」的緣由。

東晉成帝咸和八年(公元333年),在牂牁郡西部上段置晉樂縣,即今貴陽市都拉營。

唐朝

矩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貴州貴陽市。轄境相當今貴州省貴陽市及清鎮、龍里、修文等市縣部分地區。南宋後廢。

宋朝

宋朝稱貴陽為「貴州」。「貴州」這個名稱始見於宋太祖《賜普貴敉》中「惟爾貴州,遠在要荒」一語。這個普貴其人,是北宋初年統治矩州(今貴陽及鄰近地區)的一個土著首領。五代十國戰亂,矩州被土著石人部落控制,到北宋開寶七年(974),普貴以他所領的矩州向宋王朝中央歸附。由於土語「矩」讀「貴」,宋太祖敕文:「惟爾貴州,遠在要荒」,於是貴州這一名稱,從此開始出現。但是這個時候的貴州,實際上指的僅僅是今貴陽地區。

元朝

至元十六年(1279年)設立八番羅甸宣慰司。至元十九年(1282年)設立順元等路軍民宣慰司。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順元、八番兩宣慰司合併,設立八番順元宣慰司都元帥府於貴陽,仍然稱作貴州,但元朝統治者稱順元城。

元世祖至元年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以金竹寨置金竹府。明初,改金竹府為金筑長官司。

明朝

Thumb
明朝甲秀樓

永樂十一年(1413年)設立貴州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於貴陽,貴州正式成為明朝的第13個行省。隆慶二年(1568年)移程番府(現今惠水縣)到貴州城(即今貴陽市區)。隆慶三年(1569年)3月,更改程番府為貴陽府,「貴陽」作為行政區域的名稱。萬曆十四年(1586年)設立新貴縣隸貴陽府。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升格貴陽府為貴陽軍民府。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劃新貴縣、定番州地之一部分置貴定縣,隸屬貴陽軍民府。

天啟二年(1622年),奢安之亂時,被圍城達一年,城中軍民男婦四十萬,餓死幾盡,僅餘二百人[3]

崇禎四年(1631年),以宋氏親領洪邊十二馬頭地置開州(今開陽縣)。明末,貴陽軍民府轄新貴縣、貴定縣、開州(今開陽縣)、廣順州(今屬長順縣)、定番州(今惠水縣),親領四個長官司。

清朝

順治十六年(1659年),設立了貴州巡撫,駐貴陽軍民府。康熙五年(1666年),移雲貴總督駐貴陽。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以貴州衛、貴州前衛地置貴筑縣,與新貴縣同城,改貴陽軍民府為貴陽府。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新貴縣併入貴筑縣。乾隆十四年(1749年),貴陽府統轄貴筑縣貴定縣龍里縣修文縣、開州(今開陽縣)、定番州(今惠水縣)、廣順州(今屬長順縣)、長寨廳(今屬長順縣)。光緒七年(1881年),增轄羅斛廳(今羅甸縣)。清末,貴陽府轄四縣三州一廳,即貴筑縣貴定縣龍里縣修文縣、開州(今開陽縣)、廣順州(今長順縣)、定番州(今惠水縣)、羅斛廳(今羅甸縣)。

中華民國

民國3年(1914年),廢貴陽府並設立貴陽縣,此前的貴筑縣移駐至扎佐,後移至息烽,改名為息烽縣。當時貴州為道治分三道,貴陽縣屬於黔中道。民國9年(1920年),廢黔中道,貴陽縣直屬貴州省長公署。民國25年(1936年),貴州省分設八個行政督察區,貴陽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26年(1937年),貴陽縣直屬省政府管轄。民國30年(1941年)7月1日,貴陽市正式成立,撤銷貴陽縣,另設貴筑縣駐花溪。民國33年(1944年),貴陽市設九個區,其中一至五區為城區,六至九區為郊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Thumb
觀山湖公園遠眺觀山湖區天際線

1949年11月15日,貴陽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11月23日,貴陽市人民政府成立。11月24日,貴陽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在修文成立,轄修文龍里貴定息烽開陽貴筑清鎮惠水甕安長順羅甸十一個縣。1950年5月,貴陽市劃分為七個區。一至四區為城區,五至七區為郊區。1952年,貴陽行政專署撤銷,設貴定專區。1954年,貴筑縣劃歸貴陽市管轄。1955年春,貴陽市人民政府改稱貴陽市人民委員會。1957年,撤銷貴筑縣,將原貴筑縣大部分地區劃入貴陽市,將原安順專區的清鎮、修文、開陽三個縣及原屬黔南州的惠水縣劃歸貴陽市管轄。1958年2月,接管貴筑縣轄區。1963年10月,開陽縣劃歸遵義專署,修文縣清鎮縣劃歸安順專署,惠水縣劃歸黔南自治州。1967年3月,成立毛澤東思想貴陽市革命委員會,同年8月,改稱貴陽市革命委員會。1973年6月,建立白雲區。1982年8月,將貴陽市革命委員會恢復為貴陽市人民政府。

1993年6月,撤銷花溪區小河鎮、南明區小河街道辦事處,成立市轄副縣級小河鎮。

1994年11月30日,貴陽發生空中怪車事件,附近山林被夷為平地,樹木攔腰折斷,被稱為中國三大UFO懸案之一[4][5][6]

1996年1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原由安順地區管轄的清鎮市(1992年撤縣設市)、修文縣息烽縣開陽縣劃歸貴陽市管轄。2000年4月,金陽新區宣布開始建設。2001年1月,國務院批准設立貴陽市小河區

2012年11月1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貴陽市小河區,併入花溪區;設立觀山湖區,管轄原屬烏當區的金陽街道、金華鎮、朱昌鎮和原屬清鎮市的百花湖鄉(即原金陽新區)[7]

Thumb
貴旅大廈遠眺南明區天際線
Remove ads

地理

Thumb
貴陽市水文位置
Thumb
貴陽市衛星圖像

貴陽市地處雲貴高原東斜坡上,位於中國西南部雲貴高原東部,海拔較高,緯度低,位於東經103°36'~109°31',北緯24°37'~29°13'之間。貴陽市東、南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甕安龍里惠水長順4接壤,西靠安順市平壩縣畢節地區織金縣,北鄰畢節地區黔西金沙遵義市遵義縣。面積為17.61萬平方公里。貴陽在地貌上屬黔中丘陵盆地區,大致在大婁山以南,苗嶺以北,武陵山以西,老嶺山地以東,山高谷深,有千畝以上壩子(棗型盆地)300多個,年均氣溫14-16度。貴陽市雖地處亞熱帶地區,但由於地勢相當高,所以冬季也經常下雪,實屬難得一見之奇景。

氣候

貴陽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熱量豐富、無霜期較長、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多雲日照少、風速較小、相對濕度較大、立體氣候較明顯。較高的海拔高度和較低的緯度位置使貴陽氣候較為涼爽。2007年中國氣象學會授予貴陽「中國避暑之都」榮譽稱號。「天無三日晴」的說法反映了貴陽氣候涼爽,降水豐富的特點。貴陽雨日相對較多,主要集中在兩個時段:一個時段在每年的5~6月,太平洋熱帶海洋氣團以夏季風的形式進入貴陽,此時貴陽的雨季到來,因此陰雨天較多。另一個時段出現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這時北方冷空氣南下,冷氣團從貴陽向昆明方向移動時要爬行雲貴高原,移動速度極其緩慢,處於准靜止狀態,形成了著名的「雲貴准靜止鋒」;貴陽處於准靜止鋒的鋒面下,因此形成陰雨綿綿的天氣。而在每年的7~9月,晴天則相對較多,有的年份甚至有半個月無雨,出現「伏旱」[8]

更多資訊 貴陽市氣象數據(平均數據自1981年統計至2010年,極端數據自1951年統計至今), 月份 ...

政治

現任領導

更多資訊 機構, 中國共產黨 貴陽市委員會 ...

行政區劃

Thumb
貴陽市人民廣場(現筑城廣場)

貴陽市下轄6個市轄區、3個,代管1個縣級市

另外,貴陽市設立國家級貴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4年1月設立國家級貴州貴安新區,並將花溪區湖潮苗族布依族鄉黨武鎮及清鎮市紅楓湖鎮部分村居納入直管區範圍。

更多資訊 貴陽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15] ...

人口

Thumb
藍色-苗族,深綠色-布依族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5,987,018人。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322,61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664,407人,增長38.5%,年平均增長率為3.31%[19]。其中,男性人口為3,061,169人,占總人口的51.13%;女性人口為2,925,849人,占總人口的48.87%。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4.62。0-14歲的人口為1,111,270人,占總人口的18.56%;15-59歲的人口為4,079,523人,占總人口的68.14%;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796,225人,占總人口的13.3%,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566,932人,占總人口的9.47%。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4,794,071人,占總人口的80.07%;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192,947人,占總人口的19.93%。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4,703,678人,占78.56%;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83,340人,占21.44%。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1,093,445人,增長30.29%,占總人口比例下降4.96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570,962人,增長80.15%,占總人口比例增加4.96個百分點。其中,苗族人口增加152,048人,增長61.53%,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95個百分點;布依族人口增加82,105人,增長40.5%,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07個百分點;土家族人口增加102,642人,增長170.85%,占總人口比例增加1.33個百分點;侗族人口增加55,072人,增長168.7%,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71個百分點;彝族人口增加44,306人,增長102.29%,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46個百分點;未定族稱人口(未識別民族)增加44,615人,增長104.15%,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47個百分點;仡佬族人口增加32,832人,增長128.97%,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38個百分點。

更多資訊 民族名稱, 漢族 ...

經濟

Thumb
貴陽花果園中央商務區
Thumb
貴陽鋁鎂設計院

貴陽是國務院確定的「黔中產業帶」、「南貴昆經濟帶」和「泛珠三角經濟區」內的重要中心城市,是一座以資源開發見長的綜合型工業城市。已建成囊括34個工業部門,165個門類的綜合性工業體系。主要工業產品和工業行業在全國居於重要的地位。貴陽是全國最大的鋁工業生產基地之一,磷礦工、精密光學儀器是全國三大生產基地之一,電子儀器儀表是全國五大生產基地之一。航天、航空、電子是全國三大國際科學工業基地之一。捲菸、磨具磨料、輪胎、釺鋼、汽車配件、中成藥等是全國重點生產基地,冶金、機械、化工、食品、建築業已形成地方工業的五大支柱產業。2014年以後,貴陽的大數據產業開始蓬勃發展,中國第一個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中國第一個大數據交易所、中國第一個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乃至「中英大數據港」皆落戶貴陽。2015年5月1日,貴陽全域公共免費WiFi項目一期建成,市民用手機搜索「D-GuiYang」,無需密碼即可免費使用WiFi,貴陽由此成為中國第一個全域公共免費WiFi城市。然而,由於缺乏盈利方式,運營公司「D-GuiYang」其WiFi項目在運行3年多後,至2018年底虧損近千萬人民幣[21],且由於其網速、宣傳力度、連接方式等方面有明顯不足,推出至今並未真正意義上普及。

2024年統計,貴陽市地區生產總值5777.41億元,同比增長6.0%。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215.17億元、1740.41億元、3821.83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3.7 : 30.1 : 66.2。人均生產總值88,846元,居貴州省第一位,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576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68元。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6%。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72.05億元,人均7,150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05.70億元,人均12,203元[22]

交通

公共運輸

Thumb
貴陽黔春立交橋
  • 貴陽市的交通工具分為公交車(在公交車車型更換後,主要依照新老車型劃分票價,新型空調車票價為2元,舊型車仍為1元)、計程車(起步價10元,根據市內92號汽油加權平均價格可能會有燃油附加費,具體為:達到或超過7.22元/升時,燃油附加費為1元;達到或超過9.04元/升時,燃油附加費為2元[23])。
  • 貴陽市民對公交的依賴度很高,公交車也很方便。車站間隔小,班次密。幾乎可以到達貴陽市區的任何地方。
  • 貴陽市公交公司是全國城市公交系統中為數不多的盈利公司之一,是全國第一個發展無人售票的公交系統,至今仍是各城市公交系統的學習範例。

軌道交通

Thumb
貴陽軌道交通1號線竇官站

貴陽市的軌道交通系統由貴陽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承建,總計劃為四條線路(1號線、2號線、3號線、S1號線),線網總規模達到142公里。1號線試驗段於2009年9月28日開始動工,2018年12月1日全線通車(竇官站於2019年12月28日開通);2號線於2021年4月28日正式通車;3號線於2023年12月16日正式通車。

公路

  • 貴陽為貴州省的高速公路樞紐中心,多條高速公路在貴陽匯集,高速公路網路發達,可通達貴州各縣市以及全國各地。 210國道 320國道 354國道過境。

鐵路

Thumb
貴陽北站

貴陽為西南地區鐵路樞紐,擁有黔桂鐵路(1959年建成,2009改造)、川黔鐵路(1965年建成)、滬昆鐵路(1970年建成)3條電氣化普速鐵路,電氣化密度居中國第一。

貴廣高鐵作為貴州的首條高速鐵路,於2014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貴開鐵路已於2015年5月1日開通,滬昆高速鐵路已於2016年底全線通車,渝貴鐵路已於2018年1月25日正式通車;成貴高速鐵路已於2019年12月16日開通。這些鐵路建成,使得貴陽東西南北都有普速鐵路和高速鐵路組成的鐵路運輸網。貴陽已形成至市域半小時經濟圈,至省內主要城市1小時交通圈,至成都、重慶、昆明、長沙等地形成2小時交通圈,至武漢、廣州、西安等地將形成4小時交通圈,至上海6小時、至北京7小時快鐵交通圈。

貴陽市區擁有貴陽站(客運)、貴陽東站(客運)、貴陽南站(貨運)、貴陽北站(客運)、貴陽西站(客運)、黔靈山站(客運)、龍洞堡站(客運)、南嶽山站(貨運)8個火車站。貴陽站是鐵路一等客運站,日發送旅客2萬餘人,有連接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國內重要城市和省內各主要城市的直達列車。

新貴陽站也稱貴陽北站,2009年12月動工建設。2014年12月26日正式投入使用。設計32股鐵道、15個站台,是西南地區最大規模的綜合性鐵路交通樞紐工程。貴陽北站是上述各條高速鐵路或城際鐵路:貴廣高鐵(貴陽至廣州:4小時)、滬昆高鐵(上海至昆明)、成貴高鐵(貴陽至成都:2小時)、渝貴鐵路(貴陽至重慶:2小時)的樞紐始發車站。同時貴陽軌道交通1號線貴陽市域快鐵也於此設站。

機場

Thumb
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

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三字碼:KWE。四字碼:ZUGY。位於貴陽市東部,距離市中心11公里,車程約20分鐘。於1997年5月28日正式建成通航。屬於國內先進的4E級民用幹線機場,可以起降除世界上最大機型A380以外的所有飛機。機場東跑道長4000米,寬60米,西跑道長3500米,航站樓建築面積38.2萬平方米,能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5萬噸、飛機起降25萬架次的需要。機場於1997年5月28日正式投入空運,是西南地區一個重要的航空樞紐。2006年1月19日,貴陽龍洞堡機場更名為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成為中國西南地區第四家國際機場。

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二期主要建設規模為新建航站樓11萬平方米,並改造現有航站樓;新建停機坪26萬平方米,長度4000米的新跑道,貨運站2.1萬平方米,停車場(樓)10.5萬平方米,配套建設空管、供油、供電、給排水、供冷、供熱、燃氣、消防救援和輔助生產設施,用地規模約1086畝。

目前貴陽機場擁有2條近距離跑道(3500米,4000米),為超大型國家樞紐機場,地鐵2號線可直達市區。

文化

Thumb
甲秀樓
Thumb
青岩古鎮
Thumb
黔靈山弘福寺
Thumb
阿哈湖濕地風雨橋
Thumb
河濱公園望南明河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景點

文物古跡

名人

科教

科技

教育

高校

中學

  • 北京師範大學貴陽附屬中學
  • 貴陽市第一中學
  • 貴陽市第六中學
  • 貴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 貴陽市第八中學
  • 貴陽市第三中學
  • 貴陽市第三實驗中學
  • 貴陽雅禮高級中學(貴陽市第九中學,原貴陽市田家炳中學)
  • 貴州省實驗中學(由貴州省教育廳直接管理,附屬於貴州師範學院
  • 貴陽市第五中學
  • 貴陽市第二中學
  • 華師一貴陽學校
  • 貴陽市第十八中學
  • 貴陽市第七中學
  • 貴陽市十三中學
  • 貴陽市十六中學
  • 貴陽市十七中學
  • 貴陽市第二實驗中學
  • 貴陽市十九中學
  • 貴陽市二十五中學
  • 貴陽市三十二中學
  • 貴陽市三十三中學
  • 貴陽市第三十八中學
  • 貴陽市第三十九中學
  • 貴陽清華中學
  • 貴陽市白雲興農中學
  • 貴陽民族中學
  • 貴陽市貴陽金筑中學
  • 貴陽市白雲區第二中學
  • 貴陽市育強中學
  • 貴陽市小河區第一中學
  • 貴陽市小河區金竹中學
  • 貴陽航天中學
  • 貴陽市烏當中學
  • 貴陽市修文縣景陽中學
  • 貴陽市白雲區第六中學
  • 貴陽市白雲區第七中學
  • 貴陽市第十四中學
  • 貴陽市第二十一中學
  • 貴州大學附屬中學
  • 貴陽市烏當區為明中學
  • 貴陽為明國際學校
  • 貴陽市開陽縣第一中學
  • 貴陽市新世界學校[24]

民俗

特產

小吃

榮譽

  • 2004年10月,國家林業局授予貴陽中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 2005年起,貴陽連續5年獲得由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GN國際合作委員會、亞太環境保護協會等機構聯合評選的「中國十大避暑旅遊城市」第一名。
  • 2010年《2009-2010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將貴陽與北京南京等城市一起列為中國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10個城市。

國際關係

友好城市或姐妹城市

貴陽同以下城市結交為友好城市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