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紹興市
中國浙江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紹興市(吳語:Zau Shin),簡稱越,古稱越州、會稽、山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下轄的地級市,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浙江省中北部,位於浙江省杭州灣南岸。市境西北臨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東鄰寧波市,西南接金華市,東南接台州市。地處浙東盆地丘陵北部與寧紹平原西部,地勢南高北低,會稽山縱貫市境,以西為諸暨盆地,以東為新嵊盆地。曹娥江流貫市境北流入錢塘江,西部有浦陽江、杭甬運河。錢塘江南岸平原水網密布,湖泊眾多,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全市總面積8,274.79平方公里[4],市人民政府駐越城區洋江西路589號。
紹興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越文化中心,出產的黃酒(又稱老酒)聞名遐邇。紹興紡織業、小電機、節能照明、生物釀造業發達,紡織業出口產品占世界紡織面料交易額的60%,紹興中國輕紡城是世界最大的紡織品交易市場。
Remove ads
歷史
紹興已經有超過兩千五百年的歷史,是中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春秋為越國都城(後遷都至姑蘇),是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秦初為會稽郡的屬地,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以故越地置會稽郡,郡治吳縣(今江蘇蘇州)。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東巡至會稽南部屬地,更名大越曰山陰,東漢時期,會稽郡分治,錢塘江以東地區均為會稽郡,治山陰。東晉南朝為東揚州,治山陰,隋唐置越州總管府,唐末置浙江東道節度使,轄越、睦、衢、婺、台、明、括、溫八州。
五代時期至北宋,紹興屬於兩浙十三州的兩浙東路,為兩浙東路首府,轄明州、越州、台州、處州、溫州、婺州,治理範圍大約為浙江省錢塘江以南的地區。南宋紹興年間改越州為紹興,取「紹祚中興」之義,後升紹興府,是兩浙東路首府和南宋陪都。宣統三年,裁山、會兩縣,嗣以展緩至八月裁併,兩縣將印信檔案繳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紹興府,原山陰、會稽兩縣,改為紹興縣,隸屬浙江軍政府。三年,設會稽道於省縣間,紹興縣隸屬之。十六年,廢道,紹興縣區屬省。二十四年,設紹興行政督察區於省縣間,紹興縣隸屬之。翌年,以數名區,紹興縣隸屬第三行政督察區。
三十年四月,日軍陷紹興,縣政府先後遷至王壇,蔣村、裘村,政令僅及龍會、稽東兩鄉。6月,紹興城區設偽鄉鎮聯合會,次年6月,設汪偽紹興縣政府,屬偽第五專署。三十四年8月,偽政權垮台。三十七年,第三行政督察區改編為第二行政督察區,紹興縣隸屬之。
1949年5月7日,解放軍進駐紹興,6月6日,紹興縣人民政府成立。屬浙江省第十專署。10月,析紹興縣,置會稽縣。城區設紹興市(縣級),11月,改第十專置為紹興專員公署,兩縣一市俱隸屬之。1950年設市,1953年2月,改屬寧波地區專員公署,1962年1月,析城區,復置紹興市,並將蕭山縣劃歸杭州管轄。以後變更為紹興專區和紹興地區,1983年7月建立為省轄市。
2013年10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紹興縣和縣級上虞市,設立紹興市柯橋區和上虞區。原紹興縣孫端鎮、陶堰鎮、富盛鎮劃歸紹興市越城區管轄。[5]
Remove ads
地理
位於浙江省中北部,錢塘江南岸,蕭甬鐵路線和杭甬高速公路上。位於杭州、寧波之間,西北距杭州67公里,東距寧波108公里。處浙東丘陵北部,寧紹平原中部,有七分山二分水一分田之說。水網密布,有水城越都,「東方威尼斯」之譽。紹興市區以灘涂沖擊平原地形為主,市區內河網密集,偶有沖擊小山。上虞,諸暨市以丘陵地貌為主,而新昌,嵊州地區為典型的浙東南山區地貌,風光秀麗。自然,歷史,人文旅遊資源極為豐富,著名旅遊勝地,名士之鄉,自古有「東南山水越為首,天下風光數會稽」的美譽。
紹興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冬季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6-17℃,1月最低,4-5℃,7月最高,28-29℃。極端最高氣溫42.5℃(2013年8月7日)[6],極端最低氣溫-10.2℃(1991年12月29日)[7]。年降水量1400毫米,年日照時數1800小時。
政治
|
|
Remove ads
除正式行政區劃外,紹興市還設立以下經濟管理區:鏡湖新區、國家級紹興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紹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Remove ads
人口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5,270,977人[15]。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912,23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58,738人,增長7.3%,年平均增長率為0.71%。其中,男性人口為2,696,152人,占總人口的51.15%;女性人口為2,574,825人,占總人口的48.85%。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4.71。0-14歲的人口為626,699人,占總人口的11.89%;15-59歲的人口為3,453,347人,占總人口的65.52%;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190,931人,占總人口的22.59%,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854,178人,占總人口的16.21%。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743,366人,占總人口的71.0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527,611人,占總人口的28.98%。
截至2021年末,紹興常住人口533.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萬人。城鎮化率71.5%,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出生率5.9‰,死亡率6.4‰。戶籍總戶數165.58萬戶,比上年增加1.57萬戶。戶籍人口446.85萬人,比上年減少0.79萬人。其中,男性221.91萬人,女性224.94萬人。
Remove ads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5,114,289人,占97.03%;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56,688人,占2.97%。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292,925人,增長6.08%,占總人口比例下降1.12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65,813人,增長72.42%,占總人口比例增加1.12個百分點。
文化
紹興方言屬於漢語族吳語太湖片區臨紹小片,距離杭州只有70公里,方言差異雖不大但區別明顯,亦帶來交流障礙(杭州地區聽懂紹興地區方言很難,反之紹興地區聽懂杭州地區方言較容易),紹興話同上海話、蘇州話、湖州話、杭州話、寧波話同屬北部吳語,彼此間互通度較高,可大致進行交流。而與相近台州地區台州話以及溫州話等南部吳語則基本無法互相溝通。
紹興話同大多吳語一樣有全濁聲母,無舌尖後音;不分尖團,也不兒化;韻尾有n、但無辨字作用;聲調保留中古四聲,各分陰陽;凡此形成紹興話的發音響亮、清晰;吐字質樸、沉實;連讀和諧、協律;聲、韻、調排列嚴整等諸多特色。紹興方言的文白異讀情況符合吳語的特徵,讀書音上和白話音差別大,而在白話音中保留著不少中原古音。
紹興吳方言是現代語言學上吳語四大傳統方言基準點之一:蘇州(太湖北蘇滬嘉標準點),溫州(溫處台標準點),紹興(太湖南臨紹標準點),金華(金衢婺州處州標準點)
紹興境內地理條件南山北海,俗謂「十里不同音」,城鄉差別大。初到紹興聽人講話好似「聽歌」,滿耳的「越劇曲調」煞是好聽。
Remove ads
經濟
紹興紡織業、小電機、節能照明、生物釀造業極發達,紡織業出口產品占世界紡織面料交易額的60%,紹興中國輕紡城是世界最大的紡織品交易市場。全市有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260家,是浙江省唯一的「全國技術創新工程示範城市」[來源請求],目前紹興著力調整經濟結構。
在宏觀上,紹興經濟以私營工業為主,有部分國營電信,化工和機械製造業。在2002年之後的幾年中,紹興的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逐步進展,三次產業比例由2000年的10.5:58.8:30.7調整為2005年的6.6:61:32.4。糧食生產保持穩定,新型高科技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高科技生態農業與出口經濟農業龍頭企業超過1000家,建成「萬字號」特色出口農產品基地89個,省,市外投資建農業工業化基地650萬畝,成為出口高利潤高科技農產品的典範。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紮實推進,工業性投資年均增長41.6%,累計達到1966億元(2006年),是「九五」期間的3.5倍,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55家。新增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42隻,榮獲「中國品牌經濟城市」稱號。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九五」期末的215億元增加到462億元,旅遊總收入由56億元增加到208億元。專業市場建設繼續推進,房地產業迅速發展,交通、通訊、信息、物流業不斷壯大[來源請求]。
工業以紡織、機械、食品三大門類為主。紹興的紡織業尤其發達,柯橋,諸暨均有全國規模最大的中國輕紡城交易市場,出口的商品壟斷了國際紡織原料市場75%以上的份額。為紹興縣,諸暨市創造了巨額財富。柯橋鎮所在的紹興縣(現柯橋區)也位於中國百強縣第四名(第一,二,三名為江蘇崑山市,浙江慈谿市,江蘇常熟市)[來源請求]。
- 紹興金帝銀泰城,2014年12月開業
交通
擁有6條高速公路
嘉紹大橋北起嘉興海寧,南接紹興上虞,是繼杭州灣跨海大橋後,又一座橫跨杭州灣的大橋。嘉紹大橋是世界上最長、最寬的多塔斜拉橋。[16]
截至2013年底,全市公路總里程為9785.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9.57公里,國道472.2公里,省道459.06公里,農村公路8829.8千米。全市公路密度為116.1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通鄉率達100%,通村率達100%。橋梁3963座,2170268.8延米。全市擁有班線客車1885輛、客位46541個,全市包車客車達575輛、客位24250個;公路貨運車輛由小噸位向大噸位、由輕型車向重型車、箱式貨車發展,同時物流行業也迅速成長,截至2013年底,全年共完成貨物運輸量8560萬噸、貨物周轉量877218萬噸千米,同比分別增長6.3%和7.1%[17]。
機場與杭州共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距離僅45公里(其至市區所需時間甚至比蕭山機場至杭州更短),航班通往國內外67個地區,行車可由杭甬高速與機場高速半小時內直達。

鐵路有蕭甬鐵路、滬昆鐵路、杭甬客運專線,擁有紹興、紹興北、上虞、紹興東、諸暨5個客運站,錢清,皋埠,上虞,諸暨等大中型貨運站場。另外,杭甬客運專線也設有紹興北站,紹興到寧波只需要25分鐘,到杭州只需16分鐘,到上海1小時,到溫州只需要1.5小時。
紹興現擁有數百條公交線路及BRT線路,以及與杭州地鐵相連接的紹興軌道交通。公共自行車系統自2011年7月在市區全面鋪開。
教育
紹興文教自古發達。近代,紹興走出了蔡元培這位中國現代教育的元老人物。
本科院校:
省一級重點中學:
物產
- 礦產有鐵、銅、鉛、鋅。
- 現代工業產品有諸暨紡織品、柯橋輕紡織品、上虞燈具、嵊州廚房電器、上虞建材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勝
-
大禹陵
-
蘭亭
-
魯迅故里
-
越王台
-
東湖
-
吼山
-
柯岩
-
魯鎮
名人
友好城市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