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式中国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式中国菜
Remove ads

美式中国菜(英語:American Chinese cuisine)是由美國人所改造的中国菜,相比於在東亞地區來說在美國更為流行。其中,美式中国菜与一般中国菜最大的不同是烹饪和调味方式的不同。

更多信息 中国菜系列, 四大菜系 ...
Remove ads

历史

中國人移民美國最早始於19世紀中,台山人因為淘金熱和鐵路修建而移居舊金山。由於當時的種族歧視,華人不易找到工作,許多人只能自己開業,而中餐廳也是相當盛行的選項之一。

同一時期在美國南方,奴隸制度廢除後,南方地主引進了中國人種棉花,一些中國人在當地開設餐廳和超市。在當時的種族隔離制度下,白人不做黑人的生意,黑人沒有資本開業,而中國人可以同時做兩邊的生意。

早期中国人在小村庄裡開設提供豬排三文治苹果派豆類蛋類等菜式的小餐廳。这些小型餐厅发展了模仿中国菜,结合美国人口味的美式中国菜。这些菜式最早是提供给華工食用[1]。他們參照中国菜的方法發明李鴻章杂碎,且发展了非地道的中国菜模式。[2]

至20世紀中後期,不少台灣和香港人移民美國,成為另一批美式中餐廳的業主。

至21世紀初,由於中國經濟發展,美國出現了許多較富有的中國移民和留學生,隨之而來的是針對此客群的中國餐廳,販售中國各地的菜餚(而不限於香港和台灣菜),並且大多不會針對非華裔美國人的口味改造。

2011年,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在“酸与甜:美国的中国菜历史(Sweet & Sour: A Look a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专区内展示历史上美國华人的飲食文化[3]

Remove ads

与地道中国菜不同的特点

美式中国菜主要用蔬菜作為配菜伴碟。中國菜會以绿叶蔬菜肉类海鲜為主要食材。

Thumb
在美国的中国餐厅内的自助餐模式

當地華人的中餐館,分為「人餐」和「鬼餐」兩類,前者的主要客戶以華人為主,後者以非華人為主[4]。對非華人顧客會提供写有英语或附带图片的菜单,對華人則提供中文菜單,推介豬肝鳳爪或其他未必適合非華人口味的食品[5]

在美式中国菜中,爆炒油煎这三种用炒锅就能轻而易举完成的中餐烹調法最為常用[6]

Thumb
中式外卖经常都以纸板盒和金属箔打包。

炒饭在美式中国菜的烹調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在炒饭上添加更多调味。而有些食品如点心會被改良至适合美国人的口味,例如在小炒内添加勾芡和較多酱油。而受中國菜影響而來的美式小炒會以糙米代替白米,或加上芝士粉来制作,而傳統中國菜甚少用牛奶製品。[7]

美式中国菜餐厅通常包含中国菜各地菜譜,並改良得較清淡、較濃稠和較甜去迎合美國民眾的口味,普遍同時提供3至5個不同中國菜系的食物,例如李鸿章杂碎回锅肉、「8种不同的酸甜小炒」或「一大堆20种不同的炒面或炒饭」。[8]

除了源自中國的菜餚,其他諸如沙律寿司刺身等不属于中国菜的食品也可能出現在美式中国菜餐厅。

Remove ads

菜式

美式中国菜餐厅菜式

以下的菜式经常出现在美式中国菜的菜单中:

  • 杏仁雞
    用配有洋葱和扁桃仁(粵語稱為杏仁)混合在带有捣碎了的面糊,混在鸡肉中,并带有扁桃仁作底料的食材。
  • 左宗棠鸡
    雞腿肉去骨,以醬油太白粉醃製,連皮切丁切塊,再下鍋油炸至「外乾內嫩」。然後以、醬油、乾辣椒等調味料,下腿肉一起拌炒而成[9]
  • 腰果雞丁
  • 芝麻鸡英语Sesame chicken
    在鸡肉去骨、捣碎、油炸之后,添加了醤油、玉米粉、酒、鸡汤和砂糖而制成。特点为颜色又红又橙并带有香辣酱味。
  • 中式鸡沙律英语Chinese chicken salad
    鸡肉切丝,与莴苣、细面条及和麻油一起蒸。这道菜在很多餐厅都会加入陈皮调味。
  • 李鸿章杂碎

Chinese chicken salad各种肉类及蔬菜切碎后炒制,多以酱油调味,有时亦以白汁调味。

Remove ads

地区性的美式中国菜

在美国境内的美式中国菜连锁店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