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匯聖依納爵主敎座堂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徐家匯聖依納爵主敎座堂
Remove ads

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敎座堂,俗称徐家汇天主敎堂,勒拉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58号。该敎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是一座哥特式建筑,有曾誉为“远东第一大敎堂”[1]

Thumb
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敎座堂

历史

徐家汇地区原是明朝太子太保、东阁兼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徐光启个出生地,农业种子实验场,曾有三条河流(肇家浜,法华泾,蒲汇塘)交汇于此,故得名。利玛窦神父及其顶初个同事,为江南天主敎会个建立打下哉基础。接替伊勒南京工作个罗如望神父,1603年(万历三十一年)劝化了徐光启,罗神父伊付了洗,圣名保禄。徐光启上海地区个第一位天主敎友,1608年伊邀请郭居敬神父到上海开敎,乃末,伊个本家成了附近地区敎会事业个发源地。挨下来,勒位著名阁老个影响下头,有得交关农民信奉了天主敎,迭就是我伲上海交关美好会口个起源。至1663年(康熙二年)上海就有得两座敎堂,六十六所小堂,约四万名敎友。

十八世纪,中国天主敎会经历个诸多不幸(中西礼仪之争雍正乾隆时期个宗敎迫害,耶稣会个解散),使江南地区个敎会事业陷入困境。传信部于1840年(道光二十年)勒江南敎友多次个请愿后,派遣耶稣会传敎士重回江南,至1848年(咸丰七年)耶稣会南格禄会长决定勒徐家汇创办一所住院,提供拨神父们每年前来避静及做歇夏。1851年(咸丰十年)初,一座与住院相称个圣堂已必弗可少了,乃末决定兴建一座正式个圣堂。由辅理修士范廷佐(1848年设计董家渡圣方济各主敎座堂)拟订建筑图样,罗礼思神父(1860年设计洋泾浜圣若瑟堂)监督营造了一座希腊式个敎堂,奉圣依纳爵·罗耀拉主保圣人。迭座希腊式个敎堂是上海地区第一座按西方建筑式样建造个敎堂。自敎堂建成后,徐家汇逐渐取代脱董家渡,成为了江南敎区个中心,建造了一系列敎育、文化、慈善设施(1847年建徐家汇藏书楼,1850年创圣依纳爵公学[现徐汇中学],1870年圣母院从青浦迁来[现上海老站/圣衣会院现为上海电影制片厂],1864年创办土山湾工艺院[现工艺美术学院],1867年创立博物院搭崇德女学,1873年建天文台[现上海气象台],1848年创立耶稣会大修院(神学院)[现徐汇区政府],1904年建启明女中[现市四中学]等)。到19世纪末,附近敎友日渐增多,仅能容纳200馀人个老堂已弗敷使用,敎区决定筹建更大个敎堂。1910年(宣统二年)新堂落,敎堂规模宏大,装饰华丽,誉为“远东第一大敎堂”,仍奉圣依纳爵为主保。老堂嚜,划归圣依纳爵公学使用,改称圣母无原罪堂(1994年,老堂搭主敎府合拆新建主敎公署大楼)。由此主敎公署等敎会机构侪移到迭𡍲。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为“部分天主敎敎职人员勒罗马敎廷以及法国、美国耶稣会个指派下从事间谍活动,并以上海各大天主敎敎堂、神学会搭学堂为据点,控制了上海当地个天主敎宗敎活动”,并以此为由驱逐或逮捕了一批天主敎敎职人员[2] 。1955年,解放军征用了作为天主堂附属建筑个藏书楼,并于一年后担藏书楼转交拨了上海图书馆。1956年,上海市天主敎界开始脱离罗马敎廷,自行组织宗敎协会,徐家汇天主堂等敎堂开始脱离国外耶稣会梵蒂冈个控制,转而归属天主敎爱国会管辖。勒迭趟事件当中上海敎区搭罗马敎廷产生了严重冲突[3]。1960年4月,上海市天主敎第一届代表会议选举张家树神父为自选自圣个所谓“上海敎区正权主敎”,由皮漱石总主敎主礼个祝圣主敎仪式就勒徐家汇天主堂举行,从此徐家汇天主堂成为主敎座堂,并改奉“圣母为天主之母”为主保,称天主之母堂[4]

文革”中,敎堂遭受灾难性破坏,三座钟楼尖顶拆脱,所有彩绘玻璃窗全部敲脱,历经百年个宗敎书籍搭已拨国务院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个木雕祭台、圣像搭丝织刺绣艺术品全部拖到敎堂前焚毁。奥地利产管风琴拆成一堆废铜烂铁,敎堂也成了果品仓库。1979年1月,中共上海市委责成使用单位立刻迁出,还补偿3万元拨上海市天主敎会作修理费[5]。重新修复个天主堂此后开始对外开放,并于1979年11月勒敎堂抢救性整理出个两间厅堂内正式恢复正常个宗敎活动。1980年圣诞节前夕,徐家汇天主堂完成主体建筑个修缮,张家树主敎主持圣诞节大礼弥撒,千馀敎徒恭与弥撒。1982年8月,两座各重达13吨个十字铁塔架,重新安装到钟楼上,钟楼也修复完毕,但勒修复玻璃彩窗个辰光,因玻璃原有个制造者土山湾工艺厂已经弗存在,从国外进口开销又邪大,衹得由神父自家制作,制成个彩色玻璃其色彩品质搭原玻璃有较大个差距[6]

Remove ads

建筑

Thumb
徐家汇天主堂内景

徐家汇天主堂由建筑师陶特凡(W.M.DOWDALL)设计,法国上海建筑公司先期于1896年开始搭建工棚雕琢石柱1906年7月31日正式动工,耗时四年建设,1910年10月22日举行落成典礼。圣堂坐西朝东,最宽处34米,进深84米,内高28米。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可容纳3000馀人。哥特式建筑风格(强调垂直平面,是真正个挺立,敎堂及尖顶似乎弗受地心引力个影响,睹其风采,眼要往上看,直至顶部),平面为拉丁十字型。外墙清水红砖砌筑,四周尖拱窗有彩绘玻璃镶嵌其中,墙基用青石,分间处置扶壁。敎堂个东立面两座对峙个钟楼高达57米,内有两口大钟,顶上个一对十字架约有一吨重。立面当中由叠涩形成个多层拱券大门,玫瑰花窗及山墙组成,正门上方曾耸立著耶稣抱十字架个圣像。敎堂内为方砖地坪,花瓷铺砌,顶脊呈尖拱状。堂中有大小石柱64根,是用金山石精刻细凿。深长个主殿担进入者个目光搭心灵引向远端个正祭台,正祭台勒敎堂落成个辰光是临时个,1919年复活节前特地从巴黎运来一座精致个祭台安装正中,费用由一位法国富孀捐献。祭台正中安置有圣依纳爵及其伊8位圣人像,雕刻精美,色彩鲜明。堂内还另有20座小祭台。横轴由南北耳堂组成,十字交叉点上方曾有一座钟楼。[7]

Remove ads

弥撒时间

  • 主日弥撒
    • 中文:6:00 7:30 10:00 18:00
    • 英文:12:00
  • 提前主日弥撒(中文)
    • 周六:16:30(主日学儿童辅祭、唱经读经) 18:00
  • 平日弥撒(中文)
    • 周一到周六: 6:15 7:00
    • 周五另增加敬礼耶稣圣心弥撒:19:00

注释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