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千住站
位於日本東京都足立區的鐵道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千住站(日语:北千住駅/きたせんじゅえき Kita-senju eki */?)是位于日本东京都足立区千住旭町与千住二丁目,属于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东京地铁、东武铁道和首都圈新都市铁道的铁道车站。

概要
本站位于东京23区东北部,以及足立区西南部的千住地区中央,过去是江户时代日光街道宿场町千住宿。“北千住”指千住内隅田川北侧的北组和中组,不是正式的行政地名。本站有4公司5线路停靠,除JR特急以外的全旅客列车皆停靠本站。各线之间的转乘客非常多。
此站作为足立区最大的铁路总站,交通极为便利。2000年以后车站周边开始进行再开发,并兴建多座大型商业设施与大学,同时完成站前广场的整建。而摩天大楼与高层公寓的兴起使得此地年轻人口急速增加。预计2020年将完成高110米的千住THE TOWE。2015年至2019年连续获得“不为人知的好地方排名”第1位,2017年挤进“想居住的地区排名”第8位,2018年爬升至第2位。
历史

北千住站在1896年(明治29年)12月25日以日本铁道土浦线车站开业。3年后的1899年(明治32年)8月27日,东武铁道首条线路伊势崎线的本站 - 久喜站区间通车,成为为转乘站。日本铁道在1906年(明治39年)11月1日国有化,1909年(明治42年)改称常磐线。
1962年(昭和37年)5月31日,营团地铁日比谷线车站开业,并于本站与东武伊势崎线跨线路运行。跨线路运行后的东武伊势崎线乘车人数大幅上升,取得伊势崎线总站地位。接着在1969年(昭和44年)12月20日,营团地铁千代田线车站开业,本站成为4线路会让的转乘站。
当时,高峰时段站内挤满了大量转乘客,本站运量已可与山手线主要车站比拟。尤其东武伊势崎线、营团地铁日比谷线站台,转乘与待车的队列动线互相交杂,连移动都十分困难。由于光靠拓宽站台无法完全消化人潮,1992年(平成4年)起开始进行大型改良工程,1996年(平成8年)7月23日起浅草方向系统站台与日比谷线系统站台分隔为不同楼层。
另一方面,本站周边已是密集开发区,土地高度利用成为当地课题。为了更新都市机能,1987年(昭和62年)订立西口的市区再开发事业。之后在2004年(平成16年)2月,千住MILDIX开幕。而西口站前交通广场则设置空中行人步道,拓宽站前广场,提升交通结点的机能。2005年(平成17年)8月24日,首都圈新都市铁道筑波快线车站开业,本站成为5线路会让的转乘站。
2008年(平成20年),东口拟定都市计划,2012年(平成24年)东京电机大学东京千住校区开校。对此,本站东口也导入副名电大口。2013年(平成25年)东口站前交通广场完工,巴士线路随之开通。
Remove ads
- 1896年(明治29年)12月25日:日本铁道(现在的常磐线)开设车站。
- 1899年(明治32年)8月27日:东武铁道的北千住站开业。
- 1906年(明治39年)11月1日:日本铁道国有化。
- 1909年(明治42年)10月12日:制定线路名称,本站属常磐线。
- 1949年(昭和24年)6月1日:日本国有铁道成立。
- 1962年(昭和37年)
- 3月30日:东武北千住站站台改为2面6线。
- 5月31日: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营团地铁)日比谷线的北千住站开业。
- 1969年(昭和44年)12月20日:营团地铁千代田线的北千住站开业。
- 1972年(昭和47年)2月2日:开设旅行中心。
- 1985年(昭和60年)
- 3月14日:国铁改点,全普通列车停车。
- 3月28日:车站大楼“北千住WITH”(现LUMINE北千住)开幕。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国铁分割民营化,常磐线由JR东日本继承。
- 1992年(平成4年)4月:东武伊势崎线、营团地铁日比谷线车站改善工程动工[1]。
- 1996年(平成8年)
- 1997年(平成9年)3月25日:东武伊势崎线、营团地铁日比谷线的车站改善工事全面完成[1][3]。1楼站台改为2面4线。
- 东武伊势崎线1楼下行站台新设特急专用站台。收费特急、急行全列车停车。
- 2001年(平成13年)11月18日:JR东日本IC卡“Suica”启用。
- 2004年(平成16年)4月1日:营团地铁民营化,日比谷线、千代田线由东京地铁继承,引入车站编号H 21和C 18。
- 2005年(平成17年)8月24日:首都圈新都市铁道筑波快线北千住站开业。JR、东武南剪票口与JR、东武、东京地铁(千代田线)仲町方向出口启用。
- 2008年(平成20年)3月15日:小田急浪漫特快开始与千代田线跨线路运行。
- 2010年(平成22年)12月1日:东武铁道车站导入发车音乐。
- 2012年(平成24年)
- 3月17日:伊势崎线引入车站编号TS 09。
- 4月:东口启用副名称电大口。
- 2015年(平成27年)3月14日:上野东京线通车,JR东日本改点,本站成为常磐线特别快速与我孙子站起讫的临时特急“踊子”停靠站。
- 2016年(平成28年)10月1日:常磐快速线引入车站编号JJ 05。
- 2020年(令和2年):预定日比谷线的车站编号改为H 22。
车站构造
JR东日本、东京地铁、东武铁道剪票口各自独立,但地下付费区共通。仅首都圈新都市铁道站区完全独立。
但是,自动验票闸门对应的乘车券有所差异。东京地铁管辖的东京地铁千代田线剪票口可使用东京地铁、JR、东武乘车券,然而JR东日本管辖的剪票口只能使用JR乘车券,东武铁道管辖剪票口只能使用东武、东京地铁乘车券,不过所有剪票口都可使用IC卡。
由于有同业者线路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关系,地面付费区(JR、东武、东京地铁)与地下付费区之间没有中间剪票口。过去曾有中间剪票窗口,之后关闭,但验票闸门直到2014年3月才撤除。另外,地下付费区往东武线、东京地铁日比谷线的连络通道之间也曾设置有人中间剪票口,之后同样撤除。
拥有地上站房的JR、东武·日比谷线、筑波快线在南北两侧皆有剪票口。北剪票口有称作西口、东口(电大口)的出入口,2005年8月新设的南剪票口则有仲町出口。仲町出口侧设有前往地面层、千代田线剪票口层的电梯。北剪票口大厅东侧是东武站房,西侧是JR站房。筑波快线剪票口在JR、东武线之间。
以东武、东京地铁楼层为基准,B2层为千代田线(JR常磐缓行线)站台,B1层是千代田线(JR常磐缓行线)剪票口、大厅层,1楼是JR常磐快速线与东武伊势崎线站台,2楼是JR、筑波快线、东武、日比谷线剪票口、大厅层,3楼是日比谷线站台。JR、首都圈新都市铁道楼层基准与LUMINE相同,2楼是JR常磐快速线站台,3楼是剪票口、大厅,4楼是筑波快线站台。
全部线路皆为平行,剪票口除了千代田线剪票口以外皆是并列,从地上剪票口层转乘较为便利。仅千代田线站台、剪票口位于地下。另外,站台也非连续编号,而是由各公司自行编制。
依照本站构造,使用IC卡至大手町站与表参道站,由于是采最短里程计费,无论是搭乘千代田线或是搭乘东武线、半藏门线都没区别。同样地,本站前往中野站,无论搭乘东西线或是JR线都是相同车资。
Remove ads
本站为侧式站台1面1线与岛式站台1面2线,共2面3线的地面车站。上下线之间设有1条上下行共用待避线,也就是所谓的“国铁式”待避线。2号与3号线为岛式站台。原则上下行列车停靠1号线,上行列车则停靠3号线,但需在本站待避时上下行皆使用2号线。早晨高峰时段上行方向不需待避的快速电车(取手、成田始发)也停靠2号线。
本站为桥上站。地面的JR剪票口设有自动售票机,依据东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旅客营业规则第2编第1章第16条之5规定,不发售绫濑站以前的乘车券[4],须在千代田线购入。但是在本站购入140日圆JR乘车券进站搭乘也可在绫濑站下车。
常磐线各站停车直通地铁千代田线列车要在地下站台2号线搭乘,可利用站台的上野侧楼梯前往,不须通过剪票口,但地下站台至绫濑站为止属于东京地铁设施。
Remove ads
(来源:JR东日本:车站构内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平日早晨7~8点的上行电车、快速电车使用2号站台,中里程列车使3号站台。该时段往东京、品川的上野东京线都是快速电车,因此皆停靠2号站台。
- 1980年代后半至1990年代前半,特急“常陆”、“超级常陆”一日最多有5班往返(现在“常陆”、“常盘”皆不停靠。但也有例外,如2013年秋天日暮里站站台进行拓宽工程时,该站的特急“超级常陆”、“FRESH常陆”改为停靠本站。)。现在停站的特急只有2015年3月21日起每周末运行的“踊子”。
- 平成时代JR增设站台,导致3号站台与东武重复,之后东武重新编号。
- 3号线与东武车站之间保有用地可增设一条线路。
-
南验票闸口(2021年5月)
-
JR与东京地铁往LUMINE方向的验票闸口(2021年5月)
-
1号至3号站台(2021年5月)
Remove ads
本站为岛式站台1面2线的地下车站,在首都圏新都市铁道开业之前是足立区内唯一的地下车站。本站至绫濑站间严格上来说属于东京地铁线路,但在运费计算上属于双重区间,可视为JR常磐线快速和各站停车的转乘站。因此在首都圈IC卡相互利用服务开始前,本站验票闸门就可使用Suica与西日本旅客铁道(JR西日本)发行的ICOCA等。
自动售票机也发售可至取手站的550日圆JR乘车券与东武乘车券。仅丸井、LUMINE直通剪票口发售可至成田线东我孙子站的500圆乘车券与140圆乘车券。千住MILDIX剪票口没有东武铁道售票机,但东京地铁售票机可购入东武铁道单独乘车券。其他的剪票口都有设置东武铁道售票机,但售票机无法使用IC卡。
JR乘车券售票机与东京地铁线、东武线售票机分别设置,但无法储值IC卡(千住MILDIX剪票口可/东京地铁机器可)。千住MILDIX剪票口没有自动精算机,须在有人剪票口处理。
JR线上野、日暮里、三河岛方向至本站转乘前往绫濑站时,不会计算JR、东京地铁间的跨线转乘费用。要前往北绫濑站时,运费计算方式为JR线乘车站至绫濑站运费+绫濑、北绫濑间的东京地铁170圆(IC卡为165圆)。但由于从本站前往也是170圆(IC卡为165圆),因此若是前述运费较高时,可以从本站先行出站再重新入站。
本站至绫濑站间为特殊区间,因此不适用东京地铁的起跳价(乘车券170圆、IC卡165圆),而是采用JR东日本电车特定区间的起跳价140圆、IC卡133圆。若仅搭乘此区间是被视为搭乘东京地铁,乘车券也在东京地铁售票机发售,JR售票处也有公告须在千代田线售票处购票。仅有转乘首都圈新都市铁道时需要站外转乘,可透过仲町口前往南口剪票口,不须走到室外。该出口亦设有连通南口剪票口层的电梯。
平日早晨高峰时段的1号线站台人潮非常拥挤,特别是常磐线各站停车班次带来的大量人潮。但由于有少数几班是绫濑始发的电车,人潮较少,车站广播会在该班次进站时鼓励乘客搭乘。另外,该时段1号线站台的列车信息显示器将“绫濑发”以红色表示(与始发列车相同)。时刻表上也特别标驻绫濑始发的班次(三角)。在平日早晨高峰时段最拥挤的时段,本站与下一站町屋站会在发车蜂鸣器响完后直接关闭乘降门。
Remove ads
(来源:东京地铁:车站构内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无论始发车或末班车,以本站为终点站的列车停靠A线(代代木上原方向),以本站始发的班次在B线(绫濑方向)发车。本站曾是第一期开业区间的起点,町屋方向有A线转B线的单向渡线。
- B线列车由于时间调整与常磐快速线末班车接续的关系,有时停靠时间会长达数分钟。
- 浪漫特快部分班次以本站为起讫站。虽然会经由绫濑站前往绫濑检车区,但本站至绫濑站区间不提供载客服务。本站站台亦设有特急券售票机。
- 2015年7月更新站名板时,因制作公司将“千”误写为“干”,曾暂时贴上“千”字贴纸应急,同年8月中才改为正确看板[7][8]。
-
东京地铁的地上出口(2016年8月)
-
往千住警察署方向的验票口(2021年5月)
-
往千住Mildix方向的验票口(2021年5月)
-
东京地铁北千住站票价表(2018年2月,至绫濑站的运费采用JR运费。)
-
千代田线站台(2021年5月)
Remove ads
伊势崎线于1899年(明治32年)开业时,是开通本站到久喜站区间,故站内设有0KM的里程标。本站的下行列车班次若加上本站始发与东京地铁日比谷线、半藏门线直通列车,比浅草多增加近2倍,可说是东武伊势崎线都心侧的据点车站。
本站也是东京地铁日比谷线的起点,东武晴空塔线与东京地铁日比谷线在本站实施相互跨线路运行。此站由东武管理,站名标也全都是东武样式。站内设有东京地铁售票机,可购买东京地铁乘车券(单程乘车券、回数券、连络乘车券、一日券),但不能储值IC卡,也不贩售至绫濑站的乘车券(140圆)。经押上往地铁半藏门线方向的乘车券在东武售票机贩售。
1、2号线(1楼东武晴空塔线下行)小菅方向有特急列车乘车专用站台。特急站台前设有中间剪票口与特急券售票处。特急券售票处除了有可使用PASMO、Suica的特急券售票机外,另有窗口贩售POS券或硬票乘车券、特急券等。另外,窗口无法使用IC卡。1楼站台到3楼站台约需2分钟。2楼是剪票口与大厅,并有餐饮店、书店等商店。
2010年12月1日起,1楼全站台与3楼站台5号线导入进站音乐(6、7号线使用东京地铁发车蜂鸣器)。在东武晴空塔线内是次于西新井站、曳舟站的第三例。另外,特急站台与浅草站一样使用“PASSENGER”的淡出版本。
2017年12月14日起,东武铁道管辖大厅开始进行BGM播放实验,2018年4月17日扩大至1楼站台[10]。同年11月30日与新河岸站一同正式导入[11][12]。 付费区内有许多站内商店。








- 1楼站台(1 - 4号线、特急专用站台)
- 1楼(1 - 4号线)是东武晴空塔线专用的岛式2面4线地面站台。上下线皆有本站终停的列车班次,因此牛田方向设有3条、小菅方向设有1条可停放20米车厢10辆编组的留置线。上行列车乘客多在本站转乘,因此车内较为空旷,相反地,下行列车在本站的上车人数非常多。
- 本线与急行线的下行为1号线,上行为4号线。待避线与缓行线的下行为2号线,上行是3号线。本站始发终停的班次原则上使用2、3号线。3号线浅草侧的待避线较长,因此在本站待避等 待特急列车通过的普通列车可紧接在4号线列车出发后发车。至于本站始发上行列车,从南栗桥车辆管区春日部支所等出发的回送列车会进入急行线的4号线。全站台站名标都是表示普通列车的上下站(小菅站与牛田站)。
- 2013年3月15日以前,平日早晨有开往浅草的10辆编组区间急行班次,但由于浅草站无法停靠10辆编组,因此在本站进行后4辆的解联。
- 往浅草方向的区间急行、区间准急从本站起改为各站停车。
- 本站 - 东武动物公园站间的早晨本站始发、夜间本站终停普通列车使用20000系列电车运行。
- 特急站台的站名标未标上行站名,下行标驻春日部站与东武动物公园站两站,并贴上特急列车贴纸。过去是刚好相反,未标驻下行站名[13],上行标驻浅草站。曾有段时期上下两方皆有标驻,但在部分特急列车停靠东京晴空塔站后去除上行车站。
- 3、4号线中间有FamilyMart。
- 因事故造成日比谷线跨线路运行停止时,3楼站台因为无法折返,会改从1楼站台进站。
- 因事故造成半藏门线、东急田园都市线停止跨线路运行时,本站可进行折返运行,曳舟站 - 押上站间在恢复跨线路运行前停止运行。这是由于押上站无法折返而采取的措施。
- 日比谷线、半藏门线同时停止跨线路运行时,为减低1楼留置线的压力,部分列车会先回送至曳舟站。
- 3楼站台(5 - 7号线)
- 3楼(5 - 7号线)是东京地铁日比谷线与日比谷线直通的东武晴空塔线普通(各站停车)列车乘车处,为岛式站台2面3线高架车站。5号线与7号线是东武晴空塔线的缓行线。
- 中央的6号线主要由日比谷线本站始发列车使用。因5号线侧站台已设置栅栏,只能在7号线侧上下车。3楼站台完成当时是暂定2面2线,本站终停列车与东武伊势崎线直通列车停靠6号线,7号线站台侧设有栅栏。现在5号线站台栅栏下还可看到当时划的站台白线。
- 小菅方向有日比谷线折返列车使用的两条留置线。本站折返列车到达5号线后,先进入留置线转向进入6号线前往中目黑方向。
- 6、7号线的站名标与列车信息显示器皆是东武样式,但进站、到站、发车时的自动广播都是东京地铁式风格。发车时也使用东京地铁的发车蜂鸣器。过去曾使用过东武式自动广播。另外。列车信息显示器会标驻“直通”、“始发”。
- 5号线站名标是使用东武晴空塔线代表色的橘色(■)与蓝色,6、7号线使用日比谷线代表色银色(■)。两站台皆附注两线的车站编号“TS 09”、“H 21”。
- 1楼、2楼可直通地下层前往东京地铁千代田线(JR常磐缓行线)站台(无连络剪票口)。地下层亦有商店与书店。
- 站台比地面高约14.4米,不仅是日比谷线,也是东京地铁里程地面最高的车站(但标高低于同线的六本木站)[14]。
(来源:东武铁道:车站构内图、东京地铁:构内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上述线路名为旅客导览上的名称(“东武晴空塔线”为爱称)。
Remove ads
※东武晴空塔线(伊势崎线)与日比谷线配线略图,请按右方的[显示]浏览。→
↑ 上野、银座、中目黑 方向 | ||
← 浅草、押上、 中央林间 方向 |
![]() |
→ 东武动物公园 、日光、鬼怒川、 久喜 方向 |
图例 参考文献:* 图片参考以下资料。 ** 电気车研究会、“东武铁道线路配线略図”、‘铁道ピクトリアル’、第58巻第1号 通巻第799号“【特集】 东武铁道”、 2008年1月 临时増刊号、巻末折込。 ** 池田直人(东武铁道)、“东武铁道-伊势崎线の复々线と急行运転”、电気车研究会、‘铁道ピクトリアル’ 第51巻12号 (通巻第710号) 2001年12月号、24页、図-3 “浅草-东武动物公园间配线略図”。 ** 东武铁道公式ホームページ 北千住駅构内マップ ** 东京メトロ公式ホームページ 北千住駅构内図 ※图中▲为本站以南行驶日比谷线列车的进站方向,▲为行驶伊势崎线与半藏门线列车的进站方向。 |
Remove ads
1996年7月23日以前,本站站台仅在1楼。从与日比谷线跨线路运行开始,2面4线站台的内侧由营团地铁日比谷线使用,外侧由东武伊势崎线使用,如同一般的直通站,转乘便利。另外,伊势崎线上行、下行站台的浅草侧还设有缺口状的待避站台(通称“预备站台”),因此实际上为2面6线配线。于本站待避的下行列车优先进入待避站台下客,再前往前方的一般站台载客。上行列车则是在发车后先进入待避站台待避,等特急、快速列车通过后再发车。
1990年,为缓解站内人潮,上行站台进行拓宽。待避站台亦有编号,上行为8号线、下行为7号线。现在京急蒲田站还保有类似构造。之后待避站台随着改良工程进行而废除。工程期间,待避线改设在牛田站 - 本站间的千住分岐点附近(现在的拖上线附近)。
发车信息显示器与东武动物公园站一样使用翻转式显示器。另还设有进站显示器。该进站显示器也导入在竹之冢、北越谷(下行线)、大袋、东武动物公园各站,之后北越谷站因高架化、大袋站因兴建桥上站而移除。
当时站台配置如下。站台编号是接续常磐线站台(当时常磐线没有3号线)。
本站为岛式站台1面2线的高架车站,站台上设有高站台门。本站是首都圈新都市铁道在东京都内唯一的地上车站。站厅位于3楼,站台则位于4楼。站内设置两处验票闸口,分别为北验票口和南验票口。本站是站务管理所的所在站,并负责管理本站至南流山站间的各车站。
站台所在地在过去是货物用地,并设有东武伊势崎线与常磐线的连络线。往青井方向有保线基地,其前方有紧急用剪式渡线。自2016年10月15日改点后,使用此渡线调度本站始发普通往八潮的末班车。


- 本站往秋叶原方向的电车停靠全部车站。
利用状况
各公司合计之上下车人次约158万人次(2017年度),年上下车人次约5亿7670万人次。仅次于新宿站、涩谷站、池袋站、大阪·梅田站、横滨站位居世界第6位。
- JR东日本 - 2019年度1日平均上车人次为221,634人[使用人次 1]。
- 东京地铁 - 2015年度东京地铁线内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为19,437人[上下车资料 1]。
- 东武铁道 - 2017年度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为454,871人[使用人次 3]。
- 首都圈新都市铁道(筑波快线) - 2017年度1日平均上车人次为48,741人[使用人次 4]。
- 筑波快线车站中仅次于秋叶原站排名第2位。开业以来使用者持续上升。
各年度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如下表(仅东武铁道、东京地铁)。
- 千代田线、日比谷线数値不包含东京地铁内转乘人次。
- 东武伊势崎线、东京地铁日比谷线数値包含相互直通人次。
各年度1日平均上车人次如下表。
车站周边
巴士线路
相邻车站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